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最悲哀的皇后,自大婚入宫的二十年中,皇帝始终没碰过她一下

Posted 光绪

篇首语: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大清最悲哀的皇后,自大婚入宫的二十年中,皇帝始终没碰过她一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大清最悲哀的皇后,自大婚入宫的二十年中,皇帝始终没碰过她一下

2、历史人物 嫁人生子再入宫的皇后

大清最悲哀的皇后,自大婚入宫的二十年中,皇帝始终没碰过她一下

  清代共有皇后29人,其中结局悲惨的不在少数。如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亥被逼殉葬,同治帝的皇后阿鲁特氏自尽,乾隆帝的皇后那拉氏被打入冷宫等等。这些人都是陷入皇室政治斗争而成为了牺牲品,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这是她们无法抗拒的。

  而有清一代,最让人怜悯、惋惜的是光绪帝的皇后隆裕,她自从光绪十四年被立为为皇后直到光绪三十四年中,从未被光绪帝临幸过。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这无疑是最大的精神打击。

  光绪十四年,慈禧太后将亲侄女许配给光绪皇帝作为皇后。并在懿旨中明确表示:“他们的儿子将是未来皇位的继承人。”她一心想将大清皇帝的血统与叶赫纳拉氏家族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使自己手中的大权握得更久、更稳。

  但是光绪心中从来没有喜欢过这位隆裕皇后,婚后的光绪和隆裕分别住在各自的宫里,这是清代的祖制,这样皇帝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随意召唤皇后和其他妃嫔。不过,自从大婚以后,光绪就从来没有召唤过皇后,这难免引起宫中许多人的注意,大家对这种特别违反常规的行为,作了许多胡乱的猜想。

  随着时间的流逝,光绪对隆裕的感情仍然没有任何进展。从清宫史料上的记载来看,婚后他们始终像陌生人一样,除了在传统礼仪场合无法回避以外,他们极少交谈。隆裕皇后沉默地接受这一命运的安排,为了掩饰这一尴尬的局面,在别人面前她总是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并说一些皇帝近来的情况和所做的事情,来表明他们关系很好,一切都很正常。

  很长一段时间,慈禧也不知情,在听到一些传闻后,她不得不派人对他们进行严密的监视,并且开始对光绪的行为感到惊讶和迷惑。她始终无法明白为什么光绪帝不召见他的妻子,但这样的事情她也不好多问。

  政治势力的诸多因素就这样强行地把光绪和隆裕硬生生捆绑在一起,这种结果使他们彼此都感到很痛苦。当然,光绪帝很清楚,这种事怪不得隆裕皇后,而且在他内心深处,也是深深地怜悯她。关于他们的婚姻,在宫中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次元旦庆典中,按例要皇帝和皇后坐在一起接受庆贺。可是当光绪帝和蔼地对隆裕微笑示意后,隆裕并没有任何表示便站起来就走出了大殿,光绪帝喊她,让他等一下,然而隆裕连头也没有回,也许是她没有听见。但对于光绪来说,不知是愤怒还是惊诧。

  从那时起,光绪帝再也没有和隆裕皇后打过招呼,当时如果隆裕皇后没有起身就走,或许他们还有缓和的余地,如果他们真的能走到一起,光绪王朝的走势也许就会出现另外一番景象。可是历史不容假设,留给我们的只能是无尽的猜想。

  隆裕皇后为了掩盖她受到伤害的自尊心,在别人面前总是强颜欢笑,这让慈禧也十分不解。慈禧曾单独和隆裕在一起劝说过她好几次,可是并没有收到任何效果。想想当年,她和咸丰帝也算不上是恩爱夫妻,但她们之间还是有些感情的,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现象。

  到了这个时候,慈禧知道自己办了一件错事,害了隆裕也害了光绪。可以说,慈禧的这次乱点鸳鸯谱是清代后宫中最大的悲剧之一。为了补救一下自己所犯的错误,慈禧开始给光绪帝物色嫔妃,想借选妃的事,打破他们的婚姻结局,分散一下大家的注意力。

  可是事与愿违,在接下来的选妃中,光绪帝找到了真爱,他迷恋上了珍妃,而隆裕却被打入地狱。事实上,情况远比这要糟糕,因为珍妃和隆裕甚至与慈禧都不是一路人,后来的种种迹象表明,珍妃就是个后宫奇葩,完全不受清宫的约束,让光绪帝和慈禧的对立情绪更加严重,以致于落得被害的结局。如此一来,慈禧又把一个年轻女人的命运推下了悬崖。

历史人物 嫁人生子再入宫的皇后

本文摘自《后宫》  作者:李安瑜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本站网上,汉景帝刘启是第一个开创废皇后先例的皇帝。他把皇后的位置转给了再嫁夫人王美人王。     一个抛弃丈夫女儿再嫁、被称为“二婚头”的平民女子,能取得皇帝的欢心,专宠后宫,已是不容易,她竟还能击败后宫所有的对手,一步一步登上皇后的宝座。王的发迹,除了她个人的智慧与手段之外,也同汉景帝的个人性格,以及汉初时期选皇后不重门第出身有关。从王的发迹史,可见到宫廷生活阴谋重重、勾心斗角的一面。      抛夫弃女,入太子宫     汉文帝时,距长安百里之外的扶风槐里(今陕西兴平)有一户人家,父亲王仲早年亡故,母亲臧儿生一男二女。因家贫难以度日,臧儿改嫁长陵田姓,又生下两个儿子。过了几年,长女王出嫁,臧儿便与三个儿子王信、田、田胜以及小女儿王儿一起过活。     田家也非豪富,臧儿一人拖儿带女颇觉艰辛。但这个老媪不是等闲之辈,她终日想着如何让一家人出人头地。原来,她就是当年曾被项羽封为燕王的大将臧荼的孙女儿。臧荼因反刘邦被杀,子女落魄他乡,臧儿便在槐里嫁了人。但是她无法遗忘幼年时的富贵,总想有朝一日重振家族。     有一年,太子的东宫在民间采选美女,臧儿听说太子刘启爱美好色,便在自己的两个女儿身上打主意。那天,长女王归宁在家,臧儿把她着意打扮整齐,连同未出嫁的小女儿王儿一同送到官府。王本就贪恋富贵,爱慕虚荣,见有向上腾达的机会,也就顾不上名节,抛弃了丈夫和刚出世的女儿,入宫去了。官府慑于东宫威势,不敢为王的丈夫金王孙作主。     刘启的太子宫中,已经搜集了不少的美女,除正妃薄氏是文帝生母薄太后的侄孙女外,还有美女栗姬、程姬等。栗姬出生齐地,姿色绝伦,又为刘启生了长子刘荣,很得宠幸。但是壮年好色的刘启一见王姐妹,又被深深吸引了。尤其是姐姐王,生得粉面桃腮,眼波似水,像有勾魂摄魄的魅力。她为了邀宠巴结太子,更是使出百般媚态,把刘启弄得神魂颠倒。不多时,她被封为美人,宫人都称她为王美人。     公元前156年,刘启即皇帝位,史称汉景帝。这一年,王美人在接连生下三个女儿之后,又一次怀孕了。她日夜祈祷生一个儿子,以便保住自己的地位。有一天,她编了一套话,对汉景帝说:“臣妾昨夜得一奇梦,见神女捧日,投入臣妾怀中。”     景帝大喜,以为是贵兆,他想,王美人若生儿子.必定是个奇男。十月怀眙,一朝分娩后,王美人果真生了个儿子,景帝又惊又喜,对这个儿子格外倚重,取名为“彻”。     景帝即位的第二年,太皇太后死了,她的侄孙女儿薄皇后也跟着遭到了厄运。景帝从来就不爱这个皇后,是由祖母作主婚配的,看在太皇太后的面上,才维持着皇后的名位。太皇太后一死,景帝立即反攻倒算,借口薄皇后没有生育,不配正位中宫,把她废黜了。     中宫虚位以待,大家都在猜测,谁最有希望继承宝座。欲火烧得最旺的莫过于栗姬了。她想,皇帝曾同自己有约,生子当立为储,何况儿子刘荣又是长子,一旦儿子被立为太子。皇后宝座则非己莫属。但是,很快她就发现,王美人大有后来居上的趋势。     封建王朝把立太子视为国本,异常重视。景帝也一样,为此事用心良苦。在刘荣和刘彻之间谁取谁舍,他颇费踌躇。立长子刘荣本来顺理成章,但刘彻相貌英武,聪明可爱,而且他心中对王美人说的梦兆深信不疑。他想改立刘彻,又怕栗姬哭闹,更怕废长立幼遭众大臣反对。这件事一拖就是两三年,到前元四年(公元前153年),在大臣们的一再催促下,加上栗姬用足了功夫,才说动景帝下决心册立刘荣为皇太子,同时,又封才四岁的刘彻为胶东王。     栗姬暂时领先。她以为做了太子母,坐上皇后宝座、领衔六宫粉黛便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攀附皇姐,纳媳阿娇     立太子的第二年夏天,一天午后,王美人略感身子不适,懒洋洋地躺在绮兰殿休息。忽听宫女来报:“长公主驾到!”她赶紧一骨碌翻身坐起,整了整衣衫云鬓,打起精神出门迎接。>> >陈皇后 资料图     馆陶长公主刘嫖,是汉景帝的同胞姐姐,因姐弟之间从小亲昵惯了,景帝即位之后,她仍经常出入宫闱。窦太后的宠爱,景帝的纵容,使这位长公主在汉宫中成为一个不可小视的人物。王美人进宫之后,十分巴结长公主,两人关系日益亲密,竟至无话不说。     这天,长公主进宫看望王美人,还带着女儿陈娇。刘嫖的丈夫陈午是开国功臣陈婴的孙子,袭爵堂邑侯。王美人一看到陈娇,便极口夸奖陈娇聪明美丽,又命内侍领出儿子刘彻,让两个小孩做伴一起玩耍。     叙了一会,不觉已是黄昏。长公主起身告辞,看见窗外院子里,一对幼童依偎在鱼池边,唧唧哝哝,十分亲密的样子,她不禁脱口而出:“好一对佳儿佳媳!”     王美人一听,乘机说道:“阿娇堪配太子为妃,只恐我儿无福,不能得此佳妇。”     这句话,王美人是故意说给长公主听的。果然,长公主沉下了脸,冷笑着说:“废立乃是常事,焉知太子名位已定?她既不识抬举,我也顾不得许多了!”原来,不久前长公主曾向栗姬提亲,欲把陈娇许配给太子刘荣.但被栗姬婉言谢绝了。     长公主提出,把阿矫许配给胶东王刘彻吧,看他俩青梅竹马多要好!     王美人一听正中下怀,一口答应下来,忙令刘彻拜见未来的丈母娘。     长公主越看越喜爱,一把拉住跪在地上的刘彻,将他抱在膝上,抚摸着他的头,问:“儿愿娶媳妇吗?”     刘彻虽然才五岁,却十分聪明伶俐,他只是看着长公主嘻嘻笑着不说话。     长公主故意指着一名宫女,问他是否合意,他摇摇头。长公主又指向阿娇,问:“阿娇作儿妇可好?”     刘彻答道:“若得阿娇为妇,当筑黄金屋贮之!”     长公主一听,心花怒放,当下便同王美人议定了亲事。     景帝起初不太同意这门婚事,认为刘彻年纪还小,况且阿娇还比刘彻大几岁。但听到王美人告诉他刘彻“金屋藏娇”的许诺,不禁大笑起来,心想这小小的孩子就懂这些,怕是天定的缘分,就同意了。     一天,窦太后在长乐宫举行家宴,为入朝觐见太后的梁王、她的小儿子刘武洗尘,景帝和长公主也陪坐在侧。席间,太后问起册立皇后之事因何迟迟未决。景帝答道:“拟立栗姬为后,不日即行册后大典。”     长公主一听急了,连忙进谗道:“栗姬生性忌妒,独宠后宫,容不得皇帝召幸别的美人。每与诸夫人会面后,往往以恶语相咒。”     太后素来相信自己的女儿,便训诫景帝说:“若得此悍妇为后,恐又重演’人彘’惨祸了!”     景帝听了也有些不快。散席后,他踱到栗姬住的宫院,故意用话试探栗姬道:“朕千秋万岁之后,后宫诸位夫人若有生子者,你将如何对待?”     栗姬这几天正为长公主同王美人联姻一事不高兴。她生性奇妒,当初拒绝长公主就是因为恨她经常把美人进献给景帝,不料王美人乘机捞了外快,她预感到自己已处于不利的地位,今见景帝问这话,她猜想一定有人在背后说了她什么,不由心下恼火,脸上露出怒色。     景帝等了好久,见她拉长了脸不理不睬,心下十分气恼,咳了一声,拔脚就走。随后景帝又似乎听见身后传来怨骂声,更加生气。从此,他不再走进栗姬的宫院。     长公主处心积虑要让王美人当上皇后,常常进宫在景帝面前说她母子的好话,无非是讲王美人如何谦虚有德,胶东王如何聪明仁孝。加上后宫妃嫔宫人,大多受过王美人的好处,众口皆碑,使景帝越发相信王美人的贤德了。     一年多过去了,册后之事仍然悬而未决。忽然有一天,礼官上殿奏请,说是母以子贵,如今太子生母栗姬尚无位号,应立即册为皇后。     景帝一听大怒,斥道:“如此大事,岂是你们这些人议论的?”他怀疑是栗姬指使礼官提出来的,竟不容分说,立即下诏将刘荣的太子废掉,贬为临江王。太子的师傅、魏其侯窦婴等再三劝谏,说太子并无过失,废之不当。景帝就是不听。他一向刚愎自用,最讨厌别人对他提什么建议,更何况此时的他,已对栗姬怀有深深的恶感了。他哪里会想到,这件事又是王美人搞的鬼。>> >汉景帝皇后王 资料图      本文摘自《后宫》  作者:李安瑜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本站网上,汉景帝刘启是第一个开创废皇后先例的皇帝。他把皇后的位置转给了再嫁夫人王美人王。     一个抛弃丈夫女儿再嫁、被称为“二婚头”的平民女子,能取得皇帝的欢心,专宠后宫,已是不容易,她竟还能击败后宫所有的对手,一步一步登上皇后的宝座。王的发迹,除了她个人的智慧与手段之外,www.cha138.com也同汉景帝的个人性格,以及汉初时期选皇后不重门第出身有关。从王的发迹史,可见到宫廷生活阴谋重重、勾心斗角的一面。      抛夫弃女,入太子宫     汉文帝时,距长安百里之外的扶风槐里(今陕西兴平)有一户人家,父亲王仲早年亡故,母亲臧儿生一男二女。因家贫难以度日,臧儿改嫁长陵田姓,又生下两个儿子。过了几年,长女王出嫁,臧儿便与三个儿子王信、田、田胜以及小女儿王儿一起过活。     田家也非豪富,臧儿一人拖儿带女颇觉艰辛。但这个老媪不是等闲之辈,她终日想着如何让一家人出人头地。原来,她就是当年曾被项羽封为燕王的大将臧荼的孙女儿。臧荼因反刘邦被杀,子女落魄他乡,臧儿便在槐里嫁了人。但是她无法遗忘幼年时的富贵,总想有朝一日重振家族。     有一年,太子的东宫在民间采选美女,臧儿听说太子刘启爱美好色,便在自己的两个女儿身上打主意。那天,长女王归宁在家,臧儿把她着意打扮整齐,连同未出嫁的小女儿王儿一同送到官府。王本就贪恋富贵,爱慕虚荣,见有向上腾达的机会,也就顾不上名节,抛弃了丈夫和刚出世的女儿,入宫去了。官府慑于东宫威势,不敢为王的丈夫金王孙作主。     刘启的太子宫中,已经搜集了不少的美女,除正妃薄氏是文帝生母薄太后的侄孙女外,还有美女栗姬、程姬等。栗姬出生齐地,姿色绝伦,又为刘启生了长子刘荣,很得宠幸。但是壮年好色的刘启一见王姐妹,又被深深吸引了。尤其是姐姐王,生得粉面桃腮,眼波似水,像有勾魂摄魄的魅力。她为了邀宠巴结太子,更是使出百般媚态,把刘启弄得神魂颠倒。不多时,她被封为美人,宫人都称她为王美人。     公元前156年,刘启即皇帝位,史称汉景帝。这一年,王美人在接连生下三个女儿之后,又一次怀孕了。她日夜祈祷生一个儿子,以便保住自己的地位。有一天,她编了一套话,对汉景帝说:“臣妾昨夜得一奇梦,见神女捧日,投入臣妾怀中。”     景帝大喜,以为是贵兆,他想,王美人若生儿子.必定是个奇男。十月怀眙,一朝分娩后,王美人果真生了个儿子,景帝又惊又喜,对这个儿子格外倚重,取名为“彻”。     景帝即位的第二年,太皇太后死了,她的侄孙女儿薄皇后也跟着遭到了厄运。景帝从来就不爱这个皇后,是由祖母作主婚配的,看在太皇太后的面上,才维持着皇后的名位。太皇太后一死,景帝立即反攻倒算,借口薄皇后没有生育,不配正位中宫,把她废黜了。     中宫虚位以待,大家都在猜测,谁最有希望继承宝座。欲火烧得最旺的莫过于栗姬了。她想,皇帝曾同自己有约,生子当立为储,何况儿子刘荣又是长子,一旦儿子被立为太子。皇后宝座则非己莫属。但是,很快她就发现,王美人大有后来居上的趋势。     封建王朝把立太子视为国本,异常重视。景帝也一样,为此事用心良苦。在刘荣和刘彻之间谁取谁舍,他颇费踌躇。立长子刘荣本来顺理成章,但刘彻相貌英武,聪明可爱,而且他心中对王美人说的梦兆深信不疑。他想改立刘彻,又怕栗姬哭闹,更怕废长立幼遭众大臣反对。这件事一拖就是两三年,到前元四年(公元前153年),在大臣们的一再催促下,加上栗姬用足了功夫,才说动景帝下决心册立刘荣为皇太子,同时,又封才四岁的刘彻为胶东王。     栗姬暂时领先。她以为做了太子母,坐上皇后宝座、领衔六宫粉黛便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攀附皇姐,纳媳阿娇     立太子的第二年夏天,一天午后,王美人略感身子不适,懒洋洋地躺在绮兰殿休息。忽听宫女来报:“长公主驾到!”她赶紧一骨碌翻身坐起,整了整衣衫云鬓,打起精神出门迎接。>    原来王美人蓄意争夺宝座,早有谋划在胸。她见长公主进谗多次,景帝日渐怨怒栗姬,知道已到火候,于是又使出一计,派心腹太监去找礼官,嘱他向皇帝奏请立栗姬为后,以此激怒景帝。果然一举成功。     多时失宠的栗姬已经抑郁不欢,儿子突然被废,使她受到沉重打击,从此一病不起。     前元七年(公元前150年)四月,景帝下了一道诏书册立王美人为皇后,胶东王刘彻为皇太子。诏书一下,犹如一道催命符,立即要了栗姬的命。 > >汉武帝刘彻 资料图     本来,立储与册后之事,景帝可能不会这么快就决定。只因后来他的弟弟梁王觊觎储位,说动窦太后逼迫景帝立他为皇太弟,景帝便决心及早册立太子,以杜绝梁王的非分之念。因此,梁王此举无意间为王美人夺取宝座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除栗姬外,这场斗争的另一个牺牲者刘荣的遭遇更惨。失母之痛未平息,他又被父皇勒令离开长安,孤苦一人来到封地江陵。一年之后,他见王宫不够宽敞,想动工修建,因宫外没有空地,邻近只有一座文帝庙垣还宽敞,刘荣便在庙垣边上建造宫室,不料又有小人向景帝告发,说他侵占祖宗的庙地。景帝不顾父子之情,将刘荣押回长安下狱治罪。刘荣悲愤至极,便在狱中悬梁自尽。      重寻弃女称心如意     长安城内,花团锦簇。宽阔的通衢大道与密如蛛网的小街细巷交织相连,无数香车宝马川流不息。车流中,有一辆四匹马拉的龙衔宝盖华车,车内坐着的不是别人,就是刚刚登上帝位不久的当今天子汉武帝刘彻。这天,十六岁的刘彻微服出宫,去寻访一个在他看来是十分重要的人物,故而他在车中神情严肃,正襟危坐。     原来,刘彻登位不久,就发现他的母亲、已当上皇太后的王时常闷闷不乐。他问了几次,太后就是不肯说。后来,他身边的幸臣韩嫣悄悄告诉他,太后当初未进宫时曾嫁有一夫,姓金,并生有一个女儿,距今已有二十多年未曾见面。如今太后富贵已全,万事称心,想必还有这件事未能如愿。武帝生性孝顺,忙照着韩嫣的指点,派人去太后故乡一带寻访。后在长陵查实,确有一个姓金的女子,身世同韩嫣所说相符。武帝决定亲自去长陵迎回这位同母所生的大姐,让太后称心如意。     一路行来,长安街市令武帝目不暇接。他从小生长的深宫,虽是画栋飞檐,金碧辉煌,却哪里比得上眼前这般杂色纷呈?他忍不住掀开车帘,贪婪地观赏起来。这次长陵之行,把汉武帝的心引出深宫内院,竟至构写了又一段宫廷艳史,这是后话。     到了金氏家门,武帝下车一看,三间瓦屋简陋异常,门庭冷落一片凄凉。这乡镇小民家从未见过世面,突然间有如此气派的豪贵找上门来,吓得全都躲进了里屋。经随行武士大声呼叫,才战战兢兢走出一个人,这人是金氏的丈夫。武帝盘问了几句,问不出什么来,又命小黄门进屋搜寻。     过了片刻,一名衣衫不整蓬头垢面的妇人被连拖带拽地拉了出来,见了武帝,忙不迭地叩头。武帝明白这妇人便是自己的同母姐姐,心下酸楚,连忙将她扶起,好言安慰说:“大姐何必如此胆小,朕若知道大姐深藏在此,早就来接你了!”稍待,命人把金氏扶上车快马加鞭驰回长安。路上,金氏问起随行的小黄门,方知这位少年就是当今天子,又惊又喜,犹如置身梦中。     进了皇城,看不尽的亭台画阁、琼楼玉宇,曲曲弯弯,走进一座华丽的宫院。过一会儿.一群珠翠环绕、身穿五彩衣裙的宫女把她引进里面,只见上首坐着一位雍容华贵的妇人,妇人身边站着去长陵迎接她的少年皇帝。金氏心领神会。急忙跪下,口称:“母亲在上,受女儿一拜。”     见到一别二十多年的亲生女儿,皇太后又悲又喜,母女相抱大哭一场。收住悲声后,太后问起前夫金王孙的情景,知道金王孙自从妻子入宫一去不返之后,曾去找岳母臧氏评理,又去官府告状,自然是无人理会,他最后只得忍气吞声作罢。后来金王孙不曾再娶,把女儿抚养成人,于前几年病故。金氏无兄无弟,招赘一个夫婿进门,生有一子一女,只是家境贫寒,度日艰难。太后听了,又伤心起来。     正叙话间,武帝已命人摆下盛宴,庆贺皇太后骨肉团圆。席间,太后又传令三个女儿平阳公主、南宫公主,隆虑公主一起出来同长姐相见。     第二天武帝下诏,赐金氏女号修成君,赐钱千万,良田百顷,奴婢三百人。金氏女沾了母亲再嫁的光,忽而一步登天,从此世世富贵不绝。     王心满意足,当了十四年皇太后,于汉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六月病逝。

相关参考

婉容是怎样被迎娶入宫的

婉容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后,从1922年12月入宫,到1924年11月和末代皇帝溥仪一起被冯玉祥驱逐出宫,在紫禁城总共生活了两年时间。婉容是怎样被迎娶入宫的?她在宫中的生活又是哪般情形?透过原始的清

清代最大龄入宫的妃子,6年封妃,死之后乾隆辍朝3日?

清代皇帝妃嫔的主要来源是选秀女,秀女年龄大多都在13岁至17岁之间。此外,还有些大龄女子直接被送入皇宫,例如皇太极后宫的宸妃海兰珠、乾隆后宫的容妃(香妃原型),她们入宫的年龄都是在26岁。下面小编为大

庄静皇贵妃什么时候入宫的

庄静皇贵妃什么时候入宫的?她与慈禧关系如何?  如果问你晚清最出名的女人是谁,大家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慈禧太后没错了。作为晚清政权的实际掌控者,将两位皇帝掌控在手心,又决定了溥仪登基的女人,慈禧想不出名

末代皇后婉容是怎样被选入宫的

婉容全名郭布罗·婉容,正白旗,光绪三十一年(1905)出生。其生母是皇族爱新觉罗氏,被称为四格格。不过在婉容2岁的时候,四格格就病逝了。此后婉容一直被养母爱新觉罗·恒馨抚养。恒馨是军机大臣毓朗贝勒的二

光绪的珍妃和瑾妃是怎么入宫的

要说珍妃和瑾妃的故事,还得从光绪颇为有趣的选妃事件说起。在清朝,一般皇帝从小继位,基本上十四到十六岁就该大婚、亲政了,比如顺治帝14岁大婚、亲政,康熙帝11岁大婚,14岁亲政。可是老佛爷怎能轻易放弃当

揭开大清王朝二十一位皇后最真实相貌

美艳不可方物的清朝皇后们究竟长啥样?1、孝庄文皇后“孝庄”皇后,即清初孝庄端康文皇后,本是蒙古族,姓搏尔济吉特氏,名叫布木布泰,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的女儿。她十三岁嫁给清太宗皇太极,被封为“庄妃”。她

谜一样的女子,入宫半年就成为皇后,她若不死可以改写大清历史

在现代人所看的电视剧中最受欢迎的就是清宫剧,大清后宫的故事看得让人心惊胆战,简直比真正的战场还要刺激。就在咸丰年间有一位女子刚入宫便有宫主之位,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就成为了皇后,最后在位29年突然死去,

谜一样的女子,入宫半年就成为皇后,她若不死可以改写大清历史

在现代人所看的电视剧中最受欢迎的就是清宫剧,大清后宫的故事看得让人心惊胆战,简直比真正的战场还要刺激。就在咸丰年间有一位女子刚入宫便有宫主之位,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就成为了皇后,最后在位29年突然死去,

梅兰芳演《霸王别姬》 盛大的溥仪大婚花550万两

...始的清宫档案,我们可以有个大致的了解。婉容入宫没走大清门溥仪结婚是在1922年12月1日,他和婉容这一年都是17岁。清朝皇帝结婚称为大婚礼。这时的清王朝虽然已被推翻11年,但按照皇室优待条件,溥仪仍然保持着

梅兰芳演《霸王别姬》 盛大的溥仪大婚花550万两

...始的清宫档案,我们可以有个大致的了解。婉容入宫没走大清门溥仪结婚是在1922年12月1日,他和婉容这一年都是17岁。清朝皇帝结婚称为大婚礼。这时的清王朝虽然已被推翻11年,但按照皇室优待条件,溥仪仍然保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