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近臣公开贩卖皇帝私生活情报

Posted 康熙

篇首语:多诈的人藐视学问,愚鲁的人羨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康熙近臣公开贩卖皇帝私生活情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清康熙近臣公开贩卖皇帝私生活情报

2、李世民与康熙皇帝究竟为何要公开贬低长城?

清康熙近臣公开贩卖皇帝私生活情报

清康熙近臣公开贩卖皇帝私生活情报

  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康熙年间的高士奇确实是个十分奇特的人物。

  以一个穷秀才的身份,仅仅因为写得一手好字,经人推荐之后,很快就成为康熙的心腹秘书——这是第一奇。

  康熙每次外出,都不忘带上高士奇,两人几乎形影不离,无话不谈,名为君臣,实同师友——这是第二奇。

  高士奇用金钱收买康熙身边的服务人员,公开半公开套取他的生活起居和工作信息,然后招摇撞骗,转手倒卖,康熙却任其胡作非为——这是第三奇。

  高士奇即使违了法,犯了罪,康熙也是着意成全和保护——这是第四奇。

  遭弹劾解职归里后,康熙对高士奇仍然恩礼有加,充满了真挚的关爱和呵护——这是第五奇。

  高士奇退休之前,康熙不仅给他官升一级,而且在他退休几年之后,还给他提升实职,真是史所罕见——这是第六奇。

  高士奇的住所成了政府第二情报站或政府第二办公厅,康熙一不聋二不瞎,却始终不闻不问——这是第七奇。

  历史上对高士奇的评价,不仅褒贬不一,而且褒则上天,贬则入地——这又是奇中之奇了。

  一

  高士奇,字澹人,号江村,祖居浙江余姚,以钱塘籍补杭州府学生员(秀才)。康熙十年(1671)入国子监,试后留翰林院办事,供奉内廷,为康熙所宠幸。

  高士奇能与康熙搭上关系,《簷曝杂记》卷二、《啸亭杂录》卷八和《清史稿·高士奇传》都说是大学士明珠推荐的。这些书籍记载说:年轻时的高士奇也像如今的打工仔一样,自己挑了一担铺盖,来京城里找机会。他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明珠府上一个门卫家里教书。有一次,明珠要写几封要紧的信,并急于发出,却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写手。高士奇的东家也就是那个门卫知道后,就把高士奇推荐上去。正是急于用人之时,明珠来不及多问就答应了。明珠只简单交代几句,高士奇就一挥而就。明珠十分满意,就把高士奇留在自己府里工作,担任掌书记,也就是秘书。后来,明珠再把高士奇推荐到康熙那里。从此,高士奇一路顺风顺水,仕途青云。

  汪景祺的《读书堂西征随笔》,对高士奇的发迹史却另有说法。(美国历史 www.cha138.com)说是有一个叫祖泽深的官员,为人虽然狡恶横暴,却很会看相。有一天他路过报国寺,看到流落京师的高士奇正在寺门前摆摊卖字,就驻足观看起来。他先是看高士奇的字,后来就专注看高士奇这个人了,因为他发现高士奇的相貌很不一般。端详良久之后,祖泽深忍不住对他说:“看你的相貌,应该大富大贵啊,怎么坐在这里卖字糊口呢?”高士奇听了,不禁伤心哭起来:“谢谢您的吉言。我穷困潦倒如此,每天担心会不会饿死,哪敢做大富大贵之梦呢?”祖泽深说:“你可不能这么小看自己。从相法上看,你可以做到宰相。即使没有宰相之位,也有宰相之权。”说完,就把高士奇领回家里好吃好喝养起来。不久祖泽深要去外地当官,大学士索额图有个亲信家奴正想找个能写会算的人料理文字,祖泽深就把高士奇推荐给了他。读书人一般比较清高,很少愿意做奴仆的奴仆,但寄人篱下的高士奇哪里清高得起来?他心想宰相家人七品官,况且索额图是椒房贵戚,声势煊赫,能到他的亲信家奴那里混口饭吃,从此时来运转,攀上高枝,也未可知,因而欣然允诺。

  也合该高士奇的时运到了。那家奴不久受贿事发,紧张得到处找人商量对策。大家都劝他一定要挺住,打死也不要承认。高士奇却对他说:“主人一直把你当心腹,做人应该凭良心、讲忠诚,怎么好意思欺骗他?你只要痛哭流涕,说自己一时鬼迷心窍,辜负了主子的栽培,肯定能得到他的宽恕。你如果不承认,恐怕就要死于严刑拷打之下;如果熬不过严刑而承认,最后还是要活埋。”那家奴听着有道理,就照办了,也果然得到了索额图的宽恕。过了几天,索额图越想此事越觉得蹊跷:人性最根深蒂固的缺点是死不认错,可这小子如此爽快就承认了,其中必有原由。一问,果然是高士奇给他出的主意。索额图就把高士奇叫去,见面谈话后,发现高士奇既善解人意,又写得一手好字,就把他留下来当幕僚。再过一段时间,康熙想找个书生当顾问,索额图想推荐高士奇而犹豫不决,正好祖泽深来见他,便对索额图说:“我看这个人的面相,日后估计会位极人臣呢。”那家奴也赶忙附和说:“这高某人挺诚实,必定不会辜负主子的大恩大德,就上次他教我主动认罪来看,也知道是个好人。”就这样,索额图把高士奇推荐到了康熙身边。不到一年,高士奇就已经权倾天下。

 

  从这些记载看来,高士奇出身低微,也没有考取功名,他得以进入仕途,受知于康熙,完全是因缘际会,靠人推荐,这是毫无疑问的。至于推荐人是明珠还是索额图,这一点并不重要。但从《读书堂西征随笔》成书于雍正二年(1724),大大早于《簷曝杂记》等书来看,它的记载似乎更可信一些,因为它毕竟是当时人记当时事,这种口耳相传的记录,自然要比后人依靠间接资料写出的文字更值得相信。当然,迫于形势压力或其他因素作用而有意作伪的文字,应该另当别论。另外,从明珠和索额图后来对待高士奇的不同态度来看,高士奇是索额图推荐上去的可能性似乎更大一些。

李世民与康熙皇帝究竟为何要公开贬低长城?

长城就像一条游龙,横亘东西万余里,雄踞于中国北方广阔草原与千万亩耕田之间。虽然它早已化作历史的陈迹,却一直都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象征,长城作为军事防御设施,被历代帝王沿用长达两千余年,可是到了清朝康熙年间,长城却被废弃了。

这是为什么呢,皇帝为何不需要长城了?不过觉得长城用处不大的并非只有康熙一个皇帝,至少有另外一位非常出名的皇帝也持这个立场,他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先说李世民对长城的看法。网友们都知道大唐帝国是从隋朝废墟上建起的,李世民当了皇帝后,鉴于隋炀帝杨广“兴众百万,北筑长城,西距榆林,东至紫河,绵亘千余里,死者太半”(《隋书》卷二十四),大肆营造,虚耗民力的弊端,他就告诫手下说:隋炀帝这个人不知道用忠良的人才,也不知道善待老百姓,就知道天天修长城,劳财伤民,才被灭掉的。到了贞观二年(公元六二八年)的时候,突厥屡犯,边患日亟,鉴于秦汉以来防御匈奴的历史经验,朝廷里有不少官员建议李世民修长城。

可李世民认为:“朕方为公扫清沙漠,安用劳民远修障塞乎!”(《资治通鉴》唐纪九)在他看来,扫清外寇,消除边患,缔造和平,修筑长城并不是正确选择。他对大臣们说:“朕今委任李世勣于并州,遂使突厥畏威遁走,塞垣安静,岂不胜远筑长城耶?”(《新唐书·李勣传》)委派李勣,他看重的是“人才”;避免“劳民”,他重视的是“人心”。

在他看来,人才与人心,与长城相比,作用更加强大而持久。事实也是如此,唐朝政权经过“贞观之治”与“开元之治”,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开放、最强大的国家,“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况,中古时代的中国,也只在唐朝首都长安呈现过。外敌的消除,国势的昌盛,其所依靠的恰恰不是长城。

再说康熙,康熙三十年(1691),有大臣看到长城年久失修,建议拨款修理。康熙帝继承皇太极、顺治帝提出的“满汉一家”的民族思想,进而又发展成为“中外一视”、“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思想,发现长城的存在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尤其不利于与“三北”游牧民族的政治一体化,于是否定了修长城的建议,并说出了一段意义深远的话: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法养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也。”(《清圣祖实录》)康熙帝总结了历代修长城的历史教训,悟出一个治国的大道理:长城再坚固,也无法保障国家的安全,惟有“养好”百姓,让他们高兴,才会得到治国之本,边境自固而无忧。

这就是“众志成城”的意思。康熙帝决策废弃长城,实际是拆除了分割广大汉人与“三北”少数民族的一道隔离墙,不再有内外之分,迅速形成空前“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

相关参考

他真的是乾隆私生子吗 福康安一生龙宠无限

福康安作为乾隆皇帝的近臣,福康安的一生龙宠无限。三个月大被赐官,生前封贝子,死后赠郡王,居然还进了太庙。这等荣光,有清以来也是绝无仅有的。据民间稗史称福康安之所以获此殊荣,是因为他是乾隆私生子的缘故。

康熙,

康熙临终时雍正是如何“篡位”的康熙临终前雍正没有篡位,而是由领隆科多宣布康熙遗嘱,命雍正继承皇位。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玄烨崩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69岁。康熙皇帝死后康熙近臣步军统领隆

康熙为什么传位给雍正

康熙61年11月13日(1722年12月20日),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在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驾崩,康熙近臣步军统领隆科多宣布康熙遗嘱,命四阿哥胤禛继承皇位,是为雍正皇帝。  康熙的

江宁织造实为情报站

导读:曹雪芹祖父曹寅掌管的江宁织造,其实是康熙皇帝设在江南的“情报机构”;早在清朝,南京的盐水鸭便已成为享誉全国的美食;晚清时期,南京就有了城市消防系统“水龙局”,并严令“闹市禁造鞭炮爆竹”……《南京

康熙时期江南织造府实为情报站

中国的政治离不开一个特殊的业务人群,那就是密探。古代统治者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从而把这些密探聚拢在一起,成立了组织。如明朝时期的锦衣卫和民国时期的军统,都是让人谈之色变的密探组织。盛世江南那么处在明朝

四阿哥是唯一知道康熙最后病情的皇子

...传说。这个平时一向表现谦顺,信喇嘛教的人,怎么能在康熙众多的儿子中脱颖而出登上皇位的呢?康熙他把太子第二次废掉以后,他发誓不再公开立太子。也就是说,不再公开的建储。他很显然是采取了一个秘密建储的计划。...

四阿哥是唯一知道康熙最后病情的皇子

...传说。这个平时一向表现谦顺,信喇嘛教的人,怎么能在康熙众多的儿子中脱颖而出登上皇位的呢?康熙他把太子第二次废掉以后,他发誓不再公开立太子。也就是说,不再公开的建储。他很显然是采取了一个秘密建储的计划。...

四阿哥是唯一知道康熙最后病情的皇子

...传说。这个平时一向表现谦顺,信喇嘛教的人,怎么能在康熙众多的儿子中脱颖而出登上皇位的呢?康熙他把太子第二次废掉以后,他发誓不再公开立太子。也就是说,不再公开的建储。他很显然是采取了一个秘密建储的计划。...

四阿哥是唯一知道康熙最后病情的皇子

...传说。这个平时一向表现谦顺,信喇嘛教的人,怎么能在康熙众多的儿子中脱颖而出登上皇位的呢?康熙他把太子第二次废掉以后,他发誓不再公开立太子。也就是说,不再公开的建储。他很显然是采取了一个秘密建储的计划。...

康熙帝一生娶了四对姐妹花 清官秘史

后妃是中国古代妇女中的一类特殊人物,她们既有着一般妇女的遭遇和命运,又有鲜为人知的宫中陪王伴驾的特殊生活。清王朝作为最后一个统治中国的少数民族政权,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扑朔迷离的历史事件,尤其是皇帝的后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