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族的丧葬有什么风俗习惯 东乡族丧葬

Posted 东乡族

篇首语:学习并不等于就是摹仿某些东西,而是掌握技巧和方法。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东乡族的丧葬有什么风俗习惯 东乡族丧葬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东乡族的丧葬有什么风俗习惯 东乡族丧葬

2、东乡族开斋节有什么风俗习惯 东乡族节日

东乡族的丧葬有什么风俗习惯 东乡族丧葬

丧葬文化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是中国众多的传统文化之一,丧葬文化包括了中国道家、儒家、佛家三大教派的思想理念。而丧葬文化被流传到中国各地后,被当地人们加入自己民族的特色,以此就形成了中国各地的丧葬文化都有着不一样的形式。

东乡族聚居在甘肃省境内,其中半数以上居住在甘肃东乡族自治县。其余分别聚居在和政县和临夏县。十四世纪后半叶由聚居在东乡的许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主要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东乡族有自已的语言,没有文字。大多数东乡族人都兼通汉语,通用汉文。东乡人有丰富的群众娱乐活动和民间口头文学,竞技活动主要有赛马、摔跤、打土块等。“花儿”是东乡族喜欢的歌舞形式。东乡人的乐器有“四弦子”、笛子和泥制吹器等。东乡族以农业为主,畜牧业、特别是养羊,在生产中也占重要地位,东乡“三宝”桃杏、瓜果、大红枣享誉全国。东乡族对丧葬很重视,对所有亡者,不分年龄性别,一样对待。

东乡族实行土葬、速葬。通常在逝世当天料理丧事,进行埋葬不隔夜。只有亡人的直系亲属因路远赶不及当天奔丧的,才破例等候一天。丧葬较节俭,亡人埋葬不用棺木,不戴饰物,不陪葬。东乡族把裹尸布叫“克凡”(一译凯凡),尸体叫“埋体”。逝世叫“杜亚依结”,忌说人死,只有动物死了才说死。人逝世后,家族立即商议丧葬之事,推举年纪大的人主持治丧,并立即派人通知亡人的各方亲友和邻近乡里,东乡语叫作“开连库和”即“报丧”,告知亡故时间和送葬时间、地点。亲友、邻里闻讯来到亡人家,向家属表示安慰,叫“他节”。亡人家属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出散“乜贴”,即为掉念亡人施舍现金。

人逝世后,将“埋体”放在洗尸的“水床”上(即一块大木板),由亡人的亲属“抓水”(净尸)。男性亡人由舅舅家来的人或阿訇洗,女性亡人由娘家的人或老年妇女洗。净尸后,用“克凡”包尸,“克凡”要按一定的规格剪成上、下身几块,才能使用。“抓水”后转“费达也”(一译“非提也”),这是一种赎罪仪式,送葬前请阿訇、满拉数十人,为亡人举行。之后,将亡人放进“塔布”(似匣子)盖上绿色或白色的绣单,绣单上绣有阿拉伯文《古兰经》语录,抬到清真寺站“则那孜”(一译“之拿节”,即行殡礼)。

其仪式:教长或阿訇站在众人最前面,虔诚地念祈祷词,送葬者随之低首默祈,求真主饶恕和怜悯亡人,让他(她)的灵魂得以安息。祈祷完毕,亡人家属要依据经济能力,向人们散“索得格”(阿拉伯语,意为施舍),即为亡人施舍一些钱财。殡礼毕,由亲友、邻里将尸体抬到墓地安葬。东乡族人认为,能为亡人送葬是一种宗教懿行。凡送葬者,必须事前大净、小净。墓内不放任何陪葬物,不挂遗像,不放花圈,不烧冥钱,不奏哀乐,也不准吹打响器。

墓坑呈长方形,挖掘时先在平地上挖一直坑,然后在直坑的内旁再挖一偏洞,将亡人缓缓地安放在偏洞内,让他头北脚南面朝西,后用土坯将偏洞口堵起来,再把直坑填满土。这时阿訇开始诵念《古兰经》有关章节,送葬的人们跪坐聆听。念毕,大家一起接“都哇”,表示替亡人祈祷。至此,葬礼结束。

亡人生前穿过的衣服,一般要施散给贫困者,不能留存在家中。老教教民通常在送葬的当天和葬后七天、四十天、一百天以及周年日,均请阿訇念“亥亭”(《古兰经》章节)以示纪念。悼念时宰鸡或宰羊,炸油香,请亲友、邻里。新教教民则在送葬后四天之内,亡者家中忌生火做饭,须到亲友或家伍家里吃饭。四天后,请阿訇念“亥亭”,并在七天、四十天、一百天和周年时,请阿訇念“亥亭”,以示悼念。

东乡族开斋节有什么风俗习惯 东乡族节日

东乡族开斋节的习俗与传统活动

不同民族间的传统节日也是有所不同的,东乡族的重要节日之一是开斋节。开斋节始于伊斯兰教纪元第二年,开斋节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在穆斯林习惯用阿拉伯语称呼为“莱麦丹”月,“莱麦丹”是练的意思,即练思想、练意志、练身体,也称“斋月”。那么一起走进东乡族文化详细了解当地的开开斋节吧。

伊斯兰教教历9月是戒斋的月份,9月因此称之为斋月。斋月中,穆斯林白天不饮不食,不准说污言秽语,夜间饮食,称为“封斋”。伊历10月1日开斋,举行庆祝活动,称为开斋节,或称“尔德节”。

开斋节的一天,男人们除了去清真寺聚礼以外,还在清晨上“表咱”(墓地)念经祈祷,悼念亡人。邻里间相互上门做“撒拉姆”,互相问安。妇女们则在家里炸好油香、油裸、馓子分送亲友,互相拜节问候,这样庆祝三天,非常隆重。

节前,人们要粉刷房屋,打扫庭院及街巷、厕所,理发洗澡,并把清真寺装饰一新。同时赶制节日服装,准备节日食品。节日清晨,成年男子沐浴净身,身着新衣或洁净服装,聚集在清真寺会礼。会礼结束,或由阿訇率领集体游坟,或各家各户上墓地念经祈祷,悼念亡人。

之后,人们前往各亲友及邻里家互道“色俩目”问安,互赠油香、馓子、油等,表示拜节祝贺。一般中年妇女在家待客,年轻夫妇、未婚女婿要在节日的第一、二天带上礼品前去岳家给岳父母拜节。许多青年还在节期举行婚礼。这一天,富裕的东乡族穆斯林,要交付一定数额的开斋捐,施散于贫困的穆斯林。

开斋节必须以伊斯兰的方式庆祝,活动的主题应当是时刻记念真主和学习穆圣。尔德节不是民族文化的节日,也不许可把尔德节降格为地方或少数人群的娱乐活动。民族节日活动的目的是寻求欢乐、节日休息、互相送礼、借机会吃喝,但是,尔德节日必须是以崇拜真主,记念穆圣为核心的内容,非此就没有资格称作是尔德节,那是伪尔德节;

如果排除了加强信仰的目的,尔德节被彻底篡改了性质,那么,伪尔德节不是把穆斯林引向光明,而是引向罪恶。因为,偷梁换柱转移目标的伪尔德节不敬畏真主,偏离了主道,任何邪恶的行为都可能发生。

相关参考

清代后期汉族丧葬风俗探究

>  1.丧葬有制>>  后期,仍然实行丧葬有制。为了保证丧葬礼制的实施,清代统治者不惜约之以严刑峻法,严令各地丧葬,“务从简朴,毋得僭妄。”《钦定大清会典》卷三九八《礼部? 丧仪》规定,丧家若因财力

东乡族的信仰是什么? 东乡族信仰

...形成过程中起过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东乡族的历史发展、风俗习惯和文化生活,阿都具有很大的影响。约在元末明初时,由哈木则率领的第一批

东乡族的信仰是什么? 东乡族信仰

...形成过程中起过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东乡族的历史发展、风俗习惯和文化生活,阿都具有很大的影响。约在元末明初时,由哈木则率领的第一批

西周时期的墓葬制度与丧葬风俗是怎样的

西周墓葬的大量发现和发掘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50年代以来发现的重要西周墓地有西安附近丰镐遗址中的张家坡西周墓地,周原遗址中的西周墓,宝鸡茹家庄西周墓,北京的琉璃河燕国墓地和白浮西周墓,以及安徽

东乡族的民居有什么特色风格 东乡族建筑

东乡族民居特色与风格东乡族位于甘肃省,是颇具特色的一个少数民族,其历史悠久,融合多方文化。少数民族的建筑大半都是依山傍水,东乡族也不例外。东乡族把居住的家院叫庄窠,庄窠多半依山而筑,屋外有一丈多高的土

东乡族的建筑有什么特色 东乡族建筑

家对很多工作在外的人来说是一个只能在梦里才能经常到达的地方。家不仅是一栋建筑,更是容纳了小小家庭看穿冷暖的地方。远古时代的房子只是一个山洞,再发展到现在,人们更着重于房子的构造,那么,你想知道东乡族的

东乡族的手抓羊肉有什么特色 东乡族饮食

东乡族手抓羊肉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饮食是最让人们关注的一个话题,中国的饮食也早已冲出国门,成为世界闻名的特色。在神州大地上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饮食文化,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东乡族的手抓羊肉,想更了解东乡

东乡族的鸡尾宴有什么特点 东乡族饮食

别具情趣的东乡族鸡尾宴最近一直传着一句话——“这世界只有爱和美食不可辜负”。说这句话的人一定是一个吃货,理解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民以食为天,人们靠食物汲取养分,而中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美食之邦”,...

东乡族的鸡尾宴有什么特点 东乡族饮食

别具情趣的东乡族鸡尾宴最近一直传着一句话——“这世界只有爱和美食不可辜负”。说这句话的人一定是一个吃货,理解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民以食为天,人们靠食物汲取养分,而中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美食之邦”,...

甘肃省的东乡族和回族最主要的区别有哪些呢

东乡族是中国甘肃地区颇具特色的一个少数民族,其历史、民俗十分悠久,融合发展了多方文化。东乡族是14世纪后半叶由聚居在东乡的许多不同民族成分融合而成的,因居住在河州(甘肃临夏地区)东乡地区而得名。东乡族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