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
Posted 礼部
篇首语:知识养成了思想,思想同时又在融化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
钱谦益: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钱谦益为虞山先生。钱谦益是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钱谦益是常熟人。明史说钱谦益“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钱谦益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钱谦益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钱谦益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钱谦益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钱谦益作为诗人,他开创了有清一代诗风。钱谦益与著名诗人睢阳袁枢(字伯应,袁可立子)多有往来。当时人称“前后七子而后,诗派即衰微矣,牧斋宗伯起而振之,而诗家翕然宗之,天下靡然从风,一归于正。其学之淹博、气之雄厚,诚足以囊括诸家,包罗万有,其诗清而绮,和而壮,感叹而不促狭,论事广肆而不诽排,洵大雅元音,诗人之冠冕也!”(凌凤翔《初学集序》 )
钱谦益作为史学家,钱谦益早年撰《太祖实录辨证》五卷,立志私人完成国史,钱谦益于弘光元年、顺治三年两次欲修明史,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但人们认为“虞山(钱谦益)尚在,国史犹未死也”,可见对他史学才能的极度推崇。
钱谦益为文章家,钱谦益名扬四海,号称“当代文章伯”,黄梨洲《忠旧录》称他为王弇州(世贞)后文坛最负盛名之人。
钱谦益作为收藏家,钱谦益尽得刘凤、钱允治,杨仪、赵用贤四家书,更不惜高价广肆购求古本,构筑“绛云楼”,收藏宋元孤本书于其上,“所积充牣,几埒内府”。
历史百科 清初之诗家为谁
清初之诗家为谁
钱谦益、吴伟业,得名最早。至王士祯以神韵之说,主诗坛之盟者五十余年,名望倾动天下。当时差可齐名者,为朱彝尊。朱肆力古学,凡天下有字之书,无不披览;其为诗,牢笼万有,与王士祯并峙为南北二大宗。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清初杰出诗人、文学家王士简介,继钱谦益之后主盟诗坛
人物生平王士祯出身官宦家庭,祖父王象晋,为明朝布政使。崇祯七年八月二十六日(1634年9月17日),王士祯出生于豫省官舍,祖父呼之小名“豫孙”。娶山东邹平张延登之孙女为妻。顺治七年(1650年),应童
清初之诗家为谁钱谦益、吴伟业,得名最早。至王士祯以神韵之说,主诗坛之盟者五十余年,名望倾动天下。当时差可齐名者,为朱彝尊。朱肆力古学,凡天下有字之书,无不披览;其为诗,牢笼万有,与王士祯并峙为南北二大
诗坛情圣——勃朗宁罗伯特·勃朗宁(1812~1889年)是维多利亚后期与阿尔弗雷德·丁尼生并峙的双峰之一。他与夫人伊丽莎白的恋情更是广为流传,堪称英国文坛的一段佳话。勃朗宁出生于伦敦郊外一个中产阶级家
24岁中进士的诗坛巨匠,却被七品县令冤杀狱中,幕后主使真卑鄙
唐朝是汗青上最绚烂的朝代之一,涌现出了无数的才子佳人。他们和其他朝代的人比拟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们都稀奇豁达,有侠义之风,我想这或者是唐朝开放的风气导致的。就像李白诗中写的那样“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24岁中进士的诗坛巨匠,却被七品县令冤杀狱中,幕后主使真卑鄙
唐朝是汗青上最绚烂的朝代之一,涌现出了无数的才子佳人。他们和其他朝代的人比拟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们都稀奇豁达,有侠义之风,我想这或者是唐朝开放的风气导致的。就像李白诗中写的那样“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朱彝尊朱彝尊曾参加纂修《明史》,著有《曝书亭集》、《日下旧闻》、《经义考》等代表作,是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在诗词创作方面都有所建树。 朱彝尊的诗朱彝尊与王士禛同时驰名诗坛,当时有南朱北王之称。清人对
历史秘闻 24岁中进士的诗坛巨匠,却被七品县令冤杀狱中,幕后主使真卑鄙
唐朝是汗青上最绚烂的朝代之一,涌现出了无数的才子佳人。他们和其他朝代的人比拟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们都稀奇豁达,有侠义之风,我想这或者是唐朝开放的风气导致的。就像李白诗中写的那样“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李贺被称为中唐诗坛的一位怪杰,他虽在二十余年的短暂生命之旅中仕途失路,穷困潦倒,但在诗坛上却是一颗令人瞩目的明星。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福昌(今河南洛宁东北)人。他的出身属于唐宗室的远支
爱新觉罗·博洛(1613年—1652年),清朝将领、宗室,清初理政三王之一。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饶余郡王阿巴泰第三子。天聪九年(1635年),随多铎入宁远、锦州。清崇德元年(1636年),封固山贝子。
爱新觉罗·博洛(1613年—1652年),清朝将领、宗室,清初理政三王之一。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饶余郡王阿巴泰第三子。天聪九年(1635年),随多铎入宁远、锦州。清崇德元年(1636年),封固山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