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谋略 解缙题诗劝成祖——洞察内心,对症下药

Posted 解缙

篇首语:寸阳分阴须爱惜,休负春色与时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政治谋略 解缙题诗劝成祖——洞察内心,对症下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政治谋略 解缙题诗劝成祖——洞察内心,对症下药

解缙题诗劝成祖——洞察内心,对症下药

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惯例,他显然与皇位无缘,于是,长大成人后,他只得硬着头皮去了自己的封地北平(今北京),打算在那儿做个“土皇帝”以了终生。谁承想,风云突变,他的大哥——皇太子朱标还没来得及登上皇位就命归黄泉。没有了嫡长子,那么再选太子时,比起其他同样非嫡非长的兄弟们,朱棣觉得自己还是很有优势的。只是他没想到父亲朱元璋虽然没读过多少圣贤书,却非常遵从古制,仍然依照嫡长继承的原则把皇位的继承权直接交给了皇长孙——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即建文帝)。当朱棣得知乳臭未干的侄子竟成了新任皇帝,简直要气得七窍生烟,因此,不多久,他就寻找借口起兵发难,夺取了皇位,做了明成祖。

坐上皇帝宝座的朱棣当时已有四十二岁,他感觉要让自己辛辛苦苦夺来的江山世世代代的稳固下去,必须尽快确立太子人选。当时,他有三个儿子,都是徐皇后所生,按惯例来说,自然应该由身为嫡长子的朱高炽继承皇位,可朱棣很讨厌嫡长子继承制,因为当初他就是受限于此。而且长子肥胖且有脚疾,不像老二朱高煦力气大、武功好、懂军事,在靖难之役中冲锋陷阵,屡立战功。为此,朱棣真是左右为难,如果不立嫡长子这种天生的太子人选,那么后世子孙们立太子的过程和标准会更加麻烦,因为皇子众多,各有优势,选太子用什么标准才能使所有人都心服口服呢?

朱棣想把这个难题抛给大臣们去解决,结果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也没个定论,兵部尚书金忠认为应该以嫡长子为太子;驸马王宁却建议立朱高煦为太子,理由是朱高煦有战功,能服众。最后,明成祖决定找心腹大臣解缙咨询,解缙学识渊博,为人耿直,不畏权贵,咨询他应该能得到比较中肯的意见。解缙说:“皇长子的仁孝,人人皆知,立他为太子一定能使天下百姓信服,陛下千万要早做决断啊!”

明成祖虽然听得很认真,但心里面还是有所犹豫,这并不是他性格优柔寡断,而是立太子一事确实马虎不得,历朝历代有多少君主因为立错了太子而使得王朝早衰、国破家亡啊!看到明成祖还在思考,解缙突然想起一件事:据说十年前,皇长子朱高炽的妻子张氏分娩之前,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在梦中见到太祖皇帝朱元璋亲手赐给他一个大圭,上面刻有“传之子孙永世其昌”八个大字,从梦中惊醒过来的朱棣还在揣测朱元璋赐予他一个象征着权力的大圭到底是什么征兆时,就有人前来报告说长孙朱瞻基降生了,朱棣意识到梦中的情景将来可能要印证在孙子身上,于是一直很宠爱这个活泼机灵的长孙。如果现在提起这个长孙,明成祖说不定会在确立太子的问题上倾向于皇长子。于是又进言道:“陛下不仅要顾虑太子一事,也应该考虑千秋万代之事,皇长子仁孝,皇长孙聪明,陛下也应该为长孙的前途着想啊!”明成祖听解缙说到长孙,脸上的严肃表情当即有了几分松动。

过了几天,明成祖拿出一幅《彪虎图》,要大臣们题诗作词。解缙一看这幅画画着一只雄虎身边依偎着几只幼虎,神态亲昵可爱。心想何不借机作诗对立太子一事再讽谏一番呢?于是挥笔写道:

虎为百兽尊,

谁敢触其怒?

唯有父子情,

一步一回顾。

明成祖看完诗,深为诗中所言的父子情所打动,同时暗暗佩服解缙的含蓄和忠诚,最终下定决心,立嫡长子朱高炽为皇太子,同时立长孙朱瞻基为皇太孙。

谋略智慧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对症下药”。这个“对症”,就是要在说服他人时摸清对方的心理。在劝谏明成祖朱棣立太子一事上,解缙能够成功,关键就在于他洞察了明成祖朱棣内心的真实想法。可见,在任何一件事上,要想说服别人,就得先了解他的真实意图,所提出的建议和方法才能适合对方的心意,最终让对方心甘情愿地接受。

相关参考

解缙智改凉州词 揭秘明成祖朱棣发难

有一天,永乐皇帝要解缙在他的一把外国贡品扇上题字,解缙便写了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可是他一时疏忽,把诗中的“白云间”的“间”字漏掉了。他的冤家汉王

解缙智改凉州词 揭秘明成祖朱棣发难

有一天,永乐皇帝要解缙在他的一把外国贡品扇上题字,解缙便写了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可是他一时疏忽,把诗中的“白云间”的“间”字漏掉了。他的冤家汉王

军事谋略 诸葛亮说服谋略——洞察心理,把话说到心坎上

诸葛亮说服孙权——洞察心理,把话说到心坎上建安十三年(208),曹操亲率大军南征。八月,荆州牧刘表病死,九月,刘表最喜爱的小儿子刘琮在继承了荆州牧官职后遣使奉送降表,迎曹操入荆州。曹操占据荆州后,屯于

没有朱元璋的保护永乐大典的编纂者解缙早死了!

明成祖朱棣五征蒙古,远征越南,扩大了明朝的疆土,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度统一,成为可追秦皇汉武功绩的一代帝王。这些,相比朱棣的《永乐大典》弱爆了。因为直到今日,世人还为永乐大典而津津乐道,奉为经典著作,汲

没有朱元璋的保护永乐大典的编纂者解缙早死了!

明成祖朱棣五征蒙古,远征越南,扩大了明朝的疆土,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度统一,成为可追秦皇汉武功绩的一代帝王。这些,相比朱棣的《永乐大典》弱爆了。因为直到今日,世人还为永乐大典而津津乐道,奉为经典著作,汲

领导谋略 领导思考力

谈思考力当干部要有悟性。悟性就是对事物的感知力、思考力、洞察力。常言道:“聪明人一拨三转,糊涂人棒打不回。”有悟性的人,对事物的理解、分析能力才会强。有悟方有得,科学家发明创造、文学家吟诗作赋、艺术家

解缙为保朱高炽,被投入刑狱处死,朱高炽登基后为何却不为他平反

在古代,帝王之家看似风光无限、权势滔天,但实际上暗藏锋芒,父子不是父子、兄弟不像兄弟,亲情怎样也比不过权势的诱惑。明成祖朱棣就是踩着自己的侄子,登上皇位的。建文帝朱允炆也了无音讯了,是死是活,谁也不清

百科全书历史视频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是哪一部《永乐大典》是明代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明成祖即位后,即令解缙等人修书,首成于永乐二年(1404年),初名《文献集成》;明成祖过目不甚满意。于次年再命姚广孝、郑赐

大明才子解缙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大明才子解缙解缙是中国明朝时期有名的大才子,被称为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他博学多才,不只是在政治上曾经官至内阁首辅,在文学上更是成就斐然,曾经主持编纂《永乐大典》,留下的诗文书法也是当世一流。解缙的画像

大明才子解缙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大明才子解缙解缙是中国明朝时期有名的大才子,被称为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他博学多才,不只是在政治上曾经官至内阁首辅,在文学上更是成就斐然,曾经主持编纂《永乐大典》,留下的诗文书法也是当世一流。解缙的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