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纯孝”的苏过到底有多孝顺?苏过是个什么样的人?
Posted
篇首语: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号称“纯孝”的苏过到底有多孝顺?苏过是个什么样的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号称“纯孝”的苏过到底有多孝顺?苏过是个什么样的人?
“孝”是中国重要的伦理观念,是中华民族始终提倡的传统美德。这个观念十分重要,在古代可能成为一个官员升迁的依据,一个士子被上司举荐提拔的因由,成为大家评价这个人的依据。就算放在现代,大家自幼接受的教育也是要孝顺父母。长大之后,成家立业,有许多人在寻找自己另一半的时候,必须的要求就是要孝顺。可见“孝”,在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中占据多么重要的地位。
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孝顺自己父母的人,都会受到周边人的赞扬。苏过是苏轼后苏门下一代中最出色的人物,文学成就很高,有“四苏”之一的美称。当时在苏家诸多兄弟中,苏过最为人所称道。大家称赞的不仅仅是他的才学,同时还有他“纯孝”的品德。
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是一个全才的人,在文学上成就很高,号称北宋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人物之一。文学上的光辉万丈,对立的却是政治上的一波三折和曲折坎坷。
苏轼在为官期间,曾经多次遭到贬谪。情况差不多是这样,被提上来,不多久受政敌打压贬谪,被提上来,不多久因为党争的关系又被贬谪。总之相比于他人的顺风顺水,青云直上,苏轼的仕途可谓是坎坷艰辛,一把辛酸泪啊!在苏轼多次被贬谪的时候,苏过一直陪在苏轼身边,给予苏轼心灵上的安慰。
绍圣元年,苏轼被贬到广东惠州。这个时候的苏过,正好是二十二岁,正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一展抱负的时候。许多人在苏过这个年纪你,凡是学有所成者,大多数都在为了科举考试你而努力奋斗。但是苏过在得知苏轼被贬惠州之后,毅然决然的抛弃了对名利的追逐,对爱情的追求,跟随苏轼一起来到惠州,过着清苦的日子。
他将年轻的妻子和弱小的孩子留在宜兴,自己前往照顾自己的父亲。这一走,一直等到三年后,才将妻儿接到惠州一家团聚。
这还不算,不久之后苏轼又被贬到海南一个小县城。刚和妻儿团聚没多久的苏过,将自己的妻儿托付给兄嫂照顾,自己背着书担,又陪同苏轼一起来到了海南。在语言不通,习俗不同的海南,苏过陪着苏轼一起过着锄田读书的耕读生活。
现代许多人对于自己的老父母,能给出的只是衣食无忧的生活,很少有时间多陪陪他们。大家都有自己各自的生活,在享受生活的时候,忘记了自己年迈的父母。别说见面,电话都很少打一通。这一点完全不能喝苏过这样尽心尽力赡养父亲相比,是值得大家反思的。
孔子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说法,对待自己的父母,如果只是让他们吃饱肚子,那么和喂养牲畜又有什么区别呢?真正的孝顺,应该是用心去敬,去理解自己的父母,尽自己的努力去让父母感到高兴。这一点许多人都没有做到,但是苏过他做到了,所以被赞扬“纯孝”。
在苏轼被贬谪的日子里,苏过并不能在物质上让苏轼享受更多,但是他尽可能让苏轼在精神上得到满足。他不时写出诗文,交于苏轼赏析,不时大声读书,让苏轼知道自己不是孤单一个人。苏过陪伴了苏轼七年的贬谪时光,一直等到后来苏轼回到常州离世也未离去。
苏轼去世之后,苏家兄弟按照遗嘱将苏轼迁葬到郏城县小峨眉山。此后苏过便将一家人都迁到此地,为父亲看守坟墓。
除了孝顺父母,苏过还有许多其他的优点,比如说安与宁静、文采过人、甘于平淡不求富贵。苏过七岁的时候,就跟随父亲一起被贬到黄州,那个生活贫困,苏轼微薄的工资根本不足以负担家用,所以时常种菜贴补。苏过没有过上富庶的童年,幼年的经历让苏过有了这样一个淡泊宁静,不图仕进的生活态度。
相关参考
“孝”是中国重要的伦理观念,是中华民族始终提倡的传统美德。这个观念十分重要,在古代可能成为一个官员升迁的依据,一个士子被上司举荐提拔的因由,成为大家评价这个人的依据。就算放在现代,大家自幼接受的教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群星闪烁,出了不少让后人赞叹的伟大人物。同时也受悠久的历史的限制,许多人无法名流后世,被大家所熟知。有的是被历史遗忘,有的则是被他人掩盖。像是北宋名相范纯仁,他的名字在后世就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群星闪烁,出了不少让后人赞叹的伟大人物。同时也受悠久的历史的限制,许多人无法名流后世,被大家所熟知。有的是被历史遗忘,有的则是被他人掩盖。像是北宋名相范纯仁,他的名字在后世就
历史人物 关于晋惠帝~历史有学过是个昏庸的皇帝~到底有多昏庸呢?
晋惠帝轶事晋惠帝,姓司马,名衷(衷者,衣内有中也),是大色狼司马炎的嫡子。司马炎有姬妾一万多人,可能因为操劳过度,以致生下这个儿子有点白痴──晋惠帝听见有人没饭吃饿死,竟说:「何不食肉糜?」他听到青蛙
历史人物 关于晋惠帝~历史有学过是个昏庸的皇帝~到底有多昏庸呢?
晋惠帝轶事晋惠帝,姓司马,名衷(衷者,衣内有中也),是大色狼司马炎的嫡子。司马炎有姬妾一万多人,可能因为操劳过度,以致生下这个儿子有点白痴──晋惠帝听见有人没饭吃饿死,竟说:「何不食肉糜?」他听到青蛙
赵普是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的开国功臣,是宋太祖最得力的谋士,号称靠半本《论语》治理天下。不管是宋太祖还是宋太宗,他们都十分器重赵普,这才有了赵普三次拜相的传奇经历。 宋朝建立之初,宋太祖秉着他称
历史人物 揭秘薛仁贵到底是一个样的人 他为什么会受到李世民的赏识呢
还不知道:薛仁贵为何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赏识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薛仁贵原来的名字叫做薛礼,以字仁贵行于世,要说到薛仁贵的祖上可就是南北朝那个时候的刘宋,以及北魏时期
汉末时期董卓这个人,不管是在史书中,还是演义小说中,能够用来形容他的词语非常多,但是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坏”。不管董卓做过些什么事情,在人们的眼中都是负面的,坏的透顶的那种,似乎全天下所有的坏事都让董
鬼谷子(公元前400—公元前320年),姓王名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春秋末战国初时人。传说鬼谷子常与墨子入山采药修道。因隐居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王禅老祖“
吕布(?~198),字奉先,汉族,东汉五原郡九原县(今属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人。东汉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一,著名武将与割据军阀。曾先后为丁原、董卓的部将,也曾为袁术效力,曾被封为徐州牧,后自成一方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