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谋略 天才军事家曹操以法治军

Posted 公元

篇首语: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兵法谋略 天才军事家曹操以法治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兵法谋略 天才军事家曹操以法治军

天才军事家曹操以法治军

曹操(公元155~220)沛国谯县人(安徽亳县),字孟德,小名阿瞒,汉相国曹参之后。

曹操初入仕途,就不避豪强,敢于坚持和实行自己的主张。他刚满20岁,由人推荐做了洛阳北部尉(尉是维持治安的地方官,比县令低一级)。为了反对豪强,维护东汉王朝的法制,他一到任就在尉衙门左右各悬挂10根五色棒,违犯禁令者一律用棒打死。并身体力行,曾用五花棒打死汉灵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叔,一时震动洛阳豪强权贵,不敢再触犯禁令。

曹操的最初的军事活动,是从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农民军开始的。公元185年曹操被提升为济南相,他抱着“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的志向,把各县劣行恶迹严重的长吏统统免了职,把庙宇祠屋都拆掉了,下命令禁止这种祭祀,使得当时“世之淫祀由此遂绝”。由于遭到地方上世族豪强和中央权臣的反对,曹操不久即去职回家。189年董卓为乱,进攻洛阳,废立皇帝,各地世族豪强纷纷崛起,拥兵自立。这年12月曹操到达陈留,招募义兵。他散发了曹家在兖州的财产,作为军队的费用。以曹代宗族子侄、部曲为主,迅速组成一支5000多人的队伍。公元191年和192年,曹操取得兖州,建立了军事根据地,改编青州军30多万人,发展了强大的军事力量。他首先打败了袁术和公孙瓒的联合进攻,然后又两次征讨割据徐州的陶谦,巩固了自己在兖州的统治地位。公元196年,曹操把汉献帝接出洛阳,迁到许昌建都,改国号建安,开始了“名正言顺”地同豪强割据势力的斗争,先后打败了杨奉、张绣、刘表等割剧中原的封建军阀,进一步巩固了他在中央政权中的地位。

接着,就开始了打击最大豪强割据势力、统一中国北方的一场决定性战役——我国战争史上有名的官渡大战。结果黄河南北的豪强割据势力被打垮或被削弱,在中国的北方出现了统一的和较为安定的局面。怀有统一大志的曹操,自然不会满足于北方与南方仍处于分裂状态的局面,208年正月,他就准备攻打地处南北要冲的荆州,夺取荆州,方能南越长江,实现南北统一。同年7月,曹操亲率大军南下,先以绝对优势的兵力,打败了同刘表联合抗曹的刘备。曹操翦除了刘表的羽翼之后,迅速南下,占领了江陵,控制了荆州大部分地区。接着,他就顺江东下,追击刘备,进抵巴丘,直接面对雄据江南的孙权集团,揭开了一场新的大战役——赤壁之战的序幕。

曹操在统一北方的战争中不断取得胜利,也由于他坚持实行了用人唯贤的正确方针,许多虽然出身微贱但有真才实学的人,集合到他的身边,文官如荀彧、郭嘉、荀攸、满宠等,武将如张辽、徐晃、庞德、于禁等,都不是豪强世家出身,都是由于有才学、有能力,才被曹操提拔重用的。

曹操坚持以法治军,以法治国,因而军纪严明,国家安定,保证了统一战争的胜利。他曾经下令部队行军马踏农民麦田者处死,因此骑兵经过麦田时都下马扶麦而行。有一次他在行军中坐骑受惊,跃入麦田,他就请主簿议罪。主簿认为,按春秋大义,统帅不能加罪。曹操说,制定法的人自己违反,就不能统率部下,我是统帅,不能自杀,但仍要加刑,他拔出剑,割发代头,全军敬佩,都不敢再违反了。

曹操一生从事于扫平豪强割据势力,统一中国的事业,坚定不移。当时汉皇室给他的“封邑”,他坚决辞掉。他坚持不称帝,也拒不接受过分的封赏。孙权写过信要求他称帝,指出,孙权这样做,是想把他“放在炉火上烧烤”,使更多的人反对他。

公元220年1月曹操在南征关羽的回师途中,一病不起,死于洛阳,他遗命诸子丧葬务必节俭。

相关参考

军事谋略 《孙子兵法》中治军、统兵的军事思想

治军、统兵思想如何才能在战争中很好地运用制胜之道,取得最终的胜利呢?《孙子兵法》的治军、统兵思想的落脚点是“人”。人,是战争中最具活力的因素。要取得胜利,首先就要打造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强的军队。随着

军事谋略 大司马穰苴从严治军

大司马穰苴从严治军司马穰苴(生卒年月不详)姓田名穰苴,春秋时期齐国人,齐景公时掌管军事的大司马,所以后人称他为司马穰苴。他是齐国大夫田完的后代,是我国早期的军事家。相传他着有《司马兵法》。他的活动年代

兵法谋略 诸葛亮以信治军——守信不失,诚信待人

诸葛亮以信治军——守信不失,诚信待人魏明帝曹叡(204~239)亲自率领军队征讨蜀国,驾车来到长安,便任命司马懿担任魏军主将,督领张郃的雍州、凉州劲旅二十多万,秘密行军,直奔剑阁。当时,诸葛亮屯兵祁山

谋略人物 天才的军事家 - 孙武

孙武,春秋末年兵家,字长卿,齐国人。孙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家,他所著的《孙子兵法》不仅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在世界军事学术史上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部兵书,被历代军事家

军事谋略 《孙子兵法》与军事——官渡之战

第49节《孙子兵法》与军事——官渡之战在战争中,利与害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孙子认为,将帅用兵,必须兼顾利与害两个方面。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时,曹操以十分弱小的兵力与袁绍大军相峙于官渡。曹操十分清晰地

军事谋略 《孙子兵法》与军事——赤壁之战

第82节《孙子兵法》与军事——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可谓是火攻的典型战例。曹操率大军80万,而孙刘联军的实力无法与之抗衡,于是周瑜与诸葛亮定下火攻之计,借火之力,改变了战争的结局。孙子所说的“发火有时,起

兵法谋略 鬼谷子《赏罚之道 不可无度》解读

赏罚之道不可无度【原文】太公曰:“明罚则人畏慑,人畏慑则变故出;明赏则不足,不足则怨长。故明王之理人,不知所好,不知所恶。”文子曰:“罚无度则戮而无威,赏无度则费而无恩。”故诸葛亮曰:“威之以法,法行

军事谋略 周亚夫是怎样治军的?

周亚夫治军文帝之后六年①,匈奴大入侵。乃以宗正②刘礼为将军,军霸上③;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④,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⑤,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

军事谋略 严明是什么意思,治军严明的重要性

1.古人用兵,先明功罪赏罚。2.救浮华者莫如质。积玩之后,振之以猛。3.医者之治瘠痈,甚者必剜其腐肉,而生其新肉。今日之劣弁羸兵,盖亦当为简汰,以剜其腐肉者;痛加训练,以生其新者。不循此二道,则武备之

军事谋略 司马穰苴治军有哪些特点?一起来看史记司马穰苴列传的介绍!

司马穰苴军纪严司马穰苴①者,田完②之苗裔也。齐景公③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④,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⑤,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