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通儒学而穿儒服的死罪 古代处理假学历

Posted

篇首语: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不通儒学而穿儒服的死罪 古代处理假学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不通儒学而穿儒服的死罪 古代处理假学历

在中国,学历一直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标准,特别是在官场,以及一些企事业单位,不管你能做什么事,有没有能力,没有本科或者研究生学历基本上是没有前途的,于是满街的假学历广告出现了,一个个名人在学历这个关卡上倒下了。不过从唐骏到加藤嘉一就算学历造对自己的影响倒不是很大,必须人家心里还是墨水的。但是如果在古代,谁敢学历造假,那就不仅仅是丢面子的事,而是将要面临死罪的裁决。

在《《庄子·田子方》里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天,庄子去见鲁哀公。哀公说:“鲁国的儒士很多,而崇尚你的道家学说之人极少。”庄子不以为然地说:“鲁国的儒士其实很少。”哀公不悦地纠正道:“在鲁国,到处都是穿儒士衣服的人,怎么能说儒士少呢?”庄子说:“我听说,头戴圆形帽的儒士,知晓天时;脚穿方形鞋的儒士,精通地理;身佩彩络美玉的儒士,遇事能当机立断。其实,真正有这种学问的人,不一定要穿那服装。

穿那服装的人,未必有学问。要是你觉得我说得不对,可通令全国:‘不通儒学而穿儒服的人,处以死罪。’然后再看结果如何?”于是,鲁哀公照此发了一道命令。五天以后,全国居然没有敢穿儒服的人了。唯独一位男子,身着儒装站立在宫外。哀公马上召见他,询问其治国之道,那人果然满腹经纶,对答如流。庄子问:“在作为儒家故乡的鲁国,只有一名儒士,能算多吗?”

逍遥的庄子竟然如此刁钻,一道命令让假儒士立马显出了原形。要是他活在现在,此招对于官场上的人来说是断其仕途,对于商场上的人来说是断其财路……和这位打假的老祖宗相比,方舟子算个什么鸟?

中国人传承了老祖宗的一切,也包括这儒士儒服。曾几何时,当一纸学历可以成为当官入仕敲门砖的时候,“儒服”店开得满街都是,就像在鲁国满街晃荡的儒服一样,假学历廉价如手纸。廉价的“学士”、“硕士”乃至“博士”,甚至越洋的儒服儒帽都能出钱买到。

一时间,到处都是快速知识化的高学历者。看看那些个逮住甚至毙掉的高官,十有八九就是靠假学历连升三级,甚至更多级之人。有的人高中学历是真的,大学学历是假的;有的人大学学历是真的,研究生学历是假的。有的连大学课本都不曾摸过,博士帽已经有了。有的人有时间读书时屡试不中,没时间读书时却百发百中……

权力的快速膨胀,欲望也跟着快速膨胀;欲望的膨胀又在期待着更大的权力,套上儒服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包装自己。读书者,十年寒窗苦读也未必都能如愿;在职者,随便瞎弄弄就是个硕士博士。中国人,就是聪明!古代儒服是道具,如今学历也是道具。既然是道具,真与假的作用是一样的,但快和慢的结果就大不一样了。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家店了。

要是如今也出来个庄子,也出了个愿意按庄子的建议办事的鲁哀公,要是也如晴天霹雳一样地宣布:有假学历而无相应的真才实学的人,处以死罪。想想看?该会出现怎样的情景?该会有多少人将偷偷地脱下假冒的儒服?该会有多少名人以及长官要编造新的谎言去掩盖旧的谎言?该会有多少个象方舟子一样的打假斗士又有饭吃?当然,也就不会有今天加藤嘉一学历告假事件。

中国历史上的百家争鸣,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两千多年下来,能真正有能耐鸣的儒士越来越少,喜欢穿上投机儒服的人却越来越多……

不通儒学而穿儒服的人要处以死罪。哈哈!只有庄子那样的高人才能透过“儒服”一下子看穿假儒士的本质。不过,愚蠢的庄子有所不知,其实穿儒服的假儒士要比真儒士聪明一万倍呀!

相关参考

中国历史 利玛窦为什么被称为“穿儒服的传教士”?

熟悉中西文化交流史的人,对利玛窦(MatteoRicci,1552—1610)这个名字都不会陌生。他是意大利人,16世纪末来到中国,在中国生活了28年,最后葬在这片土地上。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传教士,他

历史百科 传教的基督徒

传教的基督徒利玛窦是第一个成功进入中国传教的西方教士。他改变以往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教方式,改穿儒服,学习汉语,入乡随俗,融入中国社会,成功地打破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隔阂。加上他学识渊博,又与徐光启、李之藻

古代犯了死罪为何非得秋后才能问斩?大有学问

古代的死刑犯,一般由监斩官负责监斩,专门的刽子手负责执行斩首。而且还专门定下了时间,一般有满足两点:一、秋后处斩;二、午时三刻。很多人就有疑问了,如果一个人年初就被判死刑,还等到秋后,那不白白让囚犯多

此家族有一免死金牌历朝皇帝从不没收传承千年

在古代,只要立功了就会有赏赐,有的是赏黄金珍宝,有的则是升官。但有的臣子已经是高官厚禄,相当的富贵了。而功劳又十分巨大,皇帝这种赏赐就行不通了。因此后来发明了一种免死金牌,不管是谁犯了死罪,只要拿它出

此家族有一免死金牌历朝皇帝从不没收传承千年

在古代,只要立功了就会有赏赐,有的是赏黄金珍宝,有的则是升官。但有的臣子已经是高官厚禄,相当的富贵了。而功劳又十分巨大,皇帝这种赏赐就行不通了。因此后来发明了一种免死金牌,不管是谁犯了死罪,只要拿它出

拥有者大多死于非命 古代“丹书铁券”真能免死罪

小说《水浒传》的第九回“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中,写店主人介绍柴进时说:“你不知!俺这村中有个大财主,姓柴,名进,此间称为柴大官人,江湖上都唤做‘小旋风’。他是大周柴世宗子孙。自陈桥让位,太

拥有者大多死于非命 古代“丹书铁券”真能免死罪

小说《水浒传》的第九回“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中,写店主人介绍柴进时说:“你不知!俺这村中有个大财主,姓柴,名进,此间称为柴大官人,江湖上都唤做‘小旋风’。他是大周柴世宗子孙。自陈桥让位,太

汉朝历史 律令三百余章 死罪一万多种

 汉武帝严刑峻法:律令三百余章死罪一万多种  古代官员“学法”热  古代确非法治社会,但制定法律却是历代皇帝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之一。以汉朝为例,法令之多,可谓汗牛充栋

汉朝历史 律令三百余章 死罪一万多种

 汉武帝严刑峻法:律令三百余章死罪一万多种  古代官员“学法”热  古代确非法治社会,但制定法律却是历代皇帝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之一。以汉朝为例,法令之多,可谓汗牛充栋

古代的“秀才”是什么学历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秀才有多难考?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清朝诗人黄景仁曾经写过一首诗,这首诗的名字叫《杂感》,其中有一句叫“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老实说,黄景仁的诗流传的并不广,到了现在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