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故事 中国历史上是最勤俭节约的皇帝
Posted
篇首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帝王故事 中国历史上是最勤俭节约的皇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帝王故事 中国历史上是最勤俭节约的皇帝
内务府的人其实是想找个借口来造个厨房,这样的即可以此中饱私囊,最后伎俩没有得逞,弄得道光帝连碗片儿汤都吃不到。后来同治皇帝大婚的时候,要买一个皮箱,在市场上顶多不过十几两银子,但最后报销的时候竟然达到上千两。
道光在中国历史上是最勤俭节约的皇帝了,据史料上说,道光做皇帝三十年,宫内的开支,每年不超过二十万两(慈禧太后每天的开支就将近一千两),弄得内务府堂司各官穷得要死,手下的人更是一点油水都没有,大家都怨声载道。
不过,道光的节约效果也未必显著。
《清稗类钞》里说,宣宗曾经有件黑狐端罩,衬缎稍为大了点,道光便令太监拿出,四周添皮,内务府报告说这样改一下的话需要上千两银子,道光听后大惊,忙不迭的说不用改了。道光有条套裤,膝盖的地方不小心弄破了,后来就让内务府的人在上面缀了一圆绸,即所谓的“打掌”。大臣们见了,纷纷效仿,也在膝间缀一圆绸,竟然风行一时(现在还有休闲西装在肘部处钉一圆布,大概出于防磨的考虑,抑或美观?其源头可能来至于此)。
道光有一次召见军机大臣,正好大臣曹文正离御座近,道光见其缀痕,便问:“你这套裤也打掌了啊?” 曹文正说:“改做太花钱,所以还不如补缀一下。”道光问:“你打掌要化多少钱啊?” 曹文正说:“要银三钱。”道光大吃一惊:“外面东西是便宜啊,我这里内务府说要银五两。”
这时,道光对内务府的人起了疑心,便又问曹文正:“你家吃的鸡蛋,要多少钱啊?” 曹文正是个聪明人,他怕得罪内务府的人,便诡称:“臣小的时候患气病,从来不吃鸡蛋,所以我也不知道鸡蛋的价钱。”
幸好曹文正没说。在乾隆朝的时候,有一次早朝,乾隆问大臣汪文瑞:“卿这么早来,可在家里吃过点心?”汪文瑞答:“臣家里穷,每天早上不过吃四个鸡蛋而已。”乾隆愕然,说:“鸡蛋一枚,需要十两银子,我都不敢吃那么多,你一天吃四个,还敢说自己穷?”汪文瑞知道内务府的人搞鬼,但也不敢明说,只好敷衍说:“外面卖的鸡蛋,都是些残次品,没法和上供给宫中的相提并论,所以我买的都是些便宜的,不过几文钱罢了。”
《清室外纪》里说,道光到了老年,越是小气。宫中膳品,本沿袭旧例,有时候道光想吃某样东西了,但听说这东西太贵,往往又忍住,不让宫里的人去买。后来慈禧太后也小气,但她的小气是抠门,喜欢存钱,而道光的小气是根本就不消费。
道光的禁欲不消费,弄得内务府的人大为头疼,怨言多多,不过,他们还是有办法来对付道光的。有一次,道光想吃片儿汤,让内务府的人按他说的制法去做。内务府报告说,若是按皇上的做法,就必须另盖一间厨房,并请专人来负责,这样的话,请上面拨经费六万两来办理此事,另外,还需要一万五千两的维护费。道光听后眉头一皱,说:“朕知道前门外就有一饭馆,能做此汤,每碗不过买四十文。算了,以后每天就让太监去买吧。”
过了几天,内务府的人报告说,前门外的饭馆已经关了,原因不明(估计里面大有文章)。道光叹道:“朕向来不为口腹之欲,而滥费国帑,没想到朕贵为天子,而想吃一碗片儿汤都办不到,真是可叹啊。”
内务府的人其实是想找个借口来造个厨房,这样的即可以此中饱私囊,最后伎俩没有得逞,弄得道光帝连碗片儿汤都吃不到。后来同治皇帝大婚的时候,要买一个皮箱,在市场上顶多不过十几两银子,但最后报销的时候竟然达到上千两。
《南亭笔记》卷一也曾说,咸丰亲政的时候,和他父亲一样躬行节俭。有一次上书房的门枢坏了,内务府请求换个门算了,咸丰没批准,说修理一下可以继续用。后来门修理好了,报上来说费银五千两。咸丰大怒,要讯问有关人员是怎么一回事。内务府的人见咸丰认真,慌忙说数字报错了,是五十两,这事才算了结。
另有一次,咸丰有一条新的杭纱套裤,因不小心烧了个约蚕豆瓣大的窟窿,左右太监说丢了吧,咸丰再三惋惜,说:“物力艰难,弃之可惜,尽量给补补吧。”咸丰后来才知道,这样补一下,下面的人竟然报销了数百两银子。咸丰慨然叹曰道:“做皇帝想勤俭都不容易,何况是奢侈呢?”
《南亭笔记》也曾记载,阎敬铭做军机大臣的时候,见内务府承办一百个皮箱,每箱报价银子六十两。阎敬铭大为惊讶,便上奏慈禧太后说:“外间购买皮箱,每个至多不过六两,内务府浮冒之弊,可想而知。”慈禧太后摇头说:“恐怕没这么便宜吧。” 阎敬铭知道真相,坚持说就是这个价格。慈禧太后也是小气人,便说:“既然如此,半月之内,你就试着代我买一百个。”
相关参考
道光在中国历史上是最勤俭节约的皇帝了,据史料上说,道光做皇帝三十年,宫内的开支,每年不超过二十万两(慈禧太后每天的开支就将近一千两),弄得内务府堂司各官穷得要死,手下的人更是一点油水都没有,大家都
帝王中的劳模 标题即一悖论。按照一般的常识,励精图治的总是那些圣明的帝王,如唐宗宋祖、秦皇汉武、康熙干隆。而亡国之君,不用说,那自然要么昏庸,要么残暴,要么糊涂,要么是兼具三种特色的
自古以来,一些帝王、圣贤以及文人墨客,无不以酒助兴,以酒壮胆,以酒浇愁,嗜酒如命,饮酒无度,甚至认为有多大的气魄就有多大的酒量。嗜酒成癖的诗人皇帝曹丕说:“盖闻千钟百觚,尧舜之饮也;惟酒无量,仲尼
勤俭节约的名人小故事1、朱元璋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
南朝勤俭开国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历代帝王中能做到勤俭的则少之又少。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南朝的几位皇帝是如何勤俭治国的。公元420年,东晋恭帝司马德文让位于宋王刘裕。此后,中国南方宋、齐、梁、
勤俭节约的名人小故事1、朱元璋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
完颜亮与妃嫔纵淫,必令乐工奏乐,并撤去帏帐,令众妃妾列坐观看;又在卧榻前铺上地毯,令妃嫔裸体相遂以为戏。他淫兴一动,便上前抱住一个,就地交欢。中国历史上的帝王老爷,挺尸之后获得“炀”之谥号者,共有三人
道光皇帝旻宁自幼就是一个律己很严的人,远离享乐,毅力惊人。他在上书房读了三十几年书,深受儒学的熏陶,即位后一直保持著书生的习惯,穿着最朴素的御袍,吃的是最节俭的饭食,瘦骨嶙峋,目光坚定又有几分迂腐
完颜亮与妃嫔纵淫,必令乐工奏乐,并撤去帏帐,令众妃妾列坐观看;又在卧榻前铺上地毯,令妃嫔裸体相遂以为戏。他淫兴一动,便上前抱住一个,就地交欢。中国历史上的帝王老爷,挺尸之后获得“炀”之谥号者,共有三人
历史上,古今中外勤俭节约的故事不胜枚举。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