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人画家杭世骏
Posted 画家
篇首语: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代文人画家杭世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清代文人画家杭世骏
王瞿序《道古堂集》曰:“堇浦於学无所不贯,所藏书拥榻积几,不下十万卷。堇浦枕藉其中,目睇手纂,几忘晷夕。”这段话是对清代文人画家杭世骏的评价,杭世骏是谁?为何会评价如此高?接下来跟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杭世骏(1695—1773)清代文人、画家。字大宗,号堇浦,别号智光居士、秦亭老民、春水老人、阿骏,室名道古堂,仁和(今浙江杭州)人。
雍正二年(1724)举人,乾隆元 年(1736)举鸿博,授编修,官御史。乾隆八年(1743)因上疏言事,遭帝诘问,革职后以奉养老母和攻读著述为事。
乾隆十六年(1751)得以平反, 官复原职。晚年主讲广东粤秀和江苏扬州两书院。
工书,善写梅竹、山水小品,疏澹有逸致。生平勤力学术,著述颇丰,著有《道古堂集》《榕桂堂集》等。
记载,乾隆问杭世骏说:“你性情改过么?”世骏回答:“臣老矣,不能改也。”乾隆问:“何以老而不死?”回答说:“臣尚要歌咏太平。”笑了笑。这是记载中杭世骏和乾隆比较有名的一段对话了,从对话也能看出杭世骏也是个有啥说啥的人,也难怪会到晚年才官复原职了。
更多相关内容请前往: |
历史秘闻 忠臣:我奉旨收破烂!门庭若市
乾隆帝南巡至杭州时,杭世骏再次见到德高望重的皇帝,皇帝就问他:「 ”你现在靠什么生活?”杭世骏就说把破铜烂铁陈列在地上卖掉,于是乾隆帝就赏了「 ”买卖破铜烂铁”六个大字给他,而这事实际上颇有渊源。 杭世骏,1695年出生在一户贫寒家庭,虽家境不好,但他十分好学,家中藏书颇多,并且与同乡梁诗正等人组了读书会,分享学术,雍正二年考中举人后,考进士怎么也考不上,但他也不急,继续搞他的学术。 当时乡试的考官基本上是进士出身的官员担任,但杭世骏就是能做到以举人的身份担任福建乡试的考官,可见其影响力,为了不埋没人才,乾隆元年,已经41岁的杭世骏在浙江总督程元章的举荐下走上了仕途。 不过杭世骏做官没多久就被革职了,他为人耿直,清朝是满人称帝,对汉人颇有防范,而杭世骏没有考虑到这点,乾隆八年,久旱无雨,乾隆也就意思下诏求直言,杭世骏却以为乾隆帝纳谏入流。 他洋洋洒洒写下数千字的《时务策》,说天下巡抚尚满汉参半,总督却为什么一个汉人都没有?明明汉人有才能的人有那么多,皇帝不要以满汉划线,杭世骏也就触及了乾隆心中「 ”满汉畛域”的忌讳。 这怎么得了?乾隆帝心想这人是想反了不成?谁借他的胆子敢说出这样的话?乾隆就想要处死杭世骏,还是刑部尚书徐本念及杭世骏的才能和胆识,极力劝阻乾隆不要处死杭世骏,在乾隆帝面前磕了不少响头,额头都肿了,杭世骏这才保住了一条性命。 杭世骏被革职后,他的同僚怕牵连自己,就将杭世骏赶出了同僚会,躲他像逃瘟疫一般,只有同是喜爱文学的郑板桥写信安慰他,也有人会在乾隆面前帮杭世骏说话,乾隆帝便说:这种狂士,只配捡破烂! 于是杭世骏回到杭州,还真在闹市中摆了一个地摊,旁边写着:我奉旨收破烂!一时间门庭若市,络绎不绝,杭世骏的生意也就相当不错。后来杭世骏再见到乾隆帝,两人还闲聊了一番。 乾隆帝问他:你的性情改过了吗?杭世骏就说自己老了,已经不能改了。乾隆帝就说那你怎么还没有,杭世骏就回答:臣要歌咏太平。两人相顾笑了笑,一笑泯恩仇,乾隆十六年,杭世骏官复原职。忠臣得罪乾隆,乾隆:只配捡破烂!忠臣:我奉旨收破烂!门庭若市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为什么乾隆每次下江南都要去看一个收破烂的,留了一句话把杭世骏吓得上吊
杭世骏,浙江杭州人,乾隆时期官至御史。>杭世骏有两大爱好,一是爱钱,爱到什么程度,这么说吧,不枕钱睡不着觉,困的要死眼睛都闭不上,吃饭的时候,饭桌上不放几个铜钱,再好的美味都没有食欲。>杭世骏另一个爱
乾隆帝南巡至杭州时,杭世骏再次见到德高望重的皇帝,皇帝就问他:「”你现在靠什么生活?”杭世骏就说把破铜烂铁陈列在地上卖掉,于是乾隆帝就赏了「”买卖破铜烂铁”六个大字给他,而这事实际上颇有渊源。杭世骏,
清代重视《永乐大典》《永乐大典》之为书,清世祖万几之暇,尝披览之;副本移贮翰林院者,李绂、全祖望尝借观之,且定为日课,日尽二十卷;杭世骏解经,多采其中语。乾隆修《四库全书》,朱筠请将《大典》中古书善本
就在谢济世掀起湖南官场的同一年,乾隆八年(1743年),大清帝国官场还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杭世骏以汉员身份再提满汉官员待遇不一的问题,由此激怒了皇帝,将杭世骏开除公职,赶回杭州老家。> 贵族集
作者:綦彦臣>就在谢济世掀起湖南官场地震的同一年,乾隆八年(1743年),大清帝国官场还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杭世骏以汉员身份再提满汉官员待遇不一的问题,由此激怒了皇帝,将杭世骏开除公职,赶回杭州老家
作者:綦彦臣>就在谢济世掀起湖南官场地震的同一年,乾隆八年(1743年),大清帝国官场还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杭世骏以汉员身份再提满汉官员待遇不一的问题,由此激怒了皇帝,将杭世骏开除公职,赶回杭州老家
厉鹗是清朝时期著名学者、诗人,属于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厉鹗在诗词方面的造诣都蛮高的,他擅长写五言诗,这方面与杭世骏齐名,代表作有《樊榭山房集》、《宋诗纪事》、《南宋杂事诗》等。厉鹗>厉鹗简介>厉鹗(16
梁诗正(1697―1763),清朝大臣。字养仲,号芗林,又号文濂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幼有异禀,五岁始能言,授以四五言诗,略上口,即能诵。长擅文学,偕同杭世骏、陈兆嵛等六人结“月课诗社”,有《质韦
梁诗正(1697―1763),清朝大臣。字养仲,号芗林,又号文濂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幼有异禀,五岁始能言,授以四五言诗,略上口,即能诵。长擅文学,偕同杭世骏、陈兆嵛等六人结“月课诗社”,有《质韦
梁诗正(1697―1763),清朝大臣。字养仲,号芗林,又号文濂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幼有异禀,五岁始能言,授以四五言诗,略上口,即能诵。长擅文学,偕同杭世骏、陈兆嵛等六人结“月课诗社”,有《质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