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逐廓尔喀,订立章程

Posted 特纳

篇首语: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第一节 逐廓尔喀,订立章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第一节 逐廓尔喀,订立章程

2、历史小说 第一节

第一节 逐廓尔喀,订立章程

  在古代众多的帝王中,在其生前传位的皇帝为数甚少。其中除极个别的是有意模仿古人、沽名钓誉之外,绝大多数是被迫的。乾隆皇帝是一个特例,他统治清朝60年,使社会达到极盛;85岁高龄之时,又主动举行了传位大典,当上了太上皇。3年以后,方才寿终正寝。> >   18世纪以前,尼泊尔由关系较为松散的24个部落组成。有一个叫廓尔喀的部落较为强大,它位于尼泊尔的政治、文化中心加德满都的西北。> >    清王朝建立之后,尼泊尔24个部落中的雅木布、叶楞、库库木三部与清政府建立了较为密切的关系。雍正十年(1732年),三部落汗向清政府遣使请安,进 贡方物。而此时逐渐强大的廓尔喀部开始向周围部落蚕食扩张。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廓尔喀汗博赤纳喇趁尼泊尔诸部发生内讧之机,发兵向各部征战,武 力统一了尼泊尔,建立了新王朝,博赤纳喇自称为国王,定都加德满都。> >   博赤纳喇死后,他的儿子西噶布尔达尔巴克继承了王位。乾隆四十年 (1775年)左右,西噶布尔达尔巴克把王位传给年仅4岁的第五个儿子兰巴哈都尔,因其年幼,由他的叔父巴都尔萨摄政。野心很大的巴都尔萨,在摄政期间极 力推行对外扩张政策,邻近尼泊尔的西藏就成了侵略扩张的主要目标。> >   清朝建立以后,对西藏的控制一直较弱。雍正时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统治虽较以前有所加强,但西藏政务仍处于较为松弛和混乱的状态中,西藏上层内部纷争时有发生。乾隆中叶,廓尔喀不断袭扰西藏边界,而此时西藏内部因争夺遗产发生内乱,这就为廓尔喀的入侵提供了契机。> >   廓尔喀第一次侵扰西藏,与沙玛尔巴唆使有关。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五月,为给乾隆帝祝寿,贝当益喜进京,乾隆帝备加礼遇,厚予赏赐,并颁给金册玉印。> >    贝当益喜东来期间,乾隆帝的赏赐,加上在京王公,蒙古诸部的奉献,达数十万金,宝冠、璎珞、念珠、晶玉钵、镂金袈裟不计其数。这些宝物运回西藏后,均由 其胞兄仲巴胡图克图保管。仲巴胡图克图将这些财物据为己有,一点也没有分给他的弟弟沙玛尔巴胡图克图。沙玛尔巴当时居住在廓尔喀,他怀恨在心,便唆使廓尔 喀以“商税增额,食盐糅土”为词,派兵侵入后藏。> >   廓尔喀入侵西藏的主要原因是贸易纠纷。尼泊尔与藏毗邻,“彼此通商,相安已久”,因 此尼泊尔货币在西藏流通。廓尔喀征服尼泊尔以后,新币一枚当旧币二枚用,直接损害了西藏的经济利益。格桑嘉措曾提请尼泊尔禁止这种行为,但是廓尔哈不但拒 绝,还以西藏官员“妄增税课……盐掺杂质”为由,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六月,派手下头领素喇巴尔达布率军三千,突然进攻西藏,占领了边境上的重地 聂拉木、济咙,而后又攻陷了宗喀、萨额等地。驻藏大臣庆麟得知,急忙调集汉藏官兵近五千人予以迎击。乾隆皇帝又先后任命四川总督鄂辉为将军,提督成德为参 赞,理藩院侍郎、御前侍卫巴忠为钦差大臣,前往西藏直接指挥前线军务。而此时的西藏地方政府并不想以武力抗击廓尔喀,以萨迦呼图克图和仲巴呼图克图为首的 少数西藏贵族,不顾西藏人民的利益,私下与廓尔喀联系,商量议和之事。当年十二月,巴忠到达西藏之后,对议和一事也采取了支持与纵容的态度,并擅自同意了 拟定的议和条件:廓尔喀人人藏贸易,税收减免一半;宗喀、济咙、聂拉木等三处为廓尔喀人往来门户;每年送给廓尔喀岁币一万五千金,以换回被其侵占的聂拉木 三处的中国领土。和约议定之后,廓尔喀军退出了中国境内。巴忠奏闻乾隆皇帝:西藏前线之事已了结,而对与廓尔喀私下议和之事却只字未提。> >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廓尔喀第二次入侵后藏,出兵抢占聂拉木。随后,廓尔喀又出兵占据济咙。此时,沙玛尔巴再次唆使廓尔喀抢掠寺庙,作为藏内违 约的补偿。廓尔喀分两路进犯,一路由济咙进口,围攻宗喀;一路由乌咙前进,滋扰定结。八月,乌咙一路廓尔喀兵占领定日,攻宗喀不克,向济咙败退;济咙一路 则未遇大的抵抗,很快占据了萨迦庙。廓尔喀兵向日喀则进发,驻防汉兵一百余名坚守十七昼夜。廓尔喀兵占领了扎什伦布寺。九月,扎什伦布寺内供奉器具等被廓 尔喀兵抢劫一空,始退往聂拉木、济咙一带。西藏人民遭受了巨大灾难,无数牛羊被劫掠。> >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十月,乾隆帝听到廓 尔喀兵再次侵入西藏的消息,下令对廓尔喀贼匪严加惩戒。他命四川总督鄂辉带兵入藏,但鄂辉心存推诿,办事极为不力。十一月,乾隆帝改派福康安为大将军,海 兰察、奎林为参赞大臣,率领索伦兵2000余名从西宁出口进藏,以后又陆续调川兵、藏兵约1.5万名开赴前线;并命四川总督孙士毅、驻藏大臣和琳等负责粮 草转运;将鄂辉、成德革职,仍命军前效力。十二月,福康安首先派成德领兵向聂拉木进发,作为偏师。成德带同穆克登额领兵攻克柏甲岭,五十七年(1792 年)正月收复聂拉木,将廓尔喀大头人呢吗叭噶斯击毙。三月,福康安亲自带兵进剿敌匪,还传谕布鲁克巴、哲孟雄、甲噶尔等王出兵助战。四月,福康安大军自第 里浪古起程,五月初七收复擦木,初十克复济咙,十五日攻占热索桥。至此为止,清军将廓尔喀人占领的西藏地方全部收复。> >   遵照乾隆帝谕 示,福康安率领大军继续前进,很快深入廓尔喀境内,先后攻克布鲁克玛、协布钱以及扎木等地,临近噶多地方。清军分作三路,自六月初三发起进攻,经过激战, 初九即已抵达雍雅地方。七月,清军发起对噶勒拉山区的进攻。经过噶革拉、堆补木、特帕朗古桥、甲拉古拉、集木集等处七百余里多次战斗,清军虽然最终获胜, 但伤亡十分严重,都统台斐英阿、副都统阿满泰、御前侍卫墨尔根、保和、英贵等重要将领均阵亡。经过这一血战,清军逼近廓尔喀首都加德满都,廓尔喀国王遂遣 使求和。> >   廓尔喀国王喇特纳巴都尔最开始听到清军赴藏进讨廓尔喀兵的消息后,曾向清政府请求罢兵,理所当然地遭到拒绝。乾隆五十七年 (1792年)三月,在福康安统兵进剿前夕喇特纳巴都尔又呈递福康安禀帖一封及金花缎布匹、千里镜等物件,建议停止进兵,福康安“诈妄之言,更不足信”而 予以批驳。喇特纳巴都尔还曾遣使前往印度,请求孟加拉东印度公司以武力支援,未有成功。在外援断绝、清军已进抵边界的情况下,廓尔喀始向清政府请罪求和。 五月二十八日,喇特纳巴都尔命将上年在聂拉木所掳的汉兵遣送回藏,并呈递福康安及官兵呈帖各一件,请求允准派遣大头人谢罪请降,福康安再次加以拒绝。六月 初九,喇特纳巴都尔又将丹津班珠尔及内地兵丁、藏族群众20余人送回清军大营。十八日,还派大头目四人,到清军大营递禀乞降。福康安提出,廓尔喀必须将抢 走的扎什伦布寺的所有东西归还,廓尔喀国王及其叔父来清军大营叩头认罪,从前在济咙边界所立大小合同两份一并交出查销等议和条件。七月初八,在清军逼近加 德满都的情况下,喇特纳巴都尔派人表示愿意接受福康安所提各项条件。十七日,廓尔喀交出大小合同两份,送出沙玛尔巴骨殖、抢掠扎什伦布的贵重物品以及沙玛 尔巴妻女等。

历史小说 第一节

 锦香亭第一回-钟景期三场飞兔颖 第一节

  词曰:

  上苑花繁,皇都春早,纷纷觅翠寻芳。画桥烟柳,莺与燕争。一望桃红李白,东风暖满目韶光。秋千架,佳人笑语,隐隐出雕墙。王孙行乐处,金鞍银勒,玉觞瑶觞。渐酒酣歌竟,重过横塘。更有赏花品鸟,骚人辈仔细端详。魂消处,楼头月上,归去马蹄香。

  ——右调《满庭芳》

  这首词单道那长安富贵的光景。长安是历来帝王建都之地,周曰镐京,秦曰咸阳,汉曰京兆。到三国六朝时节,东征西战,把个天下四方五裂,长安宫阙俱成灰烬瓦砾。直至隋炀帝无道,四海分崩,万民嗟怨。生出一个真命天子,姓李名渊。他见炀帝这等荒淫,就起了个拨乱救民的念头。在晋阳地方,招兵买马,一时豪杰俱来归附。那时有刘武周、萧铣、薛举、杜伏威、刘黑闼、王世充、李密、宋老生、宇文化等各自分踞地方,被李渊次子李世民一一剿平,遂成一统,建都长安,国号大唐。后来世民登极,就是太宗皇帝,建号贞观。文有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长孙无忌等;武有秦琼、李靖、薛仁贵、尉迟敬德等,一班儿文臣武将济济跄跄。真正四海升平,八方安靖。

  后来太宗晏驾,高宗登基,立了个宫人武曌为后。那武后才貌双全,高宗极其宠爱。谁想他阴谋不轨,把那顶冠束带撑天立地男子汉的勾当,竟要兜揽到身上担任起来。他虽然久蓄异心,终因各公在前碍着眼,不敢就把偌大一个家计包揽在身。及至高宗亡后,传位太子,年幼懦弱,武后便肆无忌惮,将太子贬在房州安置,自己临朝听政,改国号曰周,自称则天皇帝。

  彼时文武臣僚无可奈何,只得向个迸裂的雌货叩头称臣。那武氏俨然一个不戴平天冠的天子了。

  却又有怪,历朝皇帝是男人做的,在宫中临幸嫔妃。那则天皇帝是女人做的,竟要临幸起臣子来。始初还顾些廉耻,稍稍收敛。到后来习以为常,把临幸臣子只与做临幸嫔妃,彰明较著,不瞒天地的做将去。内中有张昌宗、薛敖、曹怀义、张易之四人最为受宠。每逢则天退朝寂寞,就宣他们进去顽耍,或是轮流取乐,或是同榻寻欢。说不尽宫闱的秽德,朝野的丑声。

  亏得个中流抵柱的君子,狄仁杰与张柬之尽心唐室,反周为唐,迎太子复位,是为中宗。

  却又可笑,中宗的正后韦氏,才干不及则天,那一种风流情性甚是相同,竟与武三思在宫任意作乐。只好笑那中宗,不惟不去觉察他,甚至韦后与武三思对坐打双陆,中宗还要在旁与他们点筹。你道好笑也不好笑。到得中宗死了,三思便与韦氏密议,希图篡位。朝臣没一个不怕他,谁敢与他争竞?幸而唐祚不应灭绝,惹出一个英雄来。那英雄是谁?就是唐朝宗室,名唤隆基。他见三思与韦氏宣淫谋逆,就奋然而起,举兵入宫,杀了三思、韦氏,并一班助恶之徒,迎立睿宗。

  睿宗因隆基功大,遂立为太子。后来睿宗崩了,隆基即位,就是唐明皇了。始初建号开元。用着韩休、张九龄等为相,天下大治。

  不意到改元天宝年间,用了奸相李林甫。那些正人君子,贬的贬,死的死,朝廷正事尽归李林甫掌管。他便将声色势利迷惑明皇,把一个聪明仁智的圣天子,不消几年,变做极无道的昏君。见了第三子寿王的正妃杨玉环标致异常,竟夺入宫中,赐号太真,册为贵妃。

  看官,你道那爬灰的勾当,就是至穷至贱的小人做了,也无有不被人唾骂耻辱的;岂有治世天子,做出这等事来,天下如何不坏?还亏得在全盛之后,元气未丧,所以世界还是太平。

  是年开科取士,各路贡士纷纷来到长安应举。中间有一士子,姓钟名景期,号琴仙,本贯武陵人氏。父亲钟秀,睿宗朝官拜功曹,其妻袁氏,移住长安城内。止生景期一子,自幼聪明,读书过目不忘,七岁就能做诗。到得长成,无书不览,五经诸子百家,尽皆通透,闲时,还要把些“六韬”“三略”来不时玩味。十六岁就补贡士,且又生得人物俊雅,好象粉团成玉琢就一般。

  父亲要与他选择亲事,他再三阻挡,自己时常想道:“天下有个才子,必要一个佳人作对。父母择亲,不是惑于媒妁,定是拘了门楣,那家女子的媸妍好歹那能知道?倘然造次成了亲事,娶来却是平常女子,退又退不得,这终身大事,如何了得?”执了这个念头,决意不要父母替他择婚,心里只想要自己去东寻西觅,靠着天缘,遇着个有不世出的佳人,方遂得平生之愿。因此蹉跎数载,父母也不去强他。

  到了十八岁上,父母选择了吉日,替他带着儒巾,穿著圆领,拜了家堂祖宗,次拜父母,然后出来相见贺客,那日,宾朋满堂,见了钟景期这等一个美貌人品,无不极口称赞。怎见他好处,但见:

  丰神绰约,态度风流。粉面不须傅粉,朱唇何必涂朱。气欲凌云,疑是潘安复见;美如冠玉,宛同卫玠重生。双眸炯炯似寒晶,十指纤纤若春笋。下笔成文,会晓胸藏锦绣;出言惊座,方知满腹经论。

  钟景期与众宾客一一叙礼已毕,摆了酒肴,大吹大擂,尽欢而别。钟秀送了众人出门,与景期进内,叫家人:“再摆出茶果来,与夫人袁氏饮酒。”袁氏道:“我今日辛苦了,身子困倦,先要睡了。”景期道:“既是母亲身子不安,我们也不须再吃酒,父亲与母亲先睡了罢。”钟秀道:“说得是。”叫丫鬟掌了灯,进去睡了。

  景期到书房中坐了一会,觉得神思困倦,只得解衣就寝。一夜梦境不宁,到了五更,翻来复去,再睡不着。一等天明,就起来穿戴衣巾,到母亲房里去问安。走到房门首,只见丫鬟已开着房门,钟秀坐在床沿上,见了景期说道:“我儿为何起得恁般早?”景期道:“昨夜梦寐不宁,一夜睡不着,因此特来问爹,娘身子可好些么?”钟秀道:“你母亲昨夜发了一夜寒热,今早痰塞起来。我故此叫丫鬟出去,吩咐烧些汤水进来。正要来叫你,你却来了。”景期道:“既如此,快些叫家人去请医家来诊视。待我梳洗了,快去卜问。”说罢,各去料理。

  那日,钟景期延医问卜,准准忙了一日,着实用心调护。不想,犯了真病,到了第五日上,就呜呼了。景期哭倒在地,半晌方醒。钟秀再三劝慰,在家治丧殡殓。方到七终,钟秀也染成一病,与袁氏一般儿症候。景期也一般儿着急,却也犯了真病,一般儿呜呼哀哉了。景期免不得也要治丧殡殓,那钟秀遗命:“因原籍路远,不必扶柩归家,就在长安城外择地安葬。”景期遵命而行。

  却原来钟秀在日,居官甚是清廉,家事原不甚丰厚。景期连丧二亲,衣衾棺椁,买地筑坟,治丧使费,将家财用去十之七、八。便算计起来,把家人尽行打发出去。有极得意自小在书房中服侍的冯元,不得已也打发去了。将城内房子也卖了,另筑小房五、六间,就在父母坟旁,止留一个苍头、一个老妪,在身边度日。自己足不出户,在家守制读书,常到坟上呼号痛哭,把那功名婚姻两项事体,都置之度外了。

  光阴荏苒,不觉三年服满。正值天宝十三年,开科取士,有司将他名字已经申送。只得唤苍头随着,收拾进城,寻个寓所歇下。到了场期,带了文房四宝,进场应试。原来,唐朝取士,不用文章,不用策论,也不用表判。第一场只是五言、七言的排律,第二场是古风,第三场是乐府。那钟景期平日博通今古,到了场中,果然不假思索,揭开卷子,振笔疾书。真个是:

  字中的蝌蚪落文河,笔下蛟龙投学海。

  眼见得三场已毕,寓中无事,那些候揭晓的贡士,闻得钟景期在寓,也有向不识面,慕他才名远播来请教的;也有旧日相知,因他久住乡间来叙契阔的;纷纷都到他寓所,拉他出去。终日在古董铺中、青楼女子人家,或书坊里、酒楼上,及古刹、道院里边,随行逐队的玩耍。

  那钟景期向住乡村,潜心静养,并无杂念。如今见了这些繁华气概,略觉有些心动,那功名还看得容易,倒是婚姻一事甚是热衷。思量:“如今应试,倘然中了,就要与朝廷出力做事,哪里还有功夫再去选择佳人。不如趁这两日,痴心妄想去撞一撞,或者天缘凑巧,也未可知。”

  那日起了这念头,明日就撇了众人,连苍头也不带,独自一人往城内、城外、大街、小巷,痴痴的想,呆呆的走。一连走了五、六日,并没个佳人的影儿。

  苍头见他回来,茶也不吃,饭也不吃,只是自言自语,不知说些什么。便道:“相公一向老实的,如今,想是众位相公牵去结识了什么婊子,故此这等模样么?我在下处寂寞不过,相公带我去走走,总成吃些酒肉儿也好。相公又没有娘子,料想没处搬是非,何须瞒着我?”景期道:“我自有心事,你哪里知道。”苍头道:“莫非为着功名么?我前日在门首,见有个蓍的走过,我叫他跌了一蓍。他说:‘今年一定高中的。’相公不须忧虑。”景期道:“你自去,不要胡言胡语惹我的厌。”苍头没头没脑,猜他不着,背地里暗笑不题。

  到次日,景期绝早吃了饭出来,走了一会,到一条小胡同里,只见几户人家,一带通是白石墙;沿墙走去,只见一个人家,竹门里边冠冠冕冕,潇潇洒洒的可爱。景期想道:“看这个门径,一定是人家园亭,不免进去看一看,就是有人撞见,也只说是偶然闲步玩耍,难道我这个模样,认做白日撞不成。”

  心里想着,那双脚儿早已步入第一重门了。回头只见靠凳上有个老儿,酒气直冲,齁齁的睡着。景期也不睬他,一直闯将进去,又是一带绝高的粉墙。

  转入二重门内,只见绿荫参差,苍苔密布,一条路是白石子砌就的。前面就是一个鱼池,方圆约有二、三亩大。隔岸种着杨柳、桃花,枝枝可爱。那杨柳不黄不绿,撩着风儿摇摆;桃花半放半含,临着水儿掩映。还有那一双双的紫燕,在帘内穿来掠去的飞舞。池边一个小门儿,进去是一带长廊,通是朱红漆的万字栏杆。外边通是松竹,长短大小不齐,时时有千余枝,映得檐前里翠。

  走尽了廊,转进去,是一座亭子。亭中一匾,上有“锦香亭”三字,落着李白的款。中间挂着名人诗画,古鼎商彝,说不尽摆设的精致。那亭四面开窗,南面有牡丹数墩,与那海棠、玉兰之类。后面通是杏花,东边通是梅树,两边通是桂树。

  此时二月天时,众花都是蕊儿,惟有杏花开得烂漫。那梅树上结满豆大的梅子。有那些白头翁、黄莺儿,飞得好看,叫得好听。景期观之不足,再到后边,有绝大的假山,通是玲珑怪石攒凑迭成。石缝里有兰花、芝草,山上有古柏、长松,宛然是山林丘壑的景象。

  转下山坡,有一个古洞。景期挨身走过洞去,见有高楼一座,绣幕珠帘,飞甍画栋,极其华丽。

  正要定睛细看,忽然一阵香风在耳边吹过,那楼旁一个小角门“呀”的一声开了,里面嘻嘻笑笑。只听得说:“小姐,这里来玩耍。”

  景期听了,慌忙闪在太湖石畔芭蕉树后,蹲着身子,偷眼细看。见有十数个丫鬟拥着一位美人走将出来。那美人怎生模样?但见:

  眼横秋水,眉扫春山。宝髻儿高绾绿云,绣裙儿低飘翠带。可怜杨柳腰,堪爱桃花面。仪容明艳,果然金屋蝉娟;举止端庄,洵是香闺处女。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这美人轻移莲步,走到画栏边的一个青瓷古礅儿上坐下。那些丫鬟们,都四散走在庭中。有的去采花朵儿插戴;有的去扑蝴蝶儿耍子;有的在荼蘼架边撞乱了鬓丝,吃惊吃唬的将双手来按;有的被蔷薇刺儿挂住了裙衪,痴头痴脑的把身子来扯;有的因领扣儿松了,仰着头扭了又扭;有的因膝裤带散了,蹲着腰结了又结;有的耍斗百草;有的去看金鱼;一时也观看不尽。

  只有一个青衣侍女,比那美人颜色略次一、二分,在众婢中昂昂如鸡群之鹤。也不与她们玩耍,独自一个在阶前摘了一朵兰花,走到那美人身边,与她插在头上,便端端正正的站在那美人旁边。

  那美人无言无语,倚着栏杆看了好一会,才吐出似莺啼如燕语的一声娇语来,说道:“梅香们,随我进去罢。”

  众丫鬟听得,都来随着美人。这美人将袖儿一拂,立起身来,冉冉而行。众婢拥着,早进了小角门儿,“呀”的一声就闭上了。

  钟景期看了好一会,又惊又喜,惊的是恐怕梅香们看见,喜的是遇着绝世的佳人。还疑是梦魂儿错走到月府天宫去了。不然,人世间那能有此女子?呆了半晌,如醉如痴,恍恍惚惚,把眼睛摸了又摸,擦了又擦。

  停了一会,方才转出太湖石来。东张西望,见已没个人影儿,就大着胆走到方才美人坐的去处,就嗅嗅她的余香,偎偎她的遗影。

  正在憧憬思量,忽见地下掉着一件东西,连忙拾起,看时,却是异香扑鼻,光彩耀目。

 

  毕竟拾的是什么东西?那美人是谁家女子?且看下回分解。

相关参考

第一节 康熙仁政,清官遍地

  清朝是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统一的全国,但是治理天下需要的是知识分子,为了维护国运的长久,清朝政府大量起用各族人才,不仅巩固了清朝的统治,并且把它推向了繁荣的盛世阶段。>>  康熙的仁政,措施之一是惩

太康之治 第一节 布局

本作品是对史图馆专栏的投稿,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作品并非严谨的历史学术研究,仅供参考;未经授权,禁止二传,违者必究。本文作者:锦帆游侠第二章序言:咸熙二年,公元265年,晋王司马昭的世子司马炎从曹奂

第一节 四臣辅政,计除鳌拜

  自古以来的专制制度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当君权高度集中,统治集团内部协调一致的时候,国家就会稳定,经济就会发展。反之,君权旁落,内部党同伐异,政治就会黑暗,社会就会混乱。>>  顺治十八年(1661年

第一节 收回权利,设军机处

  雍正十年(1732年),军机房被改为军机处,取代了清朝初年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地位,成为清廷最高决策机构,皇权统治进一步加强。>>  清朝初年设置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地位在内阁之上,是中央的最高决

第一节 西学东渐,天文地理

  清代的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一到辉煌,它以超越前代的光芒照亮了18世纪的中国,思想文化遍地开花,经济繁荣发展。>>  我国古代的历朝历代的政府都非常重视历法的修订和颁行,在天文历法方面也曾

第一节 雍正即位,承前启后

  不论从康乾盛世的历史进程,还是从有清一代全史的角度来考察,雍正朝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世宗没有其父长寿,更没有像其父享国如此之久,他在位只有13年。尽管时间短促,却不容忽视。实际上,我们所说的康

第一节 献公振羽――雨金栎阳艰难兴国

  公元前384年,秦献公即位。秦献公就是灵公的儿子连,又名师隰(xí)。>  秦献公生于秦灵公元年(前424),灵公去世后,年仅10岁的公子连为了以防不测,就设法跑到魏国躲了起来,这一躲就是30年。

第一节 身自下士――尉缭初绘统一天下宏伟蓝图

  与秦王政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吕不韦终于死了!>>  随着吕不韦的死,压在秦王政心口上的那块政治巨石也终于被搬掉了,亲秉朝纲的秦王政如雄踞高山之巅的乳虎,仰天长啸,引起阵阵山呼谷应,一瞬间,各国有识之

第一节 沙丘之变――篡诏夺嫡埋下灭亡之根

  谈及秦亡于二世,史家多以具有仁爱之心的扶苏未能继承帝位为憾。如果扶苏能够继承帝位,那么扶苏就会对秦始皇的暴政作出修正,虽然秦王朝也会发生政治动荡,但凭扶苏的朝野威望及其政策的调整,秦王朝极有可能渡

第一节 天地玄黄――浮映在秦人远祖背影之后的往古景象

  遥遥的,在山之阿,在水一方,清清的河水里浮映起一个个或俯身汲水,或握发而浴,或者撩水嬉戏的年轻女性的面影……>  啊,她们是谁呀!她们是秦人的远祖吗?她们来自哪个氏族,她们生活在远古之时的哪一个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