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祖努尔哈赤打得最漂亮的是哪一场仗

Posted 努尔哈赤

篇首语: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太祖努尔哈赤打得最漂亮的是哪一场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清太祖努尔哈赤打得最漂亮的是哪一场仗

2、中国历史上打得最痛快的一场抗日战争 白江之战

清太祖努尔哈赤打得最漂亮的是哪一场仗

清太祖努尔哈赤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闻名于世。其中打得最漂亮的一场应该是明清兴亡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对决——萨尔浒之战。后世的乾隆皇帝曾评价此战役说,‘我大清亿万年至丕基业实肇乎此’,可见萨尔浒之战在大清历史上的地位之重。  

首先,从兵力多寡来看,萨尔沪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  

自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叛明自立的后金大汗努尔哈赤以“七大恨”为名誓师,正式向明朝宣战。大明苦心经营的辽东边防体系面临崩溃的危险。为平息努尔哈赤,明朝定“务期歼灭,以奠封疆”战略,投入300万两饷银。并从各地抽调,兴兵约87000名精锐参战,加之明廷盟友隶属海西女真之叶赫部出动10000人,朝鲜出动13000万军队,总计约11万军队(号称47万)征伐后金。而后金仅派兵60000余八旗,以近二分之一兵力大败明朝。此战后,除李如柏率军撤走未遭惨重损失外,明军共损失兵力约45800余人,战死将领300余人,丧失骡马28000余匹,损失枪炮火铳20000余支,元气大伤。  

其次,从战略部署来看,努尔哈赤以“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集中兵力、逐路击破的策略针对杨镐“以赫图阿拉为目标,分进合击,四路会攻,一举围歼”的作战方针,可以说是恰到好处。  

明朝军队在杨镐的带领指挥下,兵分四路进攻后金。万历四十七年二月二十五日,正值大雪后,明军正式出征;三月初一,杜松军突飞冒进,进至萨尔浒,分兵为二,明朝西路军遭努尔哈赤攻击,寡不敌众,全军覆没,总兵杜松战死;三月初三,明朝北路军由马林率领进至尚间崖(在萨尔浒东北),得知杜松军战败,不敢前进,将军队分驻三处就地防御。后遭受攻击,匆忙回击,大败而逃后大部被后金乘胜歼灭,只有总兵马林狼狈逃回;三月初五,明朝东路军被后金军伏击,猝不及防,兵败,总兵刘铤战死;三月初六,明朝南路军接到三路大军战败的消息后仓促撤兵,溃逃时自相践踏,死伤一千。  

杨镐的“分进合击”战略部署中忽略了地势天气等一系列因素,加之四路明军出动之前,作战企图即为后金侦知。努尔哈赤以“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之姿态应对明军,逐路击破,最终明军兵败如山倒,仅仅五日便以惨败而告终。  

最后,从此次战役在历史上的意义来看,萨尔浒战役是明清之际重要战役,是决定明清战争过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明清兴亡史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萨尔浒之战后,后金军胜利,不但使其政权更趋稳固,而且从此夺取了辽东战场的主动权。而明军自遭此惨败,开始陷入被动,到天启年间,辽阳、沈阳、广宁等重镇相继失守,明朝退守辽西,完全陷入被动,局势万分危急。明朝方面自此由进攻转为防御,后金方面由防御转为进攻。可以说萨尔浒之战是历史的拐点,开启了后金建立清朝的进程,决定了中国之命运。由此,可以判断萨尔浒之战应该是努尔哈赤一生中打得非常漂亮的一场战役。

中国历史上打得最痛快的一场抗日战争 白江之战

说起中倭之间的战争,一般人均会想起中华民族死伤三千多万人的抗日战争,令人切齿嗟叹、尽丧北洋水师的甲午海战,十六世纪惨烈的抗倭援朝战争以及忽必烈居心叵测想顺带消灭汉人“新附军”、最终功亏一篑的元朝征倭大战。数次战争,说句实话,代价巨大,败多胜少。特别是距离今日最近的抗倭战争,最后关头,如果没有美国最后两颗原子弹,狂妄叫嚣“一亿玉碎”的倭人不知还要涂炭我中华多少生灵。

其实,远在一千三百多年前,我们伟大的唐朝先人曾在朝鲜半岛的白江(今韩国锦江)干净利索地打过一个漂亮仗,使得倭寇偃旗披靡、一蹶不振。当时,汉军、新罗联军两万多(汉军一万多,新罗军不到一万),对倭军、百济联军七万多(倭军五万,百济军两万),真正以少胜多,重创倭夷,且水陆并胜,焚烧倭军战般四百多艘,四战走捷,倭、百联军不战即降,余则仓惶遁走。而且,与明朝援朝抗倭不同,那次战争明朝主将邓子龙与朝鲜主将李舜臣均壮烈战死;白江之战,唐军主将刘仁轨与新罗王金法敏都精神抖擞,完好无损。倭国国内大震,剩下未被屠杀的残兵败将逃返本岛。心肝胆裂之余,倭人在国内凿三重巨塹以防唐军进攻。

当时当地,如此赫赫战功,《旧唐书·刘仁轨》传中,却只有短短一百二十三个字:“于是(刘)仁师、(刘)仁愿及新罗王金法敏师陆军以进。(刘)仁轨乃别率杜爽、扶余隆率水军及粮船,自熊津江往白江,会陆军同趣周留城。(刘)仁轨遇倭兵于白江之日,四战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贼众大溃。(扶)余丰脱身而走,获其宝剑。伪王子扶余忠胜、忠志等,率士女及倭众并耽罗国使,一时并降。百济诸城,皆复归顺。”《资治通鉴·唐记十七》基本也是类似的描述,短短数十字。

即使以现代眼光来看,白江之役不可不谓大胜:又是以少胜多,又是水陆并进,又是“借东风”烧敌船,又是友军配合作战破敌联军,该记载该褒功该宣传的地方多的是。但在唐朝,以及书写新、旧唐书以及《资治通鉴》的五代和宋朝,倭国名气太小,近乎被史臣忽略不计。当时的大将们,也以平高丽、灭突厥、却土蕃、击回鹘等等自耀大功,谁都不会把打败倭人的战绩拿出来显摆。当时的中国人,也没多少知道倭国,估计可能吃过倭瓜。就像今天的美国人,如果对他说美国大兵很狠狠教训了斯威士兰一顿,对方肯定一脸茫然:“斯威士兰,哪里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有石油吗?不是斯里兰卡吧?……”一直到数月后在哪个电视小节目上看见娱乐新闻数千美女猛晃豪乳竞当国王新妃,这个美国人才恍然,“哦,斯威士兰是南非一个部落小国啊。”由此可推,美国将士也只会吹牛说“兄弟在二战、韩战、越战的那会儿……”绝对不会吹嘘他在斯威士兰宰过多少“马猴”――当时的唐朝,乃世界性泱泱帝国、天朝,所以,对白江之战,根本没有什么人太当回事,不过是一次鸡毛蒜皮的小胜利而已。

盛唐大宋,对倭国真的不甚了了,道听途说,只作如下记载“日本,古倭奴也……国无城郭,联木为栅落,以草茨屋(贫民窟一样的草棚子)。左右小岛五十余,皆自名国,而臣附之(散乱的部落联盟)……其俗多女少男,有文字,尚浮屠法……其俗椎髻,无冠带,跣以行,幅节贯后,贵者冒锦(倭国自古就穷);妇人衣纯色裙,长腰襦,结发于后(跟高丽学的)。至(隋)炀帝,赐其民锦线冠,饰以金玉(日本在炀帝之前连衣冠都没有,更甭想“衣冠人物”和“道德文章”)……;日本国者,倭国之别种也……或曰:倭国自恶其名不雅,改为日本;或云:日本旧小国,并倭国之地……”直到“遣唐使”一批批来大唐跪拜求学打秋风,中华才对这些矬个子的小人种稍加留意。其中一批贡使来唐,副使仲满(阿倍仲麻吕)“慕中国之风,因留不去,改姓名为朝衡……留京师五十年,好书籍。放归乡,逗留不去。”朝衡就是晁衡,这倭国哥们在天宝十三年忽起思乡之情,想搭乘遣唐使藤原清河的便船 “衣锦还乡”,中途遇风,差点被淹死。诗仙李白以为和自己一块吃过倭瓜并收受过对方一件日本裘皮大衣的矮小哥们喂了王八,三两黄酒下肚,信笔涂鸦,有《哭晁衡卿》一诗: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哭也不是真哭。三天之后,李白本来把矬哥们这“死人”就忘了。过了数月,忽然又惊见此人现身长安诸王公的大宅院酒席间,李白还以为白日见鬼遇诈尸,实实吓了一大跳。不过,诗也不白写,此诗后来被人肉麻地吹捧为“中日友谊史传诵千年的名作”。

相关参考

�之战是哪一场战争

  公元前596年,楚庄王亲自率兵攻打郑国,原因是郑国不老实,总是答应了归附于楚,但是被晋国一威胁,马上就背叛楚国,跑到晋国的怀抱去了。此时的郑国是名义上的晋国同盟,所以被强大的楚国攻打,自然而然就想

古代刑罚中最让人害怕的是哪一种

原标题:古代刑罚中最让人害怕的是哪一种?最厉害的刑罚,当属精神和肉体上折磨的双重刑罚,那些一刀咔擦砍掉脑袋的方法在古代简直是最仁慈的死法了,我们是几千的古国,上有四大发明,下有对待不法分子的各种死法,

魏晉到底指的是哪一個時期

很多人搞不懂“魏晉南北朝”的朝代順序,主要是因為這段時間內政權更替太過於頻繁了,其實,理清楚了就很簡單的。一,“魏晉南北朝”裡的魏,指的是曹操之子曹丕建立的“曹魏”,並非後面南北朝時期拓跋氏建立的北魏

周卫国被张仁杰迫害的是哪一集

周卫国被张仁杰迫害是在第36集。第36集剧情:面对周卫国的愤怒和指责,张仁杰面不改色的说打仗哪有不牺牲的,对战士们的生死一点也不负责任,这让周卫国更是恼火,气的要毙了张仁杰,警卫排的人冲进来制止了周卫

清朝八旗是哪八旗

清朝八旗是哪八旗?哪个尊贵一些?  清朝时期有一种制度叫做八旗制度,他是清太祖女儿哈赤制定的。那么清朝八旗制度中的八旗指的是哪八旗呢?  清朝的八旗制度的形成有个过程,最早只有四旗,之后才扩大到八旗,

此人一生只打一场仗,让中国三百年无人敢犯,一句名言扬我国威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中国出了多少千古名将,如汉朝霍去病、卫青、唐朝李靖、南宋岳飞等,这些人为华夏安危立下了赫赫功劳,一生都奉献在沙场上。今天要讲的这位名将不同于前面几位,他一生只打了一场仗,却让中国三

中国历史上的六大治世能臣,你最崇拜的是哪一位

1、天下归心---周 公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第四子,周武王的弟弟,他曾先后辅助周武王灭商、周成王治国。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他摄政治国。平定三监之乱后,大行封建,营建成周(洛邑),制礼作乐,然而还政

918是哪一年918事变是什么历史事件

“九一八事变”是发生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

巨鹿之战是哪一年发生的战争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将章邯、王离所率40余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名

六位广东籍的历史名人,你最崇拜的是哪一位英雄人物

第一位、孙中山孙中山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反清事业,自诩"洪秀全第二"。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