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谋略 晋楚城濮之战

Posted 城濮之战

篇首语: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军事谋略 晋楚城濮之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军事谋略 晋楚城濮之战

晋楚城濮之战

泓水之战以后,晋文公帮助周王室平定了内乱,周襄王赏了他四座城池和大片土地,晋在各诸侯国中威信一天天高起来。在泓水被楚打败的宋也不再归顺楚国了,转而投靠晋国。

楚国对宋离楚投晋非常不满,便于公元前634年派大将子玉和子西率兵征伐。头一年没攻下来,第二年又联合陈、蔡、郑、许四国一起攻打宋国。

宋向晋求援,晋国一些大臣认为晋国称霸的条件已经成熟,极力主张出兵。大将先轸(zhěn枕)说:“报答宋国赠马之恩(晋文公流亡时曾到过宋国,宋襄公送他80匹马),解救宋被围之难,在诸侯中树立威信,就在这次战争了。”晋文公的舅舅狐偃进一步提出了救宋的方案。他说:“楚国刚刚得曹国的归附,新近又同卫国结为儿女亲家。我们出兵去打曹、卫两个小国,楚军一定会去援救。这样,宋国之围就可以解除了。”

公元前632年,晋国出兵先攻下卫国,又包围了曹的国都。曹军猛烈抵抗,晋军伤亡甚多。曹人把晋军的尸体摆在城墙上,让晋军看,想以此消磨晋军的士气,这使晋文公很伤脑筋。有的士兵建议说:“曹兵暴我军的尸体,我们占他们的祖坟,扬言掘他们的坟墓,曹兵必然慌乱,我们就乘机攻进城去!”晋文公采纳了这个建议,晋军开进了曹人坟地,曹军见了,果然大乱。为了使晋军不挖他们的祖坟,他们赶快把晋军的尸体用棺木装好,送出城来。晋军抓住这个时机,猛烈冲击,顺利攻入曹国都城。

晋军攻打卫、曹原是为了解宋国之围的。想不到,攻下了卫、曹,楚兵仍旧围宋不放。这可怎么好呢?还是先轸有办法。他说:“可以让宋用财货去贿赂齐、秦两个大诸侯国,让齐、秦出面调解,劝楚退兵。楚要不退兵就得罪了齐、秦,齐、秦就能和我们一起对付楚国。我们的力量就大了。”

晋文公同意照计而行。齐、秦出面劝和,楚将子玉不但不退兵,反发兵到晋军驻地附近,要与晋军决以死战。晋文公见楚军逼近,立刻命令晋军后退90里。为什么要后撤呢?晋军将士很不理解。原来,晋文公流亡楚国时,楚成王曾以礼相待。宴席上,文公曾说“如果有一天晋军与楚军交战,他一定先‘退避三舍’(每舍30里),以示报答。”现在两军真的碰上了,晋文公认真兑现了自己的诺言。这一着既取信于民,又取信于兵,大大鼓舞了晋军的士气。

晋军主动撤退了90里,在卫国的城濮(今山东临濮集附近)驻扎下来。这时,宋成公、秦穆公的儿子子慭〔yìn〕和齐国大夫国归父、崔夭,也率兵来助战。

楚将子玉不知真情,还以为晋军怕战而退,便率兵赶上晋军扎下营盘,准备同晋军决战。

晋军用战车700辆、士兵52500人布好了阵势。晋文公登上高处检阅全军,看到士兵纪律严明,井井有条,心中高兴。又吩咐士兵多砍树木,作为补充武器。

楚将子玉把自己的军队分为三路:左路由子西率领,右路由子上率领,中路是主力,由子玉亲自指挥。子玉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夸口说:“看吧,今天晋军就要完蛋!”

战鼓敲起,晋文公命下军副将胥臣率一支部队,首先向楚军右路进攻。胥臣命部下把战马都披上“虎皮”,佯作猛虎,冲进楚军阵地。楚军的战马见群虎冲来,吓得魂不附体,有的伏下不敢动了,有的四处奔跑逃命,士兵们无法控制,也纷纷落荒而逃。就这样,只一会儿工夫楚军右路就崩溃了。

接着,晋文公又命大将狐毛假充主帅,打起两面只有主帅才用的大旗,佯作退兵。这时,下军主将栾枝命士兵用战车拖着树枝向后撤退,路上扬起滚滚尘烟,假装逃跑。楚军见晋军“主帅逃跑”,不知是计,穷追不舍。这时,先轸指挥中军,从侧翼拦腰向楚军冲杀;狐毛率军从另一侧夹攻子西。时间不长,楚军左路也崩溃了。幸亏主帅子玉发现中计,跑得快,不然就全军覆没了。

城濮之战是春秋最大一次战争。晋军虽没有楚军强大,但晋文公善用人才,谋将屡出良策,文公一一采纳,终获大胜,各诸侯国纷纷投向晋国怀抱,确立了晋国的霸主地位。

相关参考

春秋战国 晋楚城濮之战――春秋中期一次重大的争霸战争

  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晋楚两国长期争霸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次战争,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以少击众、以弱胜强的一个典型范例。“”这个成语典故,就产生在这次战争中,最早说这句话的人,就是晋国的公子重耳

历史上不为人知的十个无名英雄

  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爆发。战争开始前不久,晋军统帅S缺病故,先轸被破格提拔为三军统帅。  先轸在城濮之战中创造了谋略战争。  在此之前的战争,包括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战争双方都讲究“以战为

历史秘闻 历史上不为人知的十个无名英雄

  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爆发。战争开始前不久,晋军统帅S缺病故,先轸被破格提拔为三军统帅。  先轸在城濮之战中创造了谋略战争。  在此之前的战争,包括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战争双方都讲究“以战为

历史军事 城濮之战楚国为何为败给退避三舍的晋国

在了解城濮之战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个退避三舍这个成语的典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城濮之战正是晋文公重耳兑现了他退避三舍承诺的一场战役,但是尽管如此,楚成王还是输了,不由让人对这场战役产生好奇。为什么晋

泓水之战的历史影响:宋国从此变成了二流国家

泓水之战后,楚国在中原的扩张已无阻力。在其后数年间,楚国势力一度达到黄河以北,直到晋楚城濮之战后,楚国的扩张势头才得到遏制。宋国在泓水之战战败后沦为二流国家,未能在历史中发挥重要作用。泓水之战规模虽不

泓水之战的历史影响:宋国从此变成了二流国家

泓水之战后,楚国在中原的扩张已无阻力。在其后数年间,楚国势力一度达到黄河以北,直到晋楚城濮之战后,楚国的扩张势头才得到遏制。宋国在泓水之战战败后沦为二流国家,未能在历史中发挥重要作用。泓水之战规模虽不

历史军事 解说城濮之战是不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

城濮之战发生在公元前632年,春秋时期,由于晋文公与楚成王为争夺中原霸权而引发的一场大规模的战役。  城濮之战晋文公于二十年初率领军队攻占楚国的附属国曹国和卫国想要借此让楚军撤离宋国,结果楚国并没有上

军事谋略 晋楚邲之战

晋楚邲之战楚国本是南方的大国,物产丰富,兵源充足。城濮之战后的几年中,它趁秦晋争斗之时,再次向中原发兵,先吞并了南部的江、六、蓼等小国。后又将郑、陈、蔡、宋等国降服。这样,楚国的势力又弥漫到中原。称霸

军事谋略 晋秦崤山之战

晋秦崤山之战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以后,成了中原的霸主。秦穆公心中很不高兴,晋文公暗地里答应秦国,以后中原有军事行动,晋秦两家携手共进,想以此消除秦穆公的不满。公元前630年,根据上述的密约,晋秦两国一齐出

春秋战国 城濮之战

城濮之战  公元前632年,晋文公为救遭楚攻打的宋国,出兵讨伐楚的盟国曹、卫。由于晋取得了齐、秦的支持,楚王意欲退兵,但楚将子玉执意与晋决战,遂北御晋兵。晋文公「退避三舍」,在城濮与楚对峙。晋军利用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