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故事 借鱼上疏

Posted

篇首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帝王故事 借鱼上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帝王故事 借鱼上疏

  永乐皇帝闲来无事,想到江西吉安一带游玩,传下圣旨,要吉州知府筑 路修桥接驾。

  刚刚考中学士的解缙得知此事,暗暗思忖:皇上每次巡游奢侈挥霍,百姓税收加重,劳役陡增,致使民不聊生。这次一定要设法劝阻皇帝,打消巡游念头,使吉州百姓免受荼毒。于是,他连夜赶写了奏折,次日上朝,面奏皇上。

  皇上一见奏文,勃然大怒:“解缙,天子出游,乃施恩泽于民间,你因何阻挠?真乃狗胆包天丨”

  解缙不慌不忙地说:“皇上息怒,解缙上疏,实为龙体之安所致丨皇上有所不知,吉州自古有‘吉水急水’之称,那里山高无路,唯有从水路走,水急浪大,岂不惊了圣驾。”

  皇上想了想,说:“我命吉州府打造巨舟,岂有镇不住‘急水’之理!”

  解缙笑道:“纵然有巨舟,却难过峡江县。江西俗话‘峡江峡江,压断手掌’,那里江窄暗礁多,莫说巨舟,就是竹排也很难通过。”说着,解缙招了招手,一位下官捧着一只盘子走来,盘中放着一条扁鱼。解缙呈上扁鱼说:“皇上请看,此鱼产于峡江,江窄,久而久之,连鱼身子也压扁了。”

  皇上一看当真,就取消了游吉州的打算。

  吉安一带百姓得知此事,奔走相告,都非常感激解缙。

 

相关参考

历史百科 贾谊上疏

贾谊(前201~前168)是西汉最著名的政论家。他出生于洛阳,十八岁即以文名著称。文帝即位后,召为博士。他上疏陈述政见,很受文帝信任,参与了很多重大政策法令的制定。一年之内就被提升为太中大夫,文帝还要

明朝 群臣上疏遭报复

群臣上疏遭报复东林党人感到危险的迫近,副都御史杨涟拍案而起,呈上有名的二十四罪疏,历数魏忠贤诸般罪恶,语言简洁而有力,大呼:“望皇帝奋雷霆,召集文武勋戚,令刑部严审魏忠贤,以正国法,并出奉圣夫人(客氏

汉朝历史 第三节 晁错上疏论农耕

  文帝重视农业生产,采取了休兵养息的安民政策,使汉朝的农业生产得到很大的发展,国库也日渐丰盈。重视农耕政策是由大臣晁错首先提出的。>>  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晁错上疏对文帝说:英明的君主

历史人物 广东番禺因他而得名

步骘步骘是三国孙吴时期的权臣,著有《上疏论典校》、《上疏奖劝太子登》等职,他为人宽容、喜怒不形于色,深得人心,将士们都很敬畏他。步骘为东吴平定交州,击破叛乱,深得孙权器重,被封为临湘侯。步骘的故事>步

第四十二章 董昭上疏救魏兵

  三国时魏征南将军夏侯尚等人进攻属于吴国的江陵,没能攻下。当时,长江水位较低,江面较窄,江中间的一些陆地便露出了水面。夏侯尚于是乘船把兵力渡至江中陆地,安营扎寨,并修建一条浮桥可以南北往来。魏国的评

历史人物 两次上疏叫武则天退位还能保住活命的的牛人

说起武周时期的直臣,有一个叫苏安恒的给人印象深刻,他两次上疏劝武则天退位,有啥说啥,毫不遮掩。武则天主政后,曾设立四个“铜匦(音轨,意为匣子)”,以鼓励天下臣民直接上疏皇帝。铜匦,是一种铜制的容器,相

历史人物 孙登,是孙权的长子,有《临终上疏》之作

人物生平受封太子孙登是三国时期孙吴建立者孙权的长子,他的生母地位卑微,幼时被徐夫人抚养。黄初二年(220年),孙权向曹魏称臣,被封为吴王,并且拜孙登为东中郎将,封万户侯,孙权以孙登年幼辞去爵位不受。同

历史人物 虞诩为武都郡 虞诩的故事

虞诩虞诩出生陈国武平县(今河南鹿邑西北),是东汉时期的名将,著有《请复三郡疏》《荐左雄疏》《上疏谏输义钱》等作品,为人刚正不阿、为官清正廉洁,耿直不屈。那么虞诩有什么故事值得我们记住?虞诩为武都郡>公

什么叫军民鱼水情

鱼离不开水,水也不能没有鱼,借鱼和水的深厚情谊,形容军人和百姓密切相关,感情深厚。鱼水情来源于毛泽东的诗词“四渡赤水出奇兵”: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水似银。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扩展资料:

帝王故事 另类帝王治贪官

  明正德帝,可谓中国历史上最另类的皇帝——觉得当帝王太无聊,便封自己当太师、做将军;嫌紫禁城里无聊,便花巨资修建“豹房”,就连惩治贪官,这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居然能另类得让人忍俊不禁……  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