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济格简介

Posted 公元

篇首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阿济格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阿济格简介

2、阿济格为什么不救母亲 爱新觉罗·阿济格的简介

阿济格简介

阿济格简介

  爱新觉罗·阿济格(1605年年8月28日——1651年11月28日),万历三十三年出生,生母阿巴亥,乌喇那拉氏,中国清代亲王,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清初名将。满族,剽悍少谋。初授台吉,后金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以军功授贝勒,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晋封武英郡王,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封和硕英亲王。地位仅次于四大贝勒。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又以平西大将军督师征讨姜瓖在大同的叛乱。在九江,又招降明军左梦庚部。他要求封叔王,被摄政王多尔衮拒绝。多尔衮死后,他企图摄政,被削爵幽禁赐死。

  清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六月,带领清军分路入独石口,进抵居庸关,攻克昌平,直逼北京。明军皆不敢迎战。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作为清军前锋随多尔衮入关。四月,与吴三桂、豫王多铎在山海关大破李自成农民军(见山海关之战)。又以靖远大将军自边外入陕西、四川,切断李自成后路,屡败李自成,杀死刘宗敏,俘获宋献策。

  从征察哈尔蒙古喀尔喀、巴林、扎鲁特诸部,授贝勒。后金天聪元年(公元1627年),从攻朝鲜(今朝鲜、韩国)。三年,从后金汗皇太极入长城,占遵化(今属河北)等地,督兵阵斩明总兵赵率教,直逼北京。清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晋多罗武英郡王,以主将领满蒙军从喜峰口入明边,纵掠京畿地区,56战皆捷,连克昌平等十余州县。次年,以奇正结合袭取明军所占皮岛(今朝鲜椴岛),斩明总兵沈世魁以下万余人。在松锦之战中,随郑亲王济尔哈朗围锦州,克明军屯粮之地笔架山。

  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从摄政王多尔衮在山海关之战中大败李自成大顺军,封和硕英亲王。受命为靖远大将军,率平西王吴三桂、智顺王尚可喜等满、蒙、汉军3万余,自山西入陕,追击李自成大顺军至湖广,于次年俘杀权将军刘宗敏、军师宋献策。招降明宁南侯左良玉子左梦庚、总督袁继咸部马步兵10万,占河南、湖广、江西、江南63城。不久,以出师贻误战机、谎报军情罪降为郡王,旋复亲王爵。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出兵镇压天津、山东曹县一带抗清武装。冬,以平西大将军平定倒戈反清的大同总兵姜瓖,毁城还师。

  顺治七年十二月(公元1650年)英王阿济格乘摄政王多尔衮病死之机,欲谋乱夺政失败。阿济格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骁勇善战,在戎马生涯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成为清朝著名的开国功臣。顺治七年冬,多尔衮率阿济格等往边外围猎,年底,多尔衮病危,自知不起,独自召阿济格秘密议论后事。多尔衮死后,阿济格欲当摄政王,暗中派人往召其子劳亲,令劳亲多率兵来,并嘱劳亲不要把多尔衮病死及调兵事告之诸王。与此同时,他又胁迫多尔衮所管两白旗大臣附己,遭到拒绝后又以兵戎相威胁。于是,两白旗大臣决定往“依皇上为生”,并向郑亲王济尔哈朗告发阿济格乘丧欲谋乱夺政。跟随多尔衮围猎的大学士刚林早已察觉阿济格的意图,抢先独自“策马行”,日夜疾驰七百里抵达京师,告发此事。清廷立即关闭九门,在阿济格回京的必经之路德胜门外派驻重兵,以防不测。不久,多尔衮柩车还京,行至石门时,阿济格与其子劳亲合军,令部下大张旗帜,环丧车而行。顺治帝亲率诸王、大臣迎柩车于德胜门外,阿济格父子居首而坐。济尔哈朗等见阿济格身带佩刀,举动叵测,派兵紧密监视,并将其随从三百骑尽收诛之,从而粉碎了阿济格的兵变计划,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动乱。

 

  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议政王大臣会议阿济格罪,将其幽禁,其子劳亲被革去王爵,降为贝子。阿济格在幽禁期间,不仅没有一丝收敛,反而益加狂暴无礼,在监房内私藏大刀,暗掘地道,声称要放火烧毁监房。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十月十六日(11月28日),诸王以阿济格悖乱已极,留之恐贻后患,应立即处死。奏入,顺治帝令其自尽。

阿济格为什么不救母亲 爱新觉罗·阿济格的简介

与历史上的很多草原英雄一样,阿济格也是一生戎马,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打天下的头号功臣,作为一名爱新觉罗的子孙,阿济格从小就有着很好地本领,在努尔哈赤的努力下,女真族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而后努尔哈赤准备进军中原,与当时的大明王朝来最后的对决,爱新觉罗·阿济格在入关战斗和攻打李自成等多场战斗中一直表现不凡,在皇太极登基之后,阿济格也是凭借着军功被受封为亲王,权位是仅次于四大贝勒的,官位远高于多尔衮。

爱新觉罗·阿济格是努尔哈赤诸多子嗣中唯一个没有心机的,阿济格在战场上英勇杀敌,每一次作战,阿济格都会冲在队伍的最前列,也是登上城墙的第一个女真族勇士,说起阿济格的名字,八旗中人无不叹服;但是阿济格虽然勇猛过人,但是没有心机,这也让其在皇太极去世之后,与多尔衮争夺政权过程中,被多尔衮谋害;皇太极去世之后,多尔衮被受封为摄政王,此时唯一可以和多尔衮抗衡的就是亲王阿济格,但是还是没有斗过多尔衮。

一生戎马的阿济格因为爱新觉罗的姓氏而骄傲,作为努尔哈赤的第十二子,阿济格确实在战斗中表现出一个草原勇士应该表现的一切,虽然结局不是太好,但是爱新觉罗·阿济格还是深受很多八旗子弟敬重,在其保守边疆期间,边疆没有任何战乱,可见其在战场上的威慑力。

英亲王阿济格

爱新觉罗·阿济格生于1605年8月,于1651年11月逝世,他是努尔哈赤的第十二个儿子。在清朝建立初期,他南征北战,为大清立国贡献很大,所以被封为英亲王,也是必有才能的人物,但是终因性格原因,再加上缺少智慧而陨落。

阿济格在皇太极当政时期参加过攻打明朝边境的战争,战功卓著,后为了解决朝鲜问题,有参加对朝鲜的军事行动,也取得了胜利。清军入关时是多尔衮的前锋,攻占了很多重要军事目标。

入关以后率兵进入陕西、四川等地,打败了李自成,将李自成大将刘宗敏杀死,俘获宋献策,可以说李自成的名将他很多都打败过,其战功不言而喻。

这样一位很有能力的军事将领在政治上表现的非常不好,在顺治五年(1648年)的时候,要求多尔衮将自己封为叔王,被摄政王多尔衮拒绝,无奈之下只能等待时机。

在多尔衮死后,阿济格认为机会到了,企图和多尔衮一样摄政,但是当时的时局和多尔衮在的时候大不一样,所以他的企图没有得逞,最终还落得个被削爵幽禁赐死的下场。

阿济格可谓杀敌英勇、战绩显赫,但是当他坏事以后家人和自己的手下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牵连获罪,其中有不少人被处死,在当时兴起一场大狱之灾。阿济格最后的结局是被顺治皇帝赐死,对于一位皇室人员最终的结局是这样,多少有些令人唏嘘。

多尔衮 多铎 阿济格

多尔衮,多铎,阿济格三人都是清朝开国皇帝努尔哈赤的儿子,他们三人是一母同胞兄弟,母亲是努尔哈赤最受宠信的妃子阿巴亥。

三人中,阿济格最年长,多尔衮和多铎年纪相仿,在他们的母亲被要求生殉追随升天的努尔哈赤时,多尔衮13岁,多铎才12岁,而阿济格已成年随军历练。

从正史遗绩中,还有各种清朝影视剧中都能看到他们的兄弟手足之情。其中以多尔衮和多铎最为要好,在多尔衮受皇太极排挤时,多铎一直维护支持他的哥哥,更在皇太极因病去世,皇位悬空,内部争权夺位时,连同统领的正黄旗和正白旗两大旗及其党营,下跪力劝多尔衮继位,可是多尔衮没有同意,而是推举当时才几岁的福临继位。

关于多尔衮当时是怎样的心境,他到底有没有想过自己做皇帝,历史上众说纷纭,但是多铎对多尔衮的兄弟之情却是天之可见,而多尔衮对多铎也是极其爱护的。当时明朝降将姜氏兄弟在大同举旗反抗大清,令刚入关的清朝大局危难,全面的反清之势如燎原之火,多尔衮亲率大军前往镇压,如此要紧情势,宫中传来消息,多铎病重,多尔衮连夜从前线赶回,在未入宫前被告知多铎身死,其立即更换哀衣入宫哭丧,悲痛之情,天可怜见,而比他俩年长的阿济格,在他们尚未成年时,就已取得卓著军功,声名在外,对于这两个弟弟是怎样的感情,从留下的历史文献中,透露不多。

不过,在多尔衮因病逝世后,阿济格曾意图举兵谋反,被揭发削爵,比其拥立多尔衮的多铎,阿济格的兄弟之情看来比多铎要少得多了。

阿济格福晋有哪些

阿济格英勇杀敌,再加上是努尔哈赤的儿子,所以在女真族入关之后,皇太极受封阿济格为亲王,其妻妾也是顺理成章的成为福晋;阿济格福晋有哪些?对于一名在马背上长大的勇士而言,阿济格一生当中确实有诸多女人,但是史书记载中只有五个人,其中结发妻子是西林觉罗氏,是女真族大家之女,为阿济格产下一子之后身亡;随后阿济格娶科尔沁大草原中能歌善舞的博尔济吉特氏为妻,后者也为其产下诸多子嗣。

阿济格福晋有哪些?正室的只有上述几个,其余的三个是妾室。女真族是一个崇尚强者的民族,男子在战斗中收获胜利之后,首领就可以将对手的女人奖励给自己的部下,阿济格是一个英勇的将军,所以阿济格的诸多女人还是他的战利品,其中的李氏就是明朝守将李世兴之女,因为阿济格在入关之际确实表现抢眼,多次立下军功,为了奖赏阿济格,皇太极决定将李氏赏给阿济格。

阿济格虽然有很多女人,但是图郡王之女是晚年一直陪伴在阿济格身边的女子,虽然属于妾室,但是因为同是满族人的缘故,死后给予其阿济格正室的称号,为阿济格产下三名男子,女儿若干,也是阿济格女人当中寿命最长的一个;阿济格福晋有哪些?除了上述的四个之外,还有一个汉族女人,愉春仁的女儿,史书中并没有其详细的记录,在满汉不能联姻的情况下,愉氏应该是皇太极的赏赐。

阿济格为什么不救母亲

阿济格为什么不救母亲呢?清朝秘史中记载,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在继位之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杀了阿济格母亲为努尔哈赤殉葬。而阿济格当时的地位很高,手中握有八旗之一的镶白旗。但是阿济格为什么不救母亲成了历史上需要探究的一个问题。

人们经过查询史料记载得知,阿济格为什么不救母亲受制于当时的三个原因。首先阿济格的地位不够,虽说手中掌管着镶白旗,但是在他之上还有四大贝勒,而多尔衮和多铎年纪尚小,说话没有分量,不能站出来支持他。所以在敌众的威势下他不得不低头。其次努尔哈赤在生前确实透露出要让阿济格殉葬的意思,但在遗诏中有没有说就不得而知了,四大贝勒借题发挥,堵住众人幽幽之口,所以阿济格就算知道遗诏中没有此条例,也无法违逆四大贝勒和父皇的意愿。最后,阿济格母亲必须死,八大贝勒之中,阿济格与两个兄弟独占其三;其母亲阿巴亥为人嫉妒,为了防止出现政治上的混乱,四大贝勒无论如何都要杀死阿巴亥,阿济格就是想救也无能为力。

以上三点就是阿济格为什么不救母亲的原因,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在复杂的政治斗争更为残酷。当自己母亲处于必死之局时,那种无能为力是阿济格心中永远抹不去的痛,也是多尔衮、多铎长大后与亲哥哥阿济格并不亲密的主要原因。

阿济格有多少后代

阿济格是在皇太极入关之时的重要将领,是女真族中的勇士,在清军入关之时,阿济格与多尔衮一起任命为前锋官,入关之后,阿济格受封亲王,权力仅次于四大贝勒;阿济格有多少后代?这是很多关注清朝历史朋友在意的话题,根据清朝史书记载,阿济格一共有十二个儿子,女真族人与汉族不同,女真族人在战斗过程中会将对手的妻子侵占,作为自己的战利品,一生戎马的阿济格大小战役胜利无数,所以阿济格妻妾成群,拥有十二个儿子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

阿济格有多少后代?除了十二个儿子之外,还有女儿若干,在古书中并没有太详细的记载,只知道阿济格的女儿大多被送往其他地方,与其他部落的领袖婚配,这一点是清朝初期常见的一幕;史书对阿济格的子女并没有太详细的记录;皇太极去世之后,阿济格与多尔衮是当时两大政权,阿济格多次想要替代多尔衮,最终也是被多尔衮排斥。

阿济格一生都是生活在马背上,在清朝入关之前,阿济格就能征善战,为了巩固刚刚成立的政权,阿济格带领其长子和度攻守边疆,保得一方太平;阿济格有多少后代?这个不能做出太准确的回答,但是诸多子女并没有过上安逸的生活,大多男子都是战死沙场,还有的则是成为政权争斗的牺牲品,因为与多尔衮不和,所以晚年多尔衮得势之后,也是对其家族处处刁难。

相关参考

阿巴亥画像 努尔哈赤大妃阿巴亥及儿子简介

...大妃。阿巴亥与努尔哈赤共生育了3个儿子,他们分别是阿济格、多尔衮、多铎。阿巴亥被逼殉葬时,她的儿子阿济格21岁已经成年、多尔衮只有14岁、多铎12岁。阿济格简介爱新觉罗·阿济格,1605年出生,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

草原勇士阿济格手握重权为何不救亲生母亲?

与历史上的很多草原英雄一样,阿济格也是一生戎马,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打天下的头号功臣,作为一名爱新觉罗的子孙,阿济格从小就有着很好地本领,在努尔哈赤的努力下,女真族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而后努尔哈赤准...

草原勇士阿济格手握重权为何不救亲生母亲?

与历史上的很多草原英雄一样,阿济格也是一生戎马,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打天下的头号功臣,作为一名爱新觉罗的子孙,阿济格从小就有着很好地本领,在努尔哈赤的努力下,女真族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而后努尔哈赤准...

解密清朝英亲王阿济格为何被顺治赐死?

爱新觉罗·阿济格生于1605年8月,于1651年11月逝世,他是努尔哈赤的第十二个儿子。在清朝建立初期,他南征北战,为大清立国贡献很大,所以被封为英亲王,也是必有才能的人物,但是终因性格原因,再加上缺少智慧而陨落。...

解密清朝英亲王阿济格为何被顺治赐死?

爱新觉罗·阿济格生于1605年8月,于1651年11月逝世,他是努尔哈赤的第十二个儿子。在清朝建立初期,他南征北战,为大清立国贡献很大,所以被封为英亲王,也是必有才能的人物,但是终因性格原因,再加上缺少智慧而陨落。...

解密清朝英亲王阿济格为何被顺治赐死?

爱新觉罗·阿济格生于1605年8月,于1651年11月逝世,他是努尔哈赤的第十二个儿子。在清朝建立初期,他南征北战,为大清立国贡献很大,所以被封为英亲王,也是必有才能的人物,但是终因性格原因,再加上缺少智慧而陨落。...

努尔哈赤大妃阿巴亥及儿子简介

努尔哈赤大妃阿巴亥及儿子简介  乌喇那拉·阿巴亥,即孝烈武皇后,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亥与努尔哈赤共生育了3个儿子,他们分别是阿济格、多尔衮、多铎。阿巴亥被逼殉葬时,她的儿子阿济格21岁已

多尔衮亲哥哥阿济格是个怎样的人

多尔衮亲哥哥阿济格是个怎样的人?他结局如何?  多尔衮因其在清初历史上的特殊性,成为学习清朝历史无法忽视的人物。而因为其本身人物的传奇性和复杂性以及一些不可说的桃色新闻,他也成为清剧宠儿。  因为各种

阿济格、多尔衮与多铎的关系如何 多铎为什么讨厌皇太极

  多铎  多铎与阿济格、多尔衮是同父同母的兄弟,一生战功彪炳,松锦大战生俘洪承畴,灭、破扬州、南京,平定江南,被誉为“开国诸王战功之最”。  阿济格、多尔衮与多铎的关系如何  作为一母同胞的三兄弟,

遇事不加考虑的莽夫武夫 日本人眼中的阿济格

...卫门在北京,见到了三位极其重要的亲王,他们是英亲王阿济格、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这三位亲王,是努尔哈赤晚年与爱妃阿巴亥生下的三位虎子,最是能征善战,入关后,多半个江山是他们三王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