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京剧名角鸦片成瘾

Posted 鸦片

篇首语: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渡春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多位京剧名角鸦片成瘾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多位京剧名角鸦片成瘾

2、历史秘闻 民初京剧大行其道,名角儿唱一场戏能挣多少钱

多位京剧名角鸦片成瘾

明星吸毒屡现,公众颇为震惊。但只要翻翻近代史,会发现伶人吸毒(抽鸦片)那是家常便饭。所以有人说,一部演员史就是半部鸦片史。

晚清民国最瞩目的伶人非京剧伶人莫属。京剧原是地方戏曲,漂进京城,经一代代大师的努力,日趋成熟并繁荣兴盛,成为晚清民国非常时兴的文化形式和消遣方式,与同时代的其他艺术门类相比,处于绝对优势,出现了四大须生四大名旦四小名旦等名角,且流派纷呈,有余派、言派、马派、梅派、尚派、荀派、麒派等等。

与此一并时兴的另一件事是吸鸦片。上至仕宦文人,下至引车卖浆者,都有抽大烟的。京剧伶人抽大烟更是普遍,已成梨园陋习。老一辈的如程长庚、徐小香、张二奎、余三胜、谭鑫培、汪笑侬等都是老烟枪,晚辈一点的如裘桂仙、谭小培、杨小楼、余叔岩、高庆奎等也是瘾君子,更晚的如张春彦、马连良、孙毓遥kn)、谭富英、高盛麟、裘盛戎等,各自都有一部吸毒史。

文史作家徐穆云在《梨园外纪》中说,梨园名伶中烟瘾最大者是汪笑侬,每天要抽烟膏二两。他每天起床前,形同死人,姨太太口含大烟,对着他的脸喷烟若干口,才能活过来,稍作蠕动。然后灌他喝些参汤,再把烧好的烟枪杵进其嘴里,汪闭着眼抽十数口后,才能慢慢睁眼讲话,穿衣下床。洗漱完之后,又躺下点烟,这叫正式开抽,抽上十来筒,才吃早点。这起床的功夫就得花一个多小时。各戏园都知道他这毛病,所以每逢演戏的时候,都要先给他的姨太太一些钱,唯恐其不愿尽心服侍或催促汪老板早点到后台来。

谭鑫培是个唱念做打俱佳的大师,抽大烟也堪称大师,不吃不喝都可以,不让抽鸦片可不行。当时清廷雷厉风行地禁吸鸦片,王公贵族都不敢顶风而上,谭老板也不敢明着抽了,可是不抽之后,整个人就散了架似的没精气神,哪里还唱得了戏?

偏偏慈禧太后是个戏迷,《清朝秘史》讲到,端阳佳节,太后高兴,赐宴颐和园,命人召谭鑫培等一班名角入宫唱戏,一时杨小楼等名角都到了,只有谭鑫培未到。民政部尚书、肃亲王善耆亲自前往谭府探究原因,谭鑫培道出苦衷:现在明诏禁烟,王爷们都在戒烟,我是有瘾的人,不吸足乌烟,再不能够唱戏。善耆回奏太后,太后笑道:我当是什么?原来不过为了吸烟的事,那又碍什么,叫他尽管入宫抽吸就是了,只要他戏唱得好,我还派两个太监替他装烟呢!善耆告知谭鑫培,谭老板大喜过望。从此后烟禁虽严,谭鑫培奉旨吸烟,再没有人敢来查禁了。为了自己一点偏好,将国法当儿戏,这禁烟注定是失败的。

如果说谭鑫培奉旨吸烟是一件显荣的事,那么名伶马连良为了鸦片而奉旨唱戏则被时人视为耻辱。

1942 年,伪满洲国成立十周年,伪总理大臣特请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派遣演艺界前往祝贺。开出的条件,除了包银,还有烟土。当时北平的烟土不好买,马连良为此而动心,也为此而前往。抗战胜利后,1946年有人检举这事,马连良遂以汉奸罪坐了班房。后经回教协会理事长白崇禧斡旋,1947年才脱了干系。人出来了,家却负了债。

要说当时马连良并不缺钱,就在此前不久,他出手阔绰买下北京南宽街一座带花园的大状元府,轰动北平。但是,作为一个瘾君子,他还是被伪满洲国开出的烟土吸引了。这汉奸罪使他后半辈子背负了难以洗清的政治污点,也因之吃尽了苦头。

老裘派花脸的创始人裘桂仙也是个老烟枪,据说长年抽烟让家里的老鼠都染上了烟瘾。有一次,裘老板带领全家长时间在外地演出,家里顶棚的老鼠因无鸦片烟熏养,纷纷坠地而亡。这固然不可信,但裘桂仙的儿子裘盛戎有遗传式烟瘾,抽得厉害,未过花甲即因肺病死去,却是真的。

跟谭鑫培学艺的余叔岩同时把抽大烟学会了。据张伯驹《红毹纪梦诗注》记录,梅兰芳曾出演于美、苏、日,得博士学位,著名京剧旦角程砚秋也曾出演于法国。有人问叔岩何不也去外国出演?叔岩曰:吾国乃中华大国,而出演皆系男扮女装,未免少失国体。美、法、日、苏吾不再去,唯印度可商量耳。人问为何愿去印度,叔岩曰:印度有大土,我可过瘾也。原来人家不去西方是怕没有鸦片可抽。

晚清民国伶人吸毒之事实不胜枚举,跟现在明星吸毒提神解压,寻找灵感的借口一样,伶人吸毒据说也是为了提神解压。抽大烟确实有刺激提神的作用,只是药力一过,人就瘫软如泥了。再有,唱戏的最怕嗓子出毛病,尤其害怕在舞台上嗓子出情况,那等于自砸招牌,保护嗓子是京剧伶人非常重要的事,据说鸦片能止咳止泻,伶人宁愿信其有,而不愿信其无。

不过在笔者看来,伶人吸毒主要还是因为来钱快抽得起。清末民国人们爱听戏,京剧市场火爆,伶人挣钱相当容易,名伶挣钱速度更是让人望尘莫及。据近代著名报人汪康年记载, 汪桂芬、谭鑫培这些名角,声价绝高。谭鑫培除了日常在戏班中演出外,常外出走穴给人家唱堂会,一出戏价钱约50 两银子,而当时京官一品大员年俸不过180 两银子,谭老板唱三四出戏就顶一品大员一年的工资,足以羡煞王公大臣。

到了民国仍然如此,据当时《京报》报道:戏班子收入相当高,谭鑫培第五次去上海唱堂会,一个月包银就有1万块。二三流的角色,唱一出也有10块20块,而当时北平政府的一个科员一个月也不过30块上下,教授、部长月薪350元已经是非常之高了,跟名伶相比, 乃小巫见大巫。

而且,抽大烟还是一种身份、身价的象征。伶界有句话叫不抽大烟,不过一千,就是说一个名角儿要是不抽大烟,家里没有烟榻烟具,说明角儿还不够有名,生活品位还不够高,别人就不会开出超过一千块的价钱。抽大烟俨然成了名角的标配。

伶界新人在前辈烟枪的熏陶之下,有样学样。据说当时师傅教徒弟,经常是在烟床上进行:盖烟榻譬之课堂,烟盘犹如黑板,烟签权做教鞭,烟枪可当刀枪靶子或马鞭等使用,又口中念锣鼓时,烟签击于烟盘上,亦可代表鼓板。那是派头十足,舒服至极的。譬如余叔岩拜谭鑫培为师,谭鑫培就是侧身倚靠在烟榻之上,用一只大烟枪给余叔岩指点。如此耳濡目染,徒弟有钱了不仿效师傅抽大烟,难;有巨大社会示范作用的名伶吞云吐雾,视之为时髦,其他阶层不竞相效尤,亦难。

一些名伶毒瘾实在太深,新中国成立后也戒不掉,只好网开一面,特许他们吸食,伶人与毒品的关系就有这么深厚,对社会的影响也如此深厚,要求他们以身作则,禁吸毒品,也是正当之理。

历史秘闻 民初京剧大行其道,名角儿唱一场戏能挣多少钱

民初京剧大行其道,从事梨园行的人,只如果“角儿”,无论坐科照样入室,收入都颇为可观。

京剧名家们收入堪称惊人。据其时《京报》报道,一个“角儿”的戏份儿包银绝非一样工薪阶级能望其项背。且不说一线大“角儿”,就是二三线搭班子的唱一出戏也要10-20块现大洋。最底下跑龙套的出来露一小脸也能拿到两三块钱。其时戏份儿最高的当数谭鑫培,老谭的堂会戏份在清末是纹银500两,比清当局一品大员的年俸还多出两到三倍。进入民国后,谭鑫培的身价也持续看涨。1912年谭第五次到上海唱堂会,一个月包银高达1万块,1915年再到上海表演10天,待遇为8000元,秒杀其时所有的北洋当局部长和各台甫校传授。当然剧场刚刚是大赢家,1915年谭鑫培上海之行,为剧场带来3万银元的纯收入。

京剧名角汪笑侬鸦片瘾深重,天天需吸食鸦片2两。民国初年烟土价钱一样在每两2块大洋摆布,顶级的云土每两约四五块钱。汪笑侬仅吸毒这一项,每月便需要至少大洋400元。天天早晨,汪的小妾都要朝他的脸上喷几口大烟,汪笑侬闻着烟味儿,受用之后,身子才能蠕动。小妾递上参汤,服侍汪喝下,再将点好的烟枪递上去,汪笑侬闭着眼睛狂吸十几口,才能够展开眼睛说话,吸完一个泡后,才能有劲起床洗漱,然后再躺下来抽烟。直到10筒烟吸完,汪才能够吃早点。每当戏馆有表演,园主都要提前给汪的小妾塞钱,让她将汪服侍得舒服一点,好让汪有精神魔术唱好。

1915年,袁世凯过生日,延请国都京剧名角来演戏贺寿。孙菊仙、谭鑫培不肯去,但照样被挟持前去。寿戏演完后,袁世凯犒赏孙菊仙200块大洋。孙菊仙接过钱后,不屑道:“我自内廷供奉老佛爷以来,只见过银两,没见过银元。说什么我做皇帝,赏你两百银元-真是程咬金坐瓦缸寨,大喊一声,大风到了,暴发户小子,不值一笑!”不外,孙老爷子没敢跟袁大总统当面叫板,只将200银元沿途丢撒,边走边喊:“袁头银洋,都落地了!”等他走出新华门,200块银元刚好撒完。

张勋平生深嗜听戏, 痴迷京剧。1922年,下野多年的张勋在家中开堂会,以祝贺其70岁生日。京昆界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等名角儿,以及80多岁的京剧大咖孙菊仙, 齐聚张家花圃为张表演,成为梨园的一场盛会。张勋挺懂戏,事先疏解:按表演水平付报答,唱欠好少拿钱! 这些大咖们便各自拿出看家手腕,倾力表演。张送给孙菊仙的待遇是大洋600元,直打动得孙菊仙说:“懂戏者, 张大帅也! 知音者, 张大帅也!”次年张勋病死, 孙闻讯哭倒在地,叫道:“黄钟大吕,恐自绝响!”

女明星们也身价不菲。民初有名京剧旦角王克琴身世旗籍,长得艳丽风雅,扮相极美,出道后便敏捷风靡京津沪汉。1914年,袁世凯的干儿子段芝贵任湖北督军,“太子”袁克定到武汉,在怡园看戏时见到了王克琴,立刻爱了个七荦八素。擅长送美男的段芝贵看在眼里,心领神会,他两次微服私访王克琴,奉上8000大洋,为王克琴购置家具用品,欲将王克琴献给袁克定。新闻泄漏后,怡园变得加倍热闹,好多人专门来看王克琴。有一次,段芝贵也在场看戏,王克琴便借梅龙镇凤姐之口宣言:“军爷有钱,买不得凤姐不卖之物!”边说边瞪眼段督军。可惜污浊恶世,王克琴保不住清白,最终成为辫帅张勋的小妻子。

天津盐业银行巨头王绍斋喜欢听戏捧角。1931年,身世八大胡同的美男陆素娟唱梅派走红,一时之间与雪艳琴齐名,人称“谈艺首推雪艳琴,论色唯有陆素娟。”王绍斋对陆极为赏识,不吝破费重金。王每月供给陆银元一两万元,作为平常开支之用,另特拨专款8万银元,作为陆的演艺基金。

(转自搜狐网,作者钓法崇是)

相关参考

民初京剧大行其道,名角儿唱一场戏能挣多少钱

民初京剧大行其道,从事梨园行的人,只如果“角儿”,无论坐科照样入室,收入都颇为可观。京剧名家们收入堪称惊人。据其时《京报》报道,一个“角儿”的戏份儿包银绝非一样工薪阶级能望其项背。且不说一线大“角儿”

溥仪的妻子婉容后鸦片成瘾成“购物狂”

  溥仪的妻子婉容:溥仪的妻子婉容不仅容貌端庄秀美、清新脱俗,且溥仪的妻子婉容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而在贵族中闻名遐迩。同年,溥仪的妻子婉容被选入宫,成为清朝史上最后一位皇后。  然而溥仪的妻子婉容的当选并

杨月楼“诱拐”案风波

杨月楼“诱拐”案风波发生于清同治年间,是一桩轰动上海乃至全国的著名事件。当事人杨月楼是被誉为“同光十三绝”之一的京剧名角,早年师从“老生三杰”之一的张二奎,习文武老生。他学艺刻苦,演技突飞猛进,以饰演

有明星为吸毒甘当“汉奸”

明星吸毒屡现,公众颇为震惊。但只要翻翻近代史,会发现伶人吸毒(抽鸦片)那是家常便饭。所以有人说,“一部演员史就是半部鸦片史”。晚清民国最瞩目的伶人非京剧伶人莫属。京剧原是地方戏曲,漂进京城,经一代代大

名噪一时的 ”梅兰芳枪击案”,究竟是怎么回事

1927年9月,北京发生了一起京剧名角梅兰芳宅枪击案,成为当时闻名遐迩的一桩奇闻。在这起枪击案中,凶手的目标是梅兰芳(1894年——1961年),不料当时一名叫张汉举的办报人却自告奋勇前去劝解,却成了

杀人成瘾的刘宋第八任皇帝 宋后废帝刘昱

...是个性相当残虐,常常亲手杀人,并到街巷中扰民,杀人成瘾,一日不杀人,就闷闷不乐。而且刘昱喜怒无常,左右稍有不合心意,就拳脚相向。474年,桂阳王刘休范也以废皇帝之名起兵,但被萧道成平定。刘昱没有因此醒悟,

杀人成瘾的刘宋第八任皇帝 宋后废帝刘昱

...是个性相当残虐,常常亲手杀人,并到街巷中扰民,杀人成瘾,一日不杀人,就闷闷不乐。而且刘昱喜怒无常,左右稍有不合心意,就拳脚相向。474年,桂阳王刘休范也以废皇帝之名起兵,但被萧道成平定。刘昱没有因此醒悟,

此日本人被称为中国通,对亲日的人亲而不敬,对抗日的人尊敬有加

1935年,土肥原贤二来到北平,任北平日本特务机关长,成为华北地区的日本最高特务首领。国民党29路军军长宋哲元为母亲举办寿诞庆典时,唱了整整三天堂会。当时,全国的京剧名角均应邀登场,观者如云,连时任国

竟玩弄女色嗑壮阳药 朱厚熜两兄弟趣味相投

...后宫美色。可以说,中国古代帝王个个喜欢服食春药,400多位皇帝平均年龄不到40岁,大多在三四十岁的青壮年就死掉了,死因多多。但不少与过量服食性药有直接的关系,有的依赖嗜食成瘾,一天不吃饭可以,一天不服性药却...

竟玩弄女色嗑壮阳药 朱厚熜两兄弟趣味相投

...后宫美色。可以说,中国古代帝王个个喜欢服食春药,400多位皇帝平均年龄不到40岁,大多在三四十岁的青壮年就死掉了,死因多多。但不少与过量服食性药有直接的关系,有的依赖嗜食成瘾,一天不吃饭可以,一天不服性药却...