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八邻部人元朝大将伯颜生平介绍 伯颜简介

Posted 元朝 伯颜

篇首语:成功由大量的失误铸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蒙古八邻部人元朝大将伯颜生平介绍 伯颜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蒙古八邻部人元朝大将伯颜生平介绍 伯颜简介

2、元朝名将伯颜怎么死的 伯颜简介

蒙古八邻部人元朝大将伯颜生平介绍 伯颜简介

伯颜简介:伯颜(Bayan,1236年—1295年),蒙古八邻部人。元朝大将。曾祖述律哥图、祖阿刺从成吉思汗征战有功,封为八邻部左千户及断事官。

伯颜(1236—1295),伯颜,是蒙古八邻部人。他曾祖父述律哥图在太祖手下当差,任八邻部左千户职位。祖父阿刺继承了他曾祖父的职位,并兼任断事官,因为平定忽禅有功,又扩充了忽禅的地盘。父亲晓古台继任了他祖父的职位,并跟随宗王旭烈兀夺取西域。伯颜在西域长大。到元朝初期,旭烈兀派他去朝奏事,元世祖忽必烈见他长的很雄伟,说话很直爽,对他说“绝对是当诸侯王臣的好料子,让他留下给我做事吧。”于是他就留下为忽必烈处理国家的一些事情。一直没有能和他相比的。世祖越发认可他的贤能,便敕中书右丞相安童的妹妹给他做老婆,并说:“做伯颜的老婆,不令你的姓氏失色。”第二年七月,伯颜官拜光禄大夫、中书左丞相。朝廷里的大小事情,有难办的,他往往三言两语就能搞定。众人信服的说:“真正有能耐的宰相啊。”过了四年,担任中书右丞相,过了七年,搬到同知枢密院任职。第十年的时候,按皇帝的意愿拥立立燕王真金为太子。

生长于伊儿汗国。以深略善断著称,信奉也里可温教(基督教)。1253年,跟随旭烈兀(拖雷子)西征。1265年,受伊儿汗旭烈兀命出使大汗廷奏事,深得忽必烈赏识,留作侍臣,与谋国事。至元二年(1265),任中书左丞相,后迁中书右丞。七年(1270),改任同知枢密院事。1273年,忽必烈汗任命他为伐宋军最高统帅。十一年(1274),复任左丞相,总兵分三路攻宋,与阿术统中路,取鄂州、汉阳等地,沿长江东下,次年取黄州、蕲州、江州、安庆、池州等地,大败宋宰相贾似道军于丁家洲,收降太平州、滁州,下建康(今南京),寻进中书右丞相。十一月,分兵三路进军临安(今杭州市),与右丞相-阿塔海取中道,节制诸军并进。十三年(1276),陷临安,俘宋帝、谢太后等北还,取宋地三十七府、一百二十八州、七百余县。

十四年,以宗王昔里吉等叛执北平王那木罕,自阿力麻里东犯和林,奉命率师北上,大败叛军于斡耳寒河(今鄂尔浑河)。十八年(1281),从皇太子真金抚军漠北,益藤州四千九百余户为食邑。二十二年(1285),代宗王阿只吉总军西北。二十四年(1287),从元世祖讨平叛王乃颜之乱。二十六年(1289),任知枢密院事,分院和林。二十九年(1292),招降叛王明理铁木儿,屡败海都叛军。因遭朝臣谗陷,被罢职,居大同。三十一年(1294),世祖卒,受顾命拥戴铁穆耳即位,复任知枢密院事。同年十二月(1295年初)病卒。大德八年(1304),追封淮安王。至正四年(1344),追封淮王。有《丞相淮安忠武王碑》以志其功。

应仁宗帝儒师王约的请求,元帝为伯颜在杭州建立祠堂(忠武王庙,即元丞相伯颜祠也)。姚靖《西湖志》:“方其统兵下临安,驻节皋亭,俟宋出降,不嗜杀戮,杭民德之,为建此祠。”《元史》载:‘功臣之祠,惟故淮安忠武王立庙于杭,春秋二仲月次戊祀以少牢,用笾豆簠簋,行酌献礼!’”。

元朝名将伯颜怎么死的 伯颜简介

伯颜(Bayan,1236年—1295年1月11日),蒙古八邻部人。元朝大将。曾祖述律哥图、祖阿刺从成吉思汗征战有功,封为八邻部左千户及断事官。长于伊利汗国。元世祖至元初年奉使入朝,受忽必烈赏识,拜中书左丞相,后升任同知枢密院事。于至元十一年(1274年)统兵伐宋,宋亡,曾出镇和林,数平诸王叛乱。元成宗朝加太傅录军国重事,卒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追封淮安王,谥忠武,后加赠淮王。《元史》有传。

伯颜是有元一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统二十万大军伐宋,如统一人。成功还朝,口不言功,行囊仅随身衣被。有文才,能诗能曲。

伯颜生平简介

伯颜是蒙古八邻部人。他曾祖父述律哥图在太祖手下当差,任八邻部左千户职位。祖父阿刺继承了他曾祖父的职位,并兼任断事官,因为平定忽禅有功,又扩充了忽禅的地盘。父亲晓古台继任了他祖父的职位,并跟随宗王旭烈兀夺取西域。伯颜生长于伊儿汗国。以深略善断著称,信奉也里可温教(基督教)。

元宪宗三年(1253年),跟随旭烈兀西征。后受伊儿汗旭烈兀命出使大汗廷奏事,深得元世祖忽必烈赏识,留作侍臣,与谋国事。一直没有能和他相比的。世祖越发认可他的贤能,便敕中书右丞相安童的妹妹给他做老婆,并说:“做伯颜的老婆,不令你的姓氏失色。”

至元二年(1265年)七月,官拜光禄大夫、中书左丞相。朝廷里的大小事情,有难办的,他往往三言两语就能搞定。众人信服的说:“真正有能耐的宰相啊。”

至元四年(1267年),任中书右丞相。

至元七年(1270年),改任同知枢密院事。搬到同知枢密院任职。

至元十年(1273年),按皇帝的意愿拥立燕王真金为太子。 [1] 忽必烈汗任命他为伐宋军最高统帅。

至元十一年(1274年),复任左丞相,总兵分三路攻宋,与阿术统中路,取鄂州、汉阳等地,沿长江东下,次年取黄州、蕲州、江州、安庆、池州等地,大败宋宰相贾似道军于丁家洲,收降太平州、滁州,下建康(今南京),寻进中书右丞相。十一月,分兵三路进军临安(今杭州市),与右丞相阿塔海取中道,节制诸军并进。

至元十三年(1276年),陷临安,俘宋帝、谢太后等北还,取宋地三十七府、一百二十八州、七百余县。

至元十四年(1277年),以宗王昔里吉等叛执北平王那木罕,自阿力麻里东犯和林,奉命率师北上,大败叛军于斡耳寒河(今鄂尔浑河)。

至元十八年(1281年),从皇太子真金抚军漠北,益藤州四千九百余户为食邑。

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代宗王阿只吉总军西北。

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从元世祖讨平叛王乃颜之乱。

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任知枢密院事,分院和林。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招降叛王明理铁木儿,屡败海都叛军。因遭朝臣谗陷,被罢职,居大同。

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忽必烈驾崩,受顾命拥戴铁穆耳即位,复任知枢密院事。同年十二月(1295年初)病卒,年五十九。

大德八年(1304年),特赠宣忠佐命开济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追封淮安王,谥号忠武。

至正四年(1344年),加赠宣忠佐命开济翊戴功臣,进封淮王,其余如旧。有《丞相淮安忠武王碑》以志其功。

应仁宗帝儒师王约的请求,元帝为伯颜在杭州建立祠堂(忠武王庙,即元丞相伯颜祠也)。姚靖《西湖志》:“方其统兵下临安,驻节皋亭,俟宋出降,不嗜杀戮,杭民德之,为建此祠。”《元史》载:‘功臣之祠,惟故淮安忠武王立庙于杭,春秋二仲月次戊祀以少牢,用笾豆簠簋,行酌献礼!’”

相关参考

妄想杀光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的权臣 元末伯颜

若论元朝后期的风云人物,当属伯颜。元朝历史上叫伯颜的不少,比较著名的有三位,一位是元初勋将伯颜,曾任元世祖忽必烈征宋时的最高统帅;一位是元末学者伯颜,曾在丞相脱脱主持下参与编修《金史》。本文说的伯颜,...

妄想杀光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的权臣 元末伯颜

若论元朝后期的风云人物,当属伯颜。元朝历史上叫伯颜的不少,比较著名的有三位,一位是元初勋将伯颜,曾任元世祖忽必烈征宋时的最高统帅;一位是元末学者伯颜,曾在丞相脱脱主持下参与编修《金史》。本文说的伯颜,...

脱脱死,元朝亡

当然蒙古人也并非对汉人十分仁慈,脱脱的伯父伯颜就是一位偏执弑杀的丞相,为了保住大元的江山这位丞相多次打算诛杀张、王、刘、李、赵五个姓氏的汉人,而且多次废除科举。但是脱脱本人不仅熟悉蒙古文化而且通晓中原

女医明妃传第35集剧情介绍也先攻打京城失利

英宗亲见子民被屠戮,又听了允贤的一番劝导和激励,终于振作起来,开始想办法与也先周旋对抗,保护他大明子民。英宗找到视他为朋友的伯颜帖木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服了伯颜帖木儿停止屠杀手无寸铁的百姓。代宗

忽必烈资料简介 元朝的建立者薛禅可汗忽必烈生平故事

  孛儿只斤·忽必烈(Хубилайхаан,1215年—1294年),蒙古族,元朝的创建者。是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蒙古尊号“薛禅汗”,他青年时代,便“思大有为于天下”。孛儿只斤·忽必烈建立

脱脱

  脱脱(汉语拼音:Tuotuo,1314~1355),中国元代大臣。字大用。蒙古蔑里乞氏。至元四年(1338),进御史大夫。时伯父伯颜为中书右丞相,专权恣横,为顺帝所忌,脱脱恐受累,与顺帝近臣密谋除

元世祖忽必烈简介 忽必烈死因及儿子介绍

本站网导读: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元世祖忽必烈简介忽必烈死因及儿子介绍”的详细内容!孛儿只斤·忽必烈,即元世祖,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

元武宗海山简介 海山死因及儿子介绍

本站网导读: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元武宗海山简介海山死因及儿子介绍”的详细内容!孛儿只斤·海山,即元武宗,元朝第三任皇帝,蒙古帝国第七任大汗(1307年—1311年在位)。他是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孙、裕宗真

大将蒙恬生平详细介绍

秦朝一代名将蒙恬将军给世人的印象是击匈奴,修长城的武夫角色,那么历史上的蒙恬将军真的就是这样的人物吗?仅仅是一介武夫吗?一、出身官宦世家蒙恬的出身是非常高贵的,出身于官宦世家、武将世家。虽然其先祖是齐

元明宗和世瓎简介 和世瓎死因及儿子介绍

本站网导读: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元明宗和世瓎简介和世瓎死因及儿子介绍”的详细内容!孛儿只斤·和世㻋,即元明宗(1329在位),元朝第9任皇帝,蒙古帝国第13任大汗。他是元武宗长子,元文宗之兄,元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