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顺帝“八使出巡”的反腐戏

Posted 汉朝 东汉 汉顺帝

篇首语:认识到自己无知是知识进步的重要阶段。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东汉顺帝“八使出巡”的反腐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东汉顺帝“八使出巡”的反腐戏

2、历史人物 汉朝时期东汉顺帝刘保皇后“梁纳”简介

东汉顺帝“八使出巡”的反腐戏

自东汉中期起,外戚、宦官与清流官僚构成左右朝政的三大集团。吕思勉指出:

“汉朝时候的社会,本不及后世的平等。它的原因,是由于(一)政治上阶级的不平,(二)经济上分配的不平。这种不平等的社会,倘使政治清明,也还可以敷衍目前,为‘非根本的救济’;却是后汉时代,掌握权柄的不是宦官就是外戚。”

我们不能将三大集团统斥为一丘之貉,以一句“统治阶级内部狗咬狗的权斗”抹杀所有是非。毫无疑问,外戚与宦官代表着王室,是统治阶级中最腐朽的特殊集团;而清流官僚代表着文治政府(按钱穆之见,汉武帝以来文治政府开始脱离王室而独立,是政治制度的一大进步),力图还国家民众一个相对清明的政治环境。东汉和帝以降,倚恃君主好恶的左右摆动,外戚与宦官两大集团轮番控制朝局。但不论哪个集团上台,重用的都是自己人。区别仅仅在于,外戚倚重的是娘家叔伯兄弟及其党羽,宦官集团起用的是惟命是从的鹰犬死党。这样的政局哪会清明!而黑暗腐败的中央政治,总是勾结地方上贪墨官吏与不法豪强,鱼肉当地民间的弱势群体。吕思勉这样概述当时情势道:“中央的政治一不清明,各处郡县都布满了贪墨的官;各处郡县都布满了贪墨的官,各处的土豪,就都得法起来。那么,真不啻布百万虎狼于民间了。”且以顺帝朝为例,以张婴为首领,聚众万余人,在扬州、徐州之间(今江苏南部)长期“寇乱”。这一群体性事件的真正起因,是那些弱体群体“不堪侵枉,遂复相聚偷生,若鱼游釜中,知其不可久,且以喘息须臾”。

且说汉顺帝11岁即位,成年后立侍中梁商之女为皇后,不久,就拜梁商为大将军,其子梁冀为京城最高长官河南尹。梁商还算安分,梁冀却“居职多纵暴非法”,竟公然“遣人于道刺杀”告发他的洛阳令吕放,还目无国法,“尽灭其宗亲、宾客百余人”。梁商一死,顺帝就命梁冀接替他老爸的大将军之职,还让梁冀之弟梁不疑代为河南尹,梁氏兄弟成了专横跋扈的官二代。继和帝朝的窦氏、殇帝朝的邓氏以后,梁氏外戚集团掌控了朝政大权,而且为恶更烈。

按吕思勉的说法:“凡是一种特殊阶级,不到他应当灭亡的时候,无论他怎样作恶,人家总只怪着阶级里的人,并不怪着阶级的本身。这是社会的觉悟,有一定的限度”。然而到东汉中叶,人们已普遍觉悟,把朝政贪腐污浊的总根子指向外戚与宦官这样的“特殊阶层”。在推动社会觉醒上,清流名士的大声疾呼与殊死抗争起着积极的作用;而他们向外戚、宦官的斗争,就具有历史正能量的作用。

史称,顺帝“委纵宦官,有识危心”。皇帝有危机感,固然值得肯定,但放纵宦官来夺回外戚的权力,无异引虎驱狼,则是绝对昏招。汉安元年(142年),顺帝也认识到有必要在地方上惩治贪腐,整肃纲纪,便亲选八位“素有威名者”,分行天下。八使犹如后世的钦差大臣,也仿佛现代的中央特派大员。这在当时绝对算得上大举措,史称“八使同时俱拜,天下号曰八俊”,朝野翘首引领,期望值相当高。据《后汉书·顺帝纪》载:“遣侍中杜乔、光禄大夫周举、守光禄大夫郭遵、冯羡、栾巴、张纲、周栩、刘班等八人分行州郡,班宣风化,举实臧否。”《后汉书》对他们承担的两大使命交代得比较原则,对照其他史书便相对清楚。所谓“班宣风化”,据司马彪《续汉书》,就是“其有清忠惠利,为百姓所安,宜表异者,皆以状上”,也即树立正面的榜样力量。而所谓“举实臧否”,据《资治通鉴》,就是“其贪污有罪者,刺史、二千石驿马上之,墨绶以下便辄收举”,说得浅显点,出使者倘若查访到贪墨的官员,凡是州刺史与郡守级别的方面大吏,必须以驿马快递上报给朝廷惩处;至于县级官员,有权直接将他们就地法办。不言自明,“举实臧否”,即惩治贪腐的地方官,才是朝廷派遣大员出使的真实用意。这些使者都是“耆儒知名,多历显位”,官衔也都不小,光禄大夫是九卿之一光禄勋的副职,相当于当时的副部级待遇,由此足见汉顺帝的惩贪决心。

八使之中,要数张纲最年少官微,却颇有主见。此前,他得知顺帝虽有危机感,却引用宦官,便慨然长叹:“秽恶满朝,不能奋身出命,扫除国家之难,虽生,吾不愿也!”立即上书,规劝顺帝说,外戚集团与宦官集团都不能倚重,应“少留圣思,割损左右”。当然,顺帝还是拉这个特殊阶层打压另一特殊阶层,走他危险邪乎的权斗钢丝。

再说杜乔等七位使者相继离开京城洛阳,络绎赶赴指定州郡。惟独张纲卸下使者专车的轮子,埋在京城都亭之侧。有人询问其故,他愤然说道:“豺狼当路,安问狐狸!”在他看来,地方贪腐的总根子全在朝廷,现在让八使按察地方,不过是去逮几只狐狸而已,而豺狼却仍在朝中当政,完全是治标不治本的把戏。拒绝出使后,张纲退而上奏道:“大将军梁冀、河南尹梁不疑倚仗外戚的身份,占据要害的职位,贪婪敛财,骄纵无法,重用谄谀,陷害忠良。实为天威所不赦,大辟所应加。我条陈他十五款无君的罪状,都是正人君子所不齿的。”张纲的奏书及其埋车都亭的快举,让整个京师为之震动。顺帝尽管明白张纲的耿直之心,也深知其所奏都是事实,但在“豺狼当路”的情势下,“内宠方盛,诸梁姻族满朝”,对张纲冒死上奏“终不忍用”。

梁冀却恨之入骨,派张纲出守广陵(今江苏扬州),去对付徐、扬之间历时十余年的张婴“寇乱”。他的如意算盘是,张纲即便不为所杀,也可以找碴算计。张纲赴任,直抵营垒,只带十余亲随,约见对方。张婴见其诚意,出营赴会。张纲说:“前后那些郡守恣意贪暴,致使你们怀愤集聚,他们确实有罪;但你们这样闹事也不对。现在主上派我来,不想加以刑罚,而要给予安抚。当然,你们如果执迷不悟,那就大兵将至。两者利害,还望三思。”张婴表示,自己所以起事,不过是游鱼偷生釜底,因无法上达朝廷,现在情愿归服。张纲解散起事群众,亲自为他们解决居宅与田地问题。史称“人情悦服,南州晏然”,南方州郡终归稳定。朝廷对张纲“论功当封”,却遭到梁冀的阻挠。在广陵一年,张纲病故,扶老携幼前来吊唁的老百姓不可胜计,都说:“千秋万岁,何时复见此君!”张婴与其五百旧部为张纲成服行丧,千里迢迢将灵柩从广陵扶送回洛阳,一说送回其老家犍为(今四川彭山东),还为他背土垒坟。老百姓心中有杆秤,对张纲的反腐与为政做出了最高的评价。

张纲拒绝出使,其他使者巡察结果究竟如何?对郭遵、冯羡、栾巴、周栩与刘班等五人的出使,现存各家《后汉书》未见片言只语,显然无可称述。《后汉书·周举传》虽有记载,却仅12字:“劾奏贪猾,表荐公清,朝廷称之”,表述笼统空泛,其成效恐怕也不宜高估。唯有杜乔巡察兖州,成效最堪称道。据《后汉书·杜乔传》,他表彰太山太守李固为政“天下第一”(桓帝初年,李固与杜乔终因反对梁冀,惨遭杀害,暴尸洛阳城北,此是后话),还举报陈留太守梁让、济阴太守氾宫、济北相崔瑗等贪赃达“千万以上”。梁让是梁冀的叔父,氾宫、崔瑗也都为梁冀“所善”,由于梁冀这头豺狼当路,连逮住的那几只狐狸,也依然逍遥法外。《资治通鉴》说,“八使所劾奏,多梁冀及宦者亲党,互为请救,事皆寝遏”。即以杜乔举发者为例,最终无不不了了之:作为大将军之叔,梁让受到奥援自不在话下;氾宫不仅受到庇护,桓帝初,梁冀竟让杜乔荐他出任尚书,杜乔以其“臧罪明著”,严辞拒绝;崔瑗虽已赴廷尉受审,却“上书自讼,得理出”,也来个无罪释放。

总之,汉顺帝朝八使出巡的大举措,充其量只是干打雷不见雨的反腐过场戏,从而印证了张纲的说法:“豺狼当路,安问狐狸!”

历史人物 汉朝时期东汉顺帝刘保皇后“梁纳”简介

被立皇后

梁的父亲梁商,承袭祖、父爵号为乘氏侯,汉顺帝时拜为大将军。公元128年(永康三年),梁被选入宫,汉顺帝时封为贵人。梁虽然身为贵人,却事事谦虚退让。顺帝很宠爱她,经常亲幸她,她就推让,建议顺帝去亲幸其他的贵人、美女,因此获得顺帝的好感。在后妃争宠的过程中,凡是使用较残忍的手段,排挤、压制、迫害其他妃嫔的人,都不能取得皇帝的欢心,而温柔、容忍、谦让的人,才能得到皇帝的喜欢。梁贵人恰好是后一种人,因此在四位贵人中,梁贵人得以独占鳌头,最终被立为皇后。

哥哥梁冀

梁皇后的哥哥梁冀是个凶狠残暴的家伙。先祖梁统,跟随光武帝刘秀南征北战,功勋卓著,深受官民的敬爱。其父梁商为大将军,却能“自以亲属居大位,每存谦柔虚已进贤,京师翕然称为良辅”(《后汉书·梁凋传》)。然面梁冀却一点也没有承继父祖的美德,反而以此为资本更加放荡不羁,不学无术,嗜酒赌博,无恶不做。

梁被立为皇后的第四年,即公元136年(记少元年),梁冀因为妹妹的关系,被拜为河南尹。梁冀为官,胡作非为,残暴无比,百姓官僚都痛恨他。他的这些恶行,其父梁商也不知道,有一次梁商的好友吕放向梁商说起梁冀的过错,梁商责问梁冀,梁冀矢口否认,不久就派人把吕放刺死,从此以后,再也无人敢说他的过失。梁冀凭着家族的声誉和他本人的阴险,终于爬上了公卿显位。他父亲梁商死后,按封建礼法,父死子应守丧三年,守丧期间不能做官。但不久,梁冀就让梁皇后唆使顺帝,让自己接替父职、拜为大将军,因此他的父亲“未及葬,顺帝乃拜冀为大将军。”(《后汉书·梁冀传》)。?

顺帝荒淫无度,宠幸梁皇后,朝中大权便掌握在梁冀的手中。梁冀等人奢侈无度,修建豪华宅地,聚敛财富,贪婪残暴。顺帝本人生活奢侈,还恢复了从南海郡(今广东省东部)快传荔枝的“置”(每十里设一“置”)和“候”(每五里设一“候”),劳民伤财。如此大的花费致使国用不足,就千方百计地向农民加征租税,农民负担非常沉重,被迫举行起义。?

梁后干政

立幼帝

公元144年(建康元年)顺帝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去世。梁皇后自己没生儿子,眼看顺帝身体不行时,便急忙立虞美人生的儿子刘炳为皇太子,这时刘炳年仅二岁。顺帝死后,刘炳继位,是为冲帝。尊梁皇后为皇太后,由梁太后临朝听政,并下令梁冀与太傅赵俊、太尉李固协助尚书台总揽国家大事。不想刘炳在位仅四个多月就死了。顺帝就这么一个儿子,如今夭折,由谁来当皇帝呢?梁太后因扬州、徐州一带农民起义闹得正凶,如果皇帝驾崩的消息传出去,恐怕于军心不利,便同李固商议,打算征来王侯,选定皇位继承人之后再给冲帝发丧。太尉李固反对这样做,他说:“皇帝虽然年幼,但既为皇帝,便是天下之父。今日已经去世,人民和天神都会有知,为之悲痛,哪有臣子反而秘而不宣的道理?从前秦始皇亡于沙丘,胡亥、赵高隐而不发,杀害扶苏,以致亡国;即以眼前而论,北乡侯死时,阎氏及其兄弟也是秘不发丧,引起孙程等十九侯诛杀阎氏兄弟的大乱。秘不发丧,这是天下最大的禁忌,绝对不可以这样做。”梁太后听了,觉得有道理,就按李固的意思,在当晚发丧。?

把持朝政

梁太后下令征召清河王刘蒜、渤海王刘鸿的儿子刘缵,都到京都洛阳。刘蒜为人严肃庄重,行为举止遵循法度,公卿大臣都从心里归服。李固说:“清河王刘蒜已经成年,有德行有威信,可以立为皇帝。”而梁冀则主张立渤海王刘鸿之子刘缵为帝。刘缵是章帝的玄孙,生得聪明伶俐,这年只有八岁。梁冀认为,刘缵年纪小,易于控制,还政的时间晚,况且刘鸿还是自己的朋友,能不嘱咐儿子听自己的话吗。于是,他就暗地里与梁太后商量谋划,欲立刘缵为帝。梁太后临朝听政,也希望立一个自己容易控制,能听自己话的人,因此便同意其长兄的意见。李固对梁冀说:“现在确定皇位继承人,应当选择年长、有才智、有道德、能够亲自处理朝政的人,希望梁将军审详大计,象周勃立文帝、霍光立宣帝那样,为社稷着想,而不要象邓太后、阎太后那样废长立幼。”梁冀不听,他用王青盖车把刘缵迎入宫中,先封为建平侯,然后举行即位典礼,这就是汉质帝。刘蒜被遣回封国。?

质帝之死

刘缵年令虽小,却聪明智慧,他见梁冀在朝中横蛮专权,十分气愤,便在一次上朝时,当着群臣的面,指着梁冀说:“此跋扈将军也”。跋扈,就是以强凌弱,横行霸道,为所欲为的意思。梁冀听了刘缵的话,大吃一惊,也想:刘缵这小小年纪就骂我是跋扈将军,对我专权不满,他若长大成人,会更加难以控制,留下他终成后患。五十年前窦氏兄弟的下场又浮现在他的眼前。于是,他就指使一个宫中侍臣,把毒药放在汤饼里送给刘缵吃。刘缵吃下汤饼后,腹痛难忍,非常难受,忙令人传召李固来。李固急忙入宫,询问质帝发病的原因,刘缵回答说:“我刚刚吃过汤饼,现在腹中堵闷,给我水喝,我还能活下去。”这时梁冀也赶到了,他恐怕质帝不死,阻止说:“恐怕呕吐,不能饮水。”话还没说完,刘缵已经死去,李固伏在质帝尸体上放声痛哭。?

再度干政

在确定皇位继承人之前,李固便找来司徒胡广、司空赵戒联名致信梁冀,要求广泛征求公卿大臣的意见,使继承皇位的人,能够上应天心,下合众望。梁冀看了信,便召集群臣商议立帝之事。李固和胡广、赵戒以及大鸿胪杜乔等认为清河王刘蒜既有完美的德行,又与皇室的血统最近,年龄较长,是非常合适的皇位继承人。而梁冀则另有打算,准备拥立蠡吾侯刘志。因为在质帝死前,梁刘两家已经议亲,刘志欲娶梁冀的妹妹梁女莹为妻,如果立刘志为帝,梁冀就成了国舅,难道权力不是还操纵在自己手里。在议论时,众大臣多数不同意他的意见,会议只好不欢而散。当晚,中常侍宦官曹腾来到梁冀家,对他说:“将军几代都是皇亲国戚,又亲自操纵朝廷大权,宾客布满天下,难免有些过错。清河王严厉明察,假如当真立为皇帝,恐怕将军不久就会大祸临头。只有拥立蠡吾侯刘志,才能长保富贵。”梁冀当然赞同曹腾的话。第二天,重新召开会议讨论,梁冀先发制人,气势汹汹、态度强硬、言辞激烈率直,胡广、赵戒以下的文武百官,都吓得战战兢兢,一致表示:唯大将军之命是从。唯独李固和杜乔仍坚持原来的主张。梁冀厉声喝令散会,李固拉着梁冀还要讲清道理,梁冀根本不听。李固又去拜见梁太后,太后不但不听,反而听从梁冀之言罢免李固官爵。然后,梁太后派梁冀持符节,用封王的皇子乘的青盖车,迎接刘志进入南官,立为皇帝,史称桓帝。刘志这年十五岁,梁太后三度临朝听政。?

主要贡献

梁太后执政期间,能兼用外、宦官,重用拥护她的官僚集团,表扬儒学,以此取得大官僚地主的支持。公元150年2月,梁太后还政于桓帝,3月病死。?

下场

由于梁太后的地位,梁氏家族前后有七人封侯爵,三人立为皇后,六人晋为贵人,二人任大将军,显赫一时,但是梁氏外戚不知道珍惜权力,只知道滥用权力,只知道贪污暴虐,一味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尤其是梁冀这个恶棍,集凶恶愚顽之大成,控制朝政,不得人心。桓帝年长稍懂事,早已不满梁冀把握朝政。公元159年(延熹二年),他依靠宦官的力量,发动政变,诛灭了梁氏外戚。

相关参考

东汉顺帝刘保的子女有几个?

...保(115年—144年9月20日),汉安帝刘祜之子,母宫人李氏,东汉第七位皇帝,125年—144年在位。144年去世,时年三十岁,死后庙号敬宗(后除庙号),谥号孝顺皇帝,葬于宪陵。汉顺帝子女儿子汉冲帝刘炳143年—145年2月15日),字明,...

想做个好皇帝 汉顺帝刘保

东汉的皇帝列表中,除了汉光武帝、汉明帝还有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之外,其他的皇帝都是皇太后和太监手中的傀儡,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混到这份上也算凄凉了,他们中也有人去反抗,希望断掉太监和太后的联盟,重新启用文

刘保太子之位被废为什么还能做皇帝 汉顺帝

东汉的皇帝列表中,除了汉光武帝、汉明帝还有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之外,其他的皇帝都是皇太后和太监手中的傀儡,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混到这份上也算凄凉了,他们中也有人去反抗,希望断掉太监和太后的联盟,重新启用文...

刘保太子之位被废为什么还能做皇帝 汉顺帝

东汉的皇帝列表中,除了汉光武帝、汉明帝还有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之外,其他的皇帝都是皇太后和太监手中的傀儡,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混到这份上也算凄凉了,他们中也有人去反抗,希望断掉太监和太后的联盟,重新启用文...

汉顺帝刘保在位多久

  汉顺帝  (115年—144年9月20日),之子,母宫人李氏,东汉第七位皇帝,125年—144年在位。144年去世,时年三十岁,死后庙号敬宗(后除庙号),谥号孝顺皇帝,葬于宪陵。  汉顺帝刘保,生

刘保太子之位被废为什么还能做皇帝 汉顺帝刘保

东汉的皇帝列表中,除了汉光武帝、汉明帝还有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之外,其他的皇帝都是皇太后和太监手中的傀儡,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混到这份上也算凄凉了,他们中也有人去反抗,希望断掉太监和太后的联盟,重新启用文

幼年聪明好学却毫无主见的窝囊帝王 汉顺帝刘保

...战而弃大都,特赐谥号为“顺”,此为笑谈,不够严肃。东汉倒真有个顺溜皇帝,大名刘保,在位21年,死后礼官们非常严肃地抠字眼,选了两字,庙号曰敬,谥号曰顺,史称汉顺帝。对孩子来说,顺溜是赞扬;对影视角色而言...

一个被宦官扶上了皇位的皇帝 揭秘汉顺帝刘保

【人物档案】姓名:刘保姓别:男民族:汉职业:东汉王朝第八任皇帝生卒:公元115年~公元144年,享年30岁工龄:19年(公元125年~公元144年)父亲:刘祜母亲:李氏王位继承人:刘炳最大爱好:不详最

梁冀

  梁冀(?~159),东汉外戚和权臣。字伯卓。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人。父梁商,顺帝时任大将军,两妹为顺帝、桓帝皇后。梁冀初任黄门侍郎,转侍中,虎贲中郎将,越骑、步兵校尉,执金吾。永和元年(13

东汉历史东汉皇帝列表,东汉皇帝列表

东汉皇帝列表?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da第二声)汉和帝刘肇(zhao第四声)汉殇帝刘隆汉安帝刘祜(hu第四声)汉顺帝刘保汉冲帝刘炳汉质帝刘缵(zuan第三声)汉桓帝刘志汉灵帝刘宏汉献帝刘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