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谋略 军事改革家商鞅为改革献身

Posted 军功

篇首语: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军事谋略 军事改革家商鞅为改革献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军事谋略 军事改革家商鞅为改革献身

军事改革家商鞅为改革献身

商鞅(约公元前390~前338),卫国人,出身公族,原名卫鞅,亦称公孙鞅。在秦时被封为列侯,食邑于商,号为商君,所以称之为商鞅。曾辅佐秦孝公嬴渠梁变法图强,是我国先秦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长期担任秦国军、政最高长官——大良造,是战国时期着名的政治、军事改革家和军事谋略家。他着有专门的军事理论《公孙鞅》27篇,可惜已经散佚。

商鞅自幼即“好刑名之学”(法家学说),又曾受教于鲁国杂家(“兼儒墨,合名法”,各家思想都有)尸佼,所以他对战国时各派理论均有所了解。

魏惠王5年(公元前365年),他到达魏国,任相国公叔痤的家臣——中庶子。由于他才干过人,表现突出,颇受公叔痤的赏识。公叔痤在病重时,曾向惠王魏罃推荐商鞅,说他“年虽少,有奇才”。希望让商鞅继他任魏相国,魏罃没有同意。公孙痤又建议杀掉商鞅,以免为他国所用,魏罃表示允诺。公孙痤事后将情况告知商鞅,令其速逃。商鞅认为魏罃不会杀他,没有逃走。直到公孙痤死后,秦孝公嬴渠梁正发布“求贤令”招贤纳士,商鞅得以见到渠梁。前两次谈话,商鞅说之以“帝道”、“王道”,渠梁都不以为然。第三次谈话,商鞅说之以“霸道”,渠梁才略感兴趣。第四次谈话,商鞅说之以“强国之术”,大得渠梁的欢心和重视。商鞅的强国之术,中心问题就是变法。其中军事方面的有奖励军功,禁止私斗,以官爵特权激发士兵杀敌勇气,以酷刑峻法制止私斗及临阵畏敌,从而提高军队战斗力。规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并颁布20等军功爵制,按杀敌首级数赐与爵位、耕地、官职及其他特权等。“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经过第一次变法,“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秦国军力有所增强。公元前354年,秦军乘魏军主力北进包围赵都邯郸,西部空虚之机,两路出师东进。北路以商鞅率主力攻魏,在元里(陕西澄城南)击败魏军,并占领了少梁(陕西韩城西南);南路以一部兵力攻韩,深入至安陵(河南邬陵北)一带。取得了变法以后第一次向东扩展的胜利。由于变法效果显着和作战有功,渠梁超级提升商鞅为大良造,使其掌握了秦国的军、政大权。公元前352年,商鞅又乘魏军在桂陵之战中大败的有利时机,亲率秦军主力,经西河、渡黄河东进,占领了魏旧都安邑(山西夏县西北),次年又占领了固阳,收复了一部分过去为魏国所占去的西河山区土地。

当商鞅推行第二次变法的时候,魏于秦孝公18年(公元前344年)联合宋、卫等12个小国会盟,企图以朝见周天子的名义进攻秦国。商鞅请示渠梁许可,亲自去魏游说。他针对魏罃欲称王的虚荣心理说:“今大王之所从12诸侯”,都是小国,“不足以王天下”,应该北与燕好,西与秦和,“先行王服,然后图齐、楚”,这样“则王业成矣”。魏罃听信了商鞅之言,打消了攻秦的计划,商鞅又一次避免了与魏进行无把握的决战。

公元前341年,齐魏发生了马陵之战,魏军主力被齐击溃,国力大损。5月间齐、宋又联合攻魏,商鞅认为与魏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率秦军攻魏。魏以公子卯率军迎战。商鞅伪称愿和,约公子卯前来会盟,在会盟时将其俘虏,并突然向魏军发动进攻。魏军毫无准备,加以军无主帅,迅即溃败。魏割西河地向秦求和。从此,秦国的军事实力大为提高,使战国七强争雄的格局为之一变。

然而,商鞅执政期间,为变法得罪了贵族,引起统治集团中部分人的不满。公元前338年,太子嬴驷即位,即秦惠王。嬴驷的师傅公子虔等,过去曾因太子违法而受刑,竟诬告商鞅“欲反”,嬴驷即下令逮捕商鞅。商鞅组织徒属反抗,被俘车裂,全家族灭。商鞅为了秦国战争的胜利,把毕生精力都贡献于秦国的变法事业之中,最后连自己及全家的生命,也都因改革而丧失。

相关参考

兵法谋略 改革家管仲率先改革军事

改革家管仲率先改革军事管仲(约公元前730~前645),即管敬仲,名夷吾,字仲。曾辅佐齐桓公建立中原霸权。管仲出生于颍上(安徽颍水之滨),是周王同族姬姓之后,幼年受过学校教育,因家贫青年时曾与知友鲍叔

历史百科 改革献身第一人

前382年,吴起在楚国雷厉风行明法审令,实行变法:一是“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凡是已传三代的封君(奴隶主贵族),国家一律收回爵禄,降为平民,将原来受封的土地收归国有,废除疏远的公族之特权,把一些

改革家商鞅的老师到底是谁

商鞅的老师后人在说到商鞅变法时,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法家代表人物之一韩非子认为商鞅变法是明智的改革。北宋王安石,称赞商鞅的变法为: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足以见

揭秘秦惠文王嬴驷为什么要杀商鞅?

...持进行了两次大的变法改革。变法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与其他各国变法相比,商鞅在秦国实施的变法最为全面、最为彻底也最为成功。商鞅变法的效果也极其明显,《战国策》称赞商鞅变

明朝历史 明朝张居正最后的改革家

明朝张居正最后的改革家  中国封建社会著名的改革家,前有商鞅,中有王安石,后有张居正。  张居正是明朝公认的最有权力、最具影响的内阁首辅。他的改革,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各项措

赵武灵王从改革“胡服骑射”的那刻开始,就已注定悲惨命运

在距今2000多年的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继发生改革以图在当时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并伺机称雄天下,在变法改革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显著,在军事上的改革却以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为最。赵武灵王的文治武功并非

历史人物 商鞅从改革家到人民公敌

强国穷民:商鞅如何从改革家变成人民公敌?>核心提示:连夫妻、朋友都要相互告发,而不为亲情所动,真是透明极了的社会。在同一篇文章中,还提到,要真正让人互相告发,必须避开利益相同的关系,因为利益相同就会互

军事谋略 孙膑兵法的核心观点有哪些,《孙膑兵法》的历史评价是什么?

孙膑所处的战国中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代,政治、经济的改革,战争的频繁,直接而深刻地影响和推动着军事思想的发展。孙膑所在的齐国,经济文化发达,孙膑为齐威王重用,为齐国的富国强兵立下功劳。《史记》记载“齐

军事谋略 法家代表人物及著作的军事谋略思想

《商君书》亦称《商子》,是战国中期商鞅一派法家的著作。商鞅,名公孙鞅,卫国人。《汉书·艺文志》兵家类中著录有《公孙鞅》二十七篇,现已失传。《商君书》现存二十四篇,其中许多篇章都涉及军事问题。反对“非兵

试析彼得一世的军事改革

在俄国历史上,彼得一世(1672-1725)是个划时代的巨人。俄国人称其为「”大帝”,恩格斯甚至称他为「”真正的伟人”。彼得在执政的数十年间,采取以军事为中心的强有力的全面改革,使俄国弃旧图新,以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