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何要下令杀掉自己的救命恩人樊哙?

Posted 刘邦 樊哙

篇首语:人生要事在于树立一个伟大的目标,并决心实现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刘邦为何要下令杀掉自己的救命恩人樊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刘邦为何要下令杀掉自己的救命恩人樊哙?

2、为什么要下令杀掉救命恩人樊哙? 刘邦临死前

刘邦为何要下令杀掉自己的救命恩人樊哙?

在西汉王朝的开国将领中,能够和刘邦有过命交情的,除了留侯张良之外,就是樊哙。想当初,如果不是樊哙勇闯鸿门宴,大胆指责项羽的种种过错,估计刘邦连第二天的太阳也看不到了。就此,樊哙变成了刘邦的救命恩人。所以,在刘邦当上汉王之后,樊哙是第一批被封为侯爵的人。

西汉王朝建立后,樊哙又因卓越的军功而被封为左丞相,成为位高权重的实权者。然而,刘邦又是一个一言不合就杀功臣的人。即使是樊哙这样的大功臣,到最后也差点儿死在刘邦的手中。虽然樊哙是刘邦的救命恩人,但由于他是武夫出身,刘邦对他却始终都不放心。而一些小人也会时常在刘邦面前说樊哙的坏话,大有要把樊哙整死的企图。

本来,刘邦就对那些跟随自己起兵的武将们先后造反而不快,对所有的武将都不放心。再加上樊哙又是所有武将之中,惟一一个敢于当面顶撞自己的人,也就成了刘邦心中最不放心的人。樊哙第一次顶撞刘邦,是在刘邦军队攻下秦都咸阳之后。当时刘邦接受秦人的投降后,便一头扎进了皇宫之中享受了起来,大有不打算出来的意思。可是,项羽的军队马上就要来了,如果不做好充分的准备的话,过几天汉军存不存在还是个问题。

但是,刘邦又一个脾气比较倔的人,不管萧何、周勃等人如果劝说,刘邦就是不出来。最后,还是樊哙进去,把刘邦生生给拉了出来,没有让刘邦继续纸醉金迷下去。

樊哙第二次顶撞刘邦,是在刘邦生命的最后阶段。当时,刘邦由于连年征战,身体已经大不如从前。在养病期间,他不仅不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不处理朝政,而且还不允许任何人到他的寝宫进行探望,只和自己的一个贴身太监在一起,仿佛那个太监成了他生命最后的依恋。萧何、陈平等人非常着急,万一刘邦在没有外人存在的情况下突然去世,那位太监再私自炮制出所谓的遗诏,那可就麻烦大了。

这次,又是樊哙冒着杀头的危险闯了刘邦的寝宫,成功劝说刘邦回归到了大家的面前。第二次事件过去不久,燕王卢绾便起兵造反了。由于刘邦尚在病中,便派樊哙前去平叛。然而,就在樊哙率领军队刚刚出发没多久,朝中就有小人又把他给举报了,说他曾经扬言要除掉戚夫人母子。、之所以那人要举办樊哙有此意图,是因为樊哙是吕后的妹夫,为自己的妻姐服务,自然是在情理之中的。

但是,大家都知道,戚夫人母子是刘邦最喜爱的两个人。谁要是敢欺负戚夫人母子,肯定就是和他刘邦过意不去。此时的刘邦,猜心颇重,仿佛朝中大臣没有一个好人,全都和自己过意不去。

当他听到他人对于樊哙的举报后,认为依照樊哙的性格,这种事情完全做得出来——连自己他都不放在眼里,更别说是自己的妻儿了。于是,一时气愤的刘邦,当即叫来了周勃和陈平。让周勃代替樊哙去平叛,而陈平则负责去军营斩杀樊哙。

然而,周勃、陈平二人却并不是死脑筋的人。他们在商议之后认为,这不过是刘邦在极度气愤之下做出的决定,万一自己杀了樊哙之后刘邦反悔,刘邦肯定也会既恨自己的。话又说回来,即使刘邦不记恨自己,吕后那一关他们也是过不去的——试想一下,如果不久后刘邦过世,天下的主人虽说是太子刘盈,但真正说话算数的,还是吕后。而依照吕后的为人,他们两个也是活不长的。

于是,二人决定暂时不杀樊哙,把他带回都城,交由刘邦自己去处理。到时候是杀是剐,那就是刘邦自己的事情了,你们两口子就是为此打起来,也不关我们的事情。事实证明,他们做法是正确的——还没有等他们把樊哙带回都城,刘邦就去世了。为了担心吕后在自己妹妹挑唆下对他们下杀手,陈平连夜来到都城,把樊哙还活着的消息告诉给了吕后。对此,吕后很是欣赏陈平的这一举动,认为这是陈平眼中还有自己这个皇后的表现。

自然,樊哙在半路上就被吕后下令释放了,并恢复了原来的爵位。就这样,樊哙死里逃生,逃过了一劫,并在今后吕后掌权的十多年里,享尽了荣华富贵。

为什么要下令杀掉救命恩人樊哙? 刘邦临死前

中国有一句古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是汉高祖刘邦,却做了一件与之相反的事情。在项羽所设的鸿门宴上,刘邦的性命多次受到威胁,千钧一发之际,大将军樊哙勇闯帐营,丝毫不惧项王,据理力争,将刘邦安然救出,护送回营,这救命之恩,是天大的恩情。刘邦称王后,樊哙成为第一批受封侯爵的人,建国后,又被封为左丞相,位高权重。然而,刘邦在临死之前,却曾下令赐死这位救命恩人,这又是为何?

大家都知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刘邦当上皇帝后,对于朝中一批拥有实权的武将,十分忌惮,怕他们起兵造反,加上小人谗言,不念功过就大开杀戒,韩信就是这样被处死的,而樊哙,也差点死于其手。而樊哙,不仅武夫出生,而且胆大无比,性格耿直,刘邦有做的不对的对方,敢于指出,敢于顶撞。

樊哙第一次顶撞刘邦,因为刘邦的贪图享受。汉军攻下秦都咸阳后,刘邦便一头钻进皇宫之中开始享受起来,而且没有出来的意思,萧何、周勃等手下不管是谁去劝他都不听。眼看着项羽军队就要来进攻了,形势紧急下,最后还是樊哙进去,硬生生将刘邦给拉了出来,没有让他继续荒唐奢靡下去。

第二次顶撞,是在刘邦晚年的时候。由于常年征战,刘邦的身体大不如前,可是在养病期间,他不仅不吃药、不配合太医治疗、不处理朝政,而且还不让任何人去寝宫探望,只留一个小太监在身边,整日待在一起。

这时朝中大臣急了,担心刘邦突然去世,这个小太监私拟遗诏。这次,又是樊哙,冒着生命危险,闯入寝宫,并且成功劝服刘邦回到朝堂之上主持朝政。这件事过去不久,燕王卢绾起兵造反,刘邦下令让樊哙带兵平叛。谁知樊哙刚出发没多久,朝中就有奸佞小人诬告樊哙曾扬言要杀害戚夫人母子。要知道,樊哙的吕后的妹夫,而刘邦最疼爱的便是戚夫人母子。此时的刘邦,疑心颇重,听了这举报后,当即叫来周勃和陈平,让他们兵分两路,周勃领兵代樊哙平叛,陈平则领兵斩杀樊哙。

不过周勃跟陈平并没有完全听从刘邦的命令,他们担心这只是刘邦一时气极才下的决定,等气消了若是后悔肯定会怪罪到自己身上,于是便只是将樊哙绑起来,准备带回都城。谁知还没有回到都城,刘邦便去世了,于是,吕后一声令下,押解在半路上的樊哙无罪释放,官复原职。就这样,樊哙死里逃生逃过一劫,在此后的数十年间尽享荣华富贵。

相关参考

为什么要下令杀掉救命恩人樊哙? 刘邦临死前

中国有一句古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是汉高祖刘邦,却做了一件与之相反的事情。在项羽所设的鸿门宴上,刘邦的性命多次受到威胁,千钧一发之际,大将军樊哙勇闯帐营,丝毫不惧项王,据理力争,将刘邦安然救出,

为什么要下令杀掉救命恩人樊哙? 刘邦临死前

中国有一句古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是汉高祖刘邦,却做了一件与之相反的事情。在项羽所设的鸿门宴上,刘邦的性命多次受到威胁,千钧一发之际,大将军樊哙勇闯帐营,丝毫不惧项王,据理力争,将刘邦安然救出,

为何下令赐死救命恩人樊哙 刘邦在临死之前

中国有一句古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是汉高祖刘邦,却做了一件与之相反的事情。在项羽所设的鸿门宴上,刘邦的性命屡次遭到要挟,危在旦夕之际,大将军樊哙勇闯帐营,丝毫不惧项王,力排众议,将刘邦安然救出,

为何下令赐死救命恩人樊哙 刘邦在临死之前

中国有一句古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是汉高祖刘邦,却做了一件与之相反的事情。在项羽所设的鸿门宴上,刘邦的性命屡次遭到要挟,危在旦夕之际,大将军樊哙勇闯帐营,丝毫不惧项王,力排众议,将刘邦安然救出,

历史人物 他是刘邦的救命恩人同时也是他的妹夫 为何最后刘邦要杀他呢

刘邦为何杀樊哙,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刘邦集团中,跟刘邦交情最好,关系最亲密的非樊哙莫属。早年刘邦还在村子里瞎混的时候,就跟樊哙是玩的很好的铁哥

历史人物 刘邦曾有一位救命恩人,当此人前来邀功时,为何要怒要砍了他

古代开国皇帝在打天下的时候,几乎都是历经磨难,甚至曾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通常来说,如果某人曾救过皇帝的性命,皇帝必然记住他的恩情,以后肯定会大肆封赏,高官厚禄唾手可得。然而,刘邦曾有一位救命恩人,当此

历史人物 宋朝开明皇帝赵匡胤为何要逼死自己的救命恩人

  导读:《宋史.太祖本纪》记载了这样一件史实:宋太祖乾德元年八月壬午,殿前都虞候张琼以陵侮军校史珪、石汉卿等,为所诬谮,下吏,琼自杀。说的是殿前都虞候张琼欺辱军校史珪、石汉卿等人,被他们联手诬告。张

宋朝历史 都说知恩要图报,赵匡胤身为一国之君,为何却要杀自己救命恩人

‍赵匡胤是后周时一名军功卓著的将领,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他能一步步成长为后周的大将,当然也离不开手下士卒的卖命,其中,赵匡胤手下更是有一名叫张琼的人,曾救了他一命。当时,赵匡胤奉命攻打南唐的寿春城

刘邦下令杀了樊哙樊哙为何会没死?他们什么关系?

刘邦和项羽汉楚争霸,最后刘邦险胜,项羽自刎乌江,刘邦如愿以偿建立了汉朝,自己坐上了皇位。汉朝初期,刘邦创造了一种“郡国并存”的局面,多位在开国立朝的事业中做了巨大贡献的将领们都纷纷获得了诸侯王的称号和

刘邦下令杀了樊哙樊哙为何会没死?他们什么关系?

刘邦和项羽汉楚争霸,最后刘邦险胜,项羽自刎乌江,刘邦如愿以偿建立了汉朝,自己坐上了皇位。汉朝初期,刘邦创造了一种“郡国并存”的局面,多位在开国立朝的事业中做了巨大贡献的将领们都纷纷获得了诸侯王的称号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