张籍的生平简介 张籍为何烧掉杜甫的名诗拌蜂蜜吃?
Posted
篇首语: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张籍的生平简介 张籍为何烧掉杜甫的名诗拌蜂蜜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籍的生平简介 张籍为何烧掉杜甫的名诗拌蜂蜜吃?
唐代出过很多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圣的杜甫就是其中之一。但是,今天我们不说杜甫,而是要说一说杜甫的铁杆粉丝张籍。
张籍是唐朝中后期的历史人物,他和杜甫一样,都是诗人,而且他把杜甫视为自己的超级偶像,对杜甫的诗歌痴迷不已。
据冯贽《云仙散录》的记载,杜甫的这位铁杆粉丝有个怪癖,他喜欢把杜甫的名诗一首一首地烧掉,将烧完地纸灰拌上蜂蜜,每天早上吃三勺。
有一天,一个朋友来拜访张籍,刚好看到张籍在吃纸灰,他不理解张籍为什么这样做,就问张籍:“你干啥呢?平时不是最喜欢杜甫了吗,怎么把你偶像的诗都给烧啦?你还拌着蜂蜜吃纸灰?你脑子瓦特啦?”
张籍听完摇了摇手,说到:“你懂啥!我吃了我偶像的诗,将来就能写出和他一样好的诗了!”
对杜甫的诗迷恋到如此地步的,恐怕也只有张籍一人了。
不过,这个张籍后来的确写出了一首诗,流传千古,诗中的那句“恨不相逢未嫁时”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
“恨不相逢未嫁时”出自张籍自创的乐府诗《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又名《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李司空师道”指的就是当时为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道。
李师道是个野心家,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现象十分严重,李师道势力庞大,他利用各种手段勾结和拉拢朝廷官员和文人为他效力,很多人都依附于他。
张籍在当时的文人中地位颇高,李师道也想拉拢他。但是,张籍的主张是维护国家统一,他对藩镇割据势力是持反对态度的,所以不管李师道如何收买拉拢,他都不为所动,还写了这首《节妇吟》拒绝李师道。
单看表面,这完全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之诗,可骨子里却是一首政治诗。
因当时的李师道炙手可热,张籍并不想得罪他,所以拒绝得也十分委婉,让李师道看了也只能无奈叹气,可惜了他不能将张籍纳入麾下。
张籍为太常寺太祝十年,因患上眼睛方面的疾病,差点失明,他还因此有了个“穷瞎张太祝”的称号,好在后来他的眼睛渐渐好转了,否则还真是可惜了一位大诗人呢!
相关参考
张孝祥是南宋著名是词人、书法家。他于公元1132年出生于明州鄞县,也就是现在的浙江宁波。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四川简州人,后来居住在历阳乌江,也就是现在的安徽和县乌江镇。张孝祥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七
张孝祥是南宋著名是词人、书法家。他于公元1132年出生于明州鄞县,也就是现在的浙江宁波。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四川简州人,后来居住在历阳乌江,也就是现在的安徽和县乌江镇。张孝祥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七
导读:「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这是唐代诗人张籍的《节妇吟》,描写了一位忠
何谓四唐诗(一)初唐派王、杨、卢、骆及沈佺期、宋之问等。(二)盛唐派李白、杜甫、王维、李颀等。(三)中唐派大历十子及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张籍等。(四)晚唐派段成式、李商隐、温庭筠(三人皆行十六,合称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
在《全唐诗》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同一首诗却被收录在两个不同的诗人名下,这首诗便是《代悲白头翁》。 诗中有一句非常著名,即“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之所以会出
(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人,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桃源乡(今宁波市鄞州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调张籍〉自从韩愈大吼这几声之后,李白、杜甫在盛唐的卓绝地位,已成为定论。按「官方」的说法,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