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尝君是叛臣吗? 孟尝君被谁灭族

Posted 孟尝君

篇首语:你既认准这条路,又何必在意要走多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孟尝君是叛臣吗? 孟尝君被谁灭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孟尝君是叛臣吗? 孟尝君被谁灭族

2、春秋战国 孟尝君被废后如何东山再起更进一步

孟尝君是叛臣吗? 孟尝君被谁灭族

孟尝君的名字叫做田文,是齐国的公族,他的父亲是齐国有名的宰相田婴,更是齐宣王的弟弟,齐威王的小儿子。如果当初登上王位的是田婴,那么这齐国的王位就是孟尝君的了。当初田婴有四十多个儿子,这时候,他的小妾又给他生了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田文。可是田文出生在五月五日这一天,田婴就告诉田文的母亲,说不要养活这个孩子,他出生的日子不好。

田文的母亲不忍心丢下田文,就偷偷的养大了田文。田文长大以后,他的母亲让田文的兄弟将田文引荐给田婴,田婴看到田文后大怒,质问那个小妾为何不按照他的吩咐做事。小妾问田婴为何不养大五月所生的孩子。田婴只好如实相告,他说五月生的孩子若是身长跟门户一样高会害父害母的。田文问父亲田婴,人的命运是老天注定的还是人自己决定的,田婴回答不上来。后来田文又提醒田婴,人们都说宰相的府里会出宰相,将军的府里会出将军,但是父亲您的府中却什么能人异士都没有,您的小妾们吃穿很好,花钱如流水,当然您的金库也足够多,甚至能比国库更多。但是,您将来难道要指望着小妾们来继承您的宰相之位吗?您应该广征人才,为自己所用。田婴觉得田文很有才能,渐渐的就开始重用田文了。在田婴死后,按照他的遗愿,田文继承了田婴的爵位。

荀子在《臣道》中这样评价孟尝君田文,他说“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誉乎民,不恤公道通义,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是篡臣者也。”接着他又说了“韩之张去疾、赵之奉阳、齐之孟尝,可谓篡臣也。”在荀子的观点里,所谓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不过是一个谋权篡位的奸臣而已!孟尝君田文身为齐国公子,又受到齐闵王的器重,但是他在齐国的地位甚至能够和齐王不相上下,人人皆说齐国王相是一家,让人好生羡慕,齐国的政治想必一定十分稳固。可是,实际的情况却是,孟尝君持宠而娇,积累了超过王室的财宝,在各诸侯国之间的名声也高于齐闵王。在齐国的朝堂之上,也只有孟尝君一人能够享受坐着上朝的殊荣。但是,最后他做了什么,他背叛齐国而去侍奉秦国。秦齐虽然结盟,但是谁都知道这种结盟只是暂时性的,将来秦齐之间必有一场大战,孟尝君此时跑去秦国当丞相,俨然就是叛国的行为,当然为齐闵王所不容。

在民间,孟尝君的名声和呼声众多,许多能人异士都来求见孟尝君,向孟尝君展示自己的才能,希望能够成为孟尝君的门客。而孟尝君呢,他对外来的、有一技之长的人都不拒绝,长此以往,许多的恶霸就成为了薛地的噩梦。孟尝君收取门客,不问出身,不问人品,只问能力,这种做法给他最后被灭族埋下了隐患。如果说是孟尝君的贤能吸引那些人来投奔他,倒不如说孟尝君的府邸就是一个犯罪团伙的集中营,他接纳的大多是罪人逃亡者、鸡鸣狗盗之徒。这些人在人品上就很有问题,孟尝君不关心人的品性,才会使自己的一众人等成为一方恶霸。

《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有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中盖六万余家矣。”这就使得孟尝君的封地薛地增加了很多的犯罪分子和暴力分子,直到汉代的司马迁去薛地考察时,薛地的民风都是很差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古老的名句,孟尝君自己也变得和这些暴力分子一般无二,都成为了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在齐国,孟尝君地位高,权势大,自然是可以横着走的,可是到了别国就不一样了,别国可不会客气的对待你一齐国的宰相。孟尝君当年途经赵国,赵国的平原君好生招待了他,许多赵国百姓得知了孟尝君在这里出现,纷纷出来看孟尝君到底长什么样。有人觉得孟尝君和自己想象中有些出入,本以为是个威武的汉子,没想到是个文士的打扮。孟尝君听了此话后大怒,竟然灭掉了赵国的一个县城。这是只有恶魔,只有刽子手,只有暴力狂才能做出来的事情啊!

孟尝君在薛地有很多的房屋和土地,贵族人就是依靠这个来获得收入,像放高利贷这种事,孟尝君也会做,而且在高利贷界混得很好,相当于高利贷界的老大。所以,他才有那么多的财宝来养活府中三千食客。用剥削老百姓的钱财,来培养那些谋害老百姓,欺负老百姓的人,孟尝君就是在助纣为虐。

由于孟尝君得罪了很多人,他的薛地也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都是些凶恶之徒,最后得罪了大头,孟尝君的后人就因此被灭族了。

春秋战国 孟尝君被废后如何东山再起更进一步

  公元前298年,齐王被秦、楚的诋诽迷惑,认为孟尝君名望高过君主,而且在齐国专权,就废了孟尝君的职位。> >   孟尝君的门客一听说孟尝君被废,都走了。> > >   冯援没走,告诉孟尝君说:“请给我一辆可以到秦国的车子,一定让你受国君重用,封地增加,你愿意吗?”> >   孟尝君于是准备车子、礼物,派他去秦国。> >   冯援西入秦国,游说秦王:“天下的游士,驱车入秦,没有不希望使秦国强大而削弱齐国的;而驱车入齐的,没有不希望使齐国强大而削弱秦国。这是因为秦、齐势不两立,想一决雌雄,能称雄就能掌握天下了。”> >   秦王听了,单膝落地拜问说:“如何能让秦国称雄呢?”> >   冯援说:“大王知道齐国废除孟尝君的职位吗?”> >   秦王说:“听说了。”> >    冯援说:“使齐国在天下之间举足轻重,都是孟尝君的功劳。现在齐王听了他人诋诽的话,废了孟尝君的职位,孟尝君心中怀怨,一定会背弃齐国。如果他能帮助 秦国,那么齐国人的心自然倾向秦国,齐国领土就在掌握之中了,岂只是称雄而已?大王赶紧差使者筹办厚礼去迎聘孟尝君,千万不要错失良机。否则一旦齐国觉 悟,再重用孟尝君,那谁能称雄天下,就难说了。”> >   特殊战略> >   借助品牌的通道,等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与弱者争夺胜利果实。> >   秦王很高兴,就派了十辆车子,载着百镒黄金去迎聘孟尝君。> >   冯援辞告秦王先回到齐国,游说齐王说:> >    “天下的游士,驱车入齐国的,没有不希望使齐国强大而削弱秦国;而驱车西入秦国的,没有不希望使秦国的强大而削弱齐国。就因为秦、齐旗鼓相当,势不两 立,秦国一旦强大,齐国自然就弱了。现在我听说秦国差遣使者,派了十辆车,载了百镒的黄金,来迎聘孟尝君。孟尝君不到秦国就罢了,一旦到了秦国,当主宰 相,那就天下归附,秦国自然就称雄于天下,齐国大城临淄、即墨就危险了。大王何不在秦国使者还未到的时候,恢复孟尝君的职位,再扩充他的领地,向他表示谢 罪之意?孟尝君一定欣然接受,秦国即使强大,又怎能强请他国之人去当宰相呢?”> >   齐王说:“好!”> >   于是召见孟尝君,恢复他的宰相职位,赐予旧有的封地,另外又扩充了一千户。这时,秦国使者恰好到了齐国,一听说这件事,只好回去了。> >   孟尝君的手法也是一个经典,在三十六计称为“借尸还魂”,借秦国的力量在齐国东山再起,这就是发展时期的特殊战略。特殊战略将达到特殊效果,孟尝君妙就妙在“借”字。

相关参考

战国孟尝君是怎么继承爵位的

孟尝君是齐国有名的贤能之人,他好客养士,有许多人甘愿为他效命,而冯谖就是其中之一。因为有冯谖为其出谋划策,孟尝君才能在齐国为相多年,而相安无事。战国孟尝君是怎么继承爵位的?孟尝君只是其父小妾生的孩子,

33 孟尝君的门客

秦昭襄王为了拆散齐楚联盟,他使用两种手段。对楚国他用的是硬手段,对齐国他用的是软手段。他听说齐国最有势力的大臣是孟尝君,就邀请孟尝君上咸阳来,说是要拜他为丞相。孟尝君是齐国的贵族,名叫田文。他为了巩固

孟尝君是好人还是坏人?为何历史上说他是个小人?

每个重要的历史人物,他们都会在历史上留下或浅或深的痕迹,他们曾经做过的事情,后人们都会给予一定的判断和评价。若是得到了好的评价,那么说明这个人生前的确是做了些好事的。但若是得到了差的点评,那么只能说这

孟尝君与门客智斗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为了拆散齐楚联盟,他使用两种手段。对楚国他用的是硬手段,对齐国他用的是软手段。他听说齐国最有势力的大臣是孟尝君,就邀请孟尝君上咸阳来,说是要拜他为丞相。孟尝君是齐国的贵族,名叫田文。他为了巩固

孟尝君是好人还是坏人?为何历史上说他是个小人?

每个重要的历史人物,他们都会在历史上留下或浅或深的痕迹,他们曾经做过的事情,后人们都会给予一定的判断和评价。若是得到了好的评价,那么说明这个人生前的确是做了些好事的。但若是得到了差的点评,那么只能说这...

孟尝君是好人还是坏人?为何历史上说他是个小人?

每个重要的历史人物,他们都会在历史上留下或浅或深的痕迹,他们曾经做过的事情,后人们都会给予一定的判断和评价。若是得到了好的评价,那么说明这个人生前的确是做了些好事的。但若是得到了差的点评,那么只能说这...

孟尝君简介 孟尝君田文的妻子和儿子是谁

齐国孟尝君田文简介孟尝君,姓田,名文。袭其父田婴的封爵,封于薛(今山东滕州东南),称薛公,号孟尝君。他的父亲靖郭君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的异母兄弟。田婴在齐威王时随父驾前任职,经常带兵出征。在

冯谖客孟尝君有哪些启示 冯谖为孟尝君买义

...迥异的四人中,势力最庞大,也是最具野心的便是齐国的孟尝君了。孟尝君,原名田文,父亲是齐威王的儿子,齐宣王同父异母的弟弟的靖郭君田婴。田文小的时候,因为母亲身份低微,他又

孟尝君的门客精通兽语 鸡鸣狗盗的主人公是谁

在现代社会吵架的时候多会用隐喻,比如鸡鸣狗盗之类的。如果问你知道鸡鸣狗盗的主人公是谁,你能回答上来吗?12人小编接下来就来为你介绍鸡鸣狗盗的主人公是谁,还有鸡鸣狗盗的故事。鸡鸣狗盗的主人公是谁:孟尝君

孟尝君的门客精通兽语 鸡鸣狗盗的主人公是谁

...公是谁,还有鸡鸣狗盗的故事。鸡鸣狗盗的主人公是谁:孟尝君的一个门客鸡鸣狗盗的意思:多用作贬义,比喻那些既无真才实学,也无堂皇风度,只不过略有低下本领的人。也指微不足道的本领或偷偷摸摸的行为。鸡鸣狗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