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代表作有哪些?他的诗歌特点是什么?
Posted
篇首语:愁人苦夜长,志士惜日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王昌龄代表作有哪些?他的诗歌特点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昌龄代表作有哪些?他的诗歌特点是什么?
王昌龄是我国唐朝时期的大诗人,他的诗歌意境开阔,语句优美,耐人寻味,有着高度的概括和富有表现力,读起来朗朗上口,被人们称为“诗家天子”。“七言圣手”。作为我国唐朝历史上杰出的诗人,写下了许多诗篇,流传于后世,而王昌龄的代表作有很多,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应当属《出塞》和《从军行》这两首。
《出塞》是早期王昌龄奔赴边塞所作,这时唐朝正处于盛唐时期,国泰民安、人民生活美满,王昌龄奔赴边塞,看见边境都是战后留下的景象,完全没有中原大地的富饶强盛,此地人烟稀少,万物疮痍,守城将士虽然顽强抵抗外地的侵略,但是国无良将,百姓依然常年饱受战乱,人民渴望和平,能过上安定的生活。
这首著名的边塞诗,由景致描写入手,“秦时明月汉时关”描绘出人烟稀少的边境高地在凄冷的月光下显得格外苍凉,诗人还暗示,此地从秦汉时期开始就常年打仗,战事就未曾休止过,“万里长征人未还”指出这里距离中原大地有很长一段距离,由于战事的频繁,出征的将士为了保家卫国,浴血奋战,有的已经成为了敌人刀下的冤魂,有的常年驻扎在边关,所以都回不了家,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创伤,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怎样才能让人民摆脱这种痛苦,怎样才能让常年不能回家的将士回到故乡呢?所以诗人表达了他的愿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两句诗人用汉代名将卫青、李广英勇杀敌,为国捐躯的战斗精神,指责诗人所处的时代守边将领的无能,盼望能出现良将,驱逐敌人,保家卫国,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从军行》有七首,流传最广的就是其中的第四首,“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全诗通过描写了青海湖上乌云密布,湖的北面,连绵的雪山隐隐约约,越过雪山就是西北边境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唐朝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横亘数里的画卷刻画了当时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的生活和战斗状态,这两句不仅写景,同时还表达了诗人和将士们复杂的感情,流露出战士们的思乡之情和为了保家卫国的崇高精神。后两句由情景交融转变为直抒胸怀,尽管战争环境艰苦、激烈,但戍边战士的报国壮志并没有被黄沙给掩盖,而是在风沙的磨练中变得更加坚定,许下“不破楼兰终不还”心愿。
王昌龄一生留存下来的诗歌有181首,体裁以五古、七绝为主,题材则主要为离别、边塞、宫怨。王昌龄漫游西北边地,有了较深的边塞生活体验,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他也是因为边塞诗而闻名的,他在诗歌的是个表现形式、诗歌内容、表现手法上都有很高的造诣。
王昌龄的诗歌形式主要表现在五古和七绝上,尤以七绝被称为“七绝圣手”。王昌龄的五古,基本上都写得严正肃然,高古劲健,颇有风骨,王昌龄的五言古诗中也却不难看出:特点鲜明、风格多样,呈现出不同的美学风貌:其一,劲健奔放,雄浑豪迈。其二,清丽幽秀,超逸旷放。其三,悲怆惨恻,深沉苍郁。其四,清新活泼,自然明朗。这与王昌龄的人生经历、身世遭际是密切相连的。王昌龄在盛唐诗人中年辈较长,写作七绝时间也早,是唐朝诗人中较早大量写作七绝并获得优异成就的“七绝圣手”,独以七绝成为名家。七绝因为他以及李白等人的努力,逐渐地成为唐代流行的体裁,因此在七绝方面他与李白齐名。王昌龄的七言绝句在内容上可分三类,这三类都自有特色。而其中以边塞诗第一、闺怨诗第二。第一类边塞诗王昌龄另辟蹊径,以短小的绝句形式,抒写征人的种种情思,创作了著名的《出塞》、《从军行》等。第二类是抒写宫女思妇怨情的闺怨诗和宫词。
王昌龄一方面刻画出她们宫廷生活,一方面细腻的描述了她们深居宫廷,失去自由的内心的痛苦,表达出她们对幸福的憧憬,她们的失望,在失望之中仍交织着希望的复杂心理。这些作品文笔之干练,语言之凝炼,情韵之深刻,都使后来作者难于争胜。第三类送别诗,他用不同的艺术构思,表现诚挚而深厚的友情。打破送别诗常规,不重在写当前的离别,却着意在写别后的情景。不写伤离,而以慰别为“主意”。无恭维、无应酬,以抒情、写人见长。
在艺术风格上,王昌龄的七绝以委婉含蓄为主要特色,表现曲折,意境深远。其中不少是用比兴、寄托手法,抒写了诗人对现实的揭露和幽怨。王昌龄的诗歌从语象选择、句式运用到语句组合三方面都体现了诗人对典雅劲健的语言艺术风格的追求。总结王昌龄的诗三大特点就是:语言简练而内涵丰富;文辞平易但句意险峻;意兴相兼、沉中见清。
相关参考
冯至原名冯承植,生于河北省涿州市,毕业于北京大学德文系、德国海德堡大学,是中国著名诗人、学者。冯至被鲁迅先生称赞为中国最优秀的抒情诗人,那么他都有哪些作品?他的诗歌都有哪些特色?冯至>冯至作品冯至的代
历史人物 王昌龄的王昌龄的生平简介_王昌龄的事迹_王昌龄的作品有哪些
中文名:王昌龄别名:王少伯、王龙标、王江宁民族:汉族出生地: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出生日期:约武周圣历元年(698年)逝世日期:约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主要成就:诗歌创作代表作品:《出塞》《从军行
庾信诗歌的艺术特点庾信诗歌的艺术特点分为两个时期,早期跟晚期作品有所不同。早期庾信诗歌的艺术特点大都以快乐为题材,而晚期诗歌特点有点悲痛,这也是跟他的个人经历有所关联的。庾信画像庾信是南北朝时期伟大的
庾信诗歌的艺术特点庾信诗歌的艺术特点分为两个时期,早期跟晚期作品有所不同。早期庾信诗歌的艺术特点大都以快乐为题材,而晚期诗歌特点有点悲痛,这也是跟他的个人经历有所关联的。庾信画像庾信是南北朝时期伟大的
在唐朝涌现出了很多杰出的诗人,其中王昌龄始终是一个迷一样的人物,被称为“诗家天子”和“七言圣手”的王昌龄一生当中风雨飘泊,仕途艰辛,但是他留给了世人很多精彩绝伦的诗歌,如《出塞》、《从军行》等。在
李金发原名李淑良,出生于广东梅县,是中国第一个象征主义诗人,也是象征诗派代表诗人之一。那么,在李金发一生中都有哪些作品呢?他的诗歌又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呢?李金发>李金发的诗>李金发把一系列灰色意象引进诗
历史人物 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人物王昌龄的生平简介,王昌龄的人物事迹
嵩山学道>唐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王昌龄出生在山西太原。>唐玄宗开元八年庚申(720年),二十三岁,是年前后,曾居嵩山学道。>唐开元十一年癸亥(723年),二十六岁,约在是年前后,客河东并州、潞
凉州词王翰是唐朝一位有才气的边塞诗人,与王昌龄等人同一时期,为人豪爽不受拘束,常与文人志士结交,他的诗歌多为豪放壮丽之句。王翰凉州词>《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诗人王翰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渲染了出征前盛大华
诗歌、散文和短篇小说是博尔赫斯三大创作成果,而且各有千秋,相互辉映。有一种很生动的说法是:“他的散文读起来像小说;他的小说是诗;他的诗歌又往往使人觉得像散文。沟通三者的桥梁是他的思想。”他是与帕斯、聂
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2)诗歌有丰富的感情与想象。(3)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4)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