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之罪下的治国有道 五代十国大臣桑维翰
Posted 五代十国
篇首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万古之罪下的治国有道 五代十国大臣桑维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万古之罪下的治国有道 五代十国大臣桑维翰
关于桑维翰简介,桑维翰字国侨,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名大臣。桑维翰是洛阳人,出身于898年,死于947年,享年49岁。
桑维翰简介中提到他长相丑陋,而且身材短小,但是他对自己没有足够的认识。在他的心里,认为自己拥有七尺之长,而且颇具优势,所以他想做公辅。可惜纵使他自信心十足,也抵不过现实的残酷。桑维翰曾参加过科举考试,但是因主考官不喜欢桑维翰的姓氏,认为他的姓与“丧”同音,所以一直得不到录用。后来还是因为其父亲的关系,他的父亲向张全义极力推荐,桑维翰才能在27岁的时候取得进士的功名。
而桑维翰在进士及第后,投奔到了石敬瑭的门下。后来支持石敬瑭与契丹勾结灭唐之事,同时为石敬瑭办理各项事宜,使得石敬瑭顺利地灭了唐朝,从而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而正是他的参与,为石敬瑭灭唐建晋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桑维翰颇得石敬瑭的重用。而桑维翰在得到重用的时候可谓是权倾朝野,目中无人,这也让许多人颇有异议。
在其当政期间,也为晋国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他从多方面进行提议。建议朝廷重视农业与商业的发展,以农业的收入来填满仓库,以商业的发展来丰富货物,增加财源。但是桑维翰以为自己的权势很大,便广收贿赂,后来被人弹劾,最后连官职都被罢免了。到了后期由于朝廷的决策失误,使得晋国被契丹歼灭,而桑维翰也被一名晋国称降的将领杀死了。
在历史上,对于桑维翰的历史评价有褒有贬。桑维翰作为一个与石敬瑭一起勾结契丹,致使唐灭朝的叛徒,受到许多人的谴责。对于他的行为有许多的评价,欧阳修就说过晋国是在契丹的帮助下建立的,而晋国的结束也是由于契丹的进兵。而晋国孤城被围,得不到其他人的救援,最后只能被契丹灭掉。
也有人说过为国家出谋划策,但是给天下带来祸患的人,是天下的罪人。而桑维翰就被有些人称为万古罪人,连千古罪人都不能形容他的祸害,可见这些人对他的卖国行为是持有很大的反对态度。
现在大多数人都将桑维翰作为一个反面人物来评定,说他是一个卖国贼,是一个民族的败类。他们认为是桑维翰的推动使得石敬瑭反唐建晋,他是这次事件的主要策划者,就算是他想展现自己的才能,也不能采取这样极端的方法。
同时有些人对桑维翰的治国之道抱有欣赏的态度,一些人认为桑维翰的做法只是想振兴晋国,而且他的政治才能也是较为不错的,毕竟也有一些值得别人称赞的地方。就像他为了使晋国变得更加富庶,提倡重视农业、商业的发展,让农业上的丰收来填满各家各户的仓库,让商品的流通来丰富货物的种类,进而推动国家的发展。
所以从桑维翰的历史评价来看,桑维翰的过失要远远的大于功劳,毕竟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卖国是不可饶恕的罪行。
历史人物 桑维翰简介 桑维翰的历史评价
桑维翰是五代后晋时期的大臣,生于唐朝河南府洛阳,辅佐石敬瑭建立后晋。不过,历史上对桑维翰的评价大多都是负面的,甚至被王夫之称之为“万世之罪人”! 桑维翰>桑维翰简介>桑维翰(898年—947年),字国侨,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大臣,石敬瑭卖国的帮凶。唐朝河南府洛阳人。后唐同光年间进士及第,后投奔河阳节度使石敬瑭为幕僚。石敬瑭勾结契丹篡国,他极力赞成,并由他办理具体事宜,以贿赂、割让幽云十六州、称“儿皇帝”为条件获得契丹帮助,为石敬瑭灭后唐立下汗马功劳。936年石敬瑭建立后晋以后,桑维翰两度出任宰相,广受贿赂,权倾朝野。契丹灭晋时,被后晋降将张彦泽缢杀。>桑维翰的历史评价>桑维翰作为石敬瑭卖国的帮凶而一直遭到后人谴责。欧阳修评价桑维翰说:“呜呼!自古祸福成败之理,未有如晋氏之明验也。其始也,以契丹而兴,终为契丹所灭。然方其以逆抚顺,大事未集,孤城被围,外无救援,而徒将一介之命,持片舌之强,能使契丹空国兴师,应若符契,出危解难,遂成晋氏。当是之时,维翰之力为多。及少主新立,衅结兵连,败约起争,发自延广。然则晋氏之事,维翰成之,延广坏之,二人之用心者异,而其受祸也同,其故何哉?盖夫本末不顺而与夷狄共事者,常见其祸,未见其福也。可不戒哉?可不戒哉?”>王夫之专门写过一篇叫做《桑维翰论》的文章,斥之为“万世之罪人”>但是对桑维翰的评价也随着时代变迁有变化的过程。在北宋时期,上至宋太祖,下至王禹偁,均对桑维翰的治国之才十分推崇,甚至欧阳修与司马光对他的态度都极为温和。>到了现代,桑维翰仍然是作为历史的反面人物而得到否定的评价。相关参考
桑维翰是五代后晋时期的大臣,生于唐朝河南府洛阳,辅佐石敬瑭建立后晋。不过,历史上对桑维翰的评价大多都是负面的,甚至被王夫之称之为“万世之罪人”!桑维翰>桑维翰简介>桑维翰(898年—947年),字国侨
人物生平李存信早年为牧羊奴,因为聪慧机敏而多计谋,通晓四夷语言,能识别六蕃书,善于战事,懂得兵势,成为沙陀军李国昌的亲信。黄巢起义军攻陷长安后,唐僖宗赦免李克用叛乱之罪,命其率军入关勤王。李克用于是率
五代后汉的开国君主汉高祖刘知远死后,汉隐帝即位。隐帝即位几年以后,对于几个执政的顾命大臣感到不满,皇帝的宠臣也乘机在隐帝面前进言,要诛杀这几个大臣。隐帝于是不顾太后的劝阻,在后汉乾三年,趁大臣朝见的机
电视片子里,我们都看到过寺人对大臣高声宣读皇帝:“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然则真正圣旨我们都没见过。那么什么是圣旨?所谓圣旨就是是指古代中国社会时皇帝下的号令或揭橥的谈吐。圣旨是中国古代帝王权力的展示和象
电视片子里,我们都看到过寺人对大臣高声宣读皇帝:“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然则真正圣旨我们都没见过。那么什么是圣旨?所谓圣旨就是是指古代中国社会时皇帝下的号令或揭橥的谈吐。圣旨是中国古代帝王权力的展示和象
电视片子里,我们都看到过寺人对大臣高声宣读皇帝:“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然则真正圣旨我们都没见过。那么什么是圣旨?所谓圣旨就是是指古代中国社会时皇帝下的号令或揭橥的谈吐。圣旨是中国古代帝王权力的展示和象
五代十国人物本名:李从善别称:郑王字号:子师所处时代:南唐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金陵出生时间:940年去世时间:987年主要作品:蔷薇诗一首十八韵呈东海侍郎徐铉主要成就:南唐宗室大臣,右千牛卫上将军职
灵帝吕纂皇后杨氏杨皇后是后凉大臣杨桓的女儿,弘农人,不知何时与国君吕光的庶长子吕纂结为夫妻。后凉承康元年(399),吕纂发动军事政变,夺取后凉王位后,杨氏被立为皇后。杨皇后生不逢时,仅当了一年零一个月
昭武帝刘聪皇后刘娥嘉平二年(312)正月甲戌这天,汉国国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北)狂风嘶鸣,寒气袭人。可是,在朝廷上,气氛却异常热烈,大臣们正在为是否将太保刘殷的两个女儿召进后宫,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
昭武帝刘聪皇后靳月光嘉平四年(314)一个天高气爽的秋日,汉国国君刘聪在文武大臣的簇拥下来到了中护军靳准的府第。靳准受宠若惊,赶快把妻子和大女儿月光、二女儿月华唤出,迎接刘聪。月光、月华的出面迎接,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