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的“人权宣言”

Posted 天下

篇首语: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末清初的“人权宣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明末清初的“人权宣言”

2、历史百科 世界近代史··《人权宣言》

明末清初的“人权宣言”

  明末清初,有位大思想家宣布皇帝是“天下之大害者”,主张“无君”。他就是近代民主主义思想的启蒙者、爱国者黄宗羲。他的代表作《明夷待访录》,比卢 骚的《民约论》还要早100年光景,有人称它为“人权宣言”。黄宗羲同时代的思想家顾炎武说:“读了这部书,可以知道过去历史上所有帝王制度的弊端。” 《明夷待访录》反对君主专则,主张民权,对清末的维新变法运动影响很大。梁启超在《学术概论》一文中说过:“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 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 > > 黄宗羲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梨州,亦号南雷,浙江余姚 人。他的老爸黄尊素为进士,天启中当上御史,是著名的东林党人,因弹劾魏忠贤而被削职归籍,不久又下狱,受酷刑而死。19岁的黄宗羲进京上诉,并在公 堂之上殴打主谋,追杀凶手,明思宗叹称其为“忠臣孤子”。黄宗羲归乡后,即更加发愤读书,痛恨科举制度对人的束缚,力求变革,把家里的书都读完了,还觉得 不够,于是便抄录同乡的朋友藏书。又从学于著名哲学家刘宗周,得蕺山之学。> >   1645年,当清兵大举南下时,黄宗羲愤而毁家纾难,和浙 东人民团结在一起,展开轰轰烈烈的抗清运动。他组织起一支抗清的“世忠营”,有3000多人。后来他又联合了太湖一带的豪杰,抗拒清兵达半年之久。当他扼 守的四明山寨被攻破后,宗羲渡海到舟山,和张煌言等继续搞复国活动。1664年,张煌言殉难后,宗羲遂改名换姓回到故乡,聚众讲学,著书立说。> >    黄宗羲学识广博,研究过天文、地理、算学、音乐、历史和哲学等。他留下了许多著作,有《南雷文定》、《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宋元学案》等。在 他54岁时,写下了划时代的反帝制的光辉著作——《明夷待访录》。《明夷待访录》计有《原君》、《原臣》、《原法》等共21篇。> >   黄氏 在《原君》篇中,无情地揭露了封建帝王的罪恶,指出帝王是唯一的害民之贼。他说:“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 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 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这些话在300年前,是没有人敢说 的。因此有人称赞《明夷待访录》是中国的“人权宣言”。> >   他对封建专制进行猛烈的批评,说它是公私不分,权利义务不平,没有公法可言。 因此他反对“一家之法”,主张“天下之法”,“有治法而后有治人”。他为了求得人权平等,主张废除秦汉以来的“非法之法”;要求得天下太平,非废除专制的 君本制度,而改为民本制度不可。他理直气壮地呼吁,现今应当是“天下(人民)为主,君为客”(《原君》)。他同时也提醒封建时代的臣僚,不要再是皇帝敲剥 百姓的服役者,而应该是“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得出这样的结论:做官的人如果“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 友也。”> >   黄宗羲的思想意识中已经有近代代议制的意识,他在《学校》篇中,已流露出议会政治的萌芽思想。他把东汉的太学清议的历史意义 理解为近代的议会政治,这是托古改制。黄宗羲的理想是,在中央政府,天子以至公卿都要在太学祭酒的面前就弟子之列,祭酒(类似议长)有权批评政治的得失。 在地方政府,郡县官都要在地方学官的面前就弟子之列,学官对于地方政事缺失,“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 >   明、清之际,随着都市经 济的成长,出现了资本主义的工场手工业,反映到意识形态上,产生了黄宗羲具有资本主义萌芽思想的市民政治学说。我国封建社会,一向是“重农抑商”的。而黄 宗羲鉴于社会的变动,面对现实,却提出“工商皆本”的学说。在经济学说上,黄氏也反映市民的要求,主张废止金银货币,使用“宝钞”,而以金银作为宝钞的基 金。他这种经济思想,有利于商品流通,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并启发了近代的经济政策。在黄氏看来,明朝末年是封建制度崩溃的前夜,此时,“土力日竭”了, 市场停顿了,人民生活的条件被皇帝夺去了,加税加饷永没有限制了。他站在市民的立场,还呼吁减轻军费负担,主张实行征兵制度;反对募兵制。> >    黄宗羲还是我国古代研究赋税制度最深入、最系统的学者之一。他提出了历代税赋改革,每改革一次,税就加重一次,而且一次比一次重;农民种粮食却要等生产 的产品卖了之后用货币交税,中间受商人的一层剥削;不分土地好坏都统一征税。黄宗羲的观点以及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被现代学者总结为“黄宗羲定律”,黄宗羲 以勇敢的"异端"精神,批判旧的,设计将来的新世界,是值得称赞颂扬的。他不愧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思想的启蒙者、思想家。

历史百科 世界近代史··《人权宣言》

世界近代史··《人权宣言》

全称《人权与公民权宣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的纲领性文件。1789年8月26日,由制宪会议通过,1791年《法国宪法》列为序言。它以美国《独立宣言》为范本,以卢梭等人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理论基础。宣称人生而自由、平等;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的人权;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还提倡“主权在民”、代议制和三权分立。宣言揭示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原则,在法国和欧洲人民反封建的斗争中起了积极作用。但它又宣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则反映了它的阶级局限性。

相关参考

法国 法国人权宣言

人权宣言早在1789年7月9日,国民议会宣布更名为制宪议会,就有代表提出要在宪法之前加一个宣言,以说明制定宪法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但此议因7月间巴黎和各地的革命而搁置下来。8月12日起,又回头讨论宣言

历史百科 世界近代史··《人权宣言》

世界近代史··《人权宣言》全称《人权与公民权宣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的纲领性文件。1789年8月26日,由制宪会议通过,1791年《法国宪法》列为序言。它以美国《独立宣言》为范本,以卢梭等人的资产阶

世界历史 《人权宣言》是一个什么样的文件?

《人权宣言》是一个什么样的文件?《人权宣言》的全称是《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它是法国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通过制宪会议制定并颁布的一部重要文件。它借鉴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精神,体现了欧洲启蒙运动中启

法国 法国的《人权宣言》

法国的《人权宣言》1789年8月4日夜,法国制宪议会紧急召开会议,内容是讨论农民的土地问题。会上,手足无措的贵族和僧侣们纷纷表示放弃封建特权。8月5日至11日,制宪议会通过了关于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八

世界历史 《独立宣言》为什么被誉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独立宣言》为什么被誉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独立宣言》是18世纪英属北美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宣布独立的纲领性文件。1776年7月2日,托马斯·杰弗逊、约翰·亚当斯、本杰明·富兰克林、谢尔曼和

人权宣言独立宣言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历史意义

《独立宣言》体现的民主思想:1、平等与自然权利:认为人生下来就应该是自由平等的,这些权利是上帝所赋予的、与生俱有的,因此是不可剥夺或转让的。这些基本权利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2、主权在民

《人权宣言》的内容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封建的要求,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它实际上宣告了旧封建灭亡和资产阶级的诞生。  《》的公布表明,法国资产阶级用以法

英国 自由大宪章

自由大宪章“失地王”约翰在贵族的压力之下,被迫签署了一个被称为《自由大宪章》的人权文件。这个文件是一个划时代的人权宣言:它在人类历史上首次确立了人权的基本原则,提出了保护个人尊严、反对国王滥权的基本精

美国大赦历史

1.有人了解大赦国际的历史和背景吗这个垃圾组织。大赦国际(AmnestyInternational--AI)于1961年5月28日在伦敦成立。其宗旨是“动员公众舆论,促使国际机构保障人权宣言中提出的言

历史课题设计方案设计

学目标基础知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的发表,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雅各宾派的措施,雅各宾派统治的结束,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拿破仑战争。思想认识:通过对法国大革命背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