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六刘七是谁?刘六刘七起义是怎么回事?起义是谁平定的?
Posted
篇首语:幽沉谢世事,俯默窥唐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刘六刘七是谁?刘六刘七起义是怎么回事?起义是谁平定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六刘七是谁?刘六刘七起义是怎么回事?起义是谁平定的?
刘六刘七是明中叶在河北地区爆发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领袖。刘六原名刘宠,刘七原名刘晨,他们在霸州等地,打家劫舍,劫富济贫,被当时人称为“响马盗”。正德五年
,也就是公元1510年,两人召集数千农民,在霸州发动起义,这支起义军军纪严明,很快发展到数万人之势。这次起义持续了三年,才被明军击败,明朝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农民起
义。
那么这次起义是怎么爆发的?他的前因后果又是什么呢?
明正统年间,政治黑暗腐败,土地兼并加剧并高度集中,人民流离失所,正统后阉宦擅权,徭役繁苛,比以前还更为严重,让农民不堪忍受。在这样的情况下,爆发了大大小小
许多次的农民起义,而刘六刘七起义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
正德年间爆发了许多起义,刘六刘七武艺高强,便由霸州官府招募入衙,协助擒捉“盗寇”。两人屡屡破获大案,受了朝廷很多赏赐。梁洪见两兄弟赏赐颇丰,便向其勒索金银
财物。这个梁洪又是谁呢?正是当时独揽朝政的大太监刘瑾的家人,此人仗着背后有刘瑾撑腰,横行无忌。梁洪再被两人拒绝后,脑羞成怒,便向刘瑾告状,说刘六刘七两人是畿南
强盗。刘谨听信了梁洪的话,让人缉捕刘六、刘七兄弟。两人闻讯逃匿,最后无奈落草为寇。后来得知家人妻子被捕获罪,一怒之下发动起义。起义之初,便有数千农民响应。
又不是吃饱了饭,没事儿做,那些农民追随两兄弟起义也是有原因的。明朝中叶,河北农民深受马政之害。政府强令当地人养马,但是往往要养好马要付出很大代价。不仅会耽
误农业生产,在马匹死亡或幼马达不到规定数量时,还要承担责任,赔偿损失。而为了赔偿损失,农民不得不“卖田产、鬻男女,以充其数,苦不可言”,时人形容“江南之患粮为
最,河北之患马为最”,由此可见马政之害。为此爆发的农民起义,十分频繁。饭都吃不饱了,自然要起来反抗,正好又有人领导,当然是一呼百应。
所以这场起义,归咎其原因,还是政府的无良。
正德五年,刘六刘七领导的起义迅速发展为万余人之众。随后山东杨虎带领的起义军也与两人会和,使得起义军越发壮大。正德六年,起义军攻下河北,随后攻入山东。在此期
间,受苦的农民纷纷响应,参加起义的参加起义,供给粮草的供给粮草,一场起义搞得轰轰烈烈,明军一路溃逃。起义军一路上杀地主官僚,焚毁官,劫取兵库,释放狱囚,武力强
盛,明军不敢与之交锋。
正德七年,刘六、刘七率领的一支起义军,与陆完指挥的官军交战,屡屡失利。随后撤退之时,又与回攻京畿时,在霸州与官军展开一场大战,死伤惨重。随后,分军的两支起
义军被明军各个击退,刘六刘七俱都在战争中死去。由此,明朝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便落下帷幕。
明武宗朱厚照任命谷大用总督军务,平乱的主要大将是毛锐、陆完以及边将总兵徐泰。
这场起义,让明朝统治者,痛定思痛,知道光凭严苛的统治,是不行的。由此,在起义失败第二年便下令减少了赋税,缓解了社会矛盾,甚至在嘉靖年间出现了政治较为清明的
局面。
相关参考
刘六刘七是明中叶在河北地区爆发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领袖。刘六原名刘宠,刘七原名刘晨,他们在霸州等地,打家劫舍,劫富济贫,被当时人称为“响马盗”。正德五年,也就是公元1510年,两人召集数千农民,
明朝人物刘七历史背景明正德五年(1510年)十月至七年(1512年),北直隶霸州文安县刘六、刘七等人领导的反对明朝封建统治的大规模农民武装斗争。正德初年,宦官擅权,政治日益腐败,土地兼并激烈。文安县所
介绍明代宦官,武宗朝内侍“八虎”之一,提督西厂,与其他宦官刘瑾、马永成、丘聚争宠,势倾中外,专横跋扈。正德六年(1511),河北爆发刘六、刘七领导的农民起义,武宗以他总督军务,与伏羌伯毛锐、兵部侍郎陆
本名:刘七 所处时代:明朝 去世时间:1512www.cha138.com 主要成就:中叶农民起义军首领刘七——明朝中叶农民起义军首领 明正德五年(1510年)十月至七年(1512年),北
海瑞、朱元璋、郑和朱棣朱允文唐伯虎张岱郑成功、崇祯、史可法、袁崇焕、徐鸿儒徐弘祖刘六、刘七罗贯中李自成陈友谅常遇春伯颜孛罗帖木儿康熙乾隆雍正熬拜多尔衮和珅道光林则徐洪秀成林嗣同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刘六和刘七最初是劫富济贫,被称为“响马盗”,他们于正德五年(1510年)十月,在霸州发动起义,数千农民响应。次年,起义军由河北攻入山东,以后又由山东回攻京畿。起义军纪律严明,不妄杀人,使起义军迅速发展
刘六和刘七最初是劫富济贫,被称为“响马盗”,他们于正德五年(1510年)十月,在霸州发动起义,数千农民响应。次年,起义军由河北攻入山东,以后又由山东回攻京畿。起义军纪律严明,不妄杀人,使起义军迅速发展
公元184年的黄巾军起义,虽然声势浩大,波及范围之广,是中国史上规模最大的以宗教组织为形式的农民起义之一。但是在经历九个月之后,就被汉灵帝派遣的皇甫嵩还有朱俊等人迅速平定。公元184年的四月,在黄巾军
耿三七是谁,他是怎样的性格令人喜爱? 记得梁启超先生说过一句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为友为邻。”所谓大侠也就是大英雄,如果一个民族它不喜欢英雄,不崇拜英雄的话,那猜想这个民族不会有什么希
黄巢起义时皇帝是谁黄巢起义时期在位的皇帝是唐僖宗李儇。广明元年(880)十一月,由于唐军士气低落,所以高骈的镇压很不力,黄巢起义军攻克洛阳,十二月,轻易拿下潼关逼近长安。唐僖宗君臣束手无策,相对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