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故事 史上哪些皇帝最会"做秀"

Posted

篇首语:学问不都是在书本上得来的,在事实上得的经验,也就是学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帝王故事 史上哪些皇帝最会"做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帝王故事 史上哪些皇帝最会"做秀"

  第一名:帝舜(重华)

  主要表现:舜的独得之秘就是他的做秀功夫一流。舜所以被帝尧征辟用事,就在于他在德行和才能上都获得了非比一般的社会声誉。他在隐逸、孝行和才能上都下了一番功夫。他首先在孝上着力,不过这也得力于他全家的配合,他们甘当负面的配角,为了舜的政治崛起,落下千古骂名。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话,那舜的“军功章”上怎么着也有他父母和弟弟的一半。史载舜“父顽母嚣弟傲”,他的父亲、继母和异母弟,为了杀害他,费尽了手段。这里有些让人不明不白,舜家并没有多少财产,舜在家庭里面的对手为什么屡屡要对他赶尽杀绝?甚至更不可思议、不合情理的是,在舜已经做了帝尧的女婿之后,他的家人还在继续进行对他的种种谋杀活动,在舜修谷仓时火烧谷仓,在舜穿井时落井下石,种种都志在杀之而后快。

  虽说有后妈就有后爸,但舜的父亲也未免太冷酷无情了吧。要说杀舜是他弟弟象为了独得家产,但在舜贵为驸马后,对于自私的象来说,攀附哥哥比杀害哥哥更能获得利益。儒家的史书对此有一个解释:象在这时候之所以还企图谋杀舜,是为了兄终弟及,继承舜的琴和两个如花似玉的公主嫂子,自己做帝尧的驸马。这种说法很牵强,因为杀害驸马的政治风险太大了。试想,舜的非正常死亡,最大的犯罪嫌疑人只能是象母子,因为之前他们就有种种对舜不善的恶名传于外。象难道不明白,骄傲的两位公主会跟杀夫仇人结婚吗?她们会放过杀夫之人吗?以人心度人心,无论君子还是小人,规避危险是一样的。因此,正史关于舜与其家人的恩怨,不是执掌政权的舜的创作,就是他们合演的双簧。

  但创作也好,双簧也好,反正舜通过它获得了孝子的美名,这才是最终目的。有了孝子美名后,舜就在历山地面上轰轰烈烈地演绎起他的德与能。

  第二名:汉昭烈帝(刘备)

  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仁慈的名声流传天下,摔孩子,“不忍”夺同宗的荆州和西川,“劝”诸葛亮自己立为皇帝。从生到死,做的极其投入,自己已经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了,后人也不知道。

  第三名:汉光武帝(刘秀)

  主要表现:本来怀抱大志,但却装做喜欢种地经商;哥哥被人家杀了,还得笑着去拜见;下属私通敌人,他下令把信笺烧毁;敌人投降,他一个人到敌营房去慰问,感动的人家热泪盈眶。

  第四名:新帝(王莽)

  主要表现:在尧舜禹之后,“禅让”的始作俑者应推西汉末年托古改制的王莽。王莽出任掌管军政大权的大司马时,王氏一门已先后有十人封侯,其中五侯更是权焰熏天,轮番出任可比拟摄政王的大司马。“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说的就是王家的炙手可热。作为王家侄辈的王莽所以能从“一门俊彦”中冒出来,靠的就是他非凡的做秀功夫。王莽的谦恭使他成为外戚中一朵亮丽的奇葩,以至获得了大学者桓谭和宗室刘歆的推崇和拥戴。王莽在经营权力多年以后,就不再满足权臣的名分,开始步步紧逼,欲问汉鼎之轻重。他先毒杀了自己的女婿,那个还是孩子的平帝,立两岁的宗室子弟为帝,并把他的名字改为孺子。立新帝使自己十六岁的女儿一跃而为太后,改新帝名字是在向天下表白,自己只是在效法周公。周公当年辅政时,管、蔡二人就曾散布流言,诬周公企图篡夺成王的的江山:“其将不利于孺子乎!”王莽此举意在昭告天下,自己会像周公那样尽心辅佐孺子,最后功成身退,还政于天子。当翟义拥戴宗室刘信用武力向他提出抗议后,史载王莽闻之“惶惧不能食”,竟然“日抱孺子祷郊庙”,会群臣时还满腹委屈:“昔成王年幼,周公摄政,而管、蔡挟禄父以畔,今翟义亦挟刘信而作乱。自古大圣犹惧此,况臣莽之斗筲!”并效法周公当年作《大诰》讨伐管、蔡,也作《大诰》表明自己的正义和无私。

  但他最后还是露出了狐狸尾巴。权力的持续浸染使他不再满足于大司马,不再满足于摄政王和“九锡”的同天子仪礼,甚至连假皇帝和摄皇帝名号也不足以餍其心。公元25年,他终于背弃了自己对天下的庄重承诺,一日之间否定了自己半辈子的事业,废汉建立了自己的新朝。“策命孺子为定安公,封以万户,地方百里;立汉祖宗之庙于其国,与周后并行其正朔、服色。”可笑的是,此时他仍然做秀成癖,走下金銮殿,紧握孺子的手,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地说:“昔周公摄位,终得复子明辟;今予独迫皇天威命,不得如意!”并“哀叹良久”。意思是说,我本想以周公为楷模,辅佐你到亲政为止,无奈天命不可违,上天一定要我代汉而治天下,其奈何!其奈何!

  第五名:梁武帝(萧衍)

  主要表现:他是当时著名的才子,书法、文采、棋艺都出众,政治手段也好。通过写字下棋,把文化界笼络住了;通过舍身佛寺,政府交纳赎金,把佛教笼络住了;通过每天加班,把官员引导好了;通过生活简朴,把家庭教育好了。其实这里面虚伪的成分很多,比如怀疑弟弟谋反,去搜查,看见弟弟家无数财宝,弟弟吓坏了,但他看见弟弟没有谋反的迹象,高兴的说:阿六很会理财嘛!他不舍得惩罚犯法亲属,经常哭诉感化,但是他的子孙相互杀戮是最厉害的。老头子在位四十七年,本来做秀十全十美,但最后画蛇添足,招纳侯景,把老命也做进去了。

  第六名:魏文帝(曹丕)

  主要表现:禅让在儒家的字典里代表着上古圣贤政治,在仲尼门徒一厢情愿的梦想中,禅让是儒家道统战胜政统的标志。最早对尧舜禅让提出质疑的是魏文帝曹丕,他在接受汉献帝“禅让”后脱口而出了一句话:“舜禹受禅,我今方知。”但是,对于汉献帝的禅让仪式,曹丕又是做的最认真投入的,堪称后世篡位的典范。有文劝、有武逼,有推让。华歆等做小人,自己做君子。不愧是才子,比后来晋篡魏演得好多了。

  更绝的是,本来想杀弟弟曹植,但被曹植的《七步诗》弄的很被动,于是不杀了。甚至把老婆甄的香枕头还赠给弟弟。但老婆喜欢小叔子,毕竟气不过,后来把老婆给杀了。

  第七名:隋炀帝(杨广)

  主要表现:如果说乾隆的做秀主要表现为浮华,那么隋炀帝的做秀则集中表现为“奢靡”,劳民伤财,代价也最大。但仅仅是奢靡也不足以叫做秀高手。要说文才,他可是乾隆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的,他对大臣说,您们不要不服气,如果现在出题大家考皇帝,做皇帝的还是俺!这个话倒不过分。但他的奢靡从文治到武功都太疯狂,以至于自身不免。为了炫耀中国的富庶,召集各国蛮夷来狂欢,排场惊人,而且下馆子不要钱,够大方的。

相关参考

谁是感动千古第一人 史上三大最会作秀帝王

很多历史人物,靠着“感动”别人去赢得支持、帮助,成就一世英名。其“感动”别人的技艺之高,称得上“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了。刘备感动的人实在太多了。刘备为救陶谦的徐州,问公孙瓒借赵云,事毕,“

15岁领兵,6年统一中原,吓死敌国太后,史上最会打的皇帝

史上最会打仗的皇帝是谁?很多人会想到就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人了,他们虽然也都是人中之凤,带兵作战确实很强,这些都不在话下。但是,若要说最会打的,还真有这么一个皇帝,15岁还未成年就带兵打仗,而且打

汉朝历史 以孝治国

自孔夫子倡导“仁孝治国”以来,后世的帝王无不以“孝道”做幌子,尊奉“圣朝以孝道治天下”的管理格言。然做秀的多,真孝的少,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史上,也就有有限的几个孝顺皇帝值得一说,如《三国》中的孙权,

汉武帝刘彻是史上最会承认错误的皇帝

其实学历史的人知道刘彻这个人,和毛泽东确实在某些方面是比较相同的。(这里就不多说了,因为我怕说多了,惹来不必要的麻烦。)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

汉武帝刘彻是史上最会承认错误的皇帝

其实学历史的人知道刘彻这个人,和毛泽东确实在某些方面是比较相同的。(这里就不多说了,因为我怕说多了,惹来不必要的麻烦。)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

历史人物 史上最会敛财的皇帝,乾隆皇帝为儿子留亿两白银

雍正皇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勤政皇帝了,康熙末年,康熙盛世的欢腾气象还未散去,大清就已经到了灭亡的边缘,康熙六十一年来的各种征战花销导致清王朝财政入不敷出,加上官员腐败,康熙驾崩的时候,国库竟然只

历史上哪个皇帝最会玩女人? 古今帝王之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了大一统。踌躇满志的他开始醉心于酒色,在关中,他的离宫有三百所,关外的更多,有四百所。这些离宫内,“皆有钟磬、帷帐,妇人倡优”,共计“数巨万”人。这些妙龄女子,不但每天要为秦

历史人物 史上最会接盘的皇帝,父刚死众后妈们就被他收进后宫

刘粲,字士光,“少而俊杰,才兼文武”。但他自从诬死皇叔刘乂之后,大权独揽,威福任情,刻薄寡恩,大兴宫室,动辄征伐。>继位后,刘粲入住皇宫,名义上尊刘聪的各位皇后为皇太后,但眼见这些貌美如花的小后妈们都

史上最会打仗的8位帝皇,成吉思汗屈居排第二,朱棣才排第五

其实在中国古代大大小小数百个皇帝之中,真正懂打仗、能打仗、会打仗、打过仗的皇帝并不多,就连御驾亲征,也不过是远远的躲在后方,毕竟皇帝乃是国之根本,如果战死或者是被俘虏,那对整个国家都是一场灾难;不是哪

帝王故事 史上死的最窝囊的皇帝

  司马曜跟大多数皇帝一样,沉迷于声色,成天搂着嫔妃喝酒。一次喝醉了,跟宠妃张贵人吵架,注意了是吵架,不是皇帝训斥妃子,而是皇帝和妃子你一句我一句的对着吵架。最后把司马曜给惹急了,甩出了一句赌气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