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千古一帝秦始皇不惜灭一国只为得到他?

Posted 秦始皇

篇首语:我们越是忙越能强烈地感到我们是活着,越能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存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揭秘千古一帝秦始皇不惜灭一国只为得到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揭秘千古一帝秦始皇不惜灭一国只为得到他?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颗明珠,可以说,这位汉族、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做了了不起得的事情。人们尊敬地称这位说话不利索的书生为韩非子或韩子。本来他是韩国公子,荀子的学生。但是命运坎坷,令人感慨。

《史记》载: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可知当时秦王的重视。见到这个人,竟然能虽死无遗憾,可见在秦王的眼中,韩非的文章是作得极为成功。

于是,秦王嬴政发动了对韩国的战争,要求韩国迅速交出公子韩非,免得生灵涂炭!对于韩国人来说,一个公子可保万民,那当然是得换,这就是公子生存的意义。何况这公子在韩国日趋衰弱的情况下,还多次上书进谏,希望韩王变法图强,而对于韩非来说,在自己本国,多次上书都直接被无视,始终没有任何采纳的意向,更别说重用了,或许借此机会,有更好的发扬机会。于是,韩非入秦。入秦后,韩非与秦王大谈了《存韩》的大道理,据说还离间了秦国的君臣,使得秦王政对韩非大倒胃口,晾在一边去了。韩非回韩国回不了,存秦又不见用。还落到了秦国“重臣”李斯、姚贾的手里,遭到了暗害而亡。

这种说法还是比较官方的。作为秦国的法家代表,早先备受秦王嬴政赏识,但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终被下狱毒死。发动倾国之战也要夺得的人才,为什么会有这种结局?

韩非学说和商鞅一脉相承,但是他的做人比李斯、姚贾要见正直,而更多的是他身上的书呆子气。为官倒不一定都要伶牙俐齿,但能写不会说,就明吃三分亏。总不能在和别人争论时说:你等等,等我写出来给你看我的理由吧?秦王对韩非是抱有美好的幻想的,但是看到的文章酣畅淋漓的韩大才子,竟然是一位“期期艾艾”的笨拙的书呆子。再加上其他人的添油加醋,怎么不会冷了心?而那些见风使舵的家伙,看到连君王都不热乎了,那还不往死里踩?也是,此一时也、彼一时,韩非的遭遇,本就在情理之中。

孤愤!是韩非的境遇,在韩国如此;到了革新图强的秦国,还是如此。韩非看不惯蝇营狗苟的朝廷重臣,“重人也者,无令而擅为,亏法以利私,耗国以便家,力能得其君,此所为重人也”。这些人都是结党营私,耗国利私,贪得无厌的“权重之臣”。韩非对这些“重臣”是势不两立、不共戴天的。他说:“是智法之士与当涂之人,不可两存之仇也”。有你没我,有我没你。这样的状态下,韩非要想在秦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几乎是不可能的。

韩非指出:“万乘之患,大臣太重;千乘之患,左右太信。”那么你韩非要想削弱权臣的“太重”,拿什么来削呢?韩非用人性的阴暗心理来昭示国王:“主利在有能而任官,臣利在无能而得事;主利在有劳而爵禄,臣利在无功而富贵;主利在豪杰使能,臣利在朋党用私。”总而言之,天下是君王自己的天下,除了君王自己,其他的臣下都是怀着阴暗的人性来到君王处谋利的。企图无能得事、无功受禄、结党营私。韩非这样的思维方式有无道理?应该说还是有道理的,但是,这个道理不上台面,不能作为常理说出来。否则,君王都是英明领袖,手下都是结党营私,那你韩非自己又是怎样的人?

韩非用田氏篡齐,三家分晋来警策君王,要君王用忠直之士,能法之士。远离重臣,免得养虎成患。那么长期信用了“忠直能法”之士,这些人也成了重臣,那又将如何是好?韩非在《孤愤》中没有答案。那么凭什么认为你韩非就是忠直能法之士?法家人物往往都有一个通病:只认伟大领袖,漠视同朝为僚的同事。法不徇私,铁面无情。因此,往往会堕落为酷吏,遭人讨厌。韩非也是如此,最终他到了秦国,不见任用。就只好落入小人之手,遭暗算清除,欣赏他的秦王政也不闻不问,玩过拉倒。韩非想向秦始皇自陈心迹,却又不能进见。当然李斯派人给韩非送去毒药,让他自杀后,事情有了转机。原来秦王嬴政在被李斯等人花言巧语算计韩非入狱之后后悔了,下令赦免韩非,然而为时已晚。悲剧已成,韩非不再。

他的学说真的是很有进步意义,他的文章说理精密,文笔犀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很耐人寻味。但韩非个人的人生似乎是一场悲剧,愤青的悲剧,身在韩国他希望有所作为,但是不被重视,到了秦国,眼见着可以大展拳脚,却因为性格等各方面的原因,最终黯然退场,空有满腹才学,却只能抱憾而终。

相关参考

揭秘千古一帝秦始皇为什么终身不立皇后呢?

秦始皇嬴政13岁即位,22岁亲政,九年之内没立王后;从22岁到50岁长达28年的当皇帝期间,也始终不立皇后。这究竟是何原因呢?嬴政出生在赵国,父亲子楚作为人质在赵国本来过得非常狼狈,后来在吕不韦的帮助

揭秘千古一帝秦始皇陵中兵马俑为何没有主帅

兵马俑以陶俑和陶马为主,制作细腻精致,形神兼备。陶俑个个个性鲜明,表情、神态、姿势、衣着千差万别,反映出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兵种、不同职位的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千姿百态,栩栩如生。陶马比例非

历史人物 他被称为千古一帝,可是后宫却十分神秘

公元前230年,秦国掀起了兼并战争,经过十年的时间灭掉了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作为载入史册的帝王,秦始皇的经历足够传奇,如今上千年的时间过去了,再次回忆起那个俾睨天下,完成历史创举的始皇帝

历史人物 “千古一帝”秦始皇为什么能开创千古伟业?

“千古一帝”秦始皇为什么能开创千古伟业?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秦始皇是无可争议的“千古一帝”。>他第一次统一了当时所能知道的世界领土,他第一次建立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央帝国,他第一次确

千古一帝秦始皇,他临死之前发生了哪些古怪事

千古一帝秦始皇,50岁那年驾崩于第五次巡游沙丘的路上。他亲手打造的大秦帝国,随着他的离去分崩离析。他的死改变了历史的走向,根据史书的记载,但凡有作为的人物降生或者去世,总会有些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嬴政

千古一帝秦始皇之死谜团解密

秦始皇之死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他身上也有着各种各样的谜团,其中一个就是他的死因。虽然《史记》等史书都记载了秦始皇之死,但仍然存在一些可疑的地方。秦始皇剧照根据史书的记载,秦始皇之前遭到了行刺,而且各地出

秦始皇称帝竟至于短短十一年却被誉为千古一帝

说到秦始皇,大家可能都知道秦始皇兵马俑,长城等等,但这些可能还不足以被誉为千古一帝,包括他还有许多的暴政,所以,他是否名副其实呢?第一位皇帝秦始皇是我国第一位皇帝,而这个皇帝的名字也是他发明的,取三皇

千古一帝秦始皇,只因这两件事一直被世人诟病,其实都错怪他了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原建立封建王朝的帝王,秦始皇的一生可以说是波澜壮阔,后人更是给他冠上了「”千古一帝”的美誉,不过关于秦始皇,也有很多负面的记载,其中大部分都是关于他暴政所致,其中争议最多的地

秦始皇身世之谜大揭秘

千古一帝”秦始皇在他死后人们对他有贬有褒,而拿他出生作文章的也大有人在,所以,有关他在这方面的传言,就被版本不同地编排出来了。秦始皇是继秦庄襄王(子楚)之位,以太子身份登上王位的。秦始皇之母赵姬,据说

奸臣赵高为何能够得到秦始皇的喜爱?

不知道怎么评价赵高,投机者算不上,因为他有真才实学。或许叛乱者、蛊惑者这种称呼更加适合他。有时候,我们哀叹大秦命运的时候,总是会忍不住寻思,这样一个人到底是怎样进入千古一帝秦始皇的眼中的呢?“指鹿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