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乐圣的离世
Posted 交响曲
篇首语:一卷旌收千骑虏,万全身出百重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一代乐圣的离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一代乐圣的离世
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出生在德国小城波恩。他的父亲是宫廷男高音歌手,但有酗酒的恶习。
从4岁起,贝多芬就受到父亲严格的音乐训练,他整 天被关在屋子里练琴。贝多芬很早就学会了演奏钢琴、管风琴、小提琴、中提琴和长笛,13岁就当上了宫廷剧场首席小提琴师和教师、助理管风琴师。
由于家境贫困,贝多芬小小年纪便承担起家庭重担,因而没能受到很好的教育。他是靠在剧院里接触意大利、法国和德国的充满社会生活题材的喜歌剧以及欧洲各国文豪的作品,靠自学成长起来的。他17岁时,母亲去世了,年轻的贝多芬作为一家之主,同生活顽强地作斗争。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革命影响到德国,正在波恩大学作旁听生的贝多芬也沉浸在革命的激情之中。法国大革命对贝多芬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他信仰共和制,热爱“自由、平等、博爱”,推崇人民、斗争、胜利,他把这种信念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至死不变。
1792年,贝多芬到音乐之都维也纳去深造和创作。他曾跟随著名作曲家海顿学习作曲法,可是老师不能接受学生创作中大胆的革新精神和自由思想,两人 产生分歧,学习因此中断了。以后,贝多芬靠不懈的努力,为自己赢得了声誉。他先是被公认为灵感丰富的即兴演奏家和维也纳最好的钢琴家,后来又被公认为优秀 的作曲家。
但痛苦一直伴随着贝多芬。从27岁起,他的耳朵渐渐地聋了。这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同时,他还遭受着失恋的折磨,心爱的姑娘一个个 离他而去。
也正是在这个时期,贝多芬表现出极其旺盛的创作力,写出了许多杰出的作品,如《月光奏鸣曲》、《第二交响曲》、《克莱策奏鸣曲》、《第三交响 曲》、《曙光奏鸣曲》、《热情奏鸣曲》;其中《热情奏鸣曲》被公认为贝多芬奏鸣曲创作的顶峰。另外还有《第四交响曲》和《第五交响曲》,《第五交响曲》是 贝多芬作品中最完整的典范之一。
贝多芬还创作了《第六交响曲》、《第七交响曲》、《第八交响曲》和《第九交响曲》。《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成就的顶峰。曲目第一次演出时盛况空前, 曾受到观众五次鼓掌欢迎,而当时欢迎皇族也不过用三次鼓掌礼,因此引得警察都出面干涉。
贝多芬在自己的作品里讴歌欢乐。他觉得所有的管弦乐器还不能完全表 达自己的思想,因而打破常规,在最后乐章中引入了人声的合唱,歌词是德国诗人席勒的《欢乐颂》。《第九交响曲》成了交响乐作品中的不朽之作,而贝多芬也被 誉为“交响乐之王”。
音乐上的成就并没有使贝多芬摆脱贫病的境地。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伟大而痛苦的一生结束了。
世界历史 “乐圣”贝多芬
“乐圣”贝多芬
贝多芬的童年很不幸,由于父亲酗酒,他常常从警察手里接过烂醉如泥的父亲,从未享受过家庭的温情。当父亲发现贝多芬有音乐天才时,就企图把他变成摇钱树,强迫幼小的贝多芬练习繁重的琴艺,而且常常在三更半夜醉酒回家后把贝多芬从床上拖起来练琴。8岁时,贝多芬被父亲拉着沿莱茵河卖艺,11岁就开始在剧院的乐队里工作。他的母亲在1787年去世后,父亲就更加放肆了,几乎每晚都烂醉归来,身为长子的贝多芬,只好挑起了养家的重担,抚养两个弟弟。他受聘为宫廷的古钢琴与风琴乐师,兼做钢琴家庭教师。
1792年,贝多芬前往维也纳,先后受教于音乐家海顿、作曲家申克、音乐理论大师布列希贝克以及作曲家萨里耶等名师。1795年,他在维也纳举行了第一次音乐会,弹奏了自己创作的“第二号钢琴协奏曲”,折服了维也纳的贵族和市民。

贝多芬
正当贝多芬充满热情地为自己的理想而拼搏的时候,不幸却降临了。1796年,贝多芬听力开始下降。到32岁的时候,贝多芬已经完全失去了听力。这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简直是致命的打击,贝多芬陷入了极度痛苦中。他消沉过,甚至曾经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多年来在生活中磨炼出的坚毅倔强的性格和对于音乐的热爱,使贝多芬在不幸的命运面前挺了下来。他渐渐振作起来,开始克服种种困难进行艰难创作。
由于听不到声音,他就用牙咬着根小棍,再把木棍支在乐器上,靠木棍的震动状况来感觉声音的大小。不能听到自己创作曲子的好坏,他就一遍遍地在钢琴前弹奏,通过琴键的跳动来感受音乐的曲谱。由于长时间弹钢琴,他的手指都起了水泡。他不知疲倦地进行创作,对自己的作品要求也十分高,一首曲子经常修改很多次,如我们今天听到的他为歌剧《菲德利奥》第二幕作的序曲,竟改写过18次;著名的《莱昂诺拉》序曲,也是经过十几次的修改才最后完成的。在贝多芬与病魔进行顽强斗争的过程中,他的音乐创作也最终趋于成熟,他摆脱了以前音乐创作中的许多框框,塑造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贝多芬在后半生30年的无声世界创作了大量音乐史上不朽的作品,如著名的9部交响曲等。
1801年,他与一个17岁的少女朱丽叶塔·古奇阿蒂相恋,著名的钢琴奏鸣曲《月光》就是他们相恋的作品。但古奇阿蒂在两年后离开了他,嫁给了一位伯爵。1806年,贝多芬再次恋爱了,对方是丹兰斯,古奇阿蒂的表妹,两人在那一年订了婚,但这场爱情也只维持了4年,丹兰斯也离开了贝多芬。再次遭受失恋打击的贝多芬变得更加不修边幅,行为举止也更加放肆。1809年,拿破仑攻占维也纳,贝多芬的保护人和朋友纷纷逃难,他陷入了孤独与经济拮据的双重困境之中。但他还是完成了《庄严弥撒曲》和《第九交响曲》。尤其是后者演出的成功,为他带来了一生最大的荣耀与欢欣。
1827年3月26日,在维也纳的春雷骤雨中,贝多芬辞别了人世,享年57岁,约有两万多的维也纳市民参加了他的葬礼。
贝多芬还是一位民主人士。1803年,贝多芬完成了《第三交响曲》。这首曲子原本是写给拿破仑的,贝多芬在作品扉页上还写下了“献给拿破仑·波拿巴”几个大字。但是,就在作品完成的这一年,拿破仑抛弃共和制,当了皇帝。贝多芬一气之下,就把这首曲子改为了“英雄交响曲——纪念一位伟人!”
相关参考
寒门出身>>朱儁少年时父亲就去世了,他的母亲曾经以贩买缯为家业,朱儁因孝养母亲而远近闻名。其为人好义轻财,乡里都敬重他。>与朱儁同县的周规在之前受征辟时曾向公府借钱百万以整饰衣冠。后来周规家贫不能偿还
“乐圣”贝多芬贝多芬的童年很不幸,由于父亲酗酒,他常常从警察手里接过烂醉如泥的父亲,从未享受过家庭的温情。当父亲发现贝多芬有音乐天才时,就企图把他变成摇钱树,强迫幼小的贝多芬练习繁重的琴艺,而且常常在
历史人物 一代传奇女神王丹凤芳华离世 但她史诗般的演员生涯却不曾落幕
张爱玲说:「宁波人漂亮的多,如王丹凤......」>她跨越了大半个地球,见识了各式各样的美人,但唯独对这个上海滩的传奇美女印象深刻。>>5月2日,王丹凤在东华医院过世,享年94岁。>刘晓庆在朋友圈发文
贝多芬
为什么失聪的贝多芬能成为“乐圣”?德国作曲家、钢琴家贝多芬从小就显露出过人的音乐天赋。22岁时,贝多芬来到维也纳,开始了钢琴演奏和作曲的生涯。不幸的是,在28岁时,他的听力开始衰退,50岁左右时就什么
朱载堉,明代著名的律学家,后人称其为乐圣。他字伯勤,号句曲山人,青年时自号“狂生”、“山阳酒狂仙客”,又称“端靖世子”,是著
朱载堉,明代著名的律学家,后人称其为乐圣。他字伯勤,号句曲山人,青年时自号“狂生”、“山阳酒狂仙客”,又称“端靖世子”,是著名的历学家和音乐家。 朱载堉是郑藩王族嫡世,是朱元璋的第九代子孙,成祖
朱载,明代著名的律学家,后人称其为乐圣。他字伯勤,号句曲山人,青年时自号“狂生”、“山阳酒狂仙客”,又称“端靖世子”,是著名的历学家和音乐家。 朱载是郑藩王族嫡世,是朱元璋的第九代子孙,成祖朱棣
朱载堉,明代著名的律学家,后人称其为乐圣。他字伯勤,号句曲山人,青年时自号“狂生”、“山阳酒狂仙客”,又称“端靖世子”,是著名的历学家和音乐家。 朱载堉是郑藩王族嫡世,是朱元璋的第九代子孙,成祖
这位皇帝死的太窝囊,因酒后一句戏言,妃子竟用被子杀死一代君王?
不管是在现在还是在过去,本来一个人离世就是一件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事情了,但是一个国家的重要人物离世,就有点不一样了。对于他们的离世,难免会死的不明不白的,尤其是在古代,一直到现在还是一个没有解开的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