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治县清风亮节 刚正不阿留芳朝野

Posted 百姓

篇首语:倘若心中愿意,道路千千条。倘若心中不愿意,理由万万个。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以德治县清风亮节 刚正不阿留芳朝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以德治县清风亮节 刚正不阿留芳朝野

2、中国历史 《海瑞刚正不阿》的历史故事

以德治县清风亮节 刚正不阿留芳朝野

  陆陇其,原名龙其,字稼书,浙江平湖人。他于康熙九年(1670年)中进士,康熙十四年(1675年)被任命为江南嘉定县知县。此后,曾一度被解职, 但又很快被起用为直隶灵寿县知县,还先后担任过四川道监御史、言官和司坊官。著有《困勉录》、《松阳讲义》、《三鱼堂文集》等。> >   一、以德治县> >   陆陇其一向待人宽厚,生活俭朴,虚怀若谷。他赴任嘉定后,见当地赋税繁多,却风气奢侈,几乎处处都讲排场,比阔气,使百姓深受其苦,便马上下令:禁止一切乱摊派,尽量减轻百姓负担。与此同时,他还大张旗鼓地倡导勤劳节俭,努力以德教化百姓。> >    据《清史稿》,陆陇其教化百姓的方式很多:他遇到父亲告儿子,总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反复劝说,一直劝得儿子搀扶着父亲回家去,从此恪尽孝道为止。遇 到弟弟告哥哥,便想方设法查出其中的挑唆者,施以杖刑,让兄弟二人都深感悔恨,和好如初。遇到那些品行恶劣的青少年合伙干坏事,便给他们戴上枷锁,让他们 站在十字路口示众,直到他们表示悔过才释放。遇到乡民打官司,他在一般情况下都不用差役去捕人,而是采取就地化解矛盾的办法;属于宗族内部争讼的,交给他 们的族长去治办;属于乡里争讼的,依靠里老去处理。当时,有一户富豪人家的仆人夺去了一位砍柴人的妻子,陆陇其不可能再像以往那样交给里老或乡族长,只好 派差役将那仆人逮捕治罪。同时,也将那富豪传来审讯,并追究他的管教责任,还对他进行了严肃认真的批评教育。结果,那富豪经过深刻的反省,竞痛改前非,以 功补过,一变而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善人。> >   除此之外,陆陇其在嘉定还发明了妇孺皆知的治县“三法”,即“自追法”:让原告、被告都到县 衙,各自细诉曲直,然后进行调解;“挂比法”:征收赋税时,将欠粮百姓的名字公布出来,等他们自己来清账。同时,找来欠粮人,劝告道:“钱粮是朝廷的国 课,不是进我知县的腰包。你们若完清钱粮,将身心俱泰,我也了却一大心事,分外轻松。我轻松不是在家享清福,而是匀出工夫为你们办些有益的事。你们想一 想,我和你们无怨无仇,何苦因为征税而动刑呢!再说,一动刑,你们还要私下给皂隶‘杖钱’,并且落下个欠粮挨板子的丑名声。与其如此,何必不尽快交清!” 至于“甘限法”,则是一种分期完粮的办法。它强调交税的截止日期,过期不完,甘愿倍罪。据史料,当时有位姓余的农民欠了两年钱粮,自己答应分期完纳,却一 而再、再而三,总也完不了。陆陇其无奈,不得不下令行杖。这时,他又一次哀恳,并表示10日之内一定交清。陆陇其见他神情诚挚,还是答应了他。到了限期, 余氏果然交清了两年通欠。陆陇其还以为他非偷即抢,当即将他捕捉归案。一审问,才知他实在无计可施,竟将自己年仅16岁的独生女寿姑变相地卖给了邻居陈 家:自己不陪送任何嫁妆,对方也不办喜事,只待天黑后将女儿从后门悄悄送到陈家去“圆房”。余氏所要求的惟一条件,也就是陈家帮他凑足所有的欠粮款。陆陇 其还获悉:那寿姑端庄孝顺;陈家的儿子也忠厚、勤快,还识几个字,二者基本般配;寿姑过门去陈家,就定于当天晚上。陆陇其感慨万千,即与夫人商议后,将寿 姑收为义女。陆夫人遂将自己陪嫁的一支玉钗和一副宝石耳环,赠予义女作陪嫁。接着,又雇来花轿和吹鼓手,将义女欢欢乐乐送到了婆家。这件事,一时在全县传 为美谈。> >   陆陇其在担任直隶灵寿县知县时,还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倡导建立和健全了乡约,多发文告,反复教育百姓要去掉好争斗和轻生的习俗。> >   史书上说:百姓们都乐于接近陆陇其,竞相听从他的劝喻。在他任职期间,嘉定、灵寿二县的风气,都发生了极大变化。> >   二、清风亮节> >   陆陇其为政清廉,从不妄取百姓一文钱。无论他在哪儿任职,他的夫人都伴随着他。其问,始终带着她那纺车、织布机,一天天淘米做饭,纺纱织布。> >    康熙十五年(1676年),也就是陆陇其担任嘉定知县的第三年,新任江宁巡抚慕天颜到任。此人一向贪得无厌,常常借故勒索属下。有一天,慕天颜为庆贺自 己的生日而大摆宴席,各州县的长官无不争相献礼,“皆献纳珍物,惟恐不丰”。显然,这些“珍物,都是百姓的血汗换来的。陆陇其对此十分不满,但为了不失 礼,也只好前去祝寿。当他见到慕天颜时,只是从袖中拿出一块布、两双鞋,不慌不忙地说:“此非取诸民者,为公寿。”慕天颜瞥了一眼,便皮笑肉不笑地谢绝了 他的礼物。> >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灵寿县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陆陇其奉命赈济灾民,发银3000两。他深知历年赈灾的弊端, 严防贪官污吏再从中扣,便亲自“裹粮驰驱,深山雾谷,靡所不到,审其众寡而酌给焉”。这时,他的一位上司要求他只下发2000两,余下的1000两献给 上司,作为“勘荒费”;还暗示他也从下发的2000两中,再挤出一些作为他们二人的“勘荒费”。陆陇其当即大怒,义正辞严地表示:“此银乃加惠穷黎者,有 司扣作虚员,是上负朝廷,下欺百姓也!”那上司无言以对,只好照他的方案,将3000两赈灾的银子全部发给了老百姓。> >   在陆陇其担任司防官时,按旧例,为迎接新官上任,和坊长都须向他送“公费”;他有报单到城上,也须向他送“门包”。而他却一概不收,还下令革除了这一陋习。> >   三、刚正不阿> >   陆陇其在嘉定任上由于没给江宁巡抚慕天颜送礼,致使慕天颜对他怀恨在心,借故弹劾。不久,他被罢官还乡。> >    但是,陆陇其的才干和声名却远传千里。相当于宰相的武英殿大学士明珠得知有关情况后,为扩大自己的势力,美化自己的声誉,决定结纳他,引为私党,并令尚 书徐乾学从中牵线。这对陆陇其来说,显然是个平步青云的极好机会。但是,他听说明珠心术不正,马上改变了主意,虽然预先约好了见面时间,却找了个借口而暗 自离去。一年后,才重新被朝廷起用。> >   康熙三十年(1691年),清军征讨噶尔丹。为筹集军费,朝廷实施起一种新的致仕办法:只要多捐 款,又有中央或地方要员保举,便可授其官职。不久,御史陈菁请求停止捐款人必须经过保举才能升官的做法,而实行多捐者优先录用的政策。明为言官的陆陇其马 上上疏道:“向捐款人授官,并非皇上本意。若允许捐款者可以不用保举,那与凭正途而做官就没有什么区别。如果对捐款者优先录用,那就等于开了为争名夺利而 奔走的门路,是万万不可行的!”他还建议:捐款人如果在3年之内无人保举,所授的官职应自行取消,以净化仕途。皇帝让九卿讨论这一奏疏,九卿却认为:如果 实行让捐款人辞官退职的办法,那些希望得到保举的人将会奔走竞争得更厉害。鉴此,皇帝又让九卿同陈菁详细研究。陆陇其得知后,再次上疏,其言辞也愈加激 切。他说:捐款的人贤愚混杂,只有靠保举才能防止其中的弊端。如果排除保举而只靠所捐钱数,不纯属买官卖官么?如果说这些人会通过钻营求得保举,那么,只 要总督、巡抚贤明,到哪儿去钻营呢?即使总督、巡抚不贤明,也不能保举所有的人啊!> >   陆陇其的这两次上疏,又得罪了朝中一些权臣。不久,都察院以其不称职为由,提出“对品调和”。他深感官场恶习已积重难返,便告假还乡。不到一年,因病去世。> >   四、留芳朝野> >    据史载,早在陆陇其担任嘉定知县时,每逢他过生日,都有数千人前去祝寿。虽无一人送礼,却都“焚香拜堂下”。有一位年过百岁的老人,还让子孙们搀扶着赶 到现场,无限感慨地对陆陇其说:“自我为民以来,未见有官如爷者也!”当陆陇其遭陷害而将离开嘉定时,嘉定百姓皆“罢市,日相率号巡抚门”。待起程之日, 嘉定百姓又“架结彩,户设香案,人持瓣香号泣以送”。> >   陆陇其在灵寿任满而升迁为四川道监御史时,灵寿百姓也不舍得让他离开。史书上又就此记载道:“去官日,民遮道号泣,如去嘉定时”。> >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冬,特旨点陆陇其为江南学政。这时,大学士王熙告诉他:此人已经去世”。康熙帝惊叹之余,追问他为什么不早些报告。王 熙回答说:“七品以下,在籍身故,无启奏之例。”康熙帝沉默许久,随后叹了一口气,说:“像他这样的人,本朝不可多得了!”> >   据说:嘉定县百姓歌颂陆陇其,一直到清朝末年从未停止过。陆陇其死后,灵寿邻县阜平县的百姓还为他修建了一座坟墓,由该县陆氏世世代代守留在那里。这些姓陆的人,一直自豪地称自己是陆陇其的子孙!

中国历史 《海瑞刚正不阿》的历史故事

海瑞刚正不阿

海瑞生性刚直,他是儒学的狂热崇拜者,一生都以儒学的教导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从来没有做过一件违反原则的事情。他没有中过进士,只是以举人身份代理南平县教谕。御史到学宫视察的时候,别人都向御史行跪拜礼,海瑞却只作了个揖,他说:“我如果到御史所在的衙门的话,应当行部属之礼,让我跪拜我没有二话。但学宫是老师教育学生的地方,按规定不能行此大礼。”后来他迁任淳安县令。七品知县年俸只有三十两白银,根本不够用,但海瑞仍然能够安贫乐道。

胡宗宪很有才干,但人品欠佳,他儿子耳濡目染,养成了一身坏毛病。有一次胡公子路过淳安县,当地驿站负责接待。海瑞曾经吩咐过,不管招待谁,都是四菜一汤,严格执行当年朱元璋定下的标准。胡公子霸道惯了,见驿吏端来的食物居然如此简陋,勃然大怒,认为这是看不起自己,命令手下把驿吏捆上倒挂起来。消息传到海瑞耳朵里,他不慌不忙地说:“以前胡总督巡查的时候,曾经下令各地官员不得铺张浪费,他本人也一向廉洁。而今天这个人身上携带那么多银两,还这么不讲道理。一定不是胡总督的儿子,是坏人冒充的!”他下令把胡公子抓了起来,从他行囊中搜出几千两银子,全部没收。还派人把这个消息告诉给胡宗宪,胡宗宪吃了个哑巴亏。

都御史鄢懋卿是严嵩的干儿子,一向骄横。他路过淳安县的时候,也是因为饭菜简陋而发火。海瑞公开宣称淳安是个小县,容纳不下鄢懋卿的车马。鄢懋卿气坏了,但他知道海瑞不是好惹的,只好忍气吞声地离开。回京后,他指使别人弹劾海瑞,将他贬官。

过了很久,海瑞被提拔为户部尚书。当时明世宗一心想当神仙,成天躲在后宫里和道士鬼混,已经有20多年没有上朝了。大臣也不敢提意见,为了保住官位和脑袋,大家纷纷向皇帝进献祥瑞之物。海瑞看不惯明世宗这种荒唐的行为,刚到京城没多久,就递了封石破天惊的奏章。

这封奏章直言不讳地谴责了明世宗的荒唐行为,诚心诚意地希望皇帝能够醒悟过来,把天下治理好。明世宗看到这封奏章后气得把它扔到地上,对左右说:“快把他抓起来,不要让他跑了!”宦官黄锦说:“这个人是出了名的傻子。听说他递上奏章后,知道自己犯了死罪,事先就买好了棺材,和家里人诀别,把仆人都赶跑了。现在他正在朝廷里待罪呢,是不会跑的。”明世宗顿时哑口无言。过了一会儿他把海瑞的奏章捡起来重新读了一遍,一天内看了好几次,点头叹息。他下令把海瑞抓进诏狱。两个月后,明世宗去世,明穆宗即位,把海瑞放了出来。

诏狱的官员听说了明世宗的死讯后,认为海瑞不但会被释放,而且还会被重用,就买了很多酒菜来款待海瑞。海瑞以为自己马上要押赴刑场斩首,这酒菜是饯行用的,就尽情吃喝起来。等他吃够了,那个官员才悄悄告诉他明世宗死了。海瑞马上放声大哭,把刚才吃的东西都吐了出来,哭了整整一个晚上。

因为海瑞刚正不阿,经常得罪权臣,所以屡次被贬官。但他名声实在太大,每次都被起用。海瑞死于万历十五年(1587年),他死后,御史王用汲去他家帮忙办理后事,结果在他家只看到用葛布做的帷帐和一些破烂竹器,有的东西破得连穷人都不会用。王用汲越看越感动,他回去后,组织同事凑钱为海瑞办理丧事。海瑞死前在南京为官,当地百姓听说他的死讯后,自发罢市为其哀悼。海瑞的灵柩用船运回家乡的时候,两岸站满了为他戴孝的百姓,祭奠哭泣的人多得数不胜数。

相关参考

枫泾特产有什么故事

古镇枫泾,南北朝梁天监元年已成村落,原名白牛村,宋代屯田员外郎陈舜俞弃官隐居于此,仰其清风亮节,又名清风泾。元代至元年间始立为镇,初称白牛镇,别称“枫溪”,因镇内河道稠密,镇域形似荷叶,而且荷花甚多,

中国历史 《海瑞刚正不阿》的历史故事

海瑞刚正不阿海瑞生性刚直,他是儒学的狂热崇拜者,一生都以儒学的教导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从来没有做过一件违反原则的事情。他没有中过进士,只是以举人身份代理南平县教谕。御史到学宫视察的时候,别人都向御史行跪

国外名人传 乔治乌·德治人物生平简介,乔治乌·德治怎么死的,乔治乌·德治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格奥尔基·乔治乌-德治(GheorgheGheorghiu-Dej,1901—1965),罗马尼亚工人运动的领袖,前罗马尼亚工人党第一书记、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1901年11月8日,乔治

历史人物 崇学向善,德治仁政,汉景帝仁政教化天下

崇学向善,德治仁政,汉景帝仁政教化天下!历史新知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景帝刘启从老爹手里接过国家重任和家族遗产的时候,老爹曾嘱咐他两句话,大概意思是:你当政以后,务必继续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历史人物 两袖清风的典范唐朝元德秀,对人仁慈宽厚死后身无分文

唐代文学家李华(玄宗开元23年进士)在所著《三贤论》称颂元德秀“以道纪天下”,对聪明或愚笨的人没有分别心一视同仁,以“仁”治乱源。他的无私德行,可以为人间的师范。>>元德秀是唐玄宗朝开元二十一年(公元

历史人物 两袖清风的典范唐朝元德秀,对人仁慈宽厚死后身无分文

唐代文学家李华(玄宗开元23年进士)在所著《三贤论》称颂元德秀“以道纪天下”,对聪明或愚笨的人没有分别心一视同仁,以“仁”治乱源。他的无私德行,可以为人间的师范。>>元德秀是唐玄宗朝开元二十一年(公元

历史人物 一个令匈奴闻风丧胆的文官,他做了什么被司马迁冠上“酷吏”之名

一个令匈奴闻风丧胆的文官,他做了什么被司马迁冠上“酷吏”之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中国历史上,有着不计其数的官吏,他们有的刚正不阿、两袖清风,有的贪赃枉法、无恶不作。而除了清官、贪官、忠臣、

历史人物 人生若只如初见

班婕妤是西汉成帝的妃子,也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女文学家之一。自古以来,后宫里被皇帝宠爱的女子多靠美艳留名,而饱读史书的班婕妤却独以美德留芳于后世。可惜她的才华在貌美心毒的赵飞燕、赵合德姐妹面前失去了光彩

北辰的相关历史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的相关故事【注释】(1)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此句是说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即“德治”。(2)北辰:北极星。(3)所:处所,位置。(4)共:同拱,环绕的意思。【译文

丁宝桢——刚正清廉的中兴名臣

(一)“宫保鸡丁”,一道闻名遐迩的中华传统名菜。选以新鲜鸡脯肉为主料,佐以花生米、黄瓜、辣椒等烹制而成,香辣味浓、肉质滑脆。神州大地,乃至海外华埠,举凡餐馆食肆,皆为必备菜肴。这“宫保”二字,还常常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