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谋略 郑庄公与共叔段——欲擒故纵,除掉大敌

Posted 郑庄公

篇首语:不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政治谋略 郑庄公与共叔段——欲擒故纵,除掉大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政治谋略 郑庄公与共叔段——欲擒故纵,除掉大敌

郑庄公与共叔段——欲擒故纵,除掉大敌

春秋战国是中国悠远历史长河中第一个乱世,而在这个乱世中第一个称雄一方、显赫一时的霸主,就是郑庄公寤生。

郑庄公的父亲郑武公有两个儿子,长子寤生,幼子名叫共叔段。这兄弟俩同父同母,可他们的母亲姜夫人对两个儿子的态度却有着天壤之别——她偏爱幼子,却不喜欢寤生。理由说来有些荒谬,原来姜夫人生寤生的时候难产,这让她经历了很大的痛苦和惊吓,于是便为这个儿子取名寤生(即难产之意),并且对他百般嫌弃,甚至因此置周王朝相传数百年的嫡长子继承制度不顾,多次提出改立次子共叔段为太子。

郑武公去世后,按照古老的宗法制度,长子寤生继位,是为郑庄公。成为太后的姜夫人并未安守本分地安享晚年,而是进一步干预朝政,为共叔段鸣不平。她向郑庄公讨要制地(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作为共叔段的封地。郑庄公没有答应,他说:“制那个地方太过险要,当初虢叔就死在了哪里。除了制,选哪里都可以。”于是姜夫人又提出以京地(今河南荥阳东南部)为共叔段的封邑。姜夫人提出这个要求,就是为了扶植共叔段培养自己的势力,远离国都,有朝一日时机成熟,篡夺国君之位。但郑庄公有言在先,只好答应。

对此,大夫祭仲有所察觉,于是进谏说:“制度对于卿大夫食邑规模是有严格规定的,大的城邑不能超过都城的1/3,中等城邑不能超过1/5,小的不能超过1/9。而京城的规模已经大大超过了这一规定,如果将这块土地封给共叔段,对于国家将是一个很大的威胁,您不能不防啊!”郑庄公却无可奈何地说:“这些都是我母亲的意思,我又怎么能限制她呢?”

祭仲说:“太后绝对不会止步于此,她一定还想扩建城邑,如果扩建城邑,共叔段肯定会有进一步的行动。您应当防患于未然,否则一旦共叔段的势力发展起来,就难以应对了。您没听说过‘草蔓难除’这句话吗?更何况是您深受太后庇护的弟弟呢!”

郑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就让我们静观其变吧!”

果如祭仲的预言,不久共叔段就开始扩建城邑。见郑庄公没什么反应,共叔段更加肆无忌惮,于是下令让西部和北部的边境之民都服从自己的命令。

共叔段的嚣张跋扈,终于引起郑国上下的不满。大夫公子吕对郑庄公说:“如今的郑国已经有两个君主了,下达两种命令,辖制着两地的臣民。您作为真正的国君,怎么能容忍这种情况呢?如果您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索性就将君主之位拱手让于共叔段。如果您不想这样,就请下定决心除掉共叔段,否则百姓早晚会生出二心。”

郑庄公则胸有成竹地说:“不用我去除掉他,他早晚会自取灭亡的。”

郑庄公的放任,更加助长了共叔段的气焰,他甚至宣布郑国西部、北部边境为自己的封地,并把封地扩展到了廪延(今河南延津县东北)。

公子吕按捺不住了,对郑庄公说:“我们必须决断了,否则,等到共叔段羽翼丰满,民心就会归顺于他了。”

郑庄公则再一次选择了隐忍,他说:“不义之举,定失民心,他的势力越强大,便越是接近分崩离析。”

随着郑庄公的放任,共叔段的野心渐渐得到满足,他开始不计后果地制造武器,积聚粮食,修整城池,正式开始了筹备攻打郑国国都的计划。

事实上,郑庄公时刻关注着共叔段的一举一动,获悉了共叔段的所有阴谋。共叔段起兵时,郑庄公终于等到了机会。他对公子吕说:“可以动手了。”随即,郑庄公命令公子吕率大军去京城讨伐共叔段。京城的人听说国王派军前来,纷纷倒戈。共叔段成了孤家寡人,只好弃城而逃,最后成了郑庄公的阶下囚。

谋略智慧

官场、商场或是战场上经常会用“欲擒故纵”的谋略来对付敌手。在这个故事中,郑庄公表面上看似仁慈,实则城府十分深。他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段,摸清了共叔段的心理,并将其慢慢引入事先布下的网中,最终巧妙地使对方处于自己的掌控之中,再以正义压邪恶,替天行道。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欲擒故纵”虽会起到不可言的妙用,但是这个“纵”是需要心中有十足的把握,即一定要摸清对方的底细。否则,使用不当则会弄巧成拙。

相关参考

《史记》赏析 郑庄公对段采取欲擒故纵的计策

郑庄公寤生出生时因母亲难产而不受待见,长大后,他继续了郑国的国君之位,面临母亲的偏幸和弟弟的骄横,他接纳了欲擒故纵之计,最后一举覆灭段的势力,让本身的君位加倍稳定。为今后的实现小霸打下了根蒂。古代刽子

郑庄公导演了历史上第一起钓鱼执法 共叔段之乱

郑庄公姬姓,名寤生(前757年—前701年),为中国春秋时代郑国君主,他代表不仅仅是春秋战国期间的一个诸侯,也代表了春秋战国诸侯行为模式的一个典范,此人雄才大略富有野心,然而此篇是要介绍关於他的一场战

郑庄公导演了历史上第一起钓鱼执法 共叔段之乱

郑庄公姬姓,名寤生(前757年—前701年),为中国春秋时代郑国君主,他代表不仅仅是春秋战国期间的一个诸侯,也代表了春秋战国诸侯行为模式的一个典范,此人雄才大略富有野心,然而此篇是要介绍关於他的一场战

历史人物 郑庄公是个怎么样的人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郑庄公是怎么打败他弟弟共叔段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到郑庄公其实就不懂不说这个共叔段了,这两个人真的是斗了很久很久,但是以共叔段失败告终,但是其实很多人都感觉

春秋战国 郑庄公智平叛乱的故事

  春秋时期,有著名的“五霸”,其实在“五霸”之前,就有郑庄公称霸于诸侯。郑庄公名叫寤生。虽然他是一国之主,但他的母亲武姜却不喜欢他,时时偏护他的弟弟共叔段,总想把小儿子推上王位。>>  郑庄公封给弟

春秋战国 郑庄公是一个怎样的帝王

  公元前743年,郑武公病逝,儿子郑庄公即位。庄公继承下来的这个强大封国,不仅同周室矛盾重重,而且本国内部也勾心斗角,权力之争愈演愈烈。>>  共叔段是郑武公次子,其母武姜因为生寤生(即郑庄公)时难

春秋战国 话说中国智谋郑庄公克段于鄢

欲擒故纵,郑庄公克段于鄢【原典】春秋初年,郑武公娶了中国的姜氏为妻,生下两个儿子。大儿子难产,所以叫寤生,姜氏也因此不喜欢他。小儿子叫段,长得英武高大,很得姜氏宠爱。姜氏多次想让武公立段为太子,但没有

春秋战国 郑庄公先礼后兵的故事

>  ——郑庄公先礼后兵不是怕敌人,是为了抓住最好机会、最佳时间消灭敌人。做事情也一样,抓机会和抓时间太重要了!>>  春秋时期,郑国的郑武公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寤生,即后来的郑庄公,另一个叫共叔段。>

春秋战国 郑庄公掘地见母

《左传·隐公元年》记载:郑庄公弟兄二人,母亲武姜因生庄公时难产,因此对他心生厌恶,取名“寤生”,相反对其弟弟叔段却百般宠爱。按照古制,寤生是老大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王位,成为郑国君主。母亲武

春秋战国 郑庄公是怎么脱颖而出的

>春秋首霸郑庄公>  叔段在郑国内战中一败涂地,这场叛乱却是一根导火线。>>  这根导火线引燃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国际战争。>>  这场战争最终使郑庄公脱颖而出,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位霸主。>>  在郑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