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等人在北京成立保国会
Posted 国会
篇首语: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康有为等人在北京成立保国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康有为等人在北京成立保国会
1898年4月12日,康有为等人在北京成立保国会。
点击查看:
事件经过
1898年4月12日,维新派康有为等人在北京成立保国会,并拟定《保国会章程》三十条。设会宗旨是“保国、保种、保教”,即保国家政权、 领土不丧失,保民族种类能自立,保圣教不失。在北京、上海设总会,各省、府、县设分会,意在合群策、群智、群力,发愤救亡,推动维新运动。顽固派极力反 对,不久停止活动。
保国会
保国会亦称强国会,机关刊物《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事起,瓜分危机严重,康有为“既上书求变 法于上,复思开会振士气于下”,结合各省旅京人士立会,粤学会、蜀学会、闽学会、关学会先后成立。
遂决再“成一大会,以伸国愤”。1898年4月12日, 保国会在北京成立。曾先后3次集会,呼吁救国,宣传变法,还大造变法图强的舆论。顽固派攻击说:它“保中国,不保大清”;又威胁”小心其首领”。保国会活动月余后自行停顿。
保国会的成立,使顽固派与维新派的斗争更加激化。顽固派大骂康有为“僭越妄为,非杀头不可”,攻击保国会“保中国不保大清”,“名为保国,势必乱国”。只有光绪帝认为,“会能保国,岂不大善”,所以保国会虽然连遭劾奏,但未被查禁。
民国初年解散国会事件
袁世凯 袁世凯用武力镇压了“二次革命”,但北京却还存在着国民党占多数的国会。为了让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声言要尊重议员的权利。这些国民党议员与进步党议员合作成立宪法起草委员会。 袁世凯为了进一步拉拢进步党,于1913年7月任命该党熊希龄为国务总理。进步党人声称要组成“第一流通人才和第一流经验”的“名流内阁”。9月,内阁组成,只有司法、教育、交通、农工商各总长之职由进步党人梁启超、汪大燮、周自齐、张謇分别担任,财政由熊希龄兼理,而外交、内务、海军、陆军等重要部门则牢牢控制在孙宝琦、朱启铃、刘冠雄、段祺瑞这些袁世凯的嫡系军阀、官僚手中。 宪法还来不及制定,袁世凯对国会施加压力,于1913年10月当上正式总统。其后,他决心把政党和国会一脚踢开,先后解散了国民党和国会。 袁世凯以大总统身份,于1913年11月4日以京师大学堂戒严处查获李烈钧与国民党议员数十封往来密电为由,借口国民党参与叛乱,下令解散国民党。下午,北洋军警即查封国民党本部。5日又包围国会,收缴国民党籍议员的证书、证章。2天之内被收缴证书、证章的议员达430余人,超过国会半数,致使国会因不足法定人数而停闭。10日,宪法起草委员会自行解散。12日,袁世凯政府下令,取消各省议会中国民党议员的资格。14日,参议院议长王家襄、会议院议长汤化龙联合发表声明,宣布国会停会。26日,袁世凯组织御用的政治会议,以篡夺国会的职权。1914年1月10日,袁世凯宣布解散国会,将议员资遣回籍。2月28日,袁世凯又下令解散各省议会。相关参考
民国大总统被报社公开侮辱,成全国笑柄,结果法院只判赔100元
段祺瑞控制北京政府后,指使亲信徐树铮等人在北京安福胡同组织安福俱乐部,由此形成了一个民国初年影响力颇大的政治团体—安福系。该系在政界颇为活跃,甚至一度包办了民国政府的选举,于1918年8月成立新国会,
袁世凯袁世凯用武力镇压了“二次革命”,但北京却还存在着国民党占多数的国会。为了让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声言要尊重议员的权利。这些国民党议员与进步党议员合作成立宪法起草委员会。袁世凯为了进一步拉拢进步
袁世凯袁世凯用武力镇压了“二次革命”,但北京却还存在着国民党占多数的国会。为了让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声言要尊重议员的权利。这些国民党议员与进步党议员合作成立宪法起草委员会。袁世凯为了进一步拉拢进步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保国会资产阶级维新派组织的全国性的政治团体。德国强占胶州湾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形势下,1898年春,康有为“既上书求变法于上,复思开会振士气于下”,
同盟会中部总会在宋教仁、谭人凤等人的倡议下,于1910年开始筹备,1911年7月间在上海正式成立。黄花岗起义前后,革命党内有一部分人对起义专在南方、革命偏重广东这一点表示不满。宋教仁、谭人凤等人在考察
魯迅是上世紀前期文壇非常活躍的作家,也是我們最爲熟悉的作家之一,他感情上有兩段經歷,相比康有爲、郭沫若等人算是很少的了,同樣的他的後代也不多,只有一個兒子,好在孫子輩多了起來。魯迅一生共有兩位妻子,原
随着抗日救亡运动如火如荼的开展,各种抗日救亡团体也纷纷成立。1935年底至1936年初,在上海,除文化界救国会外,又成立妇女救国会,大学教授救国会,大中学生救国会等等。1月28日,它们统一成立了上海各
1933年12月印度共产党成立20年代初期印度已经出现了共产主义小组,但一直没有联合成为一个政党。1930年印度各大城市陆续成立了印度共产党的地方委员会。同年12月,穆扎法·艾哈迈德等人在共产国际主办
社内成员创造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成立的文学社团,是中国现代文学团体。1921年7月中旬由留学日本归来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前期的创造社反对封建文化、复
1932年3月1日“满洲国”成立,伪满执政溥仪与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等人合影 “满洲国”(汉语拼音:Manzhouguo;英语:“Manchukuo”),1932年3月1日,张景惠、熙洽、臧式毅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