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趣事 少年留学生-李四光

Posted

篇首语:拍照的好处,是可以在人生微凉时,用回忆取暖。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名人趣事 少年留学生-李四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名人趣事 少年留学生-李四光

  李四光(1889~1971),中国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始人。在20年代,他首先发现了我国存在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提出了地质力学的构造理论。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李四光是湖北黄冈人,原名李仲揆。14岁那年,因他学业优秀,被保送去日本学习。在填写出国护照时,他把年龄“十四”误填入姓名栏里。怎么办?李仲揆灵机一动,把“十”加几笔成了“李”字。一看,名叫“李四”,又太俗气了;又在后面加了一个“光”字。从此,他开始叫“李四光”。

  李四光小的时候,家里很穷,兄弟姐妹7人,爷爷又卧床不起。父亲是教书先生,收入微薄,妈妈一人种田,日子很艰难。李四光排行老二,年岁很小,但十分懂事。他平时看到妈妈一人干活,心里难过,就千方百计帮助妈妈干活。天刚亮,他就起床,把水缸装得满满的;上山砍柴,总要挑得满满的才回家。

  李四光从小爱动脑。他帮妈妈舂米,用脚踩踏板,人小踩不动,他动脑筋用绳子绑在石杵那一头的踏板上,当脚往下踩时,同时用手使劲拉绳子,这样石杵就动起来了。他和小朋友去荷塘采藕,小伙伴大多嘻嘻哈哈,打闹取乐,半天只能采几节断藕带回家。而李四光精明能干,他先顺叶踩到藕,再用脚小心地探出藕的方向,然后依着它生长的方向一点点把泥踩去,收获一根根完整的鲜藕。

  后来,李四光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官办小学堂。考试发榜,李四光名列第一,在小学堂,他勤奋攻读,刻苦钻研,成为小学堂一位优等生。14岁那年,他被学校保送到日本深造。在日本上大学期间,他对地质学发生了兴趣,立志探索地质构造的奥秘。

  几十年来,他在地质构造上悉心研究,提出了地质力学的构造理论,并用这个理论去寻找石油天然气资源、矿产,预测地震,开发地热,在中国地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关参考

名人趣事 张伯苓以身作则戒烟

  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说:

名人趣事 张伯苓以身作则戒烟

  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说:

名人趣事 汤显祖谜讽狂士

  明代著名戏曲家汤显祖十二岁就有了功名,少年时便名冠一时,很受当地人们的尊重。  有一天,镇上一位老绅士病故,丧主特派家人去请少年汤显祖写祭文。可偏偏另一个村子里有位老农做寿,其子女也来请他去写寿联

名人趣事 汤显祖谜讽狂士

  明代著名戏曲家汤显祖十二岁就有了功名,少年时便名冠一时,很受当地人们的尊重。  有一天,镇上一位老绅士病故,丧主特派家人去请少年汤显祖写祭文。可偏偏另一个村子里有位老农做寿,其子女也来请他去写寿联

名人趣事 大小圆圈

  一次,古希腊哲学家捷诺的学生问他:“老师,您的知识比我们多许多倍,您回答的问题又十分正确,可是您为什么对自己的解答总是有疑问呢?”捷诺用手在桌上画了大小两个圆圈,并说:“大圆圈的面积是我的知识,小

名人趣事 “肚先生”的意见

  在抗日战争时期,陕北的延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为鼓舞全国人民斗志的革命圣地。许多革命者和进步学生都纷纷投奔那里,并希望留在党中央身边工作。这使得当时本来就已经相当匮乏的物资供应变得更加紧张了。

名人趣事 “肚先生”的意见

  在抗日战争时期,陕北的延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为鼓舞全国人民斗志的革命圣地。许多革命者和进步学生都纷纷投奔那里,并希望留在党中央身边工作。这使得当时本来就已经相当匮乏的物资供应变得更加紧张了。

名人趣事 一个水手的一生

  他在单亲家庭里长大,自幼在贫民区摸爬滚打。  他童年时除了上课外,都在为生活和学费四处奔波:早晚卖报,周六帮人卸货车,周日到游乐场打工。14岁就辍学到罐头厂当童工。  少年时,他曾对一个姐姐说过这

名人趣事 一个水手的一生

  他在单亲家庭里长大,自幼在贫民区摸爬滚打。  他童年时除了上课外,都在为生活和学费四处奔波:早晚卖报,周六帮人卸货车,周日到游乐场打工。14岁就辍学到罐头厂当童工。  少年时,他曾对一个姐姐说过这

名人趣事 巧改电文避惨祸

  1949年云南解放前夕,蒋介石密令特务头子沉醉率领大批军统特务窜至昆明,妄图以所谓“铁的手腕”来稳住大西南。沉醉指挥爪牙残害进步学生,并逮捕了90多名爱国民主人士。正在准备起义的原国民党云南省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