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故事 汉文帝及其霸陵之谜
Posted
篇首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帝王故事 汉文帝及其霸陵之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帝王故事 汉文帝及其霸陵之谜
说起白鹿原,人们莫不被陈忠实先生笔下的《白鹿原》所感染。《白鹿原》一书的横空而出,使得历史久远的白鹿原更加声名鹊起,引得更多的文人雅士、外乡游子登临白鹿原,论古谈今,寄情白鹿。白鹿原又名霸陵原,因汉文帝与其母薄太后,其妻窦太后长眠于白鹿原上,汉文帝陵为霸陵。霸陵就位于灞河西岸白鹿原北坡形似方锥的“凤凰嘴”(今西安市灞桥区灞陵乡毛窑院村),因山为陵,凿洞为玄宫,其中间以石砌筑,坚固异常,这样的建筑比平地而起的咸阳原上的汉陵可能要省工省时的多。霸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依山凿穴为玄宫的帝陵,对六朝及唐代依山为陵的建制影响极大。霸陵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周围三百丈”,被国外汉学家誉为“东方的金字塔”。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这首著名的《忆秦娥》词,打开了人们久已尘封的记忆。词中提到的霸陵就是汉文帝刘恒的陵墓,地处灞河之滨的白鹿原北端,就其水名为陵号。霸陵园附近有一个叫村叫毛窑院村,这个村子的村民绝大部分都姓毛,他们的繁衍生息和霸陵就有着直接的关系。据村民们讲,他们的祖辈都是给汉文帝烧陪葬品的窑工,陵墓建成以后就在这里落脚居住下来,这个村子其中还有两户人家是给汉文帝守陵的。
刘桓(前202—前157),(见盘01汉文帝)汉高祖中子,母薄姬。前196年刘邦镇压陈豨叛乱后,封刘桓为代王。高祖死后,吕后专权,诸吕掌握了朝廷军政大权。前180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桓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
文帝初临天下鉴于时势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首先,对外安抚南越、北和匈奴,通关梁,不异远方;对内与民生息,躬行俭约,发展农务,以德化民。尤其文帝除诽谤,去肉刑,赏赐长老,收抚孤独,以育群生,减嗜欲,不受献,不私其利,罪人不帑,不诛无罪。由于这一系列政策的有效推行和实施,使得在楚汉之争创伤的社会渐以恢复,天下饱受战乱之苦的黎民得以安居生息。海内殷富,兴于礼义。以致到景帝时出现了“都鄙廪庾皆满,府库余货材。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到腐败不可食,众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天下大安,人人自爱重犯法,先行义而后绌辱焉”的治世局面。为汉家四百年的天下积下了沉厚的基础,这一切皆源于汉文帝的开创之功。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西汉文帝、景帝两代40年左右的时间,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呈现“盛世”之象,史称“文景之治”。
白鹿原是黄土台原,位于西安城区东南部,南依终南山,北临灞河,居高临下。因传说周平王迁都洛阳途中,曾见原上有白鹿游弋而得名。
汉文帝原本应该在咸阳原上,而不是白鹿原。
西汉王朝是一个崇尚厚葬的时代,十一个帝王(吕后称制时代的前、后少帝,王莽摄政期间的孺子婴不在其内)共修建了十一座帝王陵,有九座分布在咸阳原上。今天,从高空俯瞰,这九座帝王陵如同金字塔一般,矗立在古老的黄土台原上,诉说着一个伟大王朝的存在。然而,作为这个王朝中最伟大的帝王之一,汉文帝却远离自己的父祖子孙,孤零零地独守在白鹿原上。
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第四子,皇位跟他没有多大关系,就从他的封地足见老父亲刘邦对这个儿子没有太深厚的感情。刘恒封代王,封地在旧赵国北部代郡一带,这是当时汉王朝直面北方强大匈奴汗国的最前沿阵地。当年,刘邦遭遇白登之围,就在代国境内。
刘恒同父异母的哥哥刘盈是皇太子,在高祖刘邦去世后继承皇位。可惜,刘盈早逝。其母吕雉大权在握,先后立了两个幼子为帝。吕雉死后,功臣集团联合刘姓皇族诛灭了吕氏家族。原本远居北方,在朝廷毫无根基的代王刘恒,却被意外地拥立为帝。
意外登上皇位的汉文帝刘恒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立独行”的君主。
西汉王朝是在秦末农民起义的烽烟中建立起来的。秦,曾经无比强大,它成功地将整个国家打造成了一部高效运作的战争机器。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秦军“追亡逐北”,令六国“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表现出来的是坚不可摧、无往而不胜的强悍气势。然而,如此不可一世的强秦竟然二世而亡。汉承秦制,但汉初的统治者却时时刻刻以秦为戒,生怕重蹈强秦覆辙。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出现了。
“文景之治”的“文”即指汉文帝。汉文帝在位二十三年,以仁孝治天下,自己克勤克俭,最宠爱的慎夫人衣不曳地,“以示敦朴,为天下先”。不过,皇帝和后妃们有多节俭,其实不是特别重要。重要的是,他给自己治下的百姓创造了多大的生存空间。
田租是古代中国政府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汉初之时,国家法定的税额为“十五税一”,而汉文帝时代只需要缴纳一半,即三十税一。而且,汉文帝还数度全部免掉田租,前后加起来有十一年之久。这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时代是绝无仅有的一次。
国家大幅度减免田租,政府并没有因此变得拮据贫穷,而整个社会却出现了极度繁荣富庶的局面。汉文帝执政的二十三年,至少让我们看到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疆域辽阔、人口繁滋,有如此众多的户籍以供养赋税,即便赋税极轻极少,供养一个政府,也绰绰有余。
这是一种“小政府、大民生”的国家治理模式。当统治者清静无为,给予民众更多的自由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时,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吃苦耐劳的民族具有怎样惊人的创造力。“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此时的汉王朝欣欣向荣。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崩于未央宫”,下诏“薄葬”。他将自己的陵墓选在了白鹿原上,而非父亲刘邦、哥哥刘盈已经归葬的咸阳原。
关于汉文帝为何将初陵选在白鹿原上,有专家分析认为,这源自西汉帝陵实行的“昭穆制度”。刘恒与刘盈乃兄弟,汉惠帝刘盈已经葬入了咸阳原的皇家陵区中,所以,汉文帝刘恒只能选择咸阳原以外的地方归葬。但也有专家认为,西汉帝陵并未实行“昭穆制度”,汉文帝选择白鹿原纯粹出于个人喜好。
相关参考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这首著名的《忆秦娥》词,打开了人们久已尘封的记忆。词中提到的霸陵就是汉文帝刘
霸陵尉何许人也,姓甚名谁,家住哪里,皆不得而知。只知他是汉代霸陵县(今陕西长安县东)的一个县尉,因汉文帝陵墓叫霸陵,故而在其地设立霸陵县,霸陵附近有一座亭驿,亭长亦由这位县尉兼任,专司守陵墓之职,
刘恒是汉朝的第三个皇帝,高祖刘邦的儿子,高祖刘邦的正妻吕雉是个心狠手辣的人物,为了结束这如履薄冰的日子,薄姬跟着儿子刘恒去封地而搬出汉宫。刘邦一生共有八子,而吕后仅生了一个惠帝刘盈,在惠帝去世之后,吕
刘恒是汉朝的第三个皇帝,高祖刘邦的儿子,高祖刘邦的正妻吕雉是个心狠手辣的人物,为了结束这如履薄冰的日子,薄姬跟着儿子刘恒去封地而搬出汉宫。刘邦一生共有八子,而吕后仅生了一个惠帝刘盈,在惠帝去世之后,吕
一到陕西境内,就会看到秦川原野上那一座座小山似的帝王陵寝。这些大都是汉唐帝王后妃的坟墓。可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元代帝王的陵墓却很难寻找。原来,这与当时蒙古族下葬的习惯有关。 据史料记载,古代蒙古人
一到陕西境内,就会看到秦川原野上那一座座小山似的帝王陵寝。这些大都是汉唐帝王后妃的坟墓。可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元代帝王的陵墓却很难寻找。原来,这与当时蒙古族下葬的习惯有关。 据史料记载,古代蒙古人
唐朝女人“丰肥浓丽、热烈放姿”,以肥为美,世人公认。被称为唐朝第一美人杨贵妃身材就很丰腴肥美,有的史书上说,杨贵妃身高一点六四米,体重一百三十八斤。其实,杨贵妃究竟有多肥胖,至今正史无法考证,只能
唐朝女人“丰肥浓丽、热烈放姿”,以肥为美,世人公认。被称为唐朝第一美人杨贵妃身材就很丰腴肥美,有的史书上说,杨贵妃身高一点六四米,体重一百三十八斤。其实,杨贵妃究竟有多肥胖,至今正史无法考证,只能
人间自是有情痴,皇帝也不例外。北魏孝文帝元宏的一生对推进鲜卑族的汉化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不啻为一代英主。无奈遇人不淑,栽在了一个水性杨花的女人手中。冯润是孝文帝的皇后,她不但私通内侍,淫乱后宫,
人间自是有情痴,皇帝也不例外。北魏孝文帝元宏的一生对推进鲜卑族的汉化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不啻为一代英主。无奈遇人不淑,栽在了一个水性杨花的女人手中。冯润是孝文帝的皇后,她不但私通内侍,淫乱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