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大公报》

Posted 大公报

篇首语: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创办《大公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创办《大公报》

2、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中外纪闻》

创办《大公报》

1902年6月17日,信奉天主教的满族立宪党人英华在天津创办《大公报》。

点击查看:

英华创办《大公报》,得到天主教资本家柴天宠、天主教堂主教樊国梁支持,集股逾万。英华自任社长,同时也撰写政论文章。

旧版《大公报》

>

《大公报》

《大公报》每日出报8版。常鼓吹君主立宪,速开国会,明言旨在“开风气,启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

该报以敢言著称,要求太后归政,反对顽固守旧;支持改良,反对革命;呼号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提倡西学,反对保存“国粹”。

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中外纪闻》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中外纪闻》

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报纸。为宣传变法维新思想,1895年8月17日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双日刊,共出45号。因与广学会机关报名称相同,12月16日改名《中外纪闻》,以梁启超、汪大燮为主笔,以翻译西电西报,介绍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情况为主要内容。初日印千份,发行月余增至三千份;每份随邸报附送在京官员,以争取士大夫支持变法。改名后的报纸又出18期,于1896年1月20日与北京强学会一起被封禁。

相关参考

不贪钱,不畏权,他一生为国为民,散尽钱财,却无遗产给4岁儿子

他是报界的一代宗师,是《大公报》创办者之一。青年时期经受数次至亲离开的伤痛,曾经担任孙中山的秘书,到了而立之年仍然四处奔波讨生活。他一生三次婚姻,中年才得一子,短暂的一生,生前有许多遗憾,死后却受到众

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中外纪闻》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中外纪闻》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报纸。为宣传变法维新思想,1895年8月17日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双日刊,共出45号。因与广学会机关报名称相同,12月16日改名《中外纪

历史百科 《大公报》在天津创刊

清光绪二十八年五月十二日(1902年6月17日),天津《大公报》创刊。该报是中国创刊较早、报龄最长的报纸,距今已经107年了,仍在香港继续出刊。这在中国报界是极为鲜有的。《大公报》是在法国公使鲍渥赞助

历史典故 大公无私的主人公是谁?大公无私的典故

大公无私的主人公是谁?大公无私的典故  大公无私是一个成语,指的是指一个人办事公正,没有任何私心。现多指从集体的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一切为了集体,那么大公无私的主人公是谁?大公无私的典故,下面就由

民国才女吕碧城与《大公报》创始人英敛之的恩怨

吕碧城是一位奇女子,她是中国第一个女编辑,她曾提倡女权运动,办过女学,先后任过教习及校长。她也是清末着名的女词人,当时“文坛名宿”如樊樊山、易实甫等人对她的诗词甚为推重,认为可以比美易安居士(李清照)

民国才女吕碧城与《大公报》创始人英敛之的恩怨

吕碧城是一位奇女子,她是中国第一个女编辑,她曾提倡女权运动,办过女学,先后任过教习及校长。她也是清末着名的女词人,当时“文坛名宿”如樊樊山、易实甫等人对她的诗词甚为推重,认为可以比美易安居士(李清照)。...

历史百科 “一七”公报

中美双方于1982年8月17日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它是双方经过10个月的反复谈判,就分步骤直到最后彻底解决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达成的协议。公报重申了中美上海公报和中美建交

历史百科 中美联合公报

亦称“上海公报”。应中国政府邀请,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于1972年2月21日至28日访问了中国。访问期间,中美双方于2月28日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在公报中,双方阐明了各自对国际问题的立场和态度。公

基督教 问-什么是大公会议-

问:什么是大公会议?答:大公会议(EcumenicalCouncil)系指基督教的世界性主教会议。从公元325—787年,基督教教会先后召开了七次大公会议,以解决教会内部的分歧,主要是神学问题的论战。

外国军事人物 卡尔大公

   军事改革家卡尔大公(1771年~1847年)   奥地利帝国陆军元帅,军事理论家,大公爵。史称卡尔大公,是资产阶级军事科学早期的代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