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是清军发现一封写给洪秀全的信

Posted 太平军

篇首语: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是清军发现一封写给洪秀全的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是清军发现一封写给洪秀全的信

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教训

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是清军发现一封写给洪秀全的信

书生王畹,名不见经传,既没有留下青史闪辉的著作,又无奇闻异事传世,但却差点影响了中国的整个历史进程。关于这件事,还得从太平天国运动说起。

在十九世纪中期,处于清政府腐朽统治下的中国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农民起义,这就是太平天国运动。这场运动由洪秀全等人领导,从广西金田村开始,一直向中原地区挺进,最多的时候占领了十八个省。这场运动横跨江南江北,并且最终定都天京(即今南京),号称“金陵小天堂”,对清政府及在中国实行半殖民统治的外国侵略者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然而,这场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运动却最终走向失败,这样的结局不能不让人唏嘘。

有历史学家称,太平天国运动对于中国历史具有重要意义,若不是最终覆灭,中国的历史进程必将受其影响,中国或将走上另一条历史道路。究其失败原因,可以说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权夺力占了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的联合打压也是其重要的一部分,那么,剩下的大部分原因要归结于太平军在军事征战中的失利。

在使得太平天国元气大伤的“天京事变”之后,1860年到1862年间,太平军曾三次发兵上海,企图以此破解围困之势,但这三次军事运动皆以失败告终。在此之后,一队清军在搜查上海及江苏附近的太平军堡垒时发现了一封外表平淡无奇的书信。而这封信的内容,却让带队的军官当即变了脸色。这封信是谁写的?上面到底写了什么内容呢?

原来,这封信的主人是太平军统治集团中的忠王李秀成,而来信者是清代一位总是名落孙山的书生王畹。王畹这人满怀抱负,曾经给清朝一位大官写信自荐,然而却并没有被理会。满腹热血被一朝浇灭,不得志的王畹索性转投清朝的对头太平军,于是便有了这一封观点大胆独到的建议信。

王畹在信上建议道,太平军在此时内外交困的情境下应先与洋人议和,再借助洋人之势对抗清军、图谋中原地区。王畹的这个建议是有其事实背景的。当时有在华的外国人找太平军首领天王洪秀全谈判,让太平军不要再执着于上海之地。然而骄傲的天王洪秀全并不把这个提议放在心上,只一心取胜。而王畹呢,得知太平军的决定后写信过来提议道,太平军可以上下通气一番,先假意答应洋人的议和条件,并且提出条件――让洋人暂时不要提供他们先进的火药和军械去支援在上海防守的清军。此番稳住洋人之后,太平军再伺机偷偷潜过长江,然后乔装打扮滋扰长江以南一代的货运船只了,使得清军的水路运输受阻,粮草及军器供给不足,这样渐渐地便可断绝上海的清军与外界之间的联系,使其生存条件受阻,进而削弱其战斗力,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这样一来,上海的清军与民众得不到物资供应,便会一齐变成难民。而上海又是洋人聚集较多的地方,洋人必将会受到影响,过来向太平军低头求和。王畹还提到,如果洋人仍旧坚守阵地,那么就使用诡计,安排大批假装难民的太平军涌入洋人的地盘,趁其不察,半夜纵火,打得洋人措手不及,仓皇逃窜。如此太平军便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得到上海这块宝地,并且也不怕会有什么后顾之忧。此后,如果太平军有心的话,还可以将上海逃亡的洋人召回,许以丰厚的合作条件,与其共同对抗清政府,从而为太平军谋取最大的利益。

虽然王畹在心中谋划精妙、无懈可击,但是李秀成和那个清朝官员一样并没有采纳王畹的意见,而任这封写满宝贵意见的信沾满灰尘,尘封在堡垒的一角。这确实是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因为忠王李秀成其实算是太平军里一位难得的军事奇才,他平日里招揽贤才、礼贤下士,颇有古代明将之遗风,为何将王畹写满忠言妙计的来信置之不理呢?连发现这封信的清军都大呼难以置信,同时又对此表示幸运。

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与洋人合作确实是太平军的一大生机。虽然不知道洋人会不会按照王畹所设想的那样愿意与太平军通力合作,但这个计策几乎是处于强弩之末的太平天国众人的唯一出路。可惜,太平军无论是将领,还是徒众,大部分出身农民,没有较为长远的战略眼光,也不屑于与洋人虚与委蛇,因此才错失战机,导致一系列军事行动的惨败。设想一下,如果李秀成采纳了王畹的建议,并重用这位一生郁郁不得志的书生,那么太平天国运动是不是就不会走向失败的结局呢?无论结果如何,这个疑问和这份遗憾是真真实实的永久存在了。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教训

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1月11日,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从此,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战争开始了,终于1864年洪秀全病逝洪天贵遇害,一场农民主导的运动,历经十余年,席卷大半个中国,其成功与失败,常常令后人感慨唏嘘。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能力缺失无疑是太平天国领导者们遇到的最严重的瓶颈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执政纲领先天不足。跟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农民起义类似,太平天国缘起于宗教迷信,所不同的是,洪秀全、冯云山等人发扬的是拿来主义精神,基督教义成了他们发动组织群众的工具,然而他们宣传的绝对平均主义与力图建立的个人权威,一开始便注定拜上帝教以及后来建立的太平天国政权是一个无法调和的矛盾产物。 其次,经济政策难以施行。在金田起义后到攻克南京前,财产一律充公,统一调配使用,为太平军的军事行动发挥了积极作用,《天朝田亩制度》的出发点非常美好,但是这些太过于理想化的经济制度很难长久施行,不久太平天国就出现粮食供应紧张的情况,在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人的提议下,洪秀全批准同意各地“照旧交粮纳税”,封建的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并没有得到改变。后期,洪仁干提出《资政新编》,但由于缺乏群众基础,根本无法实行。 第三,城市管理毫无经验。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主要来自于农村,建立政权后,居民按性别分住,取消了商业,按需分配产品,有城无市,逆社会发展趋势,城市经济一潭死水。 第四,政治体制混乱。洪秀全号称天王,但是东王杨秀清掌握实权,东王以下诸王皆受他节制,直接导致领导集团矛盾的扩大与分裂,后来洪秀全借韦昌辉之手除了杨秀清,不久洪秀全又杀死了韦昌辉,将石达开请到天京主政,然而洪秀全对石达开亦不放心,大量分封自家兄弟亲戚,逼走石达开,到后期封王已经到了泛滥的地步,一个太平天国最多时竟然有两千多个王,政治体制的混乱,领导集团内部的分裂,使得太平天国力量内耗巨大,走向衰弱不可避免。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教训 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主要来自于农民阶层,由于自身的弱点和局限,能力缺失并不奇怪,若能在与清王朝的斗争中加强学习,自我约束,依然是强大不可战胜的,更致命的硬伤是他们内心不断膨胀并且不加节制的欲望。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建立政权之后,考虑最多的并非如何治理好这个新兴国度,让天国的子民安居乐业,而是将夺来的财物据为己有,建造宏伟奢华的宫殿王府,娶纳更多年轻美貌的妻妾,肆无忌惮地享用无数农民起义者用生命和鲜血换取的战争果实,他们为了长期满足自己日益膨胀的欲望,建立起了比封建王朝更加深严的等级制度,“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诸王出行,官兵必须回避,高呼万岁千岁,否则必受严惩,王侯均可世袭。 对权力的追求和淫乐的欲望,使得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从农民战争的英雄人物蜕变成了统治人民的新权贵。他们宣扬平均主义,反对财产私有,但自己却占据了大量财富;他们提倡“一夫一妇”,甚至一度不许男女混住,连夫妻都不允许同居,但是他们自己却妻妾成群,洪秀全正式的妻子有88位之多,幼天王洪天贵才年仅八岁便有了四个妻子;举事阶段他们高擎反对封建礼教的大旗,但是成事之后,骨子里还是希望通过三纲五常来巩固领导集团的各种利益。无论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口号多么响亮,但事实上的不平等,已经让他们渐渐失去民心,同时也直接导致了利益集团内部争夺更加激烈,集团内部矛盾层出不穷,分裂成了常态。 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来自于群众,但很快便脱离了群众;贫困时高呼众生平等,但富贵时却强烈追求特权;受压迫时反对封建礼教,但掌权时又希望通过等级制度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他们依靠广大群众的力量破坏了一个旧世界,但他们却缺乏足够的诚意和能力来为老百姓建设一个新世界;凡此种种,是人性欲望膨胀使然,更是阶级局限能力缺失所致。每每重温太平天国这段历史,总是令我扼腕叹息。 太平天国运动因反对封建王朝的压迫和剥削而蓬勃兴起,又因其领导者们不断膨胀而不知节制的欲望,以及领导能力和学习能力缺失而最终走向衰亡,其经验弥足珍贵,其教训发人深省。以史为鉴,我中华民族方能长兴不衰。

相关参考

太平天国运动为何会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农民起义运动,其领导者洪秀全因一次偶然机会而决定在金田村发动农民起义。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村发动农民起义,自号太平天国,当时洪秀全自封天王,同时还封了杨秀清等四

揭秘太平天国禁止过春节的原因 原来清军会趁机攻打过来

还不知道:太平天国为什么禁止过年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们知道,太平天国洪秀全是以“拜上帝会”起家,他讲究的是扫旧迎新,向一切旧的传统决裂,因此,他们认为旧历是“妖朝历”

太平天国失败主因竟是洪秀全把自己当神了?

洪秀全起义之初用"拜上帝教"为起义吆喝呐喊,争取民心、团结军心,这么做并没有错,跟历史上的刘邦斩白蛇、鱼腹藏绢、深夜狐鸣的有异曲同工之意。因为我门国家以及文明从形成之初就有着浓烈的天命观,普通百姓对王

太平天国,中国最后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为什么会失败

太平天国,中国最后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为什么会失败?洪、杨的内讧。洪秀全玩政治是高手,他能洞察到清政府的腐败已失去人心,这个秀才也没有考取的童生选择用拜上帝教来招摇惑众,很快拉起一支队伍。你可以说他论

太平天国,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太平天国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之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竟是这个,后期封王竟达2700多人

要谈太平天国后期王侯爵位泛滥的问题,我们不妨先梳理一下太平天国的封王过程。太平天国封王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前期是永安封王,天王洪秀全下有东、西、南、北、翼五王(分别为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

太平天国小兵,后投降清军,甲午战争中自杀殉国,却被慈禧污蔑

一说起太平天国运动,很多人都会想到洪秀全、杨秀清等领导人,也会想到石达开、陈玉成及李秀成著名将领。其实,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曾有一名不起眼的小卒,后投降于清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与日军展开了激战,失败后

洪秀全的妻子是谁

洪秀全是清末一位著名人物,正是他领导了晚清最大的一场农民起义运动——太平天国起义。这场起义虽然失败,但是洪秀全建国定都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也具有极重要的历史意义。  洪秀全其实原本

洪秀全选妃子,女子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完璧之身只是其中之一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末年声势浩大的一次农民起义运动,也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前后持续14年之久,将腐败无能的清王朝推向了毁灭的深渊。因此,关于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便成了很多历史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

太平天国人称石敢当的石达开最后怎么死的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的名将,他骁勇善战,富有谋略,多次击败清兵的进攻,打得清军落花流水,清兵因此称他为石敢当。他年轻时帮助洪秀全和杨秀清等人一起起义,是起义军的重要人物之一。那么石达开是什么王呢?石达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