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Posted 郑板桥

篇首语: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解析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解析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2、历史人物 郑板桥是个怎样的人

解析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清人郑板桥,“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人物,离开人世有245个年头了。他的形骸已经腐朽,但他的字、他的画、他的诗歌、他的文章、他的精神,依然光彩照人。他并没有从人间消失,他依然与我们同行。

板桥生活在那个遥远的年代。他出身寒儒,三岁丧母。在他《七歌》诗中写道:“我生三岁我母无,叮咛难别襁中孤。登床索乳抱母卧,不知母疫还相呼。”读来依然让人倍感凄凉。幸运的是,郑板桥遇到了诚实、勤劳、宽厚的乳母费氏(板桥先祖母蔡太孺之侍婢),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板桥在乳母费氏去世时写道:“时值岁饥,费自食于外,服老于内。每晨起,负燮(板桥)入市中,以一钱市一饼置燮手,然后治他事。间有鱼飨瓜果,必先食燮,然后夫妻子母可得食也”。其悼念费氏的《乳母诗》:“平生所负恩,不独一乳母。长恨富贵迟,遂令惭恧久。黄泉路迂阔,白发人老丑。食禄千万钟,不如饼在手。”可见板桥当时生活境况及对费氏深厚的感情。板桥的父亲郑之本,是个廪生,品学兼优,家居授徒,受业者先后达数百人。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十六岁从乡先辈陆种园先生学填词。板桥所接受的是传统的儒学教育,是秉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的。板桥苦难的童年,坚定了他发愤图强的意志。

他24岁考取秀才,31岁始卖画扬州,历时10余载。40岁中举人,44岁中进士,50岁获得县令官职。任范县县令5年,潍县县令7年,总计12年县官生涯。然后辞职还乡,重拾卖画行当。这起伏跌宕的人生的旅途,显示了进取的执着与艰难。

板桥求学精神令人钦佩。他博古通今,深研道理。“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自竖立,不苟同俗,深自屈曲委蛇,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尽”,“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于画竹则是:“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其勤奋钻研的精神,是令人折服的。

“板桥非闭户读书者,长游于古松、荒寺、平沙、远水、峭壁、墟墓之间”,除了故乡兴化、扬州以外,庐山、京都、金陵、杭州、齐鲁大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广交朋友。社会贤达、文人墨客、僧人道人、凡夫俗子,多有交往。特别是与“扬州八怪”的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高翔、汪士慎、高凤翰等都有诗词唱和、书画切磋、密切交往。他们组成一个充满活力的艺术群体,继承传统,崇尚创新,立足现实,关切民生,形成了开一代新风、名震画坛、影响深远的“扬州画派”。

板桥是善的。怀悲悯情怀,同情弱者,痛恨残暴。他教育家人:“凡鱼飨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嘻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怜悯之心,跃然纸上。看看板桥初任范县县令给堂弟的信吧:“可怜我东门人,捕鱼捞虾,撑船结网,破屋中吃秕糠,啜麦粥,搴取荇叶蕴头蒋角煮之,旁贴荞麦锅饼便是美食,幼儿女争吵,每一念及,真含泪欲落也。汝持俸银南归,可挨家比户,逐一散给。南门六家,竹横港十八家,下佃一家,派虽远,亦是一脉,皆当有所分惠”,这是怎样一种菩萨心肠呢!板桥的善还表现在:他绝无害人之心,绝不落井下石;即使是在“为忌者所阻”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历史人物 郑板桥是个怎样的人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人称板桥先生,扬州八怪之一,是清朝著名的文人画家。

  郑板桥这一辈子只画兰、竹、石这三样东西,他曾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历史上的郑板桥是个幽默风趣、脾气古怪的人,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郑板桥的故事。

  郑板桥的画很是有名,他的诗书画,世称“三绝”,千金难求,属于有价无市的宝贝,许多人都想买他的画。而郑板桥呢,他和别的画家不一样,历来文人画家卖画都是遮遮掩掩的,不肯开出明确的价码,把自己的画炒得很贵,郑板桥的画则是明码标价的。

  早年郑板桥为生活所迫常以卖画为生,后来郑板桥当了官,政绩显著,他还是做回了老本行,卖画!

  郑板桥做生意就像他这个人一样,大方爽快,他制定了一套《板桥润格》规定:“大幅6两,中幅4两,小幅2两,条幅对联1两,扇子斗方5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年老体倦,亦不能陪诸君作无益语言也。”

  可是,即使这样,郑板桥的画还是很难买到。许多豪绅常以得到郑板桥的书画挂在厅堂作点缀为荣,但郑板桥却不慕名利,心情不好就不给他们卖画和作画,所以他们只能另辟蹊径得到郑板桥的画作。

  有一帮豪绅知道郑板桥爱吃狗肉,他们打听到郑板桥要和朋友登山郊游,于是就收买了郑板桥郊游的必经之路的农舍主人,让农舍主人提前煮一锅香喷喷的狗肉。等郑板桥路过的时候,农舍主人就拿狗肉招待郑板桥,最后再让郑板桥作书画以作纪念。郑板桥吃了别人的狗肉,为了表达感谢之情,他就作了一副书画送给农舍主人。后来,有一次宴会上,郑板桥偶然看见自己送给农舍主人的画作竟然就挂在厅堂上,他这才知道自己因为嘴馋被骗了!

  还有一次,当地一位豪绅请郑板桥替他写一个门匾,郑板桥的名言是“索我画,偏不画,不索我画,偏要画”,按照他的臭脾气,他完全可以不给这位豪绅写门匾。可是这位豪绅他不好得罪,也得罪不起,因为这位豪绅平日里经常巴结官府,是一个后台超级硬的家伙,郑板桥再不愿意最后也还是答应了下来。

  脾气古怪的郑板桥怎么可能老老实实地给豪绅写门匾呢,他灵机一动,就想出了一个既能满足豪绅的要求又能让自己解气的法子。

  豪绅派人来取门匾的时候,郑板桥就故意写了“雅闻起敬”四个字,在给门匾上漆的时候,郑板桥专门吩咐漆匠只漆“雅、起、敬”三个字的左半边。交代完以后,他才高高兴兴的把做好的门匾交给了豪绅。

  过了一段时间,这块门匾上没有上漆的地方都掉色了,这样一来上了漆的地方就显得格外惹眼,豪绅某天抬头一看,气得不行,原来的“雅闻起敬”竟然变成了“牙门走苟”!豪绅脸色涨得通红,这不是明摆着骂他是衙门的走狗么!

相关参考

李莲英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李莲英是历史上最出名的太监之一,他是慈溪太后身边的大红人,深得慈禧重用,同时也是太监总管。慈禧太后甚至为了李莲英打破太监最高只能是四品的限制,破格将李莲英升为正二品,这也让李莲英成为清末最有权势的宦官

北齐四帝之母娄昭君简介 娄昭君究竟是怎样的人

...史的人都要惊呼,这可是北齐历史上最伟大的女人,没有之一,而她的伟大不仅体现在挑选夫婿上,其政治上的手腕更是堪比吕雉,只不过,娄昭君和吕雉不一样的人,娄昭君没有临朝垂帘听政,但是有一点,吕雉比不了的是娄...

大唐著名宦官高力士,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高力士。高力士,本名冯元一,潘州(今广东高州)人。冯氏,又是潘州人,算起来,冯元一算是出身名门,其曾祖冯盎为唐初耿国公,率岭南八州降唐。不过岭南地区并不太平,冯元一在幼年时

刘备性格助他成就大业 刘备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性格决定命运,不同的性格往往就会决定一件事情的成败。刘备在演义中被贴上最大的标签便是“仁义”二字,不过光有仁义还不能帮助刘备成就大业。刘备身为蜀汉的领袖,他必须要有过人的领导力,还要有审时度势的敏感嗅

不爱江山爱佛寺的梁武帝萧衍,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英国有个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皇帝爱德华。中国有个不爱江山爱佛寺的梁武帝萧衍。他四次舍身同泰寺,脱掉皇袍,改穿袈裟,立志皈依佛门,但每次都被大臣们花巨款赎回;他大肆修建佛寺,宏杨佛法,却又纵容臣下贪污挥霍;

郑板桥是怎样的一个人

郑板桥,人称板桥先生,他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时期的画家,除此之外,他还是诗、书也不差,被人称为是“诗书画三绝”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扬州八怪”中的重要代表人物,而相比其他画家,郑板桥先生只画兰、竹、石

当过27天皇帝的海昏侯刘贺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无论是“昌邑王”还是“海昏侯”,在西汉诸多的王侯公卿中,似乎并没有留下多少值得称道的丰功伟绩。但是,打开西汉的帝王世系谱,在汉昭帝刘弗陵的后面赫然发现了第二代“昌邑王”,同时也是第一代“海昏侯”刘贺的...

当过27天皇帝的海昏侯刘贺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无论是“昌邑王”还是“海昏侯”,在西汉诸多的王侯公卿中,似乎并没有留下多少值得称道的丰功伟绩。但是,打开西汉的帝王世系谱,在汉昭帝刘弗陵的后面赫然发现了第二代“昌邑王”,同时也是第一代“海昏侯”刘贺的...

解析经学家荀爽和荀彧究竟是什么关系?

荀爽简介山提到荀爽是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市)人,字慈明,一名谞,号硕儒。他生于128年,卒于190年,是东汉末年的经学家,是荀淑的第六个儿子。他的兄弟八人个个都有才气和名声,被世人成为“荀氏八龙。但当时有“荀氏...

解析经学家荀爽和荀彧究竟是什么关系?

荀爽简介山提到荀爽是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市)人,字慈明,一名谞,号硕儒。他生于128年,卒于190年,是东汉末年的经学家,是荀淑的第六个儿子。他的兄弟八人个个都有才气和名声,被世人成为“荀氏八龙。但当时有“荀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