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很穷?一面做东坡肉一面倒卖房屋牟利

Posted 苏东坡 卖房

篇首语:最强的人并不一定都是成功的人,却一定是在他们失去之时不放弃的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苏东坡很穷?一面做东坡肉一面倒卖房屋牟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苏东坡很穷?一面做东坡肉一面倒卖房屋牟利

2、苏东坡东坡肉是怎么来的?怎么做?

苏东坡很穷?一面做东坡肉一面倒卖房屋牟利

宋朝被称为读书人的天堂,除了政府对读书人的尊崇优容外,还因为官员们待遇极高,是历朝中最优厚的,大小官员锦衣美食,生活奢华。宋朝官员俸禄丰厚,朝廷变着法子地给官员发钱、发东西。

禄米、俸钱是基本的收入,正一品官月领禄米150石,俸钱12万文,外加每年绫20匹、罗1匹、绵50两;从九品官月禄米5石,俸钱8000文,外加每年绵12两。官员们还领取职钱(俸钱类似基本工资,职钱类似于岗位工资),享受免费住房、食宿和随扈。朝廷给每个官员配备免费仆人,最低的官员配给1名仆人,宰相可配给100人。此外,官员可享受名目繁多的福利补贴,比如茶酒钱、厨料钱、薪炭钱、马料钱等等。“有茶酒厨料之给、薪蒿炭盐诸物之给、饲马刍粟之给、米面羊口之给。其官于外者,别有公用钱,自节度使兼使相以下,二万贯至七千贯,凡四等;节度使自万贯至三千贯,凡四等。观察防团以下,以是为差。

公用钱之外,又有职田之制,两京、大藩府四十顷;次藩镇三十五顷;防团以下,各按品级为差。选人、使臣无职田者,别有茶汤钱。”(赵翼《廿二史札记•宋制禄之厚》)这些福利补贴合起来蔚为壮观,比月薪高多了。

即便如此,皇帝似乎还觉得过意不去,动不动就赏赐大臣。“李沆病,赐银五千两。王旦、冯拯、王钦若之卒,皆赐银五千两。”“戴兴为定国军节度使,赐银万两,岁加给钱千万。王汉忠出知襄州,常俸外增岁给钱二百万。”“杨徽之迁侍御史,赐钱三十万;魏廷式为转运使,赐钱五十万;宋搏为国子博士,赐钱三十万。班仅庶僚,非有殊绩,亦被横赐。”甚至“魏震因温州进瑞木,作赋以献,遂赐银二千两”。(赵翼《廿二史札记•宋恩赏之厚》)遇到一次这样的赏赐,胜过好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工资。更让人羡慕的是,宋朝官员还有许多“默认”的收入。官府用公家钱借贷的利息大部分进了部门“小金库”,隔三差五在官吏们中间均分;官员凭朝廷发的“给卷”在全国各地可以白吃白住,甚至领用粮食、衣服等;宋朝官员还有定期免费疗养的待遇,称为“祠禄之制”。所以,在宋朝做官就意味着荣华富贵。

宋朝政权开放,多数高官都是出身贫寒的读书人,比如宰相吕蒙正和范仲淹,尽管为官廉洁,生活却都富足奢华。吕蒙正退休后,在洛阳建有“园亭花木,日与亲旧宴会”;范仲淹捐钱在家乡修建“义庄”,赡养族人。

北宋名臣苏轼,很会哭穷,说自己“为穷之冠”,但事实上他收入颇丰,生活优裕。以他在仕途低谷,任黄州团练副使时期为例。当时,苏轼穷得要自己割猪肉做“东坡肉”,自酿蜜酒,一副自己动手解决温饱的模样,可同时却在倒卖房屋牟利。他的一个同乡劝他在许州买房,因为那个地方房价低。苏轼回信说,他有现金“数百千”,他的儿子刚买了一座庄园,他自己在京师还有一些产业,变卖后凑钱“八百余千”,问他的同乡这些钱能在许州买多少房。同时,苏轼对京师一幢在售的豪宅——荆南头湖庄子也表示感兴趣。听说首付只要二百来千,便自己盘算“不知可信否?”所以,苏轼的穷,是与达官显贵的豪奢生活相比的穷,比起平头老百姓来,他已经是大富翁了。

苏东坡东坡肉是怎么来的?怎么做?


  苏东坡不仅是一个大文学家,对烹饪菜肴也有许多心得,遗留下来的菜式有著名的东坡肉,也有可口的小吃东坡凉粉。给后世的吃货们提供了好吃又好做的菜。

  说起东坡肉,那肉肥而不腻、酥香味美,颜色酒红,看起来是一种享受,闻起来也别有一番滋味。相传苏东坡在徐州、黄州、杭州都做过这道菜。在徐州任知州时,遭遇天降大洪水,百姓惶恐,苏轼镇定自若,将民众情绪安抚好,并带州中壮丁修筑堤坝,阻隔洪水,帮助城中百姓顺利度过了难关。

  百姓都很感谢他,纷纷将自己家的猪给杀了,敲门打鼓送到知州府,慰问抗洪辛苦的苏轼和各大县衙人员,面对百姓的一片心意,苏东坡怎么推都推迟不掉,猪肉又太多,他只好指点家人烧红烧肉回赠百姓。这时候的东坡肉做法还不完善,也不叫东坡肉,而是“回赠肉”,意为这是知州大老爷回赠给他们的,吃了有福气。

  第二次大规模的做东坡肉,是在黄州,时值苏轼被贬谪到黄州,上街巡防之时发现,黄州的猪肉价格非常便宜,询问之后才知道,黄州地处长江中游北部,湖泊众多,平时都吃的是鸡肉、鱼肉一类的东西,但是猪肉肥肉过肥,瘦肉炒了之后太绵,没几个人愿意吃这种肉。于是兴起的苏轼便自己做菜,还写了一首打油诗名曰《食猪肉诗》:“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早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打油诗有其自身的魅力,一传十十传百,这道菜就火了,学会了烹制猪肉的黄州百姓就将这道菜命为“东坡肉”。

  第三次是在杭州,这时候苏东坡任杭州太守,当时西湖由于疏远管理,淤泥堵塞、垃圾漂浮其上,昔日美丽的西湖已经变成了脏湖,前任太守废了大力气,也投了许多钱进行治理,然而却不见成效,气急的太守就想填湖造田,反正都治理不好,还不如弄成田地增加农民种植收入。

  苏轼到任之后,对于西湖变成这个样子也是很无奈,但是一想自古以来有多少文人称赞它、喜爱它,杭州正是因为西湖而出名,没了西湖,杭州人的骄傲还能去哪里找呢?于是苏轼决定继续带着民众一起治理西湖,为了西湖,杭州人人人有责,苦心人天不负,在苏轼的大力带动之下,西湖又重现了当初的美丽风光。这下,杭州人民终于如拨云见雾般看到了美好的太阳和希望,纷纷担着酒肉上门拜谢苏轼,苏轼看着成堆的猪肉也很头疼。就让厨师把肉切成方块,大拇指大小,肥瘦均匀,用自己家乡四川眉山炖肘子的方法,再结合当地杭州人的口味,加入姜、葱、红糖、料酒、酱油,用文火慢慢焖,将肉炖得外酥里烂,肥而不腻、颜色酒红,然后给百姓送过去。

  这道菜的具体步骤就是:先把肉皮烤到焦黄,再用水浸泡以后,用刀刮去焦皮,洗干净,切成4厘米厚,6。5厘米宽的小方块,并且在肉皮上划出十字刀。如果刀工不好,嫌麻烦,可以略掉猪皮那个环节,反正只要弄干净就好了,然后切得差不多大就行,肉皮的十字刀是不能少的,这是为了让油出来得更快。

  然后将准备好的姜片和葱铺在锅底,再把切好的肉块摆放在锅里,肉上面放上冬笋,冬笋要切成柏叶片,然后加上料酒、酱油、白糖和少许的水,盖上盖子,用旺火烧开后,改为文火慢慢焖烧,差不多1小时以后,每隔10分钟把肉翻一次,直到酥软透味,到这时,汤是油芡状的, 就可以起锅了!(懒人们可以省略某些步骤)

  接下来说说东坡小吃,一道凉粉儿,据说是苏轼去陕西凤翔县做官儿时,天气热得受不了,又没有清凉爽口的东西吃,苏轼就自己动脑子了,叫人把小扁豆磨成粉,熬成糊状,盛入石头器皿中以加速冷却,然后切成条状,加盐醋辣椒等佐料凉拌,与米粉的做法有相似之处。这道凉粉因其口感爽滑,并有清凉解暑之功效,被凤翔人民争先效仿,并将其命为“东坡凉粉”。
 

相关参考

和苏东坡做朋友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作者:刘永台湾诗人余光中曾说:“观光,我不想跟李白,因为他不负责任,没有实际感;我也不想跟杜甫,因为他太吃力哈哈,生怕太严峻;而苏东坡就很好,他很有趣,我们能够做很好的同伙。”他喜欢苏东坡的有趣,甘愿

和苏东坡做朋友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作者:刘永台湾诗人余光中曾说:“观光,我不想跟李白,因为他不负责任,没有实际感;我也不想跟杜甫,因为他太吃力哈哈,生怕太严峻;而苏东坡就很好,他很有趣,我们能够做很好的同伙。”他喜欢苏东坡的有趣,甘愿

苏东坡能力出众 为何总被流放在外做地方官

说到苏东坡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人是真的厉害,其实有的人说这个苏东坡是有宰相之才能的,的的确确也是实力出众,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么厉害的苏东坡为何总是流放在外地去做官呢?这其中到底有什么故事可言呢?下面

东坡肉有什么来历

苏东坡在杭州做刺史的时候,治理了西湖,替老百姓做了一件好事。西湖治理后,四周的田地就不怕涝也不愁旱了,这一年又风调雨顺,杭州四乡的庄稼得了个大丰收。老百姓感谢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好处,到过年时候,大家就抬

只会写诗作做赋的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时,如何当起了大夫来

公元1089年,苏轼以龙图阁学士身份,赴任杭州知府。这是时隔18年之后的第二次来到杭州任职。第一次来此,是在1071年,苏轼迫于改革派的压力,主动请求出京任职,任杭州通判,也就是担任副职。这一次却是实

意外遭遇灵异事件 苏东坡会见好友

《冷斋夜话》记载有一件发生在苏东坡兄弟身上的灵异事件。话说,苏辙被贬谪到高安的时候,和一位云庵僧人交好。这位云庵僧人居住在在高安境内的洞山。云庵僧人的师兄聪禅师居住在圣寿寺,因为云庵僧人的关系,聪禅师...

发生在文豪苏东坡身上的一宗灵异事件!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是说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划时代的大词人,父子三人再加上苏门弟子黄庭坚,共为名传千古的散文大家。《冷斋夜话》记载有一件发生在苏东坡兄弟身上的灵异事...

发生在文豪苏东坡身上的一宗灵异事件!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是说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划时代的大词人,父子三人再加上苏门弟子黄庭坚,共为名传千古的散文大家。《冷斋夜话》记载有一件发生在苏东坡兄弟身上的灵异事...

一面潇洒俊朗一面杀人如麻,本该做音乐家却成了当希特勒的接班人

二战时期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当纳粹照镜子的时候,看到的其实就是海德里希的模样。”有这样一个人,他出身于音乐世家,英俊潇洒、仪表不俗。擅长击剑、滑雪、飞行、航海等多项体育运动,除母语外还精通俄语、英语

老鼠、蝙蝠、蛤蟆都尝过

图片说明:苏东坡单单用“美食家”来形容苏东坡,那还是小看了他。孟子说:“君子远庖厨。”意思是美食家都要去吃别人做的,自己做,不成。而好吃的人则不同,会吃但是不会做,或者不愿意做,那不是标准的好吃,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