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后七子徐中行简介 他怎么死的?徐中行与吴承恩的关系
Posted
篇首语:马看牙板,人看言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代后七子徐中行简介 他怎么死的?徐中行与吴承恩的关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代后七子徐中行简介 他怎么死的?徐中行与吴承恩的关系
徐中行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与王世贞、李攀龙、谢榛、宗臣等人合称“后七子”。他是天目山长兴人氏,生于公元1517年,去世于公元1578年,字子舆,号龙湾。据历史记载,本人长的十分俊美,喜爱喝酒。
嘉靖二十九年,徐中行高中进士,初入仕途,授刑部广东司主事。此后仕途顺畅,一路历任汀州知府、湖广按察佥事、云南参议、福建按察使、江西左布政使等职。
广东反贼箫五带兵前来进犯的时候,徐中行带领士兵抵御,立下功绩。后来以计谋让贼子 离开,又让徐甫宰率军击杀。事后论功行赏,徐中行将此大功让给徐甫宰,使得徐甫宰得到提拔。
徐中行所在的嘉靖年间,政治混乱,党派斗争十分严重。当时是著名的奸臣严嵩当权,收受贿赂,大肆揽权,打压忠良。当时兵部武选司杨继盛上疏弹劾奸相严嵩,不仅没有损害严嵩一分一毫,反而将自己搭了进去。
杨继盛被下狱之后,往前许多与他有过来往的人,都纷纷撇清关系。但是徐中行却不顾自己会被牵连,东奔西走,公然探狱,为杨继盛送去食物,希望能解救杨继盛。
杨继盛受到迫害之后,徐中行为杨继盛料理后事,因此被严嵩记恨。事后严嵩寻事,将徐中行贬为长芦盐运判官,迁阳州同知。
严嵩倒台之后,徐阶上位,徐中行才受到提拔,迁湖广佥事,积贮粮,救活饥民万余。在福建任职期间,多次修筑河堤,清理河道,预防水患。
嘉靖四十五年,母亲去世,徐中行乞归,回家喂母亲守孝。在这期间,与明代著名小说家吴承恩结实,来往之间成为挚友。
吴承恩是明代中期著名的小说家,他所写的小说《西游记》,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无需多说。《西游记》到现在多次被翻拍,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里面发生的故事,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受到大家欢迎。
今人谈起《西游记》,大家只记得作者吴承恩。但实际上这部小说能最后成功,最大的功臣虽然是吴承恩,但他绝不是唯一的功臣。实际上当时许多人都为《西游记》的成书作出了贡献,只是鲜为人知而已。本文的主角,徐中行便是功臣之一。
吴承恩与徐中行成为莫逆之交之后,徐中行就曾经多次向吴承恩讲述自己在河南汝宁期间看到的盛景。特别是他所游览的碴蚜山,更是成为吴承恩创造孙悟空的源泉之一。
碴蚜山山上有一对石猴,生的惟妙惟肖,很有气势。而传说唐代高僧玄奘,就曾经多次到碴蚜山讲经,以此感化石猴。徐中行还为吴承恩诵吟自己所作的《嵖岈仙踪》:“嵖岈山上觅仙踪,石猴屹立半空中。圣僧讲经训愚顽,正果得道始大成。”在徐中行的讲述下,吴承恩对此心驰神往。
吴承恩后来在任期,私自放粮,赈济灾民,因此被朝廷问责,受到弹劾下狱。徐中行听闻消息后,四处奔走,解救吴承恩。吴承恩被放出之后,推荐吴承恩前往汝宁府。而嵖岈山上那对天造地设、惟妙惟肖的石猴形象,如同黄钟大吕撞开了他酝酿创作《西游记》的艺术闸门。看孙悟空从石头里蹦出来的设定,如何不是石猴的启发呢?
相关参考
“后七子”,是明朝嘉靖、隆庆年间出现的文学流派,成员包括: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其中王世贞是“后七子”的领袖,在李攀龙
“后七子”,是明朝嘉靖、隆庆年间出现的文学流派,成员包括: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其中王世贞是“后七子”的领袖,在李攀龙去世之后,文坛二十多年他一人独领风骚。 “后七
明之后七子李攀龙、李光芳、谢榛、吴维岳、王世贞、徐中行、吴国纶,号后七子是也。
吴国伦是明朝注明外文学家,为明代后七子之一,主要活跃在嘉靖和万历年间。后七子前期已李攀龙和王世贞为代表,王世贞去世之后,吴国伦成为文坛领袖。 吴国伦为武昌府兴国州尊贤坊人,生于公元1524年,去
吴国伦是明朝注明外文学家,为明代后七子之一,主要活跃在嘉靖和万历年间。后七子前期已李攀龙和王世贞为代表,王世贞去世之后,吴国伦成为文坛领袖。 吴国伦为武昌府兴国州尊贤坊人,生于公元1524年,去
谢榛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为临清人氏,出生于公元1495年,去世于公元1576年,字茂秦,号四溟山人,明代文学“后七子”之一。以不义之身,活跃在明朝文坛,并与王世贞、李
谢榛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为临清人氏,出生于公元1495年,去世于公元1576年,字茂秦,号四溟山人,明代文学“后七子”之一。以不义之身,活跃在明朝文坛,并与王世贞、李攀龙等人结为诗社,交游论
谢榛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为临清人氏,出生于公元1495年,去世于公元1576年,字茂秦,号四溟山人,明代文学“后七子”之一。以不义之身,活跃在明朝文坛,并与王世贞、李攀龙等人结为诗社,交游论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汉奸是谁?早在西汉时期,此人就已经出现了! 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在位之初,为了缓解匈奴与中原的关系,采纳了和亲之策,将汉朝宗室女封为公主,然后嫁到匈奴。长久以来,匈奴与西汉的
李攀龙是明朝著名文学家,为明代“后七子”之一,为其中的领袖人物,有“宗工巨匠”的称号。 李攀龙是历城人氏,字于鳞,号沧溟,出生于公元1514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