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明诗殿军陈子龙?他为什么有这个称号?陈子龙的诗作代表
Posted
篇首语: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如何评价明诗殿军陈子龙?他为什么有这个称号?陈子龙的诗作代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如何评价明诗殿军陈子龙?他为什么有这个称号?陈子龙的诗作代表
陈子龙,生于公元1608年,去世于公元1647年,初名介,字卧子、号大樽,南直隶松江华亭人,明朝末年著名的诗词大家和官员。陈子龙在诗词方面成就极高,后世之人将其称为“明诗殿军”和“明代第一词人”。有这样一个称号,自然是因为陈子龙在诗词写的极好,开创陈诗之风了。
在仕途上,陈子龙就比较一般了。崇祯十年,陈子龙进士及第,因为名在丙科,所以被派往外地就任。还没到任上,就传来了母亲去世的消息,于是他只能回乡守孝。后来任绍兴推官,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因祖母病重推辞。陈子龙真正开始在官道上活动,主要还是在南明之时。
南明朝廷是明朝的残余政权,诸位明朝遗臣辅佐朱明遗脉建立的政权。已经有过一次国家灭亡的惨事,但是南明朝中许多大臣却丝毫没有进取之心。这些人偏安一隅,安与享乐,不思如何收复旧山河也就罢了,甚至还互相倾轧,政治斗争严重。
陈子龙入南明朝廷之时,一心想要辅佐皇帝光复河山。刚刚加入福王朱由崧所在的政权,就连上三疏,劝诫主君,建议防务。他的建议在当时却并没有被采纳,反而陷入了政治斗争中。陈子龙深恨如此黑暗无道的官场,于是愤然出朝,请假回家。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陈子龙还有着文人特有的清高,以及正直不阿,坚持原则底线的本性。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无法在官场上更好的生存。面对残败的河山和腐朽的政治,他无能为力,最终只能选择退让。
顺治二年,福王朱由崧的势力被清军摧毁,南京城破。陈子龙听闻此消息后,捶胸顿足,最终却只能避居他处。
陈子龙是铁血的反清派,一直坚持对抗清朝势力,恢复明朝统治。虽然暂时选择了退让,但是却仍然会选择继续与清朝作斗争。事实上在他避居之时,曾经的好友陈洪范已经投降了清王朝。为了劝说他和夏允彝投降清朝,曾经多次登门拜访,夏允彝抗辞答之,陈子龙则避而不见。故明参将洪恩炳,与陈子龙“素执弟子礼”,亦降清,也来劝说陈子龙降清。这次陈子龙直接将人给轰了出去,矢志抗清。
当江南兴起轰轰烈烈的抗清运动的时候,陈子龙也与诸位好友联合在一起,积极组织抗清行动,伺机起兵。最后的结果显而易见,他们都失败了。夏允彝等人殉国,陈子龙则改名易姓,隐居避祸。后来因为仆从的大意而被清军捕捉到行踪,最终被抓捕。
清廷审问之时,他“植立不屈,神色不变”,言“我崇祯朝兵科给事中也。”,“吾惟留此发,以见先帝于地下也。”后来在押往南京的途中,陈子龙找准机会投水而死,算是为泱泱大明尽了自己最后的一丝忠心。
像陈子龙这样的人,明末清初之时不知凡几,这样的人物值得后世人尊敬,同时也让人感叹。谁能想到一直坚持抗清之人,在国家还在的时候,只想“广其宅,示无志四方也”呢?
陈子龙的诗
《渡易水》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辽事杂诗》
卢龙雄塞倚天开,十载三逢敌骑来。
碛里角声摇日月,回中烽色动楼台。
陵园白露年年满,城郭青磷夜夜哀。
共道安危任樽俎,即今谁是出群才!
《秋日杂感》
行吟坐啸独悲秋,海雾江云引暮愁。
不信有天常似醉,最怜无地可埋忧。
荒荒葵井多新鬼,寂寂瓜田识故侯。
见说五湖供饮马,沧浪何处着渔舟。
相关参考
陈子龙和柳如是,这两人大家应该都不陌生。陈子龙是明朝著名的诗词大家,有“明代第一词人”的称号,诗歌方面也成就很大,为“明诗殿军”。同时也著名的抗清义
陈子龙 陈子龙有明诗殿军、明代第一词人的美誉,著有《安雅堂稿》、《陈忠裕公全集》等作品,其文坛地位在明朝末年相当高,他与名妓柳如是的故事也流传至今。 陈子龙柳如是 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一书曾
陈子龙是明朝末年官员、文学家,有“明诗殿军”和“明代第一词人”的美称。无论是在当时的文学界,还是后世的文学界,陈子龙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公元160
陈子龙是明朝末年官员、文学家,有“明诗殿军”和“明代第一词人”的美称。无论是在当时的文学界,还是后世的文学界,陈子龙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公元1608年,陈子龙在南直隶松江华亭出生,最开始就陈介,
陈子龙 陈子龙是明朝诗人、词人、骈文家、散文家,被称作明代最后一个大诗人、明代最杰出的词人,代表作有《安雅堂稿》、《陈忠裕公全集》等。 陈子龙简介陈子龙是谁 陈子龙(1608年7月12日—1
导读:陈子龙(1608—1647)明末官员、文学家。初名介,字卧子、懋中、人中,号大樽、海士、轶符等。汉族,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祯十年进士,曾任绍兴推官,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
明朝人物中文名:陈子龙别名:陈卧子,陈大樽国籍:中国(明代)民族:汉族出生地: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出生日期:万历三十六年六月初一(1608年7月12日)逝世日期:南明永历元年五月十三(1647年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介绍完赵云的一生后,给了赵子龙一个总体评价:“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而蜀书《杨戏传》中记载了杨戏对赵云的评价,其中又有“猛将之烈”四个字。很多人据此认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介绍完赵云的一生后,给了赵子龙一个总体评价:“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而蜀书《杨戏传》中记载了杨戏对赵云的评价,其中又有“猛将之烈”四个字。很多人据此认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介绍完赵云的一生后,给了赵子龙一个总体评价:“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而蜀书《杨戏传》中记载了杨戏对赵云的评价,其中又有“猛将之烈”四个字。很多人据此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