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故事 巧改数字惩治贪污的故事

Posted

篇首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帝王故事 巧改数字惩治贪污的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帝王故事 巧改数字惩治贪污的故事

  一天,朱元璋坐在宫殿之上,仔细查阅着各地呈报上来的财政账目。突然,他在一本账册中发现了一个非常细微的问题:一本账本上“十万两白银”被人为地改成了“五万两白银”,也就是在“十”上加上3笔便成了“五”。

  朱元璋看后倒吸一口凉气,一字之差便使国家面临亏损五万两的危机。同时他也暗暗佩服改账目的人,如果不仔细查看,是很难发现的。是谁胆子这么大,竟敢擅自修改政府财务账目?其目的何在?贪污,一定是贪污。朱元璋想到这两个字,牙根都疼。

  原来,朱元璋是一个佃农出身的孤儿。在做皇帝之前,他讨过饭,当过和尚,打过杂役,深知老百姓的疾苦,因此对贫苦百姓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怜悯,对贪官污吏怀有一种异常强烈的仇恨。于是,他下定决心要把此事调查清楚,并严惩作弊贪污的人。

  他仔细看过账本后,确定该账本是由户部侍郎郭桓呈报的,便差使大内总管去叫郭桓前来晋见。

  在郭桓到来前,他也效仿郭桓在“五万两白银”中间狭窄的缝隙里加了一个“十”字,“五万两白银”立即变成了“五十万两白银”。

  不一会儿,郭桓腆着大肚子来了,见过朱元璋后,乖巧地立在一边。

  朱元璋强压怒火问郭桓:“郭爱卿,我来问你,这个账本是你呈上来的吧?”

  郭桓接过账本看了看,小心翼翼地回道:“启禀皇上,此账本正是下官所呈。”

  “那呈送的时候,你是不是仔细核对过呢?”朱元璋继续问郭桓。

  “启禀皇上,下官已核对属实,请皇上明察。”郭桓说。

  “好,那现在朕让你重新核对一下,是不是还有什么遗漏。”朱元璋说完,把账本扔给了郭桓。

  郭桓接住账本,心里惴惴不安,他猜不透朱元璋的本意。可当他细细看过账本后,后脊梁骨上马上透出了一股股凉气,想不到自己的细心还是露出了马脚。

  他怔怔地看着刚刚被朱元璋改过的数字,许久没有缓过神来,而且脸色越来越难看。但他还是故作镇定地问朱元璋:“启奏皇上,该账本被人改过。”

  “噢?说说哪里被改了。”朱元璋一脸惊讶。

  “皇上,各省府衙每年上缴的税费不过五至十万两白银,而这个账本上却是‘五十万两白银’,而且其中的‘十’是后填上去的。”郭桓仍以平静的口吻说道。

  “是吗?不过不止这些吧?你再仔细看看还有没有被改的地方。”朱元璋进一步说道。

  “没有了。”郭桓回道。

  “真的没有了?”朱元璋加重语气问道。

  郭桓一激灵,意识到朱元璋马上就要发威了。但他依然强装镇定地说道:“恕下官眼拙。”

  朱元璋一听此话,火往上撞,一拍龙案,用手指着郭桓大声训斥道:“好你个郭桓,吃着皇粮,拿着俸禄,却贪心不减,明明你在账本上做了手脚,还在这里信口雌黄。你说,账本上那五万两白银去哪里了?”

  这下,郭桓便没有了辙,一下子瘫在地上。朱元璋即刻命令将郭桓押进大牢。

  后来经过反复审讯,一桩惊天大案浮出了水面。郭桓勾结刑、礼、兵、工等六部小官员及各省官僚、地主,贪污税粮及鱼盐等,折米二千四百余万石,还侵吞大量黄金白银。

  朱元璋龙颜大怒,下令把郭桓等六部的十二名高官及左右侍郎以下同案犯几万人都判处了死刑,还有很多同党被发配到边关。

  经过这桩大案,朱元璋意识到数字在财务账目上的重要性,也感觉到现行的数字极易涂改,如果继续沿用下去将贻害无穷,于是他果断出台了一个规定,把记载钱粮数字的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为大写,用“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来代替。此决定一出,便断了那些贪官们的财路,他们再也不敢为非作歹了。

  朱元璋憎贪污腐化,恨贪官污吏。为了反贪树廉,几乎用尽了他的毕生精力。巧改数字惩治贪污,一方面显示了他过人的胆识和超常的智慧,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他反腐倡廉的决心和勇气。

相关参考

帝王故事 乾隆帝与和珅惩治贪官的“宰肥鸭”办法

  乾隆帝与和珅为了多捞钱财,曾一起制定了故意对贪官采用“先纵后惩”的办法,即明知某地方官有贪污行为,但先不动声色,任其发展,当其贪污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再进行惩治、查抄,籍没其家产,美其名为:“宰肥

帝王故事 乾隆帝与和珅惩治贪官的“宰肥鸭”办法

  乾隆帝与和珅为了多捞钱财,曾一起制定了故意对贪官采用“先纵后惩”的办法,即明知某地方官有贪污行为,但先不动声色,任其发展,当其贪污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再进行惩治、查抄,籍没其家产,美其名为:“宰肥

帝王故事 另类帝王治贪官

  明正德帝,可谓中国历史上最另类的皇帝——觉得当帝王太无聊,便封自己当太师、做将军;嫌紫禁城里无聊,便花巨资修建“豹房”,就连惩治贪官,这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居然能另类得让人忍俊不禁……  话说

帝王故事 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

  三岁封储,十二岁登基,十四岁生子,十八岁禅位,二十三岁暴卒。这一连串的人生数字,清晰直白地勾勒出了少年天子拓跋弘辉煌而又悲愤的一生。  拓跋弘是不是中国历代皇帝中最年轻的父亲,笔者没有作过专门考证

历史人物 清朝贪污之风的原因是什么

从努尔哈赤到宣统帝溥仪,清王朝一共经历了12个时期,换了12位帝王,清王朝从崛起到衰落,中间所穿插的故事数不胜数。后代回顾亲王朝历史,不得不感叹努尔哈赤一手创办下的清王朝如此荣耀,但最后,清王朝的天国

数学历史小故事10个

下面就是一个小故事,是一个数字之间的故事。有一天,数字卡片在一起吃午饭的时候,最小的一位说起话来了。0弟弟说:“我们大家伙儿,一起拍几张合影吧,你们觉得怎么样?”0的兄弟姐妹们一口齐声的说:“好啊。”

名人趣事 巧改电文避惨祸

  1949年云南解放前夕,蒋介石密令特务头子沉醉率领大批军统特务窜至昆明,妄图以所谓“铁的手腕”来稳住大西南。沉醉指挥爪牙残害进步学生,并逮捕了90多名爱国民主人士。正在准备起义的原国民党云南省主席

名人趣事 巧改电文避惨祸

  1949年云南解放前夕,蒋介石密令特务头子沉醉率领大批军统特务窜至昆明,妄图以所谓“铁的手腕”来稳住大西南。沉醉指挥爪牙残害进步学生,并逮捕了90多名爱国民主人士。正在准备起义的原国民党云南省主席

和珅贪污总共多少

 和珅贪污总共多少?嘉庆圣旨见分晓  晚清外交家薛福成所著的《庸庵全集》里面有一节叫《查抄和珅家产清单》,数字挺吓人的,已经估值的为两亿六千四百万两白银,加上没有估值的,总计约11亿两白银,

清朝和贪污共多少

晚清外交家薛福成所著的《庸庵全集》里面有一节叫《查抄和|家产清单》,数字挺吓人的,已经估值的为两亿六千四百万两白银,加上没有估值的,总计约11亿两白银,而当时清朝每年的国库收入才7000万两白银。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