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行俭粮车伏兵的故事 唐朝战将裴行俭的简介

Posted 唐朝 裴行俭

篇首语:真正的知识使人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胜过他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裴行俭粮车伏兵的故事 唐朝战将裴行俭的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裴行俭粮车伏兵的故事 唐朝战将裴行俭的简介

2、唐朝名将裴行俭的墓在哪里 裴行俭怎么死的

裴行俭粮车伏兵的故事 唐朝战将裴行俭的简介

唐朝裴行俭是个骁勇战将。他的父亲和哥哥都是隋末一代名将,他凭借父兄所立下的功劳封为弘文生,后来他自己也通过科考成为了参军。大将军很喜欢他,决定把他的经验都传授给行俭。李治准备废王后立武后,行俭非常的不认同就和反对武后的人商量对策,可是有人向武后告了密,他被降职到西州做长史。

后来他又凭借自己的本事升职了,西域的人非常仰慕他的风采。他被重新召唤回都城主持选官的工作,由于工作出色得到了很大的名声。十多年后,吐蕃入侵,行俭被调任右军总管,跟随三皇子一起出征。次年,突厥入侵,并且和吐蕃已经结成了同盟。在朝廷准备征讨的时候,裴行俭给出建议,认为西域正是多事之秋,不能再有事故。波斯王去世,他的儿子在长安做人质,如果送波斯王之子回国继承王位,就必须经过吐蕃突厥。运用谋略解决问题就可以毫不费力。

皇帝派他护送波斯王子,期间穿越了沙漠。终于到了西州,各属官都来接见,裴行俭向他们要了一千有勇有谋的人往西去,并故意放出消息由于天气太炎日,要等到秋天再离开。突厥王听到这个消息就没有防备。裴行俭淡定地召集了酋长,并对他们说他想去打猎,愿不愿意与他同去。总共有一万多的人愿意去,这支队伍暗地出发。突厥可汗猝不及防就这样被裴行俭捉拿,后来也抓住了可汗的盟友,全部被带回了长安。高宗亲自为他接风洗尘,并说他能文能武,可任文武官职。所以唐朝裴行俭既是礼部尚书,又是大将军。

裴行俭粮车伏兵

裴行俭粮车伏兵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公元679年,突厥可汗背弃盟约造反,更可怕的是他周边的二十几个地区都响应他,最后聚集了几十万人。都护派兵征讨却死伤连绵。高宗命裴行俭率领十八万人讨伐,后来又会合西路军的人马,总计达三十多万。这支部队的军事指挥权都在裴行俭一个人的手上。

都护以前护送粮草的时候总是会被突厥人劫走,这导致很多士兵因为没有粮食吃被活活饿死了。裴行俭知道了这件事后就说可以用智谋战胜敌人。他运送了三百辆粮车,每辆车上没有粮食,有的只有五个拿着刀剑的士兵。为了引诱突厥人来抢劫,裴元庆让那些弱兵来驱赶马车。保险起见,他在前方的峡谷边上也埋伏了精兵。突厥人果真来抢粮食了,那些弱兵只是象征性的打了几下就通通逃走了。那时正是炎热的夏天,成功抢夺粮食的突厥人去河边喝水。等到河边的时候,藏在里面的唐军出来发动攻击,敌人们没有准备,一时之间都被屠杀了。等到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也没有机会了,因为那些早就埋伏好的伏兵也到了,突厥的兵马彻底被杀绝。从此之后,运送粮草的路又被唐军重新掌控,远在前线作战的士兵又能吃上粮食了。这就是裴行俭粮车伏兵的故事。

这场战争的后来,裴行俭依靠自己的天文知识打败了突厥军马,那些残余兵马狼狈地逃往狼山。遗憾的是,在裴行俭回朝后,突厥又再次卷土重来。这次裴行俭生擒了突厥可汗回长安,但由于小人作祟,皇帝没有嘉奖他的功劳。

唐朝名将裴行俭的墓在哪里 裴行俭怎么死的

裴行俭怎么死的 唐朝名将裴行俭的墓在哪里

裴行俭(619年-682年6月9日),汉族,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高宗时名将。隋朝礼部尚书裴仁基次子。

早年得名将苏定方教授用兵奇术。高宗废王立武时,裴行俭因私议论,被贬为西州都督府长史。麟德二年(665)拜安西大都护,在西域时,诸部多慕义归附。后来还朝,与李敬玄、马载同掌选事十余年,甚有能名,时称“裴、李”、“裴、马”。

调露元年(679)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匐延都支与李遮匐反叛,侵逼安西。当时裴行俭受命册送波斯王子泥涅师归国,途经西州时,募得万骑,便假为畋猎,以计俘都支,将吏于碎叶城为他立碑纪功。同年,率军平定突厥阿史德温傅、阿史那伏念的叛乱。

开耀元年(681),以反间计逼伏念执温傅来降,余众悉平。永淳元年(682)四月,裴行俭病逝,享年六十四岁。追赠幽州都督,谥号宪。

裴行俭善于识拔人才,军中提拔的将领如程务挺、王方翼、郭待封、黑齿常之等,都成为一代名将。

著有文集20卷和《选谱》。又撰《草字杂体》及营阵、部伍、料胜负、别器能等46诀,今均佚。

墓址位于闻喜县郝庄乡永青村西南。墓原有冢,有石人、石马,均于60年代平田整地时破坏,现仅存唐代石碑一通,字迹模糊不清,额篆“唐故礼部尚书”字迹。

相关参考

裴行俭粮车伏兵的故事 唐朝战将裴行俭

唐朝裴行俭是个骁勇战将。他的父亲和哥哥都是隋末一代名将,他凭借父兄所立下的功劳封为弘文生,后来他自己也通过科考成为了参军。大将军很喜欢他,决定把他的经验都传授给行俭。李治准备废王后立武后,行俭非常的不

裴行俭粮车伏兵的故事 唐朝战将裴行俭

唐朝裴行俭是个骁勇战将。他的父亲和哥哥都是隋末一代名将,他凭借父兄所立下的功劳封为弘文生,后来他自己也通过科考成为了参军。大将军很喜欢他,决定把他的经验都传授给行俭。李治准备废王后立武后,行俭非常的不

唐朝名将裴行俭的墓在哪里 裴行俭怎么死的

裴行俭怎么死的唐朝名将裴行俭的墓在哪里裴行俭(619年-682年6月9日),汉族,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高宗时名将。隋朝礼部尚书裴仁基次子。早年得名将苏定方教授用兵奇术。高宗废王立武时,裴行

唐朝名将裴行俭的墓在哪里 裴行俭怎么死的

裴行俭怎么死的唐朝名将裴行俭的墓在哪里裴行俭(619年-682年6月9日),汉族,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高宗时名将。隋朝礼部尚书裴仁基次子。早年得名将苏定方教授用兵奇术。高宗废王立武时,裴行

历史人物 裴行俭简介 裴行俭是谁 裴行俭的妻子 裴行俭的后代子孙

  中文名:裴行俭  籍贯:中国  出生年月:公元619年  去世年月:公元682年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  主要成就:计俘都支,于碎叶城立碑纪功平定阿史德温傅、阿史那伏念之乱代表作品《选谱》《

裴行俭的父亲裴仁基简介 裴行俭的父亲是谁

裴行俭的父亲是谁裴行俭的父亲裴仁基简介裴行俭(619年-682年6月9日),汉族,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高宗时名将。隋朝礼部尚书裴仁基次子。早年得名将苏定方教授用兵奇术。高宗废王立武时,裴行

裴行俭的父亲裴仁基简介 裴行俭的父亲是谁

裴行俭的父亲是谁裴行俭的父亲裴仁基简介裴行俭(619年-682年6月9日),汉族,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高宗时名将。隋朝礼部尚书裴仁基次子。早年得名将苏定方教授用兵奇术。高宗废王立武时,裴行

揭秘直言进谏的唐朝将领裴行俭的一生

唐朝将领中不仅只有魏征敢于直言进谏,还有一位官员是裴行俭,他同样也敢于直言进谏,先后多次上书太宗、高宗、武后,对军政要事乃至皇帝行止,皆敢进言。裴行俭(602~685)中国唐朝将领。字正则,汴州尉氏(

揭秘直言进谏的唐朝将领裴行俭的一生

唐朝将领中不仅只有魏征敢于直言进谏,还有一位官员是裴行俭,他同样也敢于直言进谏,先后多次上书太宗、高宗、武后,对军政要事乃至皇帝行止,皆敢进言。裴行俭(602~685)中国唐朝将领。字正则,汴州尉氏(

裴行俭的后代子孙介绍 裴行俭有几个儿子

裴行俭有几个儿子裴行俭的后代子孙介绍裴行俭(619年-682年6月9日),汉族,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高宗时名将。隋朝礼部尚书裴仁基次子。早年得名将苏定方教授用兵奇术。高宗废王立武时,裴行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