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盾为何重视士会?他用的什么计策让士会回国?

Posted

篇首语: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赵盾为何重视士会?他用的什么计策让士会回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赵盾为何重视士会?他用的什么计策让士会回国?

  赵盾是晋国权臣,自晋襄公去世以后,他更是独自掌握朝政,辅佐国君晋灵公。能够得到赵盾的重视的人也一定不会是等闲之辈。士会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有自己的思想,在任何时候根据局势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定。士会在晋灵公继位的时候从晋国逃到了秦国去,后来赵盾用计将士会劝返回国,到底赵盾用的是什么计谋呢?

  公元前615年,秦康公亲自领兵攻打晋国,秦军勇猛,一下子就将晋国的羁马给攻占了。晋赵盾得闻消息,立即做出反应,迅速将国内三军调动起来,驻扎在晋国河曲。赵盾的心腹大将臾骈就给赵盾想了一个计谋,那就是按兵不动,把秦军拖死。臾骈认为秦军已经很疲惫了,晋军却很精神,他们离自己的国家这么远,带的粮草一定不够,只要晋军一直不和秦军打起来,秦军自己就会乱了阵脚的。赵盾认为臾骈的计划很好,于是就下令全军待命,修建深沟壁垒,严加守备,就是不能擅自攻打秦军。

  秦军这边,秦康公见赵盾早就到了河曲,可不管他们怎么做,晋军就是不出动。眼看军中粮草一日比一日少,秦康公觉得自己这次肯定会无功而返了。这时,士会给秦康公出了一个主意,他说:“赵盾之所以这样对付我们,这一定是赵盾身边的心腹臾骈所出,此人我从前有所了解,谋略十分出众,我们不能和他硬拼。现在我们只有一个办法让晋军出兵,那就是引诱赵穿。赵穿是赵盾的堂弟,两人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极好。可赵穿这人和臾骈不合,想必心中对臾骈的计策肯定不在意,所以只要我们能够挑拨了赵穿和臾骈的关系,就可能获胜。赵穿性格冲动,只要我们把握好时机,引诱赵穿出战,不怕赵盾不出现。”

  就这样,赵穿果然中计,独自带队就深入到秦军中去了,赵盾听了消息,再也不顾从前的计划,只好出兵攻打秦军,防止赵穿被秦军杀死。这一次,赵盾被士会的计策打败了,他不但没有打退秦军,还让秦军自己逃走,晋军什么好处也没有得到,战士们倒是损失了很多。这次大战后,秦康公越来越重视士会,俨然将士会当做自己的心腹来对待。士会才能很高,在秦康公手下做事以后,晋国始终无法战胜秦国,赵盾忧虑这件事,就召集六卿开大会,让大家一起想办法。赵盾开会的时候就说:“士会在秦国,狐射姑在狄国,若是将来晋国被这两国攻打,我们该怎么办呢?”赵盾的意思是,这两个人都是晋国的人才,而且都对晋国的朝政极为熟悉,是不好战胜的。赵盾的好友郤缺就说:“我觉得士会是可以被劝返回国的。当时他委身在秦国的时候,虽然是投降,但是却并不和先蔑一样,而是知道自己这样做是无耻的。他去秦国并不全是他的错,他对晋国还是有感情的,又有才干,召回来对晋国是有好处的。”赵盾就说:“士会在秦国受到重用,会这么轻易的就被劝回来吗?”赵盾的心腹臾骈说道:“我知道有个叫魏寿余的人,他能言善辩,我们派他假装投降去投奔秦国,然后找时机将士会劝服。”赵盾认为这个方法可行,于是就让郤缺去通知了魏寿余。

  郤缺是在夜半无人的时候去找魏寿余的,他说了白天大家商量的办法,告诉他第二天要假装叛变晋国,然后到秦国去劝返士会。第二天,魏寿余就假装违抗赵盾的命令,赵盾也假装生气,将魏寿余的家眷全部抓起来,魏寿余则假装挣脱了赵盾的控制,逃到了秦国去。魏寿余投奔秦康公,秦康公很怀疑他,魏寿余就给士会使眼色,士会一见到魏寿余这样,就知道魏寿余的目的了。不过士会也很思念晋国,所以就帮助了魏寿余获得秦康公的信任。魏寿余将自己的封邑献给秦康公,但他提出需要一个人和自己一起去,就可以收服自己的封邑了。秦康公只信任士会,于是就派了士会去。士会就是这样被赵盾等人接回了国,赵盾一下子就将其封为了上军将,使得士会成为了六卿之一。

相关参考

士会是哪个国家的人?为什么他要逃到秦国去?

  士会是晋国人,属于春秋时代。在士会的一生中,发生了很多事情,他同时受到了秦、晋两国掌权者的重视。本是晋国人,出身晋国显赫贵族的士会为何会到了秦国去,而且还是逃到秦国去的呢?  公元前636年,秦穆

士会有哪些历史事迹?他的历史功绩如何?

  公元前621年,士会因为护送公子雍回国继位失责,导致公子雍被乱箭射死,无奈只能跟着秦国的军队到了秦国。秦国的国君很看重士会的才能,渐渐的就将士会视作了自己的心腹。  和士会一起回秦国了的是先蔑,两

春秋战国 赵衰,冬日之日也 [评论随笔]《大梦春秋》连载(“走读历史”系列之三)

河曲战后,秦晋暂时息兵,晋国人也看得明白,秦康公嬴罃实不足虑。但士会是足虑的,他熟知晋国情势,放任他留在秦国,终是晋人心头大患。公元前614年夏,赵盾召集六卿相会于国都郊外,密商士会之事。赵盾说:士会

关于刘氏的历史

刘为华人第四大姓。起源有三;①源出于祁姓。相传帝尧姓伊祁,他的子孙有一支以祁为姓,被封在刘国(河北唐县),后代称刘氏。②源出于杜姓。杜伯的孙子士会在晋国任士师,晋襄公死后,士会去秦国接公子雍回国继位,

士会是谁?他是怎么死的?

  士会,祁姓、士氏,名会,是春秋晋国的中军元帅,曾担任晋国执政大夫一职,位列正卿。那时候的人常常以自己得到的封邑为自己的氏,士会也是这样,他本就是士氏的后代,但因封于随、范,于是就有了一个新的氏&l

定兴刘姓历史

一、刘姓的历史刘为华人第四大姓。起源有三;①源出于祁姓。相传帝尧姓伊祁,他的子孙有一支以祁为姓,被封在刘国(河北唐县),后代称刘氏。②源出于杜姓。杜伯的孙子士会在晋国任士师,晋襄公死后,士会去秦国接公

士��的历史评价如何

  士是春秋晋国一位极其出色的政治家、外交家以及法家先行者。在士的家族史中,我们发现了这样一条规律,那就是他们家的人对于法律的嗅觉都太灵敏了,几乎人人都懂法,能创造法。  士的祖父是士会,士会的祖父又

历史人物 士的历史评价如何

  士是春秋晋国一位极其出色的政治家、外交家以及法家先行者。在士的家族史中,我们发现了这样一条规律,那就是他们家的人对于法律的嗅觉都太灵敏了,几乎人人都懂法,能创造法。  士的祖父是士会,士会的祖父又

历史人物 士的历史评价如何

  士是春秋晋国一位极其出色的政治家、外交家以及法家先行者。在士的家族史中,我们发现了这样一条规律,那就是他们家的人对于法律的嗅觉都太灵敏了,几乎人人都懂法,能创造法。  士的祖父是士会,士会的祖父又

士匄的历史评价如何?士匄的儿子是谁?

  士匄是春秋晋国一位极其出色的政治家、外交家以及法家先行者。在士匄的家族史中,我们发现了这样一条规律,那就是他们家的人对于法律的嗅觉都太灵敏了,几乎人人都懂法,能创造法。  士匄的祖父是士会,士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