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慈禧太后的墓在哪

Posted 慈禧

篇首语:惜时专心苦读是做学问的一个好方法。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慈禧太后的墓在哪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清朝慈禧太后的墓在哪

2、历史人物 清朝苗族起义领袖张秀眉简介,反清英雄张秀眉的墓在哪

清朝慈禧太后的墓在哪

清朝慈禧太后的墓在哪?

  由于慈禧的棺内葬有大量价值连城的随葬品,后发生《清东陵盗宝案》。引来整个清东陵(除顺治孝陵)屡屡被掘的“奇辱大难”。慈禧太后的陵墓在哪?

  定东陵,为清文宗咸丰帝的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和孝钦显皇后(慈禧太后)的陵寝。慈安陵名为"普祥峪定东陵" ,慈禧陵名为"菩陀峪定东陵",两陵都位于咸丰帝定陵之东,所以统称为定东陵,于河北省遵化市昌瑞山南麓偏西。东为裕陵妃园寝,双陵之间仅隔一条马槽沟,建筑规制完全相同。

  由于慈禧的棺内葬有大量价值连城的随葬品,后发生《清东陵盗宝案》。引来整个清东陵(除顺治孝陵)屡屡被掘的“奇辱大难”。

  同治五年(1866年),咸丰帝的定陵完工。按清制,他的两位皇后慈安、慈禧的陵墓只可在定陵附近选址,并只能建一座皇后陵。当时便定下给两位皇太后建一座陵,棺椁并排奉安。慈禧看了奏折很生气:“哪个陵里葬两个太后?连妃园寝的妃子还都各自为券,这不是明着欺负我们姐妹?”承修大臣们只好提出,仿照双妃园寝的样式,在陵的后院东西并排各建宝城、宝顶、下建地宫。不料,慈禧逼问道:“我们是两个太妃吗?谁说我们就不配一人建一陵?”这是再次打破陵制,但谁敢不听?

  于是,同治十二年三月初九清明节,18岁的同治前往定陵,为咸丰帝行敷士礼和大飨礼后,来到附近的平顶山和菩陀山验看风水。15日,将平顶山改名“普祥峪”,为慈安万年吉地;菩陀山改“菩陀峪”,为慈禧的万年吉地。双陵于当年8月同时动工,于光绪5年6月同时完工,耗时6年,耗银500多万两。

  在清朝只有咸丰朝是两座皇后陵,在清代仅此一例。两座定东陵是清代中等级最高的皇后陵。和其他皇后陵相比多了碑楼和下马牌,慈安陵名普祥峪定东陵,慈禧陵名菩陀峪定东陵。

 

  慈禧陵与慈安陵在规模、规制上完全一样。尽管陵寝的修建规制崇宏,典制齐备,在有清一代诸后陵中均属上乘之作,但西太后并不满足,她利用独自掌权之机,以年久失修为借口,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下令将菩陀峪万年吉地的方城、明楼、宝城、隆恩殿、东西配殿、东西燎炉全部拆除重建,将宫门、朝房、小碑楼、神厨库等建筑揭瓦大修,地宫各券及石五供也在维修之列,重修工程于光绪二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开始,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在慈禧死前几天才告结束,历时13年之久。

历史人物 清朝苗族起义领袖张秀眉简介,反清英雄张秀眉的墓在哪

人物经历

咸丰初年

咸丰初年,苗疆连遭水、旱, 虫灾,而官府“提甲追征,狱为之满”。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台拱南界高坡数千苗民因请求清王朝减轻苛征重索而遭到拒绝和镇压,群情激愤,冲人台拱城内,杀死黄平州知州,向清政府提出取消种种苛征重税、退还被汉族地主强占的田地房屋的要求。张秀眉与包大度等人用刻木和鸡毛、火炭传令苗族各寨,率众起义,被推为元帅。顷刻之间,贵州东南千里苗疆,群起响应,张秀眉领导的持续十八年之久的轰轰烈烈的贵州苗民起义在台拱地区爆发。

张秀眉率领起义军驰骋贵州东南,纵横七八百里,并在台拱地区建立政权,开创根据地。仅三年多时间,就占领了贵州东南的千里苗疆,兵锋直指贵阳,使清王朝在贵州的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贵州的统治,因而清政府认为张秀眉是“苗疆祸首”。张秀眉领导的苗族起义军还与各地起义军协同作战。同治元年,苗族义军东联委应劳侗族义军攻打湖南晃州、沉卅、清州等六处府、厅、州、县,并力拔之,使湘军首尾难顾。

张秀眉设将军等武官以及管理地方政务的文官,建立一套较完善的政权机构;将所有屯田与汉、苗地主的田地分给贫苦农民使用,农民收获后,除交纳公粮外,其余全归自己;实行奖励垦荒、保护商业、组织集市贸易等政策措施,制定一系列维护穷苦人民权利的、有利于各族人民团结反清的法令和措施,使以台拱为中心的千里苗疆秩序井然;建立了一支拥有相当数量的勇猛善战的常备军,把全体农民编为后备军,平时生产,战时参战,建立牢固的军事基础。

公元1864年

公元1864年,太平天国及各地起义先后被清政府镇压,清政府便集中兵力镇压张秀眉领导的苗族义军。公元1866年到公元1867年,清政府派大批湘军进入贵州,并于公元1868年攻陷了贵州黄号军的荆金园、偏刀水和玉华山,使苗族起义军的根据地失去了屏障。张秀眉为了援救号军,率军攻打湘军后方,向湖南晃州厅、沆州府大举进攻。但在回师途中被清军拦截,战败而归,起义军根据地的门户寨头也被湘军攻陷。后张秀眉率义军与侗族义军陈大六联合,不屈不挠与清廷湘勇辗转征战于湘、黔两省间,屡屡挫败清军,截其归路,断其粮道,避实击虚,分散袭扰,各个击破。使清军湘勇陷入”一日数十惊、一地数十敌”的困境。于是,清政府又增调湘军进入黔东,向起义军根据地发起疯狂进攻,公元1869年,清军攻陷镇远府及众多苗家村寨,起义军被迫向西撤走。湘军恃胜骄横,一味冒进,三月,攻陷了施秉县城后,即刻趾高气扬地向施秉西南的瓮谷陇地区进犯。包大度抓住时机,利用这里险要的地势,预先设下伏军,伺机歼敌。当湘军进入埋伏圈之后,一声炮响,起义军喊杀之声震天动地,滚右、檑木、飞炮倾泻而下,歼敌二万余人,使前来镇压起义的湘军几乎全军覆没。

公元1870年

公元1870年,席宝田率湘勇设营三十余座,以十一营进逼施洞口,双方激战,秀眉被迫退守台拱,伤亡惨重,转移至雷公山。公元1871年4月,凯里城被攻下。秀眉及其部分将领,率部分义军潜出雷公山,分散游击于黄平、凯里和台拱内地,以图再举。由于清军势力过大,又加烧杀掳掠,义军活动受很大限制,又陆续撤回雷公山。于公元1872年,起义军连营二十余里与清军决战,由于众寡悬殊,虽然浴血抗击,乌鸦大坡义军各寨还是被敌人攻破。4月,义军退至乌东山,湘军穷追,张秀眉,包大度率领义军战士殊死奋战,最后力竭被俘。槛押长沙,受尽酷刑,矢志不渝,坚强不屈,义正辞严地痛斥清政府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与清廷势不两立。是年秋,在长沙英勇就义。

意义

苗族英雄张秀眉领导的贵州苗民大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苗族人民怀念英雄的史诗《十八年反政》、《英雄张秀眉》等依然在民间传唱,表达了苗族人民对自己的杰出英雄张秀眉的怀念。

相关参考

王政君的墓在哪 汉元帝刘奭孝元皇后王政君简介

王政君(公元前71年-公元13年2月3日),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县东)人,阳平侯王禁次女,母亲李氏,汉元帝刘奭皇后,汉成帝刘骜生母。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之一。其身居后位(包含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

历史人物 清朝苗族起义领袖张秀眉简介,反清英雄张秀眉的墓在哪

人物经历咸丰初年咸丰初年,苗疆连遭水、旱,虫灾,而官府“提甲追征,狱为之满”。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台拱南界高坡数千苗民因请求清王朝减轻苛征重索而遭到拒绝和镇压,群情激愤,冲人台拱城内,杀死黄平

戴笠的墓在哪?戴笠墓为什么用钢筋混凝土封住

戴笠的墓在哪?戴笠墓位于南京市紫金山,毗邻中山陵,有一座有址无墓的墓,这就是国民党第一特务戴笠墓(原址在灵谷寺后山上)。戴笠墓传奇之处,最大的地方倒不在于墓之本身,而是墓内一件特殊的随葬品———清朝皇

戴笠的墓在哪?戴笠墓为什么用钢筋混凝土封住

戴笠的墓在哪?戴笠墓位于南京市紫金山,毗邻中山陵,有一座有址无墓的墓,这就是国民党第一特务戴笠墓(原址在灵谷寺后山上)。戴笠墓传奇之处,最大的地方倒不在于墓之本身,而是墓内一件特殊的随葬品———清朝皇

三国吕布的墓在哪

   吕布的墓在哪?吕布墓在修武县郇封乡(huaifengxiang)郇封村。  “马中赤兔,人中吕布”、“三英战吕布”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三国历史 三国吕布的墓在哪

   吕布的墓在哪?吕布墓在修武县郇封乡(huaifengxiang)郇封村。  “马中赤兔,人中吕布”、“三英战吕布”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三国蜀汉将领魏延的墓在哪

三国蜀汉将领魏延的墓在哪?魏延墓在陕西省汉中市北门外2公里的石马乡。相传蒋琬任蜀相后,以魏延前期有功,为之礼葬建墓,并雕石马于墓前。今墓不存,存二石马,一残破,一完整。于1973年移至汉中市博物馆保存

韦孝宽的墓在哪 韦孝宽活了多少岁

韦孝宽活了多少岁韦孝宽的墓在哪韦孝宽(公元509年—公元580年),名叔裕,字孝宽,以字行于世。京兆杜陵(陕西西安南)人,南北朝时期西魏、北周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一生南征北战,功勋卓著,官拜大司空、

韦孝宽的墓在哪 韦孝宽活了多少岁

韦孝宽活了多少岁韦孝宽的墓在哪韦孝宽(公元509年—公元580年),名叔裕,字孝宽,以字行于世。京兆杜陵(陕西西安南)人,南北朝时期西魏、北周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一生南征北战,功勋卓著,官拜大司空、

历史人物 三国吕布的墓在哪

  的在哪?在修武县郇封乡(huaifengxiang)郇封村。>  「马中赤兔,人中吕布」、「三英战吕布」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很少有人知道吕布后在我市修武县城东南6公里处的郇封镇兰封村村北。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