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如何成为军事主官 解读历史名将
篇首语: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狄青如何成为军事主官 解读历史名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2、历史人物 狄青简介 狄青因何被贬官至死 出身寒微的名将狄青
狄青如何成为军事主官 解读历史名将
北宋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将军,他叫狄青。或许我们听说过他的名字却不太了解他。先来简单介绍下狄青:
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人,面有刺字,善骑射,人称“面涅将军”。他出身贫寒,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为延州指挥使,勇而善谋,在宋夏战争中,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立下了卓越的战功。朝廷中尹洙、韩琦、范仲淹等重臣都与他的关系不俗。范仲淹授以《左氏春秋》,狄青因此折节读书,精通兵法。以功升枢密副使。平生前后25战,以皇祐五年(1053年)正月十五夜袭昆仑关最著名。狄青生前,备受朝廷猜忌,导致最后抑郁而终;死后,却受到了礼遇和推崇,追赠中书令,谥号“武襄”。
小编从三点来解读狄青是如何从一个农民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事主官的:
一、
北宋名将狄青出身贫寒,早年只是今山西汾阳市农村的一个农民,16岁的时候,他的哥哥参与斗殴,狄青差点替哥哥被抓走,因为他救活了被哥哥打落水的无赖而作罢。后来狄青在西和县当过小吏,20岁的时候,狄青来到京城,因生活无着,走投无路,只好报名参军。宋代重文轻武,当兵是被人看不起的。为了防止士兵逃跑,在脸上耳朵边刺上字,因此,当兵被称为入“赤籍”,狄青的脸上因此就被刺上了字。
二、
狄青最开始只是一名骑兵后备军,过了一段时间才正式成为禁军骑兵。此后的整整十年时间里,狄青一直在军队基层当兵,最多当过一些根本不入流的最低层武官。1038年,西夏李元昊称帝,并派兵进犯宋夏边境,这场战争成为狄青改变命运的契机。狄青被选派到边境以加强防备,他最初当了一个叫“延州指使”的小军官,级别仍然非常低。在接下来的战争中,狄青骁勇善战,在宋军整体表现糟糕的情形下取得了一些振奋人心的战绩,使得他引起了注意。
三、
1040年,范仲淹和韩琦被派到前线任主官,狄青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因见识高明,被上级推荐给范仲淹。范仲淹接见了狄青之后,认为他是一个可造之材,只是缺乏系统学习,于是送给他一套《春秋左传》,从此狄青努力学习兵书和历史上的战例,从一个勇猛的士兵,逐渐成长为一名满腹谋略的将军。狄青因战功卓著,晋升很快,两年后,已经当了保州刺史。在前线的四年间,狄青参加了二十五次战争,八次中箭受伤。战事平息之后,狄青一直在边境驻守防备,成为一名高级军官。
四、
1052年,南方少数民族首领侬智高发动叛乱,狄青被提升为枢密副使,率兵前去平叛。在这场战争中,狄青充分施展了他的高超军事才能,经过半年的鏖战,终于彻底平定了侬智高的叛乱。至此,狄青成为当时的天下第一名将。狄青班师回朝之后,被宋仁宗任命为枢密使。宋代枢密使作为最高军事长官,向来由文官担任,狄青作为从最底层士兵成长起来的武将担任此职,是没有先例的,因此引起了很多人的非议。
五、
狄青出身农民,从最低层的普通士兵,因辉煌的战绩,一步步成长为枢密使,这种经历使他成为广大普通士兵和下层人民心中的偶像,他的事迹也被民间不断神化,终于成了传说。但这种名声也给他带来了麻烦,他出行时,往往引来大批粉丝的围观和喝彩,朝廷认为他有很大号召力。狄青担任枢密使,本来朝廷就对武将防备心很重,偏偏又发生了一些偶然的事件,更加重了朝廷对他的疑忌。终于,狄青被免去了枢密使职务,加了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虚衔,到陈州任通判去了。在陈州,狄青心情压抑,又常常担心朝廷对他的怀疑,半年之后,因嘴唇发病而去世,终年50岁。
历史人物 狄青简介 狄青因何被贬官至死 出身寒微的名将狄青
中文名:狄青 别名:狄汉臣 国籍:北宋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汾州西河 出生日期:1008年 逝世日期:1057年 职业:将军、枢密使、同平章事(丞相) 主要成就:前后25战,大破西夏 夜袭昆仑关,平侬智高之乱 谥号:武襄 外号:面涅将军、狄天使、武曲星
www.cha138.com 北宋武曲星,枢密使——狄青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人,面有刺字,善骑射,人称“面涅将军”。他出身贫寒,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为延州指挥使,勇而善谋,在宋夏战争中,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立下了卓越的战功。朝廷中尹洙、韩琦、范仲淹等重臣都与他的关系不俗。范仲淹授以《左氏春秋》,狄青因此折节读书,精通兵法。以功升枢密副使。平生前后25战,以皇祐五年(1053年)正月十五夜袭昆仑关最著名。狄青生前,备受朝廷猜忌,导致最后抑郁而终;死后,却受到了礼遇和推崇,追赠中书令,谥号“武襄”。 狄青,生于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卒干嘉佑二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山西汾阳)人,北宋大将。狄青出身贫寒,16岁时,因其兄与乡人斗殴,狄青代兄受过,被“逮罪人京,窜名赤籍”,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在西北称帝,建立夏国。宋廷择京师卫士从边,狄青入其选,任延州指挥使,当了一名低级军官。在战争中,他骁勇善战,多次充当先锋,率领土兵夺关斩将,先后攻克金汤城,宥州等地,烧毁西夏粮草数万,“收其帐二千三百,牲口五千七百”,并指挥士兵在战略要地桥子谷修城,筑招安、丰林、新寨、大郎诸堡,“皆扼贼要害”。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一马当先,所向披靡,在4年时间里,参加了大小25次战役,身中8箭,但从不畏怯。在一次攻打安远的战斗中,狄青身负重伤,但“闻寇至,即挺起驰赴”,冲锋陷阵,在宋夏战争中,立下了累累战功,声名也随之大振。
相关参考
不肯除去脸上刺字的狄青 在守内虚外、重文轻武的宋代,军人尤其是士兵的社会地位很低。为了防止士兵逃跑,他们的脸上要被刺上字。北宋名将
中文名:狄青 别名:狄汉臣 国籍:北宋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汾州西河 出生日期:1008年 逝世日期:1057年 职业:将军、枢密使、同平章事(丞相) 主要成就:前后25战,大破西夏
北宋仁宗时期的着名将领狄青含冤而死,这一悲剧给北宋的政治和军政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在两宋军事史上,狄青是屈指可数的军事奇才之一。他身先士卒、运筹帷幄,为北宋王朝建立了卓越功勋。在这一悲剧的酝酿及演变过程
北宋仁宗时期的着名将领狄青含冤而死,这一悲剧给北宋的政治和军政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在两宋军事史上,狄青是屈指可数的军事奇才之一。他身先士卒、运筹帷幄,为北宋王朝建立了卓越功勋。在这一悲剧的酝酿及演变过程
狄青,字汉臣(公元1008~公元1057)汾州人士(现山西汾阳),北宋时期名将。宋朝重文抑武背景下,皇帝和文官集团猜忌狄青,狄青出判陈州,最后抑郁而终。
唐末五代武人专政、叛乱频仍,殷鉴不远,北宋历代皇帝和文臣都或多或少猜忌防范武将,部分文官甚至奉“重文轻武”为祖宗家法。名将狄青的遭遇是北宋文武关系的一个缩影。狄青战功赫赫,官拜枢密使(相当于国防部长)
名将狄青狄青是汾州西河人,字汉臣。行伍出身,善骑射。宝元初年,因赵元昊反叛,下诏选择卫士戍边,以狄青为三班差使、殿侍、延州指使。时偏将屡败,士卒多畏怯,狄青到任后常为先锋,四年间,前后大小25战,身披
狄青字汉臣,是北宋著名将领。他出身贫寒,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有这样的成就实属传奇。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这位传奇的北宋将领。一、北宋名将狄青出身贫寒,早年只是今山西汾阳市农村的一个农民,16岁的时候,他的
北宋名将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人,生于公元1008年,去世于公元1057年。他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后来因为替与人斗殴的哥哥顶罪而进入军营,此后便一直在军中服役。 狄青作战悍不畏
狄青字汉臣,是北宋著名将领。他出身贫寒,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有这样的成就实属传奇。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这位传奇的北宋将领。一、北宋名将狄青出身贫寒,早年只是今山西汾阳市农村的一个农民,16岁的时候,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