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圣孟子是个怎样的人 《孟子》成书于哪个年代

Posted

篇首语: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亚圣孟子是个怎样的人 《孟子》成书于哪个年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亚圣孟子是个怎样的人 《孟子》成书于哪个年代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山东邹城人。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 称为”孔孟“。

  在众人的眼里,孟子是个圣人与孔子一样,并非人人可以做圣人,孔子可以是因为他身处乱世之中,拥有一颗仁义的心;孟子可以是因为他坚持理 想,拥有一颗坚定的心。因此,我们能听到孟子发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在我们的眼中,孟子是一个有规矩的人,因为他曾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他又是一个乐善好施的人 ,因为他说:”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最难能可贵的是,他身处困境依旧保持初心,发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感慨 。他是如此的平凡又是如此伟大。圣人之所以为圣人,自是能吃得苦中苦,受得了凡人不能忍受的寂寞和苦闷。

  孟子是鲁桓公的庶长子公子庆父的后代,听说孟子的父亲死得比较早,家境贫寒,孟子的母亲只身一人,辛苦把孟子拉扯大,为了孟子有个清净的 读书环境,竟然三次搬家,这便是”孟母三迁“的由来,《列女传》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的志向是推行”仁“和”义“,他的理想与孔子相同,孟子虽然不是与孔子同时代的人物,但是孟子和孔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孟子比孔子 晚了大约百年左右,在思想主张和推行仁政的行为上,二人极度相似,孟子接受到孔子学说的洗礼,潜心研究,踏着孔子的步伐推行”仁“和”义 “的基础上,又有自己发展的总结,将儒学推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 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虽身处乱世却能够坚持己见,做一个儒家学说坚定的践行者。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 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 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游说之中,孟子虽也被撞得头破血流,但他无怨无悔,并没有放弃传播儒学的机会,转而退居幕后讲学,继续着孔子和自己 未完成的心愿。

  《孟子》作为孟子思想的核心著述,它包含了孟子极其弟子一生的心血。作为四书之一的《孟子》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比《论语》又有 明显的发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整本书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在政治、哲学等方面的观点。关于《孟子》的 成书时间及作者,古今有三种不同的看法。其一,以东汉赵岐、南宋朱熹为代表,认为该书完成于孟子生前,作者是孟子自己。其二,以唐代韩愈 、北宋苏辙为代表,认为该书是孟子死后完成,是由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共同记述的。其三,根据司马迁在《史记·孟荀列传》中所说,孟子周 游列国,因所述”唐虞三代之德“与”所如者不合“,不被采纳,于是”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由 此人们认为《孟子》一书在孟子生前已基本完成,主要作者是孟子自己,但有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参与写作。推测司马迁的话应该是比较可信的 ,他距孟子生活的时代较近,所见到的和所听到的比后人多且更为确实,所以说第三种说法最接近事实。

  历代为《孟子》作注释比较重要的有东汉赵岐的《孟子》注和宋代朱熹的《孟子集注》。清代的焦循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撰成《孟子正义》一书 ,是集大成的著作。如果说《论语》是一位智者的谆谆教诲,那么读《孟子》则更像是同一位老者侃侃而谈,一位歌颂善良、美好、宣扬正义的老者。

相关参考

亚圣孟子简介,儒学代表人物孟子是个怎样的人

众所周知,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人的孟子有亚圣的美誉,他的学术成就是非常高的,被誉为先秦时期中国最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和哲学家,一生都十分尊崇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并且效仿孔子周游历国,最后也是郁

历史人物 亚圣孟子的职业观是怎样的?

要说工作,那是历朝历代每个人都需要的,有了工作才能为自己挣得自己想要的东西,钱财也好,实现理想的机会也好,人各有志。那么在古代,像是一些圣人,他们的职业观又是什么样的呢?就比如孟子,他的成就虽然流传了

亚圣孟子一生的成就有哪些 孟子主张什么

孟子被尊称为儒家的“亚圣”,是儒家学派中除了孔子之外最有成就的人,孟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以及文学家,他一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孟子的成就有哪些?孟子首先将孔子的“仁者爱人”的思想升格为政治

春秋战国 亚圣孟子的故事 孟子性善论的哲学

  孟子,先秦儒学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约生于公元前372年,约卒于公元前289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

“亚圣”最初并非孟子 颜回也曾是“亚圣”

孔子与孟子往往并称为“孔孟”,孔子为“至圣”。孟子则为“亚圣”。孟子受到尊崇的程度,仅次于孔子,其实在历史上,“亚圣”之称原非孟子所独有,儒家的“亚圣”,得到公认的起初是指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颜回,字

亚圣孟子

核心提示:欢迎访问本站网中华上下五千年亚圣孟子的故事。  公元前390年,儒家亚圣孟子生于鲁国邹地。他幼年丧父,由母亲一人抚育成人。孟子小时贪玩,见什么学什么。为了让孟子从善,孟母曾三次迁家,开始他家

历史人物 孟子 孟子简介名言后人妻子 亚圣孟子的故事主张代表作

  中文名:孟轲  别名:孟子,子舆,子车,子居,亚圣  国籍:中国周朝鲁国  出生地:邹(今山东邹城市)  出生日期:公元前372年(庚辰年)  逝世日期:公元前289年  职业:学者,思想家  主

孟子与梁襄王的故事:孟子怎样教育梁惠王的

导读: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城市东南)人,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到唐代,已将孟子和孔子并称;元、明时称为“亚圣”。《孟子》共七篇,即《梁惠王》《公孙丑》

改变世界的人 孟子简介,孟子的故事

约公元前371~前289中国哲学家孟子是孔子最重要的继承人。他的学说如在《孟子》中所阐述的,许多世纪在中国颇受崇拜。他常被称为“亚圣”,即在智慧上仅次于孔子。他大约是孔子后200年间的人。孟子约在公元

历史人物 亚圣孟子,儒家五大圣人之一

人物生平孟子的出生之时距孔子之死(公元前479年)大约百年左右。孟子的生平和孔子很孟子像相似,都是贵族的后裔,平民出身,幼年丧父,一生所走的道路都是求学、教书、周游列国。孟子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