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福祥简介 清末著名将领董福祥生平事迹及个人解析

Posted 联军

篇首语:要得惊人艺,须下苦功夫。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董福祥简介 清末著名将领董福祥生平事迹及个人解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董福祥简介 清末著名将领董福祥生平事迹及个人解析

2、清末将领董福祥的甘军在抗清中起到什么作用?

董福祥简介 清末著名将领董福祥生平事迹及个人解析

董福祥,字星五,清末著名的将领。董福祥生平可以用几次字来概括:率众反清、新疆平乱、护驾出逃、退隐西北。年轻时便有一身侠肝义胆,喜欢好练武不喜功名,结交绿林好汉。下面小编将为大家全面揭述清末著名将领董福祥的生平事迹以及死因,一起来看看吧。

董福祥简介

董福祥(1840年1月8日-1908年2月9日),字星五,甘肃环县(当时属宁夏固原)人,清末著名将领,官至太子少保、甘肃提督、随扈大臣,赐号阿尔杭阿巴图鲁。1864年,组织汉民民团反清,后在陕北被左宗棠部刘松山击败,投降清军,所部改编为董字三营,先后从刘松山、刘锦棠剿灭陕西、甘肃、西宁(今属青海)等处回民起义,升为提督。1875年,又随刘锦棠进兵新疆。

以收复乌鲁木齐等地及平定南疆阿古柏骚乱有功,得左宗棠赏识。1890年,擢喀什噶尔提督。1895年,率部至甘肃消灭回民起义。后调甘肃提督。1897年,奉调防卫京师,所部编为荣禄所辖武卫后军。

1900年,义和团运动迅速发展,清廷采取“招抚”策略。董福祥部士兵纷纷加入义和团,杀死日本驻华使馆书记官杉山彬,并参与围攻东交民巷使馆。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董福祥率军护卫慈禧太后和光绪帝西逃。清政府与八国联军议和过程中,外国侵略者要求处死董福祥,清廷不允,旋被解职,禁锢家中。

1908年病死于甘肃金积堡也就是现在的宁夏吴忠。

董福祥生平

董福祥绿林草莽出生,后来凭借自己的家庭影响力,建立了汉族武装力量,守卫一方平安。后来受到当地官府的妒忌和干涉,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抓获处死,所幸得到他人帮助后来便开始起义反清。

在自己的武装力量形成一定的规模之后,便加入了左宗棠的部队,出兵新疆,为平定新疆暴乱立下汗马功劳。自己的官职也一路升到总督位置。后来左宗棠欣赏其带兵打仗的本领,并且非常忠诚,将其调入京城守卫京师,正值八国联军侵华时期,义和团运动如火如荼,义和团士兵攻占了在山东的东交民巷使馆,激怒了列强侵略者,遭到列强的疯狂报复。

后来组建了八国联军侵入中华,直入北京,在进攻时也遭到董福祥部下的顽强抵抗,后来护送慈溪和光绪皇帝西逃而去,可见其忠心程度。后来清政府与八国联军议和期间,八国指控要将其处死,但是慈禧太后念其护驾有功,便提出要其解甲归田,永不叙用。迫于当时的压力,董福祥便回乡隐居,其仕途也戛然而止。

董福祥生平最值得一提便是其忠诚和在战场上的勇猛,庚子年间护送慈溪和光绪皇帝西逃仍然忠心不二,面对列强的侵略,敢于抗争,有勇有谋,连洋人都害怕他。

清末将领董福祥的甘军在抗清中起到什么作用?

董福祥,字星五,清末著名的将领。董福祥生平可以用几次字来概括:率众反清、新疆平乱、护驾出逃、退隐西北。年轻时便有一身侠肝义胆,喜欢好练武不喜功名,结交绿林好汉,后来凭借自己的家庭影响力,建立了汉族武装力量,守卫一方平安。后来受到当地官府的妒忌和干涉,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抓获处死,所幸得到他人帮助后来便开始起义反清。

在自己的武装力量形成一定的规模之后,便加入了左宗棠的部队,出兵新疆,为平定新疆暴乱立下汗马功劳。自己的官职也一路升到总督位置。后来左宗棠欣赏其带兵打仗的本领,并且非常忠诚,将其调入京城守卫京师,正值八国联军侵华时期,义和团运动如火如荼,义和团士兵攻占了在山东的东交民巷使馆,激怒了列强侵略者,遭到列强的疯狂报复。

后来组建了八国联军侵入中华,直入北京,在进攻时也遭到董福祥部下的顽强抵抗,后来护送慈溪和光绪皇帝西逃而去,可见其忠心程度。后来清政府与八国联军议和期间,八国指控要将其处死,但是慈禧太后念其护驾有功,便提出要其解甲归田,永不叙用。迫于当时的压力,董福祥便回乡隐居,其仕途也戛然而止。

董福祥生平最值得一提便是其忠诚和在战场上的勇猛,庚子年间护送慈溪和光绪皇帝西逃仍然忠心不二,面对列强的侵略,敢于抗争,有勇有谋,连洋人都害怕他。

董福祥的甘军

董福祥曾率领甘军英勇抵抗八国联军的事迹令人感动。甘军是清末时期一只起源于甘肃的地方军队。它的前身是甘肃回乱时保护人民安全的义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联合义和团阻击八国联军,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虽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最后以中国战败而告终,但他们的精神却给当时无望的人们带来了一丝丝的希望。董福祥的甘军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甘军是一只来自大西北的,主要由回族子弟组成的队伍。它的将领董福祥于1864年组织汉民民团反清,在陕北被左宗棠的部下刘松山等人击败后投降清军。这只队伍就是后来的甘军,也就是当时的董字三营。甘军成立以后第一件事就是随着刘松山等人剿灭陕西等地的回民起义事件。董福祥的甘军在这场战争中屡立战功。董福祥也因此被升为提督。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董福祥奉令围攻他们,数月都没能攻下。

清政府与八国联军议和以后,董福祥被革职,逃回了甘肃老家。甘军二十二营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被裁并为八营。五营驻甘,三营驻陕。在镇压西北回民起义事件中兴起的甘军,至此瓦解了。1908年,董福祥在甘肃老家病逝。一代名将就这样结束了他光辉的一生。回顾他的一生,不难看到那个年代人们的悲哀。将军都是如此,何况是平常百姓。

董福祥是汉族还是回族

董福祥是汉族还是回族?毫无疑问,董福祥是汉族人。董福祥是清末抗击八国联军的著名将领,祖籍为甘肃固原。1864年,他组织汉民民团反清,在陕北被左宗棠部下的刘松山击败后投降清军。他率领的部队被改编为董字三营。并先后跟从刘松山等人剿灭陕西,甘肃等地的回民起义事件,后被升为提督。但在1900年,八国联军向中国开炮,并开始进攻北京城。面对敌人的进攻,慈禧指挥无方,既没有做好认真的防御部署,也没有积极应对的策略。

董福祥和他的甘军临危受命,在抵抗外来侵略者的战争中表现英勇,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八国联军的气焰。令人震惊的是,这只名为甘军的队伍竟然是一只来自大西北,主要由回族子弟组成的队伍。董福祥和回族子弟共同作战,荣辱与共。

他在起义后,曾与回民起义军达成了协议,互不侵犯,互相声援,共同抗击腐败的清军。同治三年,董福祥接受环县县令的邀请,防守环县城。但在不久后,他却倒戈反清。他联合众多的回族军队,打败清军,缴获了大量的物资。同治六年的春天,董福祥与回民军队的联合运动达到高潮。

由此可见,董福祥虽是汉族人,但他与回族人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曾为了自身的利益打击回军,也曾联合回军共同抵抗腐败的清军。在民族危亡的时候,应该抛开成见,团结协作,共同抵抗外敌。

相关参考

清末将领董福祥的甘军在抗清中起到什么作用?

董福祥,字星五,清末著名的将领。董福祥生平可以用几次字来概括:率众反清、新疆平乱、护驾出逃、退隐西北。年轻时便有一身侠肝义胆,喜欢好练武不喜功名,结交绿林好汉,后来凭借自己的家庭影响力,建立了汉族武装

清末将领董福祥的甘军在抗清中起到什么作用?

董福祥,字星五,清末著名的将领。董福祥生平可以用几次字来概括:率众反清、新疆平乱、护驾出逃、退隐西北。年轻时便有一身侠肝义胆,喜欢好练武不喜功名,结交绿林好汉,后来凭借自己的家庭影响力,建立了汉族武装

从甘肃的土匪到清末重臣 清朝主战名将董福祥

董福祥一生经历了复杂多变的政治风云,他以一个普通的农民,统帅号称数十万之多的流民队伍转战甘陕,继而转身投入清军,并成为清军方面大员,一时为清廷最高统治者所倚重,令中外侧目。但就在他的仕运如日中天之际,

从甘肃的土匪到清末重臣 清朝主战名将董福祥

董福祥一生经历了复杂多变的政治风云,他以一个普通的农民,统帅号称数十万之多的流民队伍转战甘陕,继而转身投入清军,并成为清军方面大员,一时为清廷最高统治者所倚重,令中外侧目。但就在他的仕运如日中天之际,

历史人物 董福祥的甘军为什么会被解散 甘军有做错了什么事情吗

清末中国军队在从团练向新军转变的过程中有一段青黄不接的时期,很多地方杂牌军得以登上历史舞台,最著名的当属董福祥的甘军。>很多人都不知道甘军虽源自西北,但却脱胎于湘军系统,它是清末西北民族矛盾的产物。受

同治年间山西回民叛乱中,将领董福祥做了些什么

同治回乱董福祥相信大家对同治回乱都有一定的了解。它又称陕西回民叛乱,是发生于1862年至1873年间的回民暴动事件。此次事件主要发生在陕西和甘肃两省。这场动乱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陕西和甘肃的民族分布。在

历史人物 董福祥如何从匪首变身成为清朝大臣的 在中间的过程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在晚晴动荡的历史舞台上,甘军将领董福祥算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曾在西北聚众叛乱,被清廷视为最头疼的“老匪”、“悍党”。>然而在国家危难之机,这位老匪却又成了清廷最后的依靠,不仅平定了陕甘和新疆的

历史人物 董福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连慈禧都不敢不动他呢

众所周知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是清朝,清朝也是我国面临有史以来最大危机的朝代。当时各国列强纷纷入侵中国,给我们的人民和祖国都留下了深深的伤疤。当时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无力对抗外敌的入侵,再加上领导者

历史人物 著名红军将领董振堂,他的生平如何

董振堂,1895年生,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人,红军早期高级将领。1923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37年1月,攻占甘肃省高台县城后,被马家军包围,经激战壮烈牺牲,时年42岁。毛泽东早在1935年12

(花翎要用血来染。。。)

董福祥激励部下的惯用语句是,上阵要拼命杀敌,杀得血越多,才能染红顶子(顶戴花翎)。话糙理端。董是底层农民,战乱中无家可归、无以为生才聚众为匪。投降了朝廷当然要用好跳板、建功立业,图个青史留名、封妻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