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耻小人李儒焚城究竟造成了什么样的悲剧?

Posted 李儒

篇首语: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青山矗立,不堕凌云之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无耻小人李儒焚城究竟造成了什么样的悲剧?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无耻小人李儒焚城究竟造成了什么样的悲剧?

2、历史人物 李儒焚城典故_三国毒士贾诩和李儒_李儒生平事迹

无耻小人李儒焚城究竟造成了什么样的悲剧?

在三国演义这本史书小说中,出现了很多谋士,他们有些有济世经邦的才华,如诸葛亮、周瑜等人;有些忧国忧民,以拯救汉室为己任,如王允等人;但有些却是品格低劣、心狠手辣,如贾诩、李儒等人。那么三国演义李儒到底做过什么行为呢?

李儒,字文优,他还有个别名是叫李孝儒。他曾经担任的是汉室朝廷里的郎中令。郎中令这个职位是在九卿之内,可以说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高级官职之一。照三国演义中大部分谋士的风格看来,一般都是谁第一个重用自己就效忠谁而且绝不会叛变,哪怕叛变了也不会与原主作对,徐庶就是最好的例子。

可是李儒这个人正好完全相反。他一点也没有感激重用他的汉王朝,也没有对汉室江山忠心耿耿。在董卓把持朝政时,他率先叛变,成为了董卓的首席谋士。可以说董卓作出的每一个决定其中都是有李儒的影子在其中,包括降吕布,废少帝,迁都长安等行为都是他的建议。除此之外,他做的最为人所不齿的是听从董卓的命令,直接进宫毒死了少帝刘辩。这样的行为无论放在哪个朝代都是无耻小人的行为,但是李儒做来竟然完全没有压力。

后来,在王允的设计下,董卓失去了吕布这个帮手,很快兵败如山,失去了一切。而那时的李儒不在董卓身边,而是在家中养病。但这并不代表他可以逃过一劫。三国演义李儒结局就是在董卓被杀的同一天被处斩。

李儒焚城

谈及三国里的谋士,首先想到的大致是诸葛亮、郭嘉等人,然而通常会忽略了诸侯纷争时期最早展露锋芒的董卓首席谋士——李儒。李儒效忠于奸臣,因而常被忽略,但其在三国前期却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玩过三国杀的人都知道“李儒焚城”是桌游中的武将技能,是一项限定技,可以让其它任何角色丢弃一张以上的牌或者受到1点的火焰伤。那么游戏中李儒的该项技能是凭空而来的吗,在历史上是否有相关的典故呢?

李儒焚过城吗,据悉在记载中,李儒辅佐董卓期间,经历过一次火烧洛阳,想必此处焚的城必然就是洛阳了。

董卓篡权的第一步,就是通过李儒的方案废立汉帝,这是李儒的第一个计谋,他肯定此举并分析了此举的利弊,稳固了董卓在朝中的威信,甚至在前期推动了整个三国的历史进程。

后来由于董卓废少帝任丞相,其残暴引得众人激愤,全国十八路诸侯有意攻之,眼看着政权不保大难临头,于是李儒向董卓提出了迁都长安以巩固民心的建议。于是董卓决意放弃洛阳,开始浩浩荡荡地将都城迁至长安。此次迁都令洛阳遭受遭受了巨大的灭城之灾,其临行前,将洛阳的富贵人家逮捕,以乱党之名将其全数斩于城门外,尽刮其财。将洛阳城的百万百姓以军队编伍驱赶至长安,路途中死伤无数,官兵污人妻女,夺人粮食,取人性命。最后,董卓一把火烧了洛阳城内的所有房屋宫殿庙宇,南北两头火焰相连,全城沦为焦土。

这个董卓造成的洛阳城的悲剧浩劫,就是李儒焚城。

李儒结局如何

李儒是三国演义中出场最早的一个谋士,如今大家对他的评价不过是助纣为虐,与董卓狼狈为奸。但虽然他曾受汉室王朝的重用,相较而言,是董卓待他更为诚心,甚至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李儒,所以李儒效忠董卓也无可厚非。那么后世评价极差的李儒结局如何呢?

在真正的历史上,李儒为董卓出谋划策,定下了许多有用的计谋。董卓对李儒可以说是言听计从,所以他拥有了把持朝政的地位。唯一一次的反对葬送了董卓拼搏一生的成果。当时李儒劝说董卓将貂蝉让给吕布以换取吕布的忠心,但是董卓在貂蝉的美人计中弥足深陷,不愿将貂蝉让出。这就导致了后期吕布的叛变。那么李儒结局如何内容?

历史上,吕布并没有杀掉李儒,后来甚至还被李傕推荐给汉献帝,但是失败了。之后的李儒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人知道他的踪迹。在三国演义小说中,由于李儒对董卓的诸多建议,让反叛后的吕布十分看不惯。而当李儒正在家中养病,胆小怕事的家兵将他绑到了吕布面前,被处斩。在改编的电视剧中李儒也与小说是一样的结局,被家丁献出遭吕布杀死。

李儒这个人其实是相当聪颖的,但是他与董卓的关系注定他的一生都将于董卓绑在一起。倘若董卓能一直对他言听计从,那么后来就不可能出现三分天下的场景。王允的美人计所起的作用不仅仅是离间了董卓和吕布,更是对整个江山都产生了变化。

历史人物 李儒焚城典故_三国毒士贾诩和李儒_李儒生平事迹

本 名:李儒

字 号:字文优

所处时代:东汉末年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司隶左冯翊郃阳

主要成就:鸩杀少帝,助卓为虐

李儒——三国时期董卓手下谋士

  李儒,字文优(《曹全碑》记载博士李儒《后汉纪》亦有记载博士李儒,两人活动地相同、记载时间相近故当为同一人),东汉末年人物,生卒年不详。正史中是汉献帝时的博士、弘农王郎中令,董卓专政时,奉董卓之命,入宫毒死刘辩 (弘农王)。董卓死后,李傕[jué]攻进长安,控制朝政,李傕推举博士李儒为侍中,但被汉献帝拒绝。198年李傕被曹操击败,李儒不知所踪。

  人物经历

  李儒,东汉末期的谋士。190年初,李儒为弘农王刘辩的郎中令。董卓专政时,奉董卓之命,入宫毒死刘辩。《魏书》记载,吕布刺杀董卓,卓将李儒等人曾派兵阻隔。然而李儒并没有在董卓败亡时被杀,董卓死后几个月,西凉军首领李傕杀死王允,控制了朝政。初平三年(192年),冬十月,李傕推举博士李儒为侍中,但被汉献帝拒绝。198年李傕被曹操击败,此后李儒的事迹及下落史书均无记载。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是董卓的首席谋士,为董卓所亲信,大小事宜均与之参谋,堪称智囊。董卓趁乱进京、说降吕布、废立皇帝、迁都长安等举动,均离不开李儒的参谋之功。汉少帝刘辩被废后不满,李儒奉董卓之命,亲自带人入宫,毒死刘辩。后王允使“连环计”离间董卓、吕布,李儒劝董卓放弃貂蝉而换取吕布的效忠,董卓最终没有听从,死于吕布之手。董卓死时,李儒卧病在家,被家仆捆绑献出,处斩于市曹之中。

相关参考

水浒中最无耻的小人,比高俅还无耻,被世人唾骂了几百年

在中国流传有一句老话,叫做“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因为在罗贯中老师《三国演义》一书中,列举了太多的兵法诡计,让人防不胜防;而施耐庵的《水浒传》中则是更加侧重于江湖义气、打打杀杀,对于青少年这类特殊

得罪无耻文人的下场有多惨

得罪无耻文人的下场有多惨?——三位被严重黑化的历史人物告诉你。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宁得罪君子,勿要得罪小人,尤其是会写字的小人,唾沫星子可以淹死人,笔杆子杀人功效更加厉害!下面给举三个例子:武

从战场上的最强冷兵器,到现样的救人利刃,刀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刀作为武器的一种,是十八般兵器里边的九短之首。最早的刀类武器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几乎是有人的时候就有了这把可以用来防身和捕猎的利器。原始人类的刀具多以石头,兽骨打造,相比于普通的钝器,刀的出现可以说成

明成祖问讲官

  《明成祖问讲官》作者:〔明〕余继登  这篇文章写出了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小人逞才而无耻,君子守道而无欲。”守道而无欲则才不显也,呈才而无耻则示其能也,设天下无大碍,则以不显才之君子对示其能之小人,

揭秘小说《红楼梦》林黛玉悲剧命运是谁造成的

《红楼梦》林黛玉悲剧命运是谁造成的?是她自己造成的?林黛玉的另类人生观,决定其悲剧命运?《红楼梦》林黛玉贾宝玉性格最大差异是什么?《红楼梦》说林黛玉天性喜散不喜聚。我觉得不够准确。林黛玉不是喜散,而是

从无奈到无耻,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叛将

中国历史上对于臣子推崇忠贞不屈,不能有二心,对于忠臣是歌颂立碑。而对于那些因利善变、反叛的小人是大大的谴责和笔伐。这次就来谈谈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叛将,本人选出了四位,评选标准,一是要有名气,大家都知道;

造成潘金莲悲剧的是她本身太着相了,你认为如何

潘金莲自古被打压,是浪女人的代名词长的漂亮不是过错。但也是错。美是双刃剑,自古红颜多薄命。美女就是男人们追逐的猎物。美女就是被成功男人来享用的。打虎英雄武松,高大魁梧,且在衙门里当个都头,算是个成功男

郭沫若一心想挖帝王陵墓,却造成了我国考古史上的最大悲剧

明定陵一共出土了3000多件珍贵文物,虽然为史学界对研究明朝提供了实在的器物,但大量的文物在接触空气后立即被氧化、破坏,各种珍贵字画、丝织品顷刻之间灰飞烟灭,让人心痛。定陵发掘也成为中国考古史上的头号

郭沫若一心想挖帝王陵墓,却造成了我国考古史上的最大悲剧

明定陵一共出土了3000多件珍贵文物,虽然为史学界对研究明朝提供了实在的器物,但大量的文物在接触空气后立即被氧化、破坏,各种珍贵字画、丝织品顷刻之间灰飞烟灭,让人心痛。定陵发掘也成为中国考古史上的头号

此人比潘金莲还无耻,出轨后还要讹诈宋江,结果一命呜呼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已经提到,《水浒传》是一部彻头彻属的悲剧,其中大多数人,都脱不开命运的魔咒,落得了极为凄惨的结局。有些人,敢于反抗,结果撞的头破血流;有些人懵懂无知,尚未觉醒,可悲可叹。然而,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