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登基的同治皇帝为何在死后五年才入葬

Posted 光绪

篇首语:卧疾丰暇豫,翰墨时间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6岁登基的同治皇帝为何在死后五年才入葬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6岁登基的同治皇帝为何在死后五年才入葬

2、咸丰皇帝的长子同治皇帝为何死后5年才入葬?

6岁登基的同治皇帝为何在死后五年才入葬

惠陵是清朝入关后第八帝同治皇帝的陵寝,位于清东陵境内的双山峪。

同治皇帝载淳是咸丰皇帝的长子,其生母懿嫔就是后来声势显赫的统治中国达48年之久的慈禧皇太后。载淳6岁即皇帝位,因年幼由慈安、慈禧两太后垂帘听政。载淳18岁开始亲政,第二年就因患天花龙驭上宾了,年仅19岁。载淳死后75天,他的皇后阿鲁特氏也命赴黄泉,追随她的夫君去了,年仅22岁。光绪五年三月二十六日,这对恩爱小夫妻双双载入了惠陵地宫。

为什么载淳死后5年才入葬呢?原来载淳并没有像他们列祖列宗那样,在即位后就相度万年吉地,营建陵地,载淳驾崩后,慈禧才不得不派人为他卜择万年吉地,被派出的相度大臣有恭亲王奕欣、醇亲王奕X、左都御史魁龄、户部侍郎荣禄、内阁学士翁同和。他们带领精通风水的官员在东西两陵卜择。光绪元年二月二十二日正式确定东陵界内的双山峪为载淳惠陵的陵址,任命一选、魁龄、荣禄、翁同和为承修大臣。

惠陵工程于光绪元年三月十二日破土,同年八月初三日兴工,经过3年的紧张施工,于光绪四年九月全工告竣,好用白银435.9万两。坐北朝南,背靠青山,前朝金星山,地势宽平,土质优良,环境幽静。特别值得称道的是慧陵所用的木资料均为质地坚硬的铜铁木。素有铜梁铁柱之称。

但令人遗憾的是,惠陵是清东陵5座皇帝陵中惟一未设石像生的陵寝。为什么惠陵不建石像生?是因为载淳在位时间短吗?不是。因为他父亲咸丰皇帝在位11年,比他还短,而定陵却建了石像生。是因为他太短命了吗?也不是。因为历代陵制,石像生与享年均无关系。根据清宫档案记载,惠陵的最初设计方案中曾设有5对石像生,神路与孝陵相接。承修大臣在光绪元年二月底已将设计的陵寝图样呈送给两宫皇太后,并得到了钦准。未想到刚过一个多月,四月初七日两宫皇太后突然降下了懿旨,裁掉石像生,神路不与孝陵相接。俗话说君无戏言, 皇太后为什么突然改变主意了呢?

笔者认为,很可能是为了节省建陵费用。当年始建康熙的景陵、雍正的泰陵时,均未色石像生。道光帝的木令不仅未设石像生,而且神道也不与泰陵相接。这表明石像生可设可不设,神路与主陵可接可不接。清朝到了光绪年间,清政府财政紧张,国库空虚,光绪元年,慈安陵和慈禧陵已开工两年,正处于关键时刻。同治帝停灵待葬正在大丧期间。阿鲁特皇后刚刚宾天,正在大办丧事。耗银似水,使清政府财政雪上加霜。仅裁撤通向孝陵的神路一项就可省银20万两,加上裁掉石像生一项,其银数更为可观,这对于缓解清政府紧张的财政,无疑会起到巨大作用。两宫皇太后是否出于这种考虑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咸丰皇帝的长子同治皇帝为何死后5年才入葬?

惠陵是清朝入关后第八帝同治皇帝的陵寝,位于清东陵境内的双山峪。

“同治皇帝”载淳是咸丰皇帝的长子,其生母懿嫔就是后来声势显赫的统治中国达48年之久的慈禧皇太后。载淳6岁即皇帝位,因年幼由慈安、慈禧两太后垂帘听政。载淳18岁开始亲政,第二年就因患天花龙驭上宾了,年仅19岁。载淳死后75天,他的皇后阿鲁特氏也命赴黄泉,追随她的夫君去了,年仅22岁。光绪五年三月二十六日,这对恩爱小夫妻双双载入了惠陵地宫。

为什么载淳死后5年才入葬呢?原来载淳并没有像他们列祖列宗那样,在即位后就相度万年吉地,营建陵地,载淳驾崩后,慈禧才不得不派人为他卜择万年吉地,被派出的相度大臣有恭亲王奕欣、醇亲王奕譞、左都御史魁龄、户部侍郎荣禄、内阁学士翁同和。他们带领精通风水的官员在东西两陵卜择。光绪元年二月二十二日正式确定东陵界内的双山峪为载淳惠陵的陵址,任命一选、魁龄、荣禄、翁同和为承修大臣。

惠陵工程于光绪元年三月十二日破土,同年八月初三日兴工,经过3年的紧张施工,于光绪四年九月全工告竣,好用白银435.9万两。坐北朝南,背靠青山,前朝金星山,地势宽平,土质优良,环境幽静。特别值得称道的是慧陵所用的木资料均为质地坚硬的铜铁木。素有“铜梁铁柱”之称。

但令人遗憾的是,惠陵是清东陵5座皇帝陵中惟一未设石像生的陵寝。为什么惠陵不建石像生?是因为载淳在位时间短吗?不是。因为他父亲咸丰皇帝在位11年,比他还短,而定陵却建了石像生。是因为他太短命了吗?也不是。因为历代陵制,石像生与享年均无关系。

根据清宫档案记载,惠陵的最初设计方案中曾设有5对石像生,神路与孝陵相接。承修大臣在光绪元年二月底已将设计的陵寝图样呈送给两宫皇太后,并得到了钦准。未想到刚过一个多月,四月初七日两宫皇太后突然降下了懿旨,裁掉石像生,神路不与孝陵相接。俗话说“君无戏言”,皇太后为什么突然改变主意了呢?

笔者认为,很可能是为了节省建陵费用。当年始建康熙的景陵、雍正的泰陵时,均未色石像生。道光帝的木令不仅未设石像生,而且神道也不与泰陵相接。这表明石像生可设可不设,神路与主陵可接可不接。清朝到了光绪年间,清政府财政紧张,国库空虚,光绪元年,慈安陵和慈禧陵已开工两年,正处于关键时刻。同治帝停灵待葬正在大丧期间。阿鲁特皇后刚刚宾天,正在大办丧事。耗银似水,使清政府财政雪上加霜。仅裁撤通向孝陵的神路一项就可省银20万两,加上裁掉石像生一项,其银数更为可观,这对于缓解清政府紧张的财政,无疑会起到巨大作用。两宫皇太后是否出于这种考虑呢?

相关参考

为什么死后5年才入葬? 6岁登基的同治皇帝

惠陵是清朝入关后第八帝同治皇帝的陵寝,位于清东陵境内的双山峪。“同治皇帝”载淳是咸丰皇帝的长子,其生母懿嫔就是后来声势显赫的统治中国达48年之久的慈禧皇太后。载淳6岁即皇帝位,因年幼由慈安、慈禧两太后

咸丰皇帝的长子同治皇帝为何死后5年才入葬?

惠陵是清朝入关后第八帝同治皇帝的陵寝,位于清东陵境内的双山峪。“同治皇帝”载淳是咸丰皇帝的长子,其生母懿嫔就是后来声势显赫的统治中国达48年之久的慈禧皇太后。载淳6岁即皇帝位,因年幼由慈安、慈禧两太后

历史人物 简嫔为嘉庆生育皇长女,为何死后23年才下葬

嘉庆帝继位时已经36岁,61岁去世,这说明嘉庆帝有一大半时间是在潜邸中度过的,当然这也包括他后宫的那些女人们。据统计,嘉庆帝潜邸时期一共有八个女人,分别是嫡福晋喜塔腊氏(孝淑睿皇后)、两位侧福晋(恕妃

古代皇帝死后为什么要放三个月才能入葬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古代皇帝死后为什么要放三个月才能入葬?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我国历史中的王朝皇帝去世了都会举行厚葬,然而一般的逝者离世后都会白设灵堂,而且必须要停放三天,然后在抬棺去指定的陵墓下

揭秘:同治皇帝为何只活到19岁

在晚清的皇帝中,同治皇帝的死因一直是史学界和民间百姓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同治帝年仅19岁就去世,根据正史记载,他是死于天花。但民间传说却是同治帝是因微服逛妓院,染上梅毒而死的。同治死于梅毒的说法通

顺治皇帝为何一再要求死后火葬?孝陵真是清朝唯一只有骨灰的皇陵?

  在清朝皇帝中,痴情的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十分著名,他是清朝第三位皇帝,五岁登基,十三岁亲政,二十三岁病逝。  我们最熟悉的是顺治帝与董鄂妃的爱情故事,可实际上,顺治皇帝不仅是痴情天

为何最后被下令陪葬? 她深受帝王宠爱生三皇子

在朱元璋之前历史上并没有过明文规定要求皇帝死后嫔妃需要陪葬,但是朱元璋登基之后就颁布了这条命令,所以在他驾崩之后,一共有四十多位嫔妃和朱元璋一起入葬,可谓是残忍至极。后来虽然也有帝王遵照这个习惯施行陪

历史人物 顾常和雍正的关系到底好不好 顾常为何死后八年才下葬

还不知道:顾常和雍正关系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顾常在是雍正皇帝嫔妃之一,当年顾氏通过选秀入宫,被封常在。“常在”并不是名字,而是清宫内嫔妃制度的称谓之一,常在地位并不算高

同治皇帝死后为何是他的表兄弟继承皇位

同治是清朝时期有名的皇帝,他的全名叫做爱新觉罗·载淳,是有名的老佛爷慈禧的亲生儿子,也是咸丰皇帝的儿子,是清朝时期最名正言顺继承皇位的皇子,他的父亲总共只有两个儿子,另一个还早夭了,所以自然而然的他就...

皇子被皇帝冷落了13年,29岁登基,在位仅6年,成为明朝最后明君

导语:皇子被皇帝冷落了13年,29岁登基,在位仅6年,却是明朝最后明君大明王朝一共有16位皇帝,英明神武有朱元璋、朱棣,英明的大体相同,昏庸有明英宗朱祁镇、明武宗朱厚照,却是昏庸的各有各的特色,不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