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沅为什么被称为最幸运的状元 清朝大臣毕沅的故事

Posted

篇首语: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毕沅为什么被称为最幸运的状元 清朝大臣毕沅的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毕沅为什么被称为最幸运的状元 清朝大臣毕沅的故事


  毕沅是清朝乾隆年间大臣,为乾隆二十五年状元。毕沅的这个状元头衔,有“最幸运状元”的说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说法呢?

  乾隆二十五年,已经通过中举进入仕途的毕沅,在这一年参加了会试考试,并且榜上有名,进士及第。但是到底能排在什么名次,是否能进入前三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状元、榜眼、探花),则还要看后来的殿试。所以尽管已经榜上有名,但是会试中选的人仍然不敢放松,为后来的殿试作准备。

  考试前一晚,毕沅与通过会试的另两位军机处的同僚诸重光、童凤三两人在军机处值班。诸重光和童凤三想到明天就是最重要的一场考试了,便起了回寓所复习,为明天考试做准备的心思。但是本该他们值班,把毕沅一个人丢在这儿也不好,于是便和毕沅商量。

  两个人的意思大概就是,我们两个人的书法比较好,有夺魁的希望,毕沅书法不怎么样,眼看是没有希望了,希望能帮他们值个班,两人一定会记他的恩情云云。

  当时殿试考试,考官的确对书法比较好的考生比较偏爱。毕沅也知道自己这一手字没什么拿的出手的,于是便同意了这个请求。就这样毕沅一个人留在军机处值班,诸重光和童凤三两人回去复习。

  第二天考试,三人一同前去参加,等到卷子发下来后,毕沅眼睛一亮,当即就提笔书写,通篇文章可以说是一挥而就。你道是怎么一回事儿?原来殿试考试的内容,是让考生就新疆屯田事宜进行论述。而巧就巧在这儿!

  昨天夜里值班的时候,陕甘总督黄廷贵将关于新疆屯田事宜的奏折下转军机处。当时毕沅为军机章京,负责撰写谕旨、记载档案、查核奏议,自然看了黄廷贵的这封奏折。等到第二日考到新疆屯田事宜的时候,自然是得心应手。今天我们说率先知道答案前去考试犹如天助,而像毕沅这种情况,简直和知道考试题目与参考答案一整套试卷差不多了。

  老天开眼,最后考官评阅试卷的时候,尽管毕沅的楷书不太好,但立论高深,所以受到许多阅卷大臣的关注,得了个第四名。等到第四天,乾隆帝在中和殿听读卷大臣读卷。这个时候就不看你写的好不好了,听后乾隆帝就表示了欣赏之意,当即将毕沅列为一甲第一名,也就是状元。而诸重光为一甲二名榜眼,童凤三二甲第六名。

  诸重光和童凤三后来知道毕沅考试前一晚看了关于新疆屯田事宜的试卷后,无不嗟叹。

  毕沅收砖

  说的是毕沅六十大寿的时候,其管辖内的一位何知县想要给毕沅送礼,但是毕沅一到任上的时候,就明确发布消息说绝不收礼。何知县一时脑袋很疼,然后就有一位师爷给何知县出主意,说毕大人很喜欢古董,您不如给他送几块古砖?毕大人既然不想要太贵的物件,您就自己仿一个,这样既能表达心意,又不违背比大人的命令。

  何知县一听这个建议,当即一拍大腿说不错,马不停蹄的就将这件事情给干了!等到毕沅六十大寿的时候就给毕沅送去了,毕沅喜好古董是出了名的。收到何知县送的古砖就有些爱不释手,但是又不想收受贿赂,于是在推辞一番之后,便拿自己名贵的茶叶和何知县换了。

  何知县看毕沅收了礼物,心下很是高兴,而毕沅收了自己中意的古董,又不算是白收,不算收受贿赂,也很高兴。但是没有几天,何知县就被革职查办了!

  原来毕沅当时收古砖的时候没有发现古砖是个仿造的,把他当真品看待了。等到回去仔细一瞧,就瞧出名堂来了!这就和自己买古董遇到假货一样,心里那叫一个气。这下能放过何知县吗?当然是不能,正好那何知县手脚又不干净,就收了证据将何知县给办了!

  何知县也是傻,哪家收礼愿意收假东西呀!得了这么一个结果,也是自己给作的!
 

相关参考

《续资治通鉴》作者毕沅人物结局 毕沅的代表诗词

  毕沅,清代大臣和著名学者,生于公元1730年,去世于公元1797年,纕蘅,自号灵岩山人,江苏太仓人,乾隆二十五年进士,状元郎。状元及第后授翰林院编撰,五十年为河南巡抚,五十一年为湖广总督,嘉庆元年

历史人物 《续资治通鉴》作者毕沅人物结局 毕沅的代表诗词

  毕沅,清代大臣和著名学者,生于公元1730年,去世于公元1797年,蘅,自号灵岩山人,江苏太仓人,乾隆二十五年进士,状元郎。状元及第后授翰林院编撰,五十年为河南巡抚,五十一年为湖广总督,嘉庆元年赏

历史人物 毕沅的故事 毕沅性向成谜

毕沅毕沅人在官场,对当时的和珅也不免奉承一番,曾在和珅40岁大寿时赠诗10首,和珅倒台后,嘉庆帝毕沅曾巴结过和珅,便将他褫夺世职,籍没家产。毕沅的故事毕沅性向成谜>才子慈母教>毕沅幼年就失去父亲,全靠

如何评价毕沅?毕沅的《续资治通鉴》好不好?

  毕沅是清朝著名的学者和官员,因为他有这两重身份,所以要对他个人进行评价,就要从官员和学者两个方面来评判。  作为清朝官员,毕沅历任内阁中书。军机章京、翰林院修撰、翰林院侍读学士、甘肃巩秦阶道员、安

死后却被抄家 清朝最幸运的状元

...,我就不卖关子了,此人就是清朝的着名学者,太子太保毕沅。毕沅生于雍正八年,早年家庭遇到变故

死后却被抄家 清朝最幸运的状元

...,我就不卖关子了,此人就是清朝的着名学者,太子太保毕沅。毕沅生于雍正八年,早年家庭遇到变故

历史人物 “总督状元”毕沅为何死后遭抄家

毕沅(1730——1797年),字纕蘅,江南镇洋人,是乾隆十八年(1753年)的举人。可能是人比较聪明能干,中举之后就被朝廷授内阁中书职,充军机处章京,虽然品级不高,但却入值机要,能有机会在中枢重臣甚

清代官员毕沅简介 毕沅是怎么死的?

  毕沅是清代官员,为乾隆二十五年进士,同时也是那一批中的状元郎。毕沅清廷为官,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却是在作品上,他继司马光之后,写《资治通鉴》续,得《续资治通鉴》一书,后世人评价很高。  雍正八年,毕沅

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毕沅

  毕沅是清朝著名的学者和官员,因为他有这两重身份,所以要对他个人进行评价,就要从官员和学者两个方面来评判。  作为清朝官员,毕沅历任内阁中书。军机章京、翰林院修撰、翰林院侍读学士、甘肃巩秦阶道员、安

历史人物 清代官员 乾隆二十五年进士毕沅简介

毕沅,清代官员、学者。字纕蘅,亦字秋帆,因从沈德潜学于灵岩山,自号灵岩山人。江苏镇洋(今江苏太仓)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廷试第一,状元及第,授翰林院编修。乾隆五十年(1785)累官至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